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面向对象的编程基础

  开发语言及实现平台或实验环境

Windows2000 XPJDK1.5以上版本与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实验目的

理解Java语言是如何体现面向对象编程基本思想,

了解类的封装方法,以及如何创建类和对象.

了解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的特性。

掌握OOP方式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

了解类的继承性和多态性的作用

了解Java 中包(package)、接口(interface)的作用。

掌握包、接口的使用方法。

实验任务

编写一个体现面向对象思想的程序。

编写一个创建对象和使用对象的方法程序。

编写不同成员变量修饰方法的程序。

编写不同成员方法修饰的程序。

编写体现类的继承性(成员变量,成员方法,成员变量隐藏)的程序。

编写体现类多态性(成员方法重载,构造方法重载)的程序。

了解Java 系统包的结构。

掌握创建自定义包的方法。

掌握使用系统接口的技术和创建自定义接口的方法。

实验内容或实验步骤

1.程序功能:通过两个类StaticDemo、LX3_4 说明静态变量/方法与实例变量/方法的区别。

2.编写类文件LX3_4.java,程序源代码如下。

class StaticDemo {

static int x;

int y;

public static int getX() {

return x;

}

public static void setX(int newX) {

x = newX;

}

public int getY() {

return y;

}

public void setY(int newY) {

y = newY;

}

}

public class LX3_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静态变量x="+StaticDemo.getX());

System.out.println("实例变量y="+StaticDemo.getY()); // 非法,编译时将出错

StaticDemo a= new StaticDemo();

StaticDemo b= new StaticDemo();

a.setX(1);

a.setY(2);

b.setX(3);

b.setY(4);

System.out.println("静态变量a.x="+a.getX());

System.out.println("实例变量a.y="+a.getY());

System.out.println("静态变量b.x="+b.getX());

System.out.println("实例变量b.y="+b.getY());

}

}

3.对上面的源程序进行编译,会出现如图3.4 所示的出错提示。

4.将源程序中的出错语句删除或使用解释符//隐藏起来,例如,

//System.out.println("实例变量y="+StaticDemo.getY());

5.重新编译并运行该程序,结果如图3.5 所示。

static 声明的成员变量/方法被视为类的成员变量/方法,而不把它当作实例对象的成员变量/方法。换句话说,静态变量/方法是类固有的,可以直接引用,其它成员变量/方法仅仅被声明,生成实例对象后才存在,才可以被引用。基于这样的事实,也把静态变量/方法称为类变量/方法,非静态变量称为实例变量/方法。

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类的静态变量可以直接引用,而非静态变量则不行。类的静态变量相当于某些程序语言的全局变量。

·静态方法只能使用静态变量,不能使用实例变量。因为对象实例化之前,实例变量不可用。

·类的静态变量只有一个版本,所有实例对象引用的都是同一个版本。

·对象实例化后,每个实例变量都被制作了一个副本,它们之间互不影响。

(四) 方法中参数传递的练习

在其它语言中,函数调用或过程调用时参数有传值调用和传地址调用之分。在Java 中,方法中的参数传递可以分为传值调用或对象方法调用等方式。传值调用即传递的参数是基本数据类型,调用方法时在方法中将不能改变参数的值,这意味着只能使用它们。对象调用是指先调用对象,再调用对象的方法,这种方式可以修改允许存取的成员变量。所以,如果不想改变参数的值,可以采用传值调用的方法。如果想改变参数的值,可采用对象调用的方法,间接修改参数的值。

1.编写一个传值调用的程序文件LX3_5.java。

(1)程序功能:程序首先给整型变量x 和y 赋一个初值10,然后使用传值调用方式调用方法ff1对x 和y 做乘方及输出x 和y 的乘方值,最后再输出x 和y 的乘方值。

(2)程序源代码如下。

class LX3_5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x=10, y=10;

ff1(x, y);

System.out.println("x="+x+", y="+y);

}

static void ff1(int passX, int passY) {

passX=passX*passX;

passY=passY*passY;

System.out.println("passX="+passX+", passY="+passY);

}

}

(3)编译LX3_5.java,其运行结果如图3.6 所示。

(4)分析其运行结果

这个程序没有实现预期的结果,原因是ff1 方法采用了传值调用。调用ff1 方法时,将产生两个参数passX 和passY,x 和y 的值被传递给这两个参数。尽管在方法中计算了参数的平方,但从ff1方法返回后,参数消失,此时x 和y 的值仍是初值。

2.编写一个调用对象方法的程序文件LX3_6.java。

(1)程序功能:通过调用对象的方法在方法调用后修改了成员变量的值。

(2)LX3_6.java 程序源代码如下。

class LX3_6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ower p=new Power();

p.ff2(10,10);

