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

2012年2月16日

HBase数据模型

Row Key

  1. 类似于MySQL中的主键,HBase天然自带的,在创建时不需要显示指定
  2. HBase不支持条件查询和Order by等查询,读取记录只有三种方式:①. 通过单个Row key访问【速度很快,因为存在着索引机制②. 给定Row key的range ③. 全表扫描
  3. Row key按照字典序存储,要充分考虑排序存储这个特性,将经常一起读取的行存储放到一起(位置相关性)。设计方法参见HBase表设计
  • 字典序对int排序的结果是1,10,100,11,2,20,21,…,9。要保持整形的自然序,行键必须用0作左填充
  • 行的一次读写是原子操作 (不论一次读写多少列),使得多用户不能并发对同一个行进行更新操作。

Column Family

  1. 建表时手动指定,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列
  2. 列族中的数据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保存在hdfs上,没有数据类型
  3. 增加新的列族:先disable 'users' / alter 'users','info' / enable 'users'。
  4. 删除列族方式:先disable 'users' alter 'users',{NAME=>'info',METHOD=>'delete'} / enable 'users'
  5. 不能重命名列族:通常做法是使用API创建一个有着期望名称的新的列族,然后将数据复制过去,最后再删除旧的列族。
  6. 每个列族存储在HDFS上的一个单独文件中,空值不会被保存。
  7. 同一Column Family的Columns会群聚在一个存储文件上,并依Column key排序,因此设计时:读写相关性较高的数据,存在同一列族中

Column

  1. 列名在添加数据时动态添加,无需在建表时指定。没有具体的数据类型,以二进制方式存储在HDFS上。
  2. 设置列值:put 'users','xiaoming','info:age','18'
  3. 读取列值:get 'users','info:age' 

TimeStamp

  1. 默认值使用系统时间戳,如果应用程序要避免数据时间戳冲突,就必须自己生成具有唯一性的时间戳。
  2. 每个cell中,不同版本的数据按照时间倒序排列,即最新的数据排在最前面。
  3. 为了避免数据存在过多版本造成的的管理 (包括存贮和索引)负担,HBase提供了两种数据版本回收方式。一是保存数据的最后n个版本二是保存最近一段时间内的版本(即设置HColumnDescriptor.setTimeToLive(); 比如最近七天)。用户可以针对每个列族单独进行设置

Cell

  1. HBase中通过" tableName + RowKey + ColumnKey "确定的唯一存贮单元称为Cell。
  2. 每个Cell都保存着同一份数据的多个版本,每个版本通过时间戳Time Stamp来索引。
  3. Cell的每个值通过4个键唯一索引,tableName + RowKey + ColumnKey + Timestamp => value

存储类型

  • TableName 是字符串
  • RowKey 和 ColumnFamily 是二进制值(Java 类型 byte[])
  • Timestamp 是一个 64 位整数(Java 类型 long)
  • Value 是一个字节数组(Java类型 byte[])。 


HBase是一种专门为半结构化数据(semistructured)和水平可扩展性(horizontalscalability)设计的数据库。
它把数据存储在表里。在表里,数据按照一个四维坐标系统来组织:行键、列族、列限定符和时间版本。
HBase 是无模式数据库,只需要提前定义列族。它也是无类型数据库,把所有数据不加解释地按照字节数组存储。
有5个基本命令用来访问HBase中的数据,即GetPutDeleteScan 和Increment
基于非行键值查询HBase的唯一办法是通过带过滤器的扫描Scan


HBase 不是一个ACID 兼容数据库。但是HBase 提供一些保证,当你的应用系统访问HBase系统时,你可以用其来使你的应用系统的行为更加合理。这些保证具体如下。
1.操作是低级原子不可分的。换句话说,指定行的Put()要么整体成功要么整体失败回到操作开始前的状态,永远不会部分行写入而另一部分没有。这个要素和操作执行的列族的数量无关。
2.行间操作不是原子性的。不能保证所有操作整体成功或者失败。所有单行操作如上一点所述是原子性的。
3.checkAnd*和increment*操作是原子不可分的。
4.对于给定行的多个写操作,总是以每个写操作为整体彼此独立的。这是第一点的延伸。
5.对于给定行的任何Get()操作,返回系统当时所保存的完整行。
6.全表扫描不是对某个时间点表的快照的扫描。如果扫描已经开始,但是在行R 被扫描器对象读出之前,行R 被改变了,那么扫描器读出行R 更新后的版本。但是扫描器读出的数据是一致的,得到行R 更新后的完整行。


