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决议
(2009年8月20日通过)
中国GCD漳州市第九届委员会于2009年8月20日召开第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刘可清同志代表市委常委会所作的重要讲话,原则同意《漳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实施方案》,作出如下决议。
一、认清形势,坚定“海西建设、漳州先行”信心决心。
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握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审时度势、着眼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经过持续探索实践、努力争取、积极作为取得的重大成果。国务院颁布的《意见》,着眼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明确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战略定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站在了新的起点上。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原则同意《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立足新形势、新要求、新起点,进一步细化明确了我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国务院《意见》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为我们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努力方向。
漳州作为海西骨干地区、台商投资集中区、台胞主要祖籍地、台湾文化主要发祥地,后发优势凸显,发展潜力巨大,有责任、有基础、有条件在海西建设中发挥骨干支撑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到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漳州先行”是发挥我市后发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凸显我市地位作用,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的迫切需要;是加强漳台交流合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迫切需要。尤其要充分认识到我市面临的形势、具备的优势和已经形成的良好态势、趋势和气势,牢牢把握重大历史机遇,增强责任、提振信心,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全力推动漳州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力争在海西建设中当先锋、走前头。
二、精心谋划,提升“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目标思路。
立足现有基础和条件,着眼发挥优势和潜力,我市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意见》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坚持“四求先行”,践行“四个重在”,突出“四求作为”,紧紧围绕“海西建设、漳州先行”发展主线,深入实施“依港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持续强化“项目带动、品牌牵动、统筹互动、形象推动”发展举措,全力打造海峡西岸重要的新增长极、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重点先行区,努力把漳州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生态工贸港口城市,凸显漳州在海西建设中的骨干和支撑作用,为海西建设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更大贡献。
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8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财政总收入力争达到180亿元;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3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力争超过300亿元;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6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以上,进入全省先进行列,财政总收入超过600亿元。发展定位是:经过十年左右的艰苦努力,把漳州建设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重点先行区、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的新兴基地、服务周边发展的区域性专业物流中心、两岸现代农业交流合作的示范区、国际知名的自然与文化旅游目的地、对接粤港澳的前沿平台。
三、突破重点,构建“海西建设、漳州先行”支撑体系。
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海西建设,实现漳州先行目标要求,必须着力创新发展理念,全力突破发展重点,致力构建发展支撑体系,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强化区域支撑。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更高站位谋求区域更好更快发展。按照做强做大中心城市核心区,加快开发两大湾,联动发展西北片即“一核两湾一片”的发展格局,高起点、高标准、高档次、高水平推进全市区域规划建设,推动各区域发展布局更合理,产业分工更明确,合作协作更密切,优势特色更明显,从整体上提升漳州区域经济实力。中心市区要按照“壮大规模、做强实力、优化环境、提升功能”的要求,编制实施中心市区拓展规划,加强市政设施完善配套,加快城市组团建设步伐,提升蓝田、金峰、九龙等工业开发区建设发展水平,发展壮大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引擎的城市经济,增强辐射带动力,努力把中心市区打造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先进制造业的密集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厦门湾南岸要立足参与“大厦门湾”的建设,以港口和深水岸线开发为龙头,以共同打造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为目标,加快推进南太武滨海新区的整体规划建设,主动做好与厦门特区的政策、产业、项目、设施等全面对接,加快形成厦门湾南北岸优势互补、合作密切、互动双赢、共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新格局。积极承接台湾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船舶修造、钢铁冶金、食品加工和航运物流等产业转移,建成两岸产业合作的重点先行区和海西先进制造业重要的新兴基地。东山湾区域要立足打造海西对台产业对接集中区和对接粤港澳前沿平台,提升东山湾区域整体规划,完善“四县一区”的发展定位、功能分工和产业布局,以港口岸线开发为龙头,以古雷石化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承接台港澳和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快建设若干临港工业区、港口及边界物流区和滨海休闲旅游区,推动东山湾区域协调发展、加速崛起。西北片区要突出发挥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着力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努力打造绿色生态经济圈。主动对接市区、沿海,加强连接市区与沿海通道建设,积极参与产业分工与协作,加快开放开发步伐,形成联动互动、和谐发展的格局。发挥连接内陆地区的前沿作用和枢纽作用,加强区际、省际通道建设,推进区域协作发展,拓展延伸我市发展的经济腹地。
