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查处的有关科技造假事件中,专家鉴定沦为鸣锣开道的“角色”,暴露出国内科研成果鉴定机制的严重弊端。《?望新闻周刊》记者通过采访,从专家鉴定的角度对科技造假现象进行了分析。
“国内首创”、“国际领先”不该这么出炉
记者在调研中获悉,有的所谓科技成果,得到这一领域内头面人物的“权威鉴定”,就被誉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重要里程碑”。 而两三年后却因严重造假被查处,并且其成果(产品)无法正常工作。像这样的“成果”为何能通过“权威”、“专家”的层层把关呢?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汪品先指出,这类专家鉴定评审流于形式,全说好话。他举例说:“上海一家单位要我去评审他们的项目。我是评审委员会组长,他们要我定他的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我想我不能签字,对方乞求说,如果这个项目不签国际先进,别的项目都按照‘惯例’来评为国际先进,这个项目就不可能有发展了。我后来真的非常狼狈地签了下去。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我都不去。但我不去有人去,在圈内大家都知道哪些人好说话,哪些人不好说话。”
汪品先表示:“做鉴定专家太为难。专业领域的圈子是很小的,鉴定专家自己也有很多东西要评审,他们这次不给人家通过,他们的学生以后的项目,包括自己的项目也得经别人评审。如果太过认真,倒霉的还是自己。”
曾在一家涉嫌造假的高科技公司担任公关人员的人士,向记者讲述了他所见所闻的专家鉴定会情景:“鉴定意见初稿是我们公司提供的,具体说就是我起草的。稿子只有区区五六百字,写起来很简单:先根据测试报告列出几项技术参数,再做出重大突破、填补空白这样的评论,写上‘鉴定组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的技术鉴定’这句结论,最后空出专家签名的地方。”
这位人士说,鉴定的时候,“我们就把这页纸头放在投影仪上,‘这个字改掉’,‘这样才对嘛’……专家们的意见就是这些,两个小时鉴定会就结束了。专家们得出的鉴定结论和验收结论,与我们拟定的初稿几乎没有区别。”最后,专家们都签字通过。更令他瞠目的是,一位鉴定专家临时有事先走,到签字时我给他打电话,教授说‘你帮我签个名就行了’。”
避免“学术权威通吃一切”
包括中科院院士吴德馨、汪品先在内的诸多科技工作者表示,一些学术权威在科技造假事件中起着推波助澜作用。现在,有的学术权威几乎可以“通吃一切”,垄断大量资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科研工作者自身因素,更有制度和文化因素。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吴德馨说,现在科学界内有个倾向:不论做什么事都非得请几个院士来,认为这样鉴定会才有水平,才令人信服。”吴德馨认为,现在必须要向社会大众澄清:院士不可能覆盖全部领域,一个人可能不是院士,但可能更精通某个领域。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韩汝琦曾担任北大微电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是已故著名科学家黄昆的学生。他说:“学术权威一离开本行就不懂了,而本行是很窄的。”韩汝琦认为,一些科技主管部门也存在认识误区,觉得成果鉴定有院士就权威了,更希望院士当专家组组长。他说,有的院士、权威不知道参加过多少鉴定会都混过去了,栽的人很少。
许多科技工作者指出,时下社会上有将学术权威神化的趋向,也确有一些“大师”、“大家”自身定位不准,自我要求不严。
汪品先分析道,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我们国家存在“权威崇拜”心理。他说:“当年我在全国人大时,他们要我去看三峡,我说不看,我是搞地质的,不懂工程。”他认为,东方文化向来是农耕文化,年龄就是知识,年龄就是权威,“这种错误的文化延伸至今,我们大家都觉得不是问题,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说,荣誉和真理是两回事,荣誉并不代表真理。学术权威可以对国家科研方面的重大方针政策提供咨询,但不能享有特权。一旦享有特权,人们惟学术权威是从,事物将走向反面。
原文:
http://www.javaresearch.org/news/shownews.jsp?column=227&thread=5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