当你搭建使用HBase 的应用系统时,这些背景信息是你需要注意的要点。

  • 数据模型从逻辑上可以分类为键值存储或有序映射的映射。物理数据模型是基于列族的列式数据库,单个记录以键值形式存储。HBase 把数据记录保存在HFile里,这是一种不能更改的文件格式。因为记录一旦写入就不能修改,新值将保存在新HFile里。在读取数据和数据合并时,数据视图需要在内存中重新衔接。
  • HBase Java API 通过HTableInterface 来使用表。表连接可以直接通过构造HTable 实例来建立。使用HTable 实例系统开销大,优选方式是使用HTablePool,因为它可以重复使用连接。表通过HbaseAdmin 、HTableDescriptor 和HColumnDescriptor 类的实例来新建和操作。5 个命令通过相应的命令对象来使用:Get、Put、Delete、Scan 和Increment。命令送到HtableInterface 实例来执行。递增Increment 有另外一种用法,使用HTableInterface.incrementColumnValue()方法。执行Get、Scan 和Increment 命令的结果返回到Result和ResultScanner 对象的实例。一个KeyValue 实例代表一条返回记录。所有这些操作也可以通过HBase Shell 以命令行方式执行。 
  • 预期的数据访问模式对HBase 的模式设计有很大的影响。理想情况下,HBase 中的表根据预期的模式来组织。行键是HBase 中唯一的全局索引坐标,因此查询经常通过行键扫描实现。复合行键是支持这种扫描的常见做法。行键值经常希望是均衡分布的。诸如MD5 或SHA1 等散列算法通常用来实现这种均衡分布。
posted @ 2016-12-30 11:44 昊天 阅读(339) | 评论 (0)编辑 收藏

HBase简介

HBase – Hadoop Database,是一个高可靠性、高性能、面向列、可伸缩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利用HBase技术可在廉价PC Server上搭建起大规模结构化存储集群。

HBase是Google Bigtable的开源实现,类似Google Bigtable利用GFS作为其文件存储系统,HBase利用Hadoop HDFS作为其文件存储系统;Google运行MapReduce来处理Bigtable中的海量数据,HBase同样利用Hadoop MapReduce来处理HBase中的海量数据;Google Bigtable利用 Chubby作为协同服务,HBase利用Zookeeper作为对应。

上图描述了Hadoop EcoSystem中的各层系统,其中HBase位于结构化存储层,Hadoop HDFS为HBase提供了高可靠性的底层存储支持,Hadoop MapReduce为HBase提供了高性能的计算能力,Zookeeper为HBase提供了稳定服务和failover机制。

此外,Pig和Hive还为HBase提供了高层语言支持,使得在HBase上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变的非常简单。 Sqoop则为HBase提供了方便的RDBMS数据导入功能,使得传统数据库数据向HBase中迁移变的非常方便。

HBase访问接口

1.       Native Java API,最常规和高效的访问方式,适合Hadoop MapReduce Job并行批处理HBase表数据

2.       HBase Shell,HBase的命令行工具,最简单的接口,适合HBase管理使用

3.       Thrift Gateway,利用Thrift序列化技术,支持C++,PHP,Python等多种语言,适合其他异构系统在线访问HBase表数据

4.       REST Gateway,支持REST 风格的Http API访问HBase, 解除了语言限制

5.       Pig,可以使用Pig Latin流式编程语言来操作HBase中的数据,和Hive类似,本质最终也是编译成MapReduce Job来处理HBase表数据,适合做数据统计

6.       Hive,当前Hive的Release版本尚没有加入对HBase的支持,但在下一个版本Hive 0.7.0中将会支持HBase,可以使用类似SQL语言来访问HBase

HBase数据模型

Table & Column Family

Row KeyTimestampColumn Family
URIParser
r1t3url=http://www.taobao.comtitle=天天特价
t2host=taobao.com
t1

r2t5url=http://www.alibaba.comcontent=每天…
t4host=alibaba.com

Ø  Row Key: 行键,Table的主键,Table中的记录按照Row Key排序

Ø  Timestamp: 时间戳,每次数据操作对应的时间戳,可以看作是数据的version number

Ø  Column Family:列簇,Table在水平方向有一个或者多个Column Family组成,一个Column Family中可以由任意多个Column组成,即Column Family支持动态扩展,无需预先定义Column的数量以及类型,所有Column均以二进制格式存储,用户需要自行进行类型转换。

Table & Region

当Table随着记录数不断增加而变大后,会逐渐分裂成多份splits,成为regions,一个region由[startkey,endkey)表示,不同的region会被Master分配给相应的RegionServer进行管理:

-ROOT- && .META. Table

HBase中有两张特殊的Table,-ROOT-和.META.