强化载体支撑。充分发挥我市综合优势和后发优势,抓住海西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机遇,整合提升和做强做大工业发展载体,集中打造一批跨区域、高规格、上档次的工业园区,使之成为扩大开放、体制创新、产业集聚、经济增长的重要平台,增创我市发展新优势。新设立漳州台商投资区。对省里《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的“新设立漳州台商投资区”,要精心策划,精心运作,抓紧衔接,抓紧申报,努力办成办好。既要注重提升规划建设水平,集中建好核心区,又要把全市作为一个“大台商投资区”来办,努力放大政策载体的积极效应,更好地吸引台资项目特别是大项目落户,有效带动台湾产业整体转移,努力把漳州建成名副其实的对台产业对接集中区,使之成为我市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金字招牌。争取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扩区。通过把该区更名扩区为漳州东山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促使整个东山湾区域港口资源和产业布局的优势与政策载体的优势有机融合,加快推进集临港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仓储业和旅游休闲业为一体的现代化滨海新区建设,使之成为拉动东山湾加快发展崛起的重要引擎。
争取招商局漳州经济开发区升级。积极争取该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打造厦门湾南岸承接大产业、大物流的重要区域,培育临港产业集群,壮大临港经济实力,带动南太武滨海新区加快发展。整合做大九龙生态工业区。集中整合芗城浦南工业园、华安丰山工业集中区和长泰银塘工业园,按照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高科技密集型的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档次推进规划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环境可承载的产业,努力把九龙工业区打造成为中心市区北部现代产业集中区、经济增长极和优美生态圈,推动市区规模做大、实力做强、环境做优。加快建设漳州高新技术园区。进一步整合芗城金峰、龙文蓝田两个省级开发区和南靖高新技术园区,建设漳州高新技术园区,并积极争取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抓紧规划建设漳州软件园,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强化产业支撑。主动对接台湾新一轮产业转移和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突出先进制造业在工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以培育支柱产业为方向,以打造产业基地为依托,以发展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快自主创新,推进品牌建设,做强做大工业经济实力。大力发展食品、电子、机械、电力四大主导产业和石化、钢铁、汽车、船舶四大战略产业。着力打造海西石油化工、特殊钢铁、优质食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电力产业、汽车汽配、船舶修造、特殊玻璃、生物医药十大产业基地。
争取到2015年,在全市建设形成十大强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其中石化、钢铁和机电3个年产值超1000亿元,食品、电力2个年产值超500亿元,汽车汽配、船舶修造、特殊玻璃、家具、钟表等5个年产值超100亿元。提升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发挥我市农业优势,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加工农业、品牌农业、对台农业,做大做强水产、水果、蔬菜、花卉、食用菌、茶叶、畜牧七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一县一业”、“一县一品”扩规模、提质量、上水平,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营销配送中心,打造海西农产品基地和优质食品之都。提升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水平,加快建设闽台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和台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究孵化推广中心,努力把漳州建设成为台湾农业外移基地、台湾农业良种引进消化基地和两岸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基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适应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保险、研发、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集中加快推进现代港口物流发展,以招银、后石、古雷、东山等港区开发建设为依托,重点发展石化产品、矿产建材等散杂货物流,适当发展集装箱物流,争取在招银港区第四区建成国家级石油煤炭储运基地,在古雷港区布点国家级石油商业储备基地,在东山港区建立对台物流转运基地。提升旅游业发展档次,充分发挥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以南靖、华安土楼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游,以东山国际旅游海岛、滨海火山地质公园为代表的滨海风光游,以台胞寻根谒祖、台湾名人故里为代表的祖地文化游,以天福茶博园和东南花都花博园为代表的花果生态游,以海水淡水温泉为代表的休闲养生游,把漳州建成国际知名的自然与文化旅游目的地,打响优秀旅游城市品牌,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坚持陆海联动、整体开发,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壮大海洋经济实力。以厦门湾南岸和东山湾开发为重点,合理布局发展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业。提升发展海洋渔业,积极推进沿海重点渔港、东山和诏安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等载体建设,发展远洋捕捞,推广海水养殖新品种新技术。积极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建设海洋科技中试基地及研发平台,培育海洋生物制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科技推广与信息服务等产业,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利用海洋资源综合效益。
