Posted on 2011-11-15 11:17
lori 阅读(2317)
评论(0) 编辑 收藏
Spring中实现IOC的方式: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
1:Spring中依赖注入的两种方式:
(1):通过 setter 方法注入:
<property name=“ ” ></property>
其中,name属性的取值依setter方法名而定,要求这个类里面这个对应的属性必须有setter方法
(2):通过构造方法注入:
<constructor-arg index=””></ constructor-arg>
其中,index表示构造方法中的参数索引(第一个参数索引为0)
要求这个类里面必须有想对应的构造方法
2:二者使用区别:
spring依赖注入之构造注入的优点:
构造注入可以再构造器中决定依赖关系的注入顺序,优先依赖的优先注入。
对于依赖关系无须变化的Bean,构造注入更有用处;因为没有setter方法,所有的依赖关系全部在构造器内设定,因此,不用担心后续代码对依赖关系的破坏。
依赖关系只能在构造器中设定,则只有组件的创建者才能改变组件的依赖关系。对组件的调用者而言,组件内部的依赖关系完全透明,更符合高内聚的原则;
建议采用以设置注入为主,构造注入为辅的注入策略。对于依赖关系无须变化的注入,尽量采用构造注入;而其他的依赖关系的注入,则考虑采用设置注入。
constructor : 可以在构建对象的同时,把依赖关系也构建好。对象创建好就准备好的所有的资源。安全性高。
spring依赖注入之设置注入的优点:
setter : 建立的对象关系(参数)很多。创建完对象之后再同过set()方法进行设定。
与传统的JavaBean的写法更相似,程序员更容易理解、接受,通过setter方式设定依赖关系显得更加直观、明显;
对于复杂的依赖关系,如果采用构造注入,会导致构造器过于臃肿,难以阅读。Spring在创建Bean实例时,需要同时实例化其依赖的全部实例,因而导致死你功能下降。而使用设置注入,则避免这下问题;
尤其在某些属性可选的情况下,多参数的构造器更加笨拙。
Spring 鼓励使用setter的方式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