Ø  .META.:记录了用户表的Region信息,.META.可以有多个regoin

Ø  -ROOT-:记录了.META.表的Region信息,-ROOT-只有一个region

Ø  Zookeeper中记录了-ROOT-表的location

Client访问用户数据之前需要首先访问zookeeper,然后访问-ROOT-表,接着访问.META.表,最后才能找到用户数据的位置去访问,中间需要多次网络操作,不过client端会做cache缓存。

MapReduce on HBase

在HBase系统上运行批处理运算,最方便和实用的模型依然是MapReduce,如下图:

HBase Table和Region的关系,比较类似HDFS File和Block的关系,HBase提供了配套的TableInputFormat和TableOutputFormat API,可以方便的将HBase Table作为Hadoop MapReduce的Source和Sink,对于MapReduce Job应用开发人员来说,基本不需要关注HBase系统自身的细节。

HBase系统架构

Client

HBase Client使用HBase的RPC机制与HMaster和HRegionServer进行通信,对于管理类操作,Client与HMaster进行RPC;对于数据读写类操作,Client与HRegionServer进行RPC

Zookeeper

Zookeeper Quorum中除了存储了-ROOT-表的地址和HMaster的地址,HRegionServer也会把自己以Ephemeral方式注册到Zookeeper中,使得HMaster可以随时感知到各个HRegionServer的健康状态。此外,Zookeeper也避免了HMaster的单点问题,见下文描述

HMaster

HMaster没有单点问题,HBase中可以启动多个HMaster,通过Zookeeper的Master Election机制保证总有一个Master运行,HMaster在功能上主要负责Table和Region的管理工作:

1.       管理用户对Table的增、删、改、查操作

2.       管理HRegionServer的负载均衡,调整Region分布

3.       在Region Split后,负责新Region的分配

4.       在HRegionServer停机后,负责失效HRegionServer 上的Regions迁移

HRegionServer

HRegionServer主要负责响应用户I/O请求,向HDFS文件系统中读写数据,是HBase中最核心的模块。

HRegionServer内部管理了一系列HRegion对象,每个HRegion对应了Table中的一个Region,HRegion中由多个HStore组成。每个HStore对应了Table中的一个Column Family的存储,可以看出每个Column Family其实就是一个集中的存储单元,因此最好将具备共同IO特性的column放在一个Column Family中,这样最高效。

HStore存储是HBase存储的核心了,其中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MemStore,一部分是StoreFiles。MemStore是Sorted Memory Buffer,用户写入的数据首先会放入MemStore,当MemStore满了以后会Flush成一个StoreFile(底层实现是HFile),当StoreFile文件数量增长到一定阈值,会触发Compact合并操作,将多个StoreFiles合并成一个StoreFile,合并过程中会进行版本合并和数据删除,因此可以看出HBase其实只有增加数据,所有的更新和删除操作都是在后续的compact过程中进行的,这使得用户的写操作只要进入内存中就可以立即返回,保证了HBase I/O的高性能。当StoreFiles Compact后,会逐步形成越来越大的StoreFile,当单个StoreFile大小超过一定阈值后,会触发Split操作,同时把当前Region Split成2个Region,父Region会下线,新Split出的2个孩子Region会被HMaster分配到相应的HRegionServer上,使得原先1个Region的压力得以分流到2个Region上。下图描述了Compaction和Split的过程:

在理解了上述HStore的基本原理后,还必须了解一下HLog的功能,因为上述的HStore在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分布式系统环境中,无法避免系统出错或者宕机,因此一旦HRegionServer意外退出,MemStore中的内存数据将会丢失,这就需要引入HLog了。每个HRegionServer中都有一个HLog对象,HLog是一个实现Write Ahead Log的类,在每次用户操作写入MemStore的同时,也会写一份数据到HLog文件中(HLog文件格式见后续),HLog文件定期会滚动出新的,并删除旧的文件(已持久化到StoreFile中的数据)。当HRegionServer意外终止后,HMaster会通过Zookeeper感知到,HMaster首先会处理遗留的 HLog文件,将其中不同Region的Log数据进行拆分,分别放到相应region的目录下,然后再将失效的region重新分配,领取 到这些region的HRegionServer在Load Region的过程中,会发现有历史HLog需要处理,因此会Replay HLog中的数据到MemStore中,然后flush到StoreFiles,完成数据恢复。

HBase存储格式

HBase中的所有数据文件都存储在Hadoop HDFS文件系统上,主要包括上述提出的两种文件类型:

1.       HFile, HBase中KeyValue数据的存储格式,HFile是Hadoop的二进制格式文件,实际上StoreFile就是对HFile做了轻量级包装,即StoreFile底层就是HFile

2.       HLog File,HBase中WAL(Write Ahead Log) 的存储格式,物理上是Hadoop的Sequence File

HFile

下图是HFile的存储格式:

