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腾了一天webcam,利用spca5xx的MJpeg流通过管道直接输出在客户端异常断开时老有问题,加上 | dd后正常,想不通,有空看看dd源码再说。
今天收到从美国寄来的Solaris 10 安装DVD,原来只是随便申请了一下,想不到居然SUN会发过来.
FreeBSD的蓝牙问题在网上很难找资料,来来去去就是那一两个档,而且也没Linux下的bluez、lightblue、pybluez可以利用,为了避免GPL的授权问题重写了实现,可以用的东西有:sdpd、hcsecd、rfcomm_pppd、rfcomm_sppd、obexapp。要想和我手机上的pyS60程序通讯,看来只有利用rfcomm_sppd,被ISSCBTA芯片的hci timeout问题搞得半死,最终也没能解决,花钱买了bcm芯片的dongle。
sudo dpkg-reconfigure xserver-xorg
sudo aticonfig --initial=dual-head
sudo aticonfig --overlay-type=Xv --desktop-setup=horizontal --screen-layout=right
Unofficial ATI Linux Driver Wiki[ubuntu] 兩台不同解析度的雙螢幕設定
前幾天把 Radeon 9550 從 Yuren's Info Area 拿下來以後,就迫不及待的裝到我的 Desktop 上。Windows 上設定當然是很簡單,稍微更改一下 ATI 專用軟體的設定就好了。在 Linux 上嘛,就要稍微設定一下了。
我電腦的顯示卡是洛克人 9550,螢幕 17" 的是 AG Neovo F-417,15" 的則是 cmv CT-529A。安裝 fglrx 驅動程式的步驟就不說了,很多地方都可以查的到。
接著就要修改一下 /etc/X11/xorg.conf,首先在 Section "Device" 加入以下設定:
Option "DesktopSetup" "0x00000200" #這是設定雙螢幕顯示是水平顯示(一左一右)
Option "MonitorLayout" "AUTO, AUTO" #兩個螢幕的 layout 用自動的
Option "HSync2" "28-65" #第二個螢幕的水平掃描頻率(請參照你自己的螢幕設定)
Option "VRefresh2" "50-78" #第二個螢幕的垂直掃描頻率(請參照你自己的螢幕設定)
Option "Mode2" "1024x768" #第二個螢幕的解析度設定
Option "ScreenOverlap" "0" #兩個螢幕要重複的像素點要多少
接著新增第二個螢幕的設定:
Section "Monitor"
Identifier "CT-529A"
Option "DPMS"
HorizSync 28-65
VertRefresh 50-78
EndSection
這樣就大功告成了。不過別忘了只有使用 fglrx 驅動程式的才能這麼設定,別的驅動程式有別種方法。完整的 xorg.conf 在
這裡
# loginbbs.py
import urllib,httplib
params = urllib.urlencode({'username':'pytest', #此处为要post的登陆参数,你可以修改为你自己的参数
'password':'pypassword',
'Cookies_Time': 1,
'IsLogin':True})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Accept": "text/plain"}
#构建headers
conn = httplib.HTTPConnection("music.popv.net:80") #建立http连接,记得地址不要加'http://'且要加上port
conn.request("POST",http://music.popv.net/popv/login.asp, params, headers)
#发送登陆请求
response = conn.getresponse() #获得回复
print response.status, response.reason #获得请求状态
data = response.read() #获得登陆后的网页内容
conn.close() #关闭连接
为了实现一个音频流服务写了几天的程序,但效果都不理想。昨天偶然看到inetd的运行机制,发现自己真是个猪:(,UNIX特有的fork配合pipe可以做出威力很大的东西来,以前一直没注意inetd这东西,要实现的功能其实写个脚本挂在inetd下就可以了,而且效率很高,CPU占用率比我自己写的程序低10倍,UNIX真是棒!
1. 建立内核配置文件graph
# cd /sys/i386/conf
# cp GENERIC graph
编辑配置文件graph,在其中加入两行:
options VESA
options SC_PIXEL_MODE
第一行选项让內核支持VESA 2,第二行让内核支持控制台图形模式。
2. 编译并安装内核
# config graph
# cd ../compile/graph
# make cleandepend
# make depend
# make
# make install
重新启动:
reboot
3. 激活高分辨率模式
用 vidcontrol -i mode|grep G 来查看支持MODE的列表,注意第一列的号码,你可能会用到,如279
用 vidcontrol MODE_279 来更改分辨率(我最高能上1280X1024,字太小了我受不了,呵呵)
如果想启动时生效,就在 /etc/rc.conf 加入 allscreens_flags="MODE_279
在做了几天的尝试后,我放弃了在FreeBSD做Video Motion的想法,FreeBSD没有Linux下Video4Linux的接口,网上也没找到在FreeBSD下使用V4L的例子,用ffmpeg可能是唯一的办法了,但不灵活,而且我也不想为了这点小东西去读ffmpeg的源码。
前两天看见google的LOGO很特别,突然有了收集的想法,就好象小时候集邮一样,写了个脚本在FreeBSD服务器上,用cron每天检查一次,如果有更新就拉下来,python的确很好用,虽然以前我没实际使用的经验,但写这个脚本没花太多的时间就完成了.
今天把写好的网页通过ftp传到服务器,但在服务器上看到文件的长度总是为零,搞了几分钟才发现是/usr满,在台式机的120G硬盘上用久了,都没节约空间的概念了,忘了服务器硬盘才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