System.out.println("方法调用后 x="+p.x+", y="+p.y);

}

}

class Power{

int x=10, y=10;

void ff2(int passX, int passY) {

System.out.println("初始时 x="+x+", y="+y);

x=passX*passX;

y=passY*passY;

System.out.println("方法调用中 x="+x+", y="+y);

}

}

(3)编译LX3_6.java,其运行结果如图3.7 所示。

(五) 类的继承性练习

1. 进一步理解继承的含义

新类可从现有的类中产生,并保留现有类的成员变量和方法并可根据需要对它们加以修改。新类还可添加新的变量和方法。这种现象就称为类的继承。

当建立一个新类时,不必写出全部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只要简单地声明这个类是从一个已定义的类继承下来的,就可以引用被继承类的全部成员。被继承的类称为父类或超类(superclass),这个新类称为子类。

Java 提供了一个庞大的类库让开发人员继承和使用。设计这些类是出于公用的目的,因此,很少有某个类恰恰满足你的需要。你必须设计自己的能处理实际问题的类,如果你设计的这个类仅仅实现了继承,则和父类毫无两样。所以,通常要对子类进行扩展,即添加新的属性和方法。这使得子类要比父类大,但更具特殊性,代表着一组更具体的对象。继承的意义就在于此。

2. 创建公共类LX3_7_P

(1)编写程序文件LX3_7_P.java,源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LX3_7_P

{

protected String xm; //具有保护修饰符的成员变量

protected int xh;

void setdata(String m,int h) //设置数据的方法

{

xm =m;

xh = h;

}

public void print() //输出数据的方法

{

System.out.println(xm+", "+xh);

}

}

(2)编译LX3_7_P.java,产生类文件LX3_7_P.class。

3.创建继承的类

(1)程序功能:通过LX3_7_P 类产生子类LX3_8,其不仅具有父类的成员变量xm(姓名)、xh(学号),还定义了新成员变量xy(学院)、xi(系)。在程序中调用了父类的print 方法,同时可以看出子类也具有该方法。

(2)编写LX3_8.java 程序,源代码如下。

class LX3_8 extends LX3_7_P{

protected String xy;

protected String xi;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X3_7_P p1 = new LX3_7_P();

p1.setdata("帅零",12321) ;

p1.print();

LX3_8 s1 = new LX3_8() ;

s1.setdata("郭丽娜",12345); //调用父类的成员方法

s1.xy="经济管理学院"; //访问本类的成员变量

s1.xi="信息管理系"; //访问本类的成员变量

s1.print();

System.out.print(s1.xm+", "+s1.xy+", "+s1.xi);

}

}

(3)编译并运行程序,其结果如图3.8 所示。

3.了解成员变量的隐藏方式

所谓隐藏是指子类重新定义了父类中的同名变量,在子类Line 中重新定义了x 为x1,y 为y1,隐藏了父类Point 中的两个成员变量x 和y。子类执行自己的方法时,操作的是子类的变量,子类执行父类的方法时,操作的是父类的变量。在子类中要特别注意成员变量的命名,防止无意中隐藏了父类的关键成员变量,这有可能给程序带来麻烦。

4.了解成员方法的覆盖方式

(1)方法覆盖的定义与作用

通过继承子类可以继承父类中所有可以被子类访问的成员方法,但如果子类的方法与父类方法同名,则不能继承,此时称子类的方法覆盖了父类的方法,简称为方法覆盖(override)。方法覆盖为子类提供了修改父类成员方法的能力。例如,子类可以修改层层继承下来的Object 根类的toString 方法,让它输出一些更有用的信息。下面的程序显示了在子类Circle 中添加toString 方法,用来返回圆半径和圆面积信息。

(2)编写覆盖Object 类toString 方法的程序文件LX3_9.java,源代码如下。

class Circle {

private int radius;

Circle(int r) {

setRadius(r);

}

public void setRadius(int r) {

radius=r;

}

public int getRadius() {

return radius;

}

public double area() {

return 3.14159*radius*radius;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圆半径:"+getRadius()+" 圆面积:"+area();

}

}

public class LX3_9{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ircle c=new Circle(10);

System.out.println(""n"+c.toString());

}

}

(3)编译并运行程序,其结果如图3.9 所示

(4)程序结构分析。

程序添加了toString 方法并修改了它的返回值。由于toString 和继承下来的Object 类的方法名相同、返回值类型相同,因此覆盖了超类Object 中的toString 方法。

方法覆盖时要特别注意:

用来覆盖的子类方法应和被覆盖的父类方法保持同名、相同的返回值类型,以及相同的参数个数和参数类型。

5.This、super 和super()的使用

(1)程序功能:说明this、super 和super()的用法。程序首先定义Point(点)类,然后创建点的子类Line(线)。最后通过LX3_10 类输出线段的长度。