首先HFile文件是不定长的,长度固定的只有其中的两块:Trailer和FileInfo。正如图中所示的,Trailer中有指针指向其他数据块的起始点。File Info中记录了文件的一些Meta信息,例如:AVG_KEY_LEN, AVG_VALUE_LEN, LAST_KEY, COMPARATOR, MAX_SEQ_ID_KEY等。Data Index和Meta Index块记录了每个Data块和Meta块的起始点。

Data Block是HBase I/O的基本单元,为了提高效率,HRegionServer中有基于LRU的Block Cache机制。每个Data块的大小可以在创建一个Table的时候通过参数指定,大号的Block有利于顺序Scan,小号Block利于随机查询。每个Data块除了开头的Magic以外就是一个个KeyValue对拼接而成, Magic内容就是一些随机数字,目的是防止数据损坏。后面会详细介绍每个KeyValue对的内部构造。

HFile里面的每个KeyValue对就是一个简单的byte数组。但是这个byte数组里面包含了很多项,并且有固定的结构。我们来看看里面的具体结构:

开始是两个固定长度的数值,分别表示Key的长度和Value的长度。紧接着是Key,开始是固定长度的数值,表示RowKey的长度,紧接着是RowKey,然后是固定长度的数值,表示Family的长度,然后是Family,接着是Qualifier,然后是两个固定长度的数值,表示Time Stamp和Key Type(Put/Delete)。Value部分没有这么复杂的结构,就是纯粹的二进制数据了。

HLogFile

上图中示意了HLog文件的结构,其实HLog文件就是一个普通的Hadoop Sequence File,Sequence File 的Key是HLogKey对象,HLogKey中记录了写入数据的归属信息,除了table和region名字外,同时还包括 sequence number和timestamp,timestamp是“写入时间”,sequence number的起始值为0,或者是最近一次存入文件系统中sequence number。

HLog Sequece File的Value是HBase的KeyValue对象,即对应HFile中的KeyValue,可参见上文描述。

结束

本文对HBase技术在功能和设计上进行了大致的介绍,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没有过多深入地描述HBase的一些细节技术。目前一淘的存储系统就是基于HBase技术搭建的,后续将介绍“一淘分布式存储系统”,通过实际案例来更多的介绍HBase应用。

posted @ 2016-12-30 11:43 昊天 阅读(131) | 评论 (0)编辑 收藏

Kafka是由LinkedIn开发的一个分布式的消息系统,使用Scala编写,它以可水平扩展和高吞吐率而被广泛使用。目前越来越多的开源分布式处理系统如Cloudera、Apache Storm、Spark都支持与Kafka集成。InfoQ一直在紧密关注Kafka的应用以及发展,“Kafka剖析”专栏将会从架构设计、实现、应用场景、性能等方面深度解析Kafka。

背景介绍

Kafka创建背景

Kafka是一个消息系统,原本开发自LinkedIn,用作LinkedIn的活动流(Activity Stream)和运营数据处理管道(Pipeline)的基础。现在它已被多家不同类型的公司 作为多种类型的数据管道和消息系统使用。

活动流数据是几乎所有站点在对其网站使用情况做报表时都要用到的数据中最常规的部分。活动数据包括页面访问量(Page View)、被查看内容方面的信息以及搜索情况等内容。这种数据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先把各种活动以日志的形式写入某种文件,然后周期性地对这些文件进行统计分析。运营数据指的是服务器的性能数据(CPU、IO使用率、请求时间、服务日志等等数据)。运营数据的统计方法种类繁多。



近年来,活动和运营数据处理已经成为了网站软件产品特性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需要一套稍微更加复杂的基础设施对其提供支持。

Kafka简介

Kafka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发布/订阅的消息系统。主要设计目标如下:

  • 以时间复杂度为O(1)的方式提供消息持久化能力,即使对TB级以上数据也能保证常数时间复杂度的访问性能。
  • 高吞吐率。即使在非常廉价的商用机器上也能做到单机支持每秒100K条以上消息的传输。
  • 支持Kafka Server间的消息分区,及分布式消费,同时保证每个Partition内的消息顺序传输。
  • 同时支持离线数据处理和实时数据处理。
  • Scale out:支持在线水平扩展。

为何使用消息系统

  • 解耦

    在项目启动之初来预测将来项目会碰到什么需求,是极其困难的。消息系统在处理过程中间插入了一个隐含的、基于数据的接口层,两边的处理过程都要实现这一接口。这允许你独立的扩展或修改两边的处理过程,只要确保它们遵守同样的接口约束。

