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195, comments - 34,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1

思想有多远??

Posted on 2008-10-28 23:23 小强摩羯座 阅读(178)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智慧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此二句文全出自老子《道德经》。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明,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老子说了,知道别人,你是智慧。你了解别人,你是智慧;你知道自己,了解自己,这是高明。同志们想,知道别人是智慧,知道自己是高明,合起来就是明智,你这个人很明智。


  圣人孔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能认识别人的叫做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做高明,能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能克制自己的人才算刚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大意是说: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而了解自己更是一种智慧;战胜他人表明自己有力量,而战胜自己则表明自己很强大。

  在老子看来,了解他人和了解自己都是智慧,然而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更进了一步。

  为什么这样说?

  其一是因为,了解自己要比了解他人难,之所以说难,那是因为自己看不到自己,自己想不到自己;而要看到自己,想到自己,就无原则要有更大的智慧,需要有以他人为鉴的能力。

  这一点,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韩非用具体事例做了说明。他说: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肯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路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楚庄王只看到越国朝政混乱、兵力薄弱,而看不到自己国家朝政混乱和兵力薄弱,因此想去讨伐越国。杜子认为这是不明智的,并且用眼睛只能看到外物而看不到自己为比喻,使他明白了自己的缺陷,停止了愚蠢的行动。韩非通过这个事例说胆老子“自知者明”。并且下结论说:达到有智是很难的,之所以难,不是难在了解他人,而是难在了解自己。

  其二是因为,了解自己以具有自我意识为前提,而自我意识一旦产生,这就将会把人的智慧由个体自我意识引向类别自我意识:当人有了个体自我意识的时候,也就在人的头脑中树立起了一个自我的标的,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目标;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就会在深入了解个体自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类别自我的意识。

      

《道德经》“知人者智”有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在读这一章的时候,我总是感觉每两句之间是一种递进的关系,细细忖度,似又不全是,前四句倒可以这么判断,后四句就未必了。产生这种模糊的感觉可能与恰好每两句的第二句给我的感触更深有关系。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死而不亡者寿”。自知比知人更难,自胜比胜人更艰,这是现时为人普遍认可的真理性的结论。“知足者富”则成为有些人挂在嘴边聊以自慰的麻醉剂,使得这一句总是让人联想到停步不前与不思进取。其实从“为”的广义论,老子无为即是有为,因为饯行“无为”的行为就是“有为”。所以“知足者富”更强调的是控制欲望,对结果淡然处之的境界。与此同时,便是要有志,要强行。所以人言:老子的哲学是无为,就是消极避世,是消极哲学,我深不以为然,这是对老子的思想一知半解的产物,是没有读懂老子的主张。否则老子怎么会在“知足者富”后马上阐明“强行者有志”?怎么会还提到“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死而不亡者寿”是老子对生命价值的阐述,也引发了我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人从出生一刻起就在经历死亡的过程。死亡是死亡过程的终结,也是死亡过程的高潮,就如同新年午夜的最后一声钟鸣。所以,所有活着的人都无时无刻不是在体验死亡的过程。长寿不单纯是以存活时间来计算的,如果用整个人类的历史来衡量,活到二百岁,与活二十岁的区别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对于个体来讲,多活几十年在生命终结时也是没有多大差别的,遗憾也罢,没有遗憾也罢,都要撒手的。而生命的价值则是长寿的矫正值。老子的思想存活到现在,历经约2500多年而不朽,老子的寿命应是实际生存时间加上这还在延续的2500多年。普通百姓一生疼儿疼女,他的寿命则应是实际生存时间加上儿女怀念他的时间。而如果生命特征仍在,但凡事以一己私利为本,全然无惠及他人之处,那么,他的寿命就要做减法了,需要用实际生存时间减去开始自私自利的时间。左派诗人臧克家的那句诗是有道理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们都要反省,我们还活着吗?我们要怎样活?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