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汶川大震之后的第六天,天气炎热。曾经的北川街头,在废墟和巨石之间,
死亡的气味在这个四面山围的小城上空,无形地游荡。
从12日2点半开始,这种气味就开始在北川县的每个角落聚集:在短短的一瞬间之后,这座在0.7平方公里土地之上,从悠久历史中建立的人类的小小聚集地,从此易手死神。
人类原来如此渺小,在灾难面前。但是,在所有绝望之中,总有那么一些希望不断出现:犹如启示般照亮被死亡笼罩的夜晚,让生者坚强。
5月18日上午9点15分,在被困139小时之后,又一个被埋废墟中的人幸运获救。当这位幸运者重回人间,他也给所有生者带来希望:生命原来可以如此坚强。
这位获救者叫唐雄,是北川县医院医生。
12日,在灾难中他和他的同事也是他妻子的谢守菊一起被埋于垮塌的楼房中。15日下午3时,她先于自己的丈夫获救。
被埋
这是一对30岁左右的夫妻。三年前刚结婚,正准备要孩子。
12日灾难突来时,唐雄准备去医院上班。而谢守菊正在沙发上午睡。
当天2点28分,唐给自己的妻子打过招呼,正准备出门,还没走出大门,突然房子就开始剧烈摇动。唐大声冲自己妻子叫喊:“快点快点,是地震!”
对于居住在北川县的居民来说,地震并不陌生。由于该县城正处于南部地震带的附近,地震此前就曾经光临过这个小城。但是,从来没有这次剧烈。
“大不了就是房子上掉下瓦来。”一位当地的居民说。
但这次来的凶猛。谢守菊回忆,几乎在来不及思索的时间里,她翻身滚到沙发地下。紧接着,房子就塌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沙发救了她。也间接地救了她的丈夫。
她感觉自己满身都是灰尘。
“地皮摇晃了很久,我想我要死了,大声哭喊着老公的名字,几分钟后,老公答应了,说‘我还没死,你受伤了没有?’”
这是幸运的一家人。
谢守菊和唐雄的家,是在一栋四层小楼的一楼。楼房一楼垮了,但是上面几层并没有跟着全压下来,只是歪斜着,摇摇欲坠的样子。
她睡觉的沙发挡住了垮下来的水泥板,在水泥板和地板之间形成一个高约30厘米的空间,刚好够她翻身。她的丈夫则被墙体砸中了手臂,无法动弹,但身体其它地方则没有受伤。
他们开始了黑暗而漫长的被埋时光。对于谢守菊来说,是三天三夜,对唐来说,则是整整139个小时。
坚持
在夫妇俩被埋废墟中间,相隔咫尺却无法相望。
他们只能以声音相互支持。
“我们隔着一道墙,能听到对方的声音。我们这三天三夜一直在互相鼓励,轮流说话,
提醒自己和对方不要睡觉。先是我老公安慰我,说:‘守菊,不要哭,我们会得救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会有人来救我们的。’后来,他的手臂痛得不行,哭了,
我又安慰他,说:‘老公,我们谁也离不开谁,我们谁也不能死,我们都要活着出去。’”
他们就这样相互支撑。
谢躺倒的地方,可以隐约的看到一丝光亮。她就看着这亮光数日子,同时告诉唐雄:“‘晚上了,老公’、‘天亮了,老公’、‘天又黑了,老公’。”
她因此清楚的记得,她和她的丈夫共同被埋了三天三夜。
“我们轮流呼喊,希望外面的人能够听到我们的声音,但是耳边一片死寂,没有任何声响。我们没有水,也没有东西可吃,肚子饿得直发慌,感觉身上已经越来越没有力气。我在心里想,自己会不会死哦,但是却不敢跟老公说,怕他泄气了,就没救了。”
那是难熬的日夜。“地震之后是大雨,大雨之后又是炎热天气,”一位在当地营救的驻云南某部队战士无限感慨,“对伤者来说,这真是最大的折磨。”
就在他们躺在废墟下黑暗中的同时,各方营救的队伍正向坍塌的北川前进。
最快的民间救援队,在当天晚上就赶到了北川县城。13日中午,驻云南某部队,成为第一支赶到的营救部队。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营救队伍陆续赶到灾难现场。
由于条件的限制,搜救工作起初艰难而缓慢。随着各种设备的进入,搜救工作开始坚决地推进。
据北川县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16日11时,自“5·12”特
大地震发生后,北川抗震救灾人员累计已成功搜救出13595名幸存者。目前,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为6086人,下落不明者达(不包括被困人员)6235
人,被埋人员为4800人,受伤人员累计5376人,安葬353人。
夫妇俩轮流呼喊,但一直没有回音。
“14日上午,我听到外面有人在喊‘里面有人没有?’我又开始喊,外面的人听到了,说你等着啊,撑下去,城外的路打通了,救援大部队就可以赶过来了,马上就来救你们。”谢守菊回忆说。
15日下午,更多的救援人员进入北川,对谢守菊展开营救。
救援人员把废墟掏开,在沙发靠背上打了一个洞,她慢慢从洞口爬了出来。“我出来之前,还跟老公说话的,他也还比较清醒,他跟我说:‘你出去了,赶紧喊人来救我!’。”
18日9时15分,被废墟埋了139小时的唐雄,终于被从黑暗中营救出来。
他神智清晰,只是身体虚弱。一条手臂被倒下的墙板砸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