  • 冗余

    有些情况下,处理数据的过程会失败。除非数据被持久化,否则将造成丢失。消息队列把数据进行持久化直到它们已经被完全处理,通过这一方式规避了数据丢失风险。许多消息队列所采用的"插入-获取-删除"范式中,在把一个消息从队列中删除之前,需要你的处理系统明确的指出该消息已经被处理完毕,从而确保你的数据被安全的保存直到你使用完毕。

  • 扩展性

    因为消息队列解耦了你的处理过程,所以增大消息入队和处理的频率是很容易的,只要另外增加处理过程即可。不需要改变代码、不需要调节参数。扩展就像调大电力按钮一样简单。

  • 灵活性 & 峰值处理能力

    在访问量剧增的情况下,应用仍然需要继续发挥作用,但是这样的突发流量并不常见;如果为以能处理这类峰值访问为标准来投入资源随时待命无疑是巨大的浪费。使用消息队列能够使关键组件顶住突发的访问压力,而不会因为突发的超负荷的请求而完全崩溃。

  • 可恢复性

    系统的一部分组件失效时,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消息队列降低了进程间的耦合度,所以即使一个处理消息的进程挂掉,加入队列中的消息仍然可以在系统恢复后被处理。

  • 顺序保证

    在大多使用场景下,数据处理的顺序都很重要。大部分消息队列本来就是排序的,并且能保证数据会按照特定的顺序来处理。Kafka保证一个Partition内的消息的有序性。

  • 缓冲

    在任何重要的系统中,都会有需要不同的处理时间的元素。例如,加载一张图片比应用过滤器花费更少的时间。消息队列通过一个缓冲层来帮助任务最高效率的执行———写入队列的处理会尽可能的快速。该缓冲有助于控制和优化数据流经过系统的速度。

  • 异步通信

    很多时候,用户不想也不需要立即处理消息。消息队列提供了异步处理机制,允许用户把一个消息放入队列,但并不立即处理它。想向队列中放入多少消息就放多少,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再去处理它们。

常用Message Queue对比

  • RabbitMQ

    RabbitMQ是使用Erlang编写的一个开源的消息队列,本身支持很多的协议:AMQP,XMPP, SMTP, STOMP,也正因如此,它非常重量级,更适合于企业级的开发。同时实现了Broker构架,这意味着消息在发送给客户端时先在中心队列排队。对路由,负载均衡或者数据持久化都有很好的支持。

  • Redis

    Redis是一个基于Key-Value对的NoSQL数据库,开发维护很活跃。虽然它是一个Key-Value数据库存储系统,但它本身支持MQ功能,所以完全可以当做一个轻量级的队列服务来使用。对于RabbitMQ和Redis的入队和出队操作,各执行100万次,每10万次记录一次执行时间。测试数据分为128Bytes、512Bytes、1K和10K四个不同大小的数据。实验表明:入队时,当数据比较小时Redis的性能要高于RabbitMQ,而如果数据大小超过了10K,Redis则慢的无法忍受;出队时,无论数据大小,Redis都表现出非常好的性能,而RabbitMQ的出队性能则远低于Redis。

  • ZeroMQ

    ZeroMQ号称最快的消息队列系统,尤其针对大吞吐量的需求场景。ZeroMQ能够实现RabbitMQ不擅长的高级/复杂的队列,但是开发人员需要自己组合多种技术框架,技术上的复杂度是对这MQ能够应用成功的挑战。ZeroMQ具有一个独特的非中间件的模式,你不需要安装和运行一个消息服务器或中间件,因为你的应用程序将扮演这个服务器角色。你只需要简单的引用ZeroMQ程序库,可以使用NuGet安装,然后你就可以愉快的在应用程序之间发送消息了。但是ZeroMQ仅提供非持久性的队列,也就是说如果宕机,数据将会丢失。其中,Twitter的Storm 0.9.0以前的版本中默认使用ZeroMQ作为数据流的传输(Storm从0.9版本开始同时支持ZeroMQ和Netty作为传输模块)。

  • ActiveMQ

    ActiveMQ是Apache下的一个子项目。 类似于ZeroMQ,它能够以代理人和点对点的技术实现队列。同时类似于RabbitMQ,它少量代码就可以高效地实现高级应用场景。

  • Kafka/Jafka

    Kafka是Apache下的一个子项目,是一个高性能跨语言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队列系统,而Jafka是在Kafka之上孵化而来的,即Kafka的一个升级版。具有以下特性:快速持久化,可以在O(1)的系统开销下进行消息持久化;高吞吐,在一台普通的服务器上既可以达到10W/s的吞吐速率;完全的分布式系统,Broker、Producer、Consumer都原生自动支持分布式,自动实现负载均衡;支持Hadoop数据并行加载,对于像Hadoop的一样的日志数据和离线分析系统,但又要求实时处理的限制,这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Kafka通过Hadoop的并行加载机制统一了在线和离线的消息处理。Apache Kafka相对于ActiveMQ是一个非常轻量级的消息系统,除了性能非常好之外,还是一个工作良好的分布式系统。

