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记得读书时老师把这个翻译成:孔子说:“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事情么?”
那时并不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虽然目前还是不能知道孔老夫子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如今看来自己有了自己的一种理解方式。学习知识以后要通过练习来巩固。练习的越多,知识掌握的越牢固,随之而来的就是驾轻就熟,灵活应用,越学越有劲,越学越带劲。
正如学习java。学习java的理论知识,并不去动手做些练习,往往会今天的理论明天忘,即使是忘不了,也不能前后融会贯通,更何况是写一些有实用价值的源代码。如此循环,慢慢的时区了对java的兴趣。其实并不仅仅是在学习java上,学习CCNA也是同样的道理,扩大至所有的学习课程都可以用这个道理。何谓“学以致用”?不通过学习、勤奋的练习能够熟练到用么?想想现在的社会,只有理论没有动手能力的“人才”那个企业会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朱熹的《论语集注》内解释这句----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又曰: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
想想以前的理解,真是有很大的差别啊!记得很久以前有个广告就是引用的这句来推广酒。广告的大体内容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喝***酒。哈哈。。。
老人们都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足以可见朋友有多么的重要。现在都推崇一种人脉,而且看看csdn等网站都建立了各个领域的圈子,在这些圈子里面不乏领域内的高手,不仅仅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而且可以靠着个人魅力赢得好多朋友的好评,以后遇到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难题的时候有这些朋友帮助。
俗话说的好:“朋友多了路好走。”愿你我成为好朋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论语集注》内解释这句----愚谓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而不已焉耳。这句始终不能得其精髓啊!~~悲可、叹可~~
posted on 2006-09-15 18:06
aaaa 阅读(1438)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