程序中通过super(a,b)调用父类Point 的构造方法为父类的x 和y 赋值。在子类Line 的setLine方法中,因为参数名和成员变量名相同,为给成员变量赋值,使用this 引用,告诉编译器是为当前类的成员变量赋值。在length 和toString 方法中使用父类成员变量时,使用super 引用,告诉编译器使用的是父类的成员变量。

(2)使用this、 super 和super()的程序文件LX3_10.java,源代码如下。

class Point {

protected int x, y;

Point(int a, int b) {

setPoint(a, b);

}

public void setPoint(int a, int b) {

x=a;

y=b;

}

}

class Line extends Point {

protected int x, y;

Line(int a, int b) {

super(a, b);

setLine(a, b);

}

public void setLine(int x, int y) {

this.x=x+x;

this.y=y+y;

}

public double length() {

int x1=super.x, y1=super.y, x2=this.x, y2=this.y;

return Math.sqrt((x2-x1) * (x2-x1) + (y2-y1) * (y2-y1));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直线端点:[" + super.x + "," + super.y + "] [" +

x + "," + y + "] 直线长度:" + this.length();

}

}

public class LX3_1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ne line=new Line(50, 50);

System.out.println(""n"+line.toString());

}

}

(3)编译并运行程序,结果如图3.10 所示。

六 类的多态性练习

1. 理解类的多态性

类的继承发生在多个类之间,而类的多态只发生在同一个类上。在一个类中,可以定义多个同名的方法,只要确定它们的参数个数和类型不同。这种现象称为类的多态。

多态使程序简洁,为程序员带来很大便利。在OOP 中,当程序要实现多个相近的功能时,就给相应的方法起一个共同的名字,用不同的参数代表不同的功能。这样,在使用方法时不论传递什么参数,只要能被程序识别就可以得到确定的结果。

类的多态性体现在方法的重载(overload)上,包括成员方法和构造方法的重载。

2. 方法的重载

方法的重载是指对同名方法的不同使用方式。

(1)程序功能:对不同的数进行排序输出。在IntSort 类中定义3 个同名的方法sort,

(2)编写LX3_11.java 文件,源代码如下(自己编写程序代码)。

3.构造方法的重载

构造方法的名称和类同名,没有返回类型。尽管构造方法看起来和一般的成员方法没有差别,但它不是方法,也不是类的成员。因此,构造方法不能直接调用,只能由new 操作符调用。

构造方法对于类是十分重要的,对象的初始化任务要靠构造方法来完成。

重载构造方法的目的是提供多种初始化对象的能力,使程序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构造方法来初始化对象。

(1) 编写构造方法RunDemo 的重载程序文件LX3_12,源代码如下。

class RunDemo {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assword;

    RunDemo() {

System.out.println("全部为空!");

}

RunDemo(String name) {

userName=name;

}

RunDemo(String name, String pwd) {

this(name);

password=pwd;

check();

}

void check() {

String s=null;

if (userName!=null)

s="用户名:"+userName;

else

s="用户名不能为空!";

if (password!="12345678")

s=s+" 口令无效!";

else

s=s+" 口令:********";

System.out.println(s);

}

}

public class LX3_1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RunDemo();

new RunDemo("刘新宇");

new RunDemo(null,"邵丽萍");

new RunDemo("张驰","12345678");

}

}

(2)编译并运行程序,结果如图3.12 所示。

(3)三个构造方法,其中

第一个无参构造方法RunDemo() 的实际作用是对成员变量赋缺省初值,由于userName和password都是String 类,所以它们的缺省初值为null。

第二个构造方法RunDemo(String) 只有一个参数,用来对成员变量userName 赋初值。

第三个构造方法RunDemo(String, String) 有两个参数,并有更多的内容,首先调用this(name),其实际作用就是调用当前类的构造方法RunDemo(String name);然后对成员变量password 赋值;最后调用check 方法来检查userName 和password,类似于一般程序的口令验证。重载构造方法的执行由对象根据实际参数的个数、类型和顺序确定。

思考

2.程序的结构。类与对象的关系。对象创建、使用、销毁的过程。

3. 方法的参数传递有哪些方式?区别时什么?

4. 说明什么是构造方法。

5. 说明程序中有多个类时如何确定源程序文件的名称。

6. 说明类的继承和多态有什么作用,在使用上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posted on 2010-04-15 14:36 libifeng 阅读(1005)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Java实验指导书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
 
<2010年4月>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1
2345678

导航

统计

常用链接

留言簿

随笔分类

随笔档案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