Kafka架构

Terminology

  • Broker

    Kafka集群包含一个或多个服务器,这种服务器被称为broker

  • Topic

    每条发布到Kafka集群的消息都有一个类别,这个类别被称为Topic。(物理上不同Topic的消息分开存储,逻辑上一个Topic的消息虽然保存于一个或多个broker上但用户只需指定消息的Topic即可生产或消费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存于何处)

  • Partition

    Parition是物理上的概念,每个Topic包含一个或多个Partition.

  • Producer

    负责发布消息到Kafka broker

  • Consumer

    消息消费者,向Kafka broker读取消息的客户端。

  • Consumer Group

    每个Consumer属于一个特定的Consumer Group(可为每个Consumer指定group name,若不指定group name则属于默认的group)。

Kafka拓扑结构

如上图所示,一个典型的Kafka集群中包含若干Producer(可以是web前端产生的Page View,或者是服务器日志,系统CPU、Memory等),若干broker(Kafka支持水平扩展,一般broker数量越多,集群吞吐率越高),若干Consumer Group,以及一个Zookeeper集群。Kafka通过Zookeeper管理集群配置,选举leader,以及在Consumer Group发生变化时进行rebalance。Producer使用push模式将消息发布到broker,Consumer使用pull模式从broker订阅并消费消息。

Topic & Partition

Topic在逻辑上可以被认为是一个queue,每条消费都必须指定它的Topic,可以简单理解为必须指明把这条消息放进哪个queue里。为了使得Kafka的吞吐率可以线性提高,物理上把Topic分成一个或多个Partition,每个Partition在物理上对应一个文件夹,该文件夹下存储这个Partition的所有消息和索引文件。若创建topic1和topic2两个topic,且分别有13个和19个分区,则整个集群上会相应会生成共32个文件夹(本文所用集群共8个节点,此处topic1和topic2 replication-factor均为1),如下图所示。

每个日志文件都是一个log entrie序列,每个log entrie包含一个4字节整型数值(值为N+5),1个字节的"magic value",4个字节的CRC校验码,其后跟N个字节的消息体。每条消息都有一个当前Partition下唯一的64字节的offset,它指明了这条消息的起始位置。磁盘上存储的消息格式如下:

message length : 4 bytes (value: 1+4+n) "magic" value : 1 byte  crc : 4 bytes  payload : n bytes 

这个log entries并非由一个文件构成,而是分成多个segment,每个segment以该segment第一条消息的offset命名并以“.kafka”为后缀。另外会有一个索引文件,它标明了每个segment下包含的log entry的offset范围,如下图所示。

因为每条消息都被append到该Partition中,属于顺序写磁盘,因此效率非常高(经验证,顺序写磁盘效率比随机写内存还要高,这是Kafka高吞吐率的一个很重要的保证)。

对于传统的message queue而言,一般会删除已经被消费的消息,而Kafka集群会保留所有的消息,无论其被消费与否。当然,因为磁盘限制,不可能永久保留所有数据(实际上也没必要),因此Kafka提供两种策略删除旧数据。一是基于时间,二是基于Partition文件大小。例如可以通过配置$KAFKA_HOME/config/server.properties,让Kafka删除一周前的数据,也可在Partition文件超过1GB时删除旧数据,配置如下所示。

   # The minimum age of a log file to be eligible for deletion log.retention.hours=168 # The maximum size of a log segment file. When this size is reached a new log segment will be created. log.segment.bytes=1073741824 # The interval at which log segments are checked to see if they can be deleted according to the retention policies log.retention.check.interval.ms=300000 # If log.cleaner.enable=true is set the cleaner will be enabled and individual logs can then be marked for log compaction. log.cleaner.enable=false 

这里要注意,因为Kafka读取特定消息的时间复杂度为O(1),即与文件大小无关,所以这里删除过期文件与提高Kafka性能无关。选择怎样的删除策略只与磁盘以及具体的需求有关。另外,Kafka会为每一个Consumer Group保留一些metadata信息——当前消费的消息的position,也即offset。这个offset由Consumer控制。正常情况下Consumer会在消费完一条消息后递增该offset。当然,Consumer也可将offset设成一个较小的值,重新消费一些消息。因为offet由Consumer控制,所以Kafka broker是无状态的,它不需要标记哪些消息被哪些消费过,也不需要通过broker去保证同一个Consumer Group只有一个Consumer能消费某一条消息,因此也就不需要锁机制,这也为Kafka的高吞吐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Producer消息路由