强化项目支撑。坚持把项目作为落实国务院《意见》和省委推进海西建设战略部署的主要抓手,持续深化项目带动,为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漳州先行”提供重要支撑。突出以项目带动发展提速提质。持续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着力谋划、全力引办工业项目,努力推动形成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转化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国外大财团、台湾大公司、国有及民营大企业,努力引办一批带动力强的生产性大项目。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抓紧抓实古雷石化、福欣特钢等一批在建大型龙头项目,力促早投产早见效。跟踪盯紧漳州核电等一批已规划建设的大项目,力争早获批早落地。加强项目储备工作,认真谋划,多规划储备一批后续大项目,确保大项目建设不断档。通过引办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引导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全市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突出以项目带动环境改善优化
。深入实施依港立市战略,围绕建设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招银、古雷等港区一批大型码头群的开发建设,厦深和龙厦两条铁路漳州段、沈海高速扩建工程漳州段、厦成高速漳州段、厦漳跨海大桥、沿海大通道等一批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疏港公路的建设步伐,漳州机场、厦漳海底隧道等一批规划重大项目的跟踪争取工作,着力构建海西南部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抓紧实施漳州市区第二水源、东山、古雷、南太武供水工程和漳州北、漳州南两座500千伏及一批220千伏变电站等重点水利电网项目,全面提高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突出以项目带动社会和谐稳定。全面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精心谋划并抓紧实施以民生改善为重点的社会事业项目,突出抓好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农村办学条件改善、农村公路“上衔下延”网络化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村村容整洁、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平安漳州”建设等为民办实事项目,以民生改善和保障项目建设的更大成效,进一步凝聚民心、集聚合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四、积极作为,强化“海西建设、漳州先行”措施保障。
顺应海西建设新形势,按照省委“四求作为”新要求,立足漳州先行新起点,以新的举措推动漳州发展实现新跨越。
创新创造促跨越。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漳州大发展。树立“求进破满、求活破僵、求实破难”的思想意识,着力克服不利于加快发展的思想障碍,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真正做到只要有利于海西建设、有利于漳州先行、有利于群众利益,就要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努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境界。提升发展思路,以更高的站位、开阔的眼界、战略的思维,精心谋划各项工作,使我们所确定的发展目标思路,真正体现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的要求。创新工作机制,对重点区域、重点载体、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要成立相应工作班子,加强指导协调,确保工作落实。创新城市发展格局,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加快推进漳州城市化进程。
先行先试促跨越。增强机遇意识、先行意识,真正做到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乘势而不等势,主动而不被动,努力在抢抓机遇、积极作为中推动先行发展。发挥优势求先行。充分发挥我市对台、港口、区位、农业、生态、资源、文化、华侨等优势,努力把潜在优势转化为推进先行发展的强势。尤其要围绕做好做足对台优势文章,着力构建对台合作新平台,拓展提升漳台经贸恳谈会、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的内涵和层次,争取设立海峡两岸(东山)文化旅游合作试验区,申办海峡两岸农业博览会,加快推进陈元光文化及开台文化公园、海峡两岸地方文献交流馆和漳台族谱展示馆等建设,积极探索两岸海关特殊监管区、自由贸易区和两岸民间交流综合试验区,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推动漳台交流合作。用足用活政策求先行。结合实际,主动对接,充分用好中央和省里文件已经明确的政策措施,发挥政策的带动效应和倍增效应;深入研究中央和省里各项政策,立足先行,大胆先试,积极拓展,争取得到更多的政策、载体和项目支持。
实干实效促跨越。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以锲而不舍的执着追求、顽强拼搏的激情干劲、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创出发展新业绩。按照“四责”要求,一门心思干事业,全力以赴谋发展,雷厉风行抓工作,尽心尽责促落实。围绕我市列入中央、省里文件的重大事项,抓紧制订相关的规划方案,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和具体的措施办法,主动跟进,积极运作,力争早见成效。分解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加强督促检查,对工作不到位、进展不明显、任务不落实、严重影响发展的,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国务院《意见》、省里《实施意见》和我市《实施方案》落到实处。
干净干事促跨越。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树立新风正气,以良好的党风政风确保发展顺利推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落实“海西建设、漳州先行”决策部署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促进形成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凭实绩用干部的正确导向,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牢固树立抓廉政就是促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健全完善惩防体系,最大限度遏制腐败现象发生,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既勇于大胆推进工作,又注重加强廉洁自律,为漳州先行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化“重在提请、主动服务”,为企业为群众提供更加称心、顺心、安心、舒心的服务环境。高度重视做好群众工作,认真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营造和谐和睦的社会氛围。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抓住机遇,奋发进取,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开创漳州各项事业新局面,为“海西建设、漳州先行”作出更大的贡献
posted on 2009-08-31 20:19
becket_zheng 阅读(240)
评论(0) 编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