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188,comments - 176,trackbacks - 0
    因业务方向调整,今年1月开始投入新业务的产品工作,和之前垂直类产品不同的是,这次属于平台型产品。经历了竞品调研、业务需求分析、产品需求分析、产品规划之后,来回顾一些过去工作中的收获和反思。
    相对于垂直类产品的小而美特点(追求极致体验、制造运营感、数据驱动、快速迭代)不同,平台型产品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根据公司自身特色,依托现有平台资源,瞄准服务对象,从而推出一整套的解决方案。
    相对于以前做设备厂商的产品规划(根据客户需求推出解决方案、业务规划成分少系统设计成分多)不同,电商类产品规划侧重竞品分析,业务讨论,主动规划,业务需求梳理,产品需求分析。即没有人告诉你需求是什么,领导定一个方向,产品人员负责基于大方向开展一系列如调研、分析、头脑风暴、评审、汇报工作,最终在规定的时间产出业务需求和产品需求。
    下面就如何开展平台型产品的竞品调研、业务分析、产品分析、产品规划,分享一些自己的理解:
     1、竞品调研
       1.总体关注:
            1.各竞品功能比较(横向比较)
            2.竞品的业务流程(对手为何提供产品功能)
            3.竞品的产品流程(对手产品的流程逻辑)
            4.自身的业务流程(我们为何提供产品功能)
            5.自身的产品流程(我们产品上下文图[整体应用]、功能结构图[产品模块]、泳道图[场景化流程]等)
            6.自身的规划建议(一期、二期、三期分别建议推出哪些产品功能)
       2.关注几个要素:
            1.竞品定位?(企业类型、代表企业、主营业务、品牌、产品特性、用户群体)
            2.不同用户都有哪些不同的基础功能、增值功能?
            3.这些用户在使用这些功能时都经过了哪些产品流程?(如:账户充值、扣费、结算、分成)
            4.各家产品都包含哪些运营内容?(如:不同类目商品涉及的流程会不同)
       3.调研过程的注意点:
            1.将不同竞品的定位和差异做横向比较,分析各家优劣势,附上结论。
            2.先关注竞品有哪些业务场景、用户场景,再考虑竞品有哪些功能支撑了这些场景。
            3.关注核心场景中对象的输入输出流(如:账户充值、购买、退款、提现一整套流程)。
            4.少直接用“竞品截图+文字”作为调研内容,多用“自绘图形+文字、自绘表格+文字、自绘流程+文字”做抽象。
            5.业务流程的设计,从用户的视角出发。如:个人、企业用户在平台注册流程的区分
            6.逻辑流程的设计,从系统的视角出发。如:在平台注册成会员的过程涉及哪些步骤
            7.从用户场景出发,分析业务/产品逻辑,忌讳直接关注现有产品流程,而要关注对手有什么、业务/产品逻辑是什么、再结合自身有什么,形成对自身产品的规划。
            8.少自己定义新概念,尽量沿用竞品目前已有的概念定义,客观。
            9.分析多少汇报多少,不清楚的客观说明。调研过程中的疑问提出并发起讨论。
            10.调研报告结尾给出对于产品规划的建议。

     2、业务需求分析
       1.业务需求,描述了“为什么要开发一个产品,即希望达到的目标”。
       2.分析输出:
            1)总体业务架构图(含:用户、包含的子模块、子模块的业务交互上下文)
            2)子业务流程图(含:用户、子模块、使用场景)
            3)根据1和2梳理出来的图形、流程形成业务需求文档。
            备注:业务需求是产品需求、应用架构设计文档的输入
       3.分析过程的注意点:
            关注业务场景和流程(哪些业务场景下会触发产品,触发的流程是怎样的),该阶段不考虑产品流程和交互设计。跳过业务需求分析直接进入产品设计容易遗漏业务场景,导致有新业务场景加入时会对现有产品、系统设计架构健壮性有较大挑战,增加重构成本。
            备注:运营商系统都是基于行业规范来实现,规范的都是若干年年前就制定好框架,期间经历过许多增量迭代修订,设备厂商负责实现规范即可,对于业务场景的梳理更多运营商在前期规范制定过程中讨论和总结形成的,不一定在现有规范中体现。而互联网产品的行业规范由互联网公司自己主导制定、发布和修订,业务场景由自己梳理。

     3、产品需求分析
       1.产品需求,描述了“产品有哪些用户使用、要开发哪些功能、功能之间是什么关系、和外部产品有哪些交互”。
       2.关注几个要素:
           1)用户需求,描述了用户能使用产品来做些什么。用例、场景描述和事件响应表都是表达用户需求的有效途径。
           2)功能需求,规定产品中实现的软件功能,用户利用这些功能来完成任务,满足业务需求。
           3)接口需求,规定了产品和外部系统交互的流程、信息。梳理接口的方法:
               <1>先梳理产品内部有哪些逻辑要处理
               <2>再梳理产品需要对接的外部接口,明确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关注其他产品对自身接口设计的影响。
               <3>先梳理产品内部有哪些数据要存储
               <4>再梳理产品需要哪些上游产品同步的数据、需要同步哪些数据给哪些下游产品
                    1.同步:收集下游产品需要的同步信息、结合自身需要的同步信息,和上游产品沟通需要的信息。
                    2.响应:收集上游产品需要的响应信息、结合自身能响应的信息,和下游产品沟通需要响应的信息。
        3.分析过程的注意点:
            1)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前台主动规划功能,驱动中台来设计接口提供支持。
            2)从平台能力规划的角度出发,中台主动规划功能,驱动提升前台的用户体验。
            3)产品需求分析过程,明确产品和技术的边界(需要技术自己约定的明确提出)。

     4、产品规划过程
            1)产品定义,高层定产品大方向和上线时间。
            2)产品调研,产品团队会议室集中调研竞品、头脑风暴,编写调研材料。
            3)产品汇报,产品团队根据竞品情况、现有产品,结合上线时间,给出产品方案(对手产品有什么?我们产品有什么?在上线时间约束下我们的产品做成什么样?),给高层汇报。
            4)架构切分,应用架构师加入产品团队负责各产品模块的串联、切分和边界定义,参与需求沟通评审,应用架构设计明确后作为业务需求、产品需求的标准参照。
            5)业务需求规划,产品团队分工分组调研竞品、分析现状,输出业务架构图、子业务流程图,编写业务需求文档描述产品要做成什么样,结合竞品、市场、资源现状、时间约束,形成一期、二期、三期的业务路标。
            6)业务需求评审,各产品小组邀请技术、架构师参与业务需求评审,明确做什么业务。
            7)产品需求评审,各产品小组邀请技术、架构师参与产品需求评审,明确怎么做成产品。
posted on 2015-03-30 01:08 cheng 阅读(4052)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互联网产品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