Producer发送消息到broker时,会根据Paritition机制选择将其存储到哪一个Partition。如果Partition机制设置合理,所有消息可以均匀分布到不同的Partition里,这样就实现了负载均衡。如果一个Topic对应一个文件,那这个文件所在的机器I/O将会成为这个Topic的性能瓶颈,而有了Partition后,不同的消息可以并行写入不同broker的不同Partition里,极大的提高了吞吐率。可以在$KAFKA_HOME/config/server.properties中通过配置项num.partitions来指定新建Topic的默认Partition数量,也可在创建Topic时通过参数指定,同时也可以在Topic创建之后通过Kafka提供的工具修改。

在发送一条消息时,可以指定这条消息的key,Producer根据这个key和Partition机制来判断应该将这条消息发送到哪个Parition。Paritition机制可以通过指定Producer的paritition. class这一参数来指定,该class必须实现kafka.producer.Partitioner接口。本例中如果key可以被解析为整数则将对应的整数与Partition总数取余,该消息会被发送到该数对应的Partition。(每个Parition都会有个序号,序号从0开始)

import kafka.producer.Partitioner; import kafka.utils.VerifiableProperties;  public class JasonPartitioner<T> implements Partitioner {      public JasonPartitioner(VerifiableProperties verifiableProperties) {}      @Override     public int partition(Object key, int numPartitions) {         try {             int partitionNum = Integer.parseInt((String) key);             return Math.abs(Integer.parseInt((String) key) % numPartitions);         } catch (Exception e) {             return Math.abs(key.hashCode() % numPartitions);         }     } } 

如果将上例中的类作为partition.class,并通过如下代码发送20条消息(key分别为0,1,2,3)至topic3(包含4个Partition)。

public void sendMessag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for(int i = 1; i <= 5; i++){         List messageList = new ArrayList<KeyedMessage<String, String>>();         for(int j = 0; j < 4; j++){             messageList.add(new KeyedMessage<String, String>("topic2", j+"", "The " + i + " message for key " + j));         }         producer.send(messageList);     }   producer.close(); } 

则key相同的消息会被发送并存储到同一个partition里,而且key的序号正好和Partition序号相同。(Partition序号从0开始,本例中的key也从0开始)。下图所示是通过Java程序调用Consumer后打印出的消息列表。

Consumer Group

(本节所有描述都是基于Consumer hight level API而非low level API)。

使用Consumer high level API时,同一Topic的一条消息只能被同一个Consumer Group内的一个Consumer消费,但多个Consumer Group可同时消费这一消息。

这是Kafka用来实现一个Topic消息的广播(发给所有的Consumer)和单播(发给某一个Consumer)的手段。一个Topic可以对应多个Consumer Group。如果需要实现广播,只要每个Consumer有一个独立的Group就可以了。要实现单播只要所有的Consumer在同一个Group里。用Consumer Group还可以将Consumer进行自由的分组而不需要多次发送消息到不同的Topic。

实际上,Kafka的设计理念之一就是同时提供离线处理和实时处理。根据这一特性,可以使用Storm这种实时流处理系统对消息进行实时在线处理,同时使用Hadoop这种批处理系统进行离线处理,还可以同时将数据实时备份到另一个数据中心,只需要保证这三个操作所使用的Consumer属于不同的Consumer Group即可。下图是Kafka在Linkedin的一种简化部署示意图。

下面这个例子更清晰地展示了Kafka Consumer Group的特性。首先创建一个Topic (名为topic1,包含3个Partition),然后创建一个属于group1的Consumer实例,并创建三个属于group2的Consumer实例,最后通过Producer向topic1发送key分别为1,2,3的消息。结果发现属于group1的Consumer收到了所有的这三条消息,同时group2中的3个Consumer分别收到了key为1,2,3的消息。如下图所示。

Push vs. Pull

作为一个消息系统,Kafka遵循了传统的方式,选择由Producer向broker push消息并由Consumer从broker pull消息。一些logging-centric system,比如Facebook的Scribe和Cloudera的Flume,采用push模式。事实上,push模式和pull模式各有优劣。

push模式很难适应消费速率不同的消费者,因为消息发送速率是由broker决定的。push模式的目标是尽可能以最快速度传递消息,但是这样很容易造成Consumer来不及处理消息,典型的表现就是拒绝服务以及网络拥塞。而pull模式则可以根据Consumer的消费能力以适当的速率消费消息。

对于Kafka而言,pull模式更合适。pull模式可简化broker的设计,Consumer可自主控制消费消息的速率,同时Consumer可以自己控制消费方式——即可批量消费也可逐条消费,同时还能选择不同的提交方式从而实现不同的传输语义。

Kafka delivery guarantee

有这么几种可能的delivery guarantee:

  • At most once 消息可能会丢,但绝不会重复传输
  • At least one 消息绝不会丢,但可能会重复传输
  • Exactly once 每条消息肯定会被传输一次且仅传输一次,很多时候这是用户所想要的。

    当Producer向broker发送消息时,一旦这条消息被commit,因数replication的存在,它就不会丢。但是如果Producer发送数据给broker后,遇到网络问题而造成通信中断,那Producer就无法判断该条消息是否已经commit。虽然Kafka无法确定网络故障期间发生了什么,但是Producer可以生成一种类似于主键的东西,发生故障时幂等性的重试多次,这样就做到了Exactly once。截止到目前(Kafka 0.8.2版本,2015-03-04),这一Feature还并未实现,有希望在Kafka未来的版本中实现。(所以目前默认情况下一条消息从Producer到broker是确保了At least once,可通过设置Producer异步发送实现At most once)。

    接下来讨论的是消息从broker到Consumer的delivery guarantee语义。(仅针对Kafka consumer high level API)。Consumer在从broker读取消息后,可以选择commit,该操作会在Zookeeper中保存该Consumer在该Partition中读取的消息的offset。该Consumer下一次再读该Partition时会从下一条开始读取。如未commit,下一次读取的开始位置会跟上一次commit之后的开始位置相同。当然可以将Consumer设置为autocommit,即Consumer一旦读到数据立即自动commit。如果只讨论这一读取消息的过程,那Kafka是确保了Exactly once。但实际使用中应用程序并非在Consumer读取完数据就结束了,而是要进行进一步处理,而数据处理与commit的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息从broker和consumer的delivery guarantee semantic。

  • 读完消息先commit再处理消息。这种模式下,如果Consumer在commit后还没来得及处理消息就crash了,下次重新开始工作后就无法读到刚刚已提交而未处理的消息,这就对应于At most once

  • 读完消息先处理再commit。这种模式下,如果在处理完消息之后commit之前Consumer crash了,下次重新开始工作时还会处理刚刚未commit的消息,实际上该消息已经被处理过了。这就对应于At least once。在很多使用场景下,消息都有一个主键,所以消息的处理往往具有幂等性,即多次处理这一条消息跟只处理一次是等效的,那就可以认为是Exactly once。(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比较牵强,毕竟它不是Kafka本身提供的机制,主键本身也并不能完全保证操作的幂等性。而且实际上我们说delivery guarantee 语义是讨论被处理多少次,而非处理结果怎样,因为处理方式多种多样,我们不应该把处理过程的特性——如是否幂等性,当成Kafka本身的Feature)

  • 如果一定要做到Exactly once,就需要协调offset和实际操作的输出。精典的做法是引入两阶段提交。如果能让offset和操作输入存在同一个地方,会更简洁和通用。这种方式可能更好,因为许多输出系统可能不支持两阶段提交。比如,Consumer拿到数据后可能把数据放到HDFS,如果把最新的offset和数据本身一起写到HDFS,那就可以保证数据的输出和offset的更新要么都完成,要么都不完成,间接实现Exactly once。(目前就high level API而言,offset是存于Zookeeper中的,无法存于HDFS,而low level API的offset是由自己去维护的,可以将之存于HDFS中)

总之,Kafka默认保证At least once,并且允许通过设置Producer异步提交来实现At most once。而Exactly once要求与外部存储系统协作,幸运的是Kafka提供的offset可以非常直接非常容易得使用这种方式。

posted @ 2016-12-30 11:41 昊天 阅读(18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鉴于自己的毕设是与视频检索有关,而在图像和视频检索领域中,D.Lowe和他的“亲儿子”——SIFT( 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算法是不能错过的经典论题,我在之前闲逛过的一个技术博客站点中找到了介绍这一经典算法基本概念的文章,原文地址:http://www.dakaren.com/index.php/archives/639.htm   

1、SIFT算法基本概念

Sift是David Lowe于1999年提出的局部特征描述子,可以处理两幅图像之间发生平移、旋转、仿射变换情况下的匹配问题,具有良好的不变性和很强的匹配能力。SIFT算法是一种提取局部特征的算法,也是一种模式识别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在尺度空间寻找极值点,提取位置,尺度,旋转不变量,它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个是Sift特征的生成,即从多幅图像中提取对尺度缩放、旋转、亮度变化无关的特征向量;第二阶段是Sift特征向量的匹配。Sift及其扩展算法已被证实在同类描述子中具有最强的健壮性,目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2、SIFT算法的主要特点:

a) SIFT特征是图像的局部特征,其对旋转、尺度缩放、亮度变化保持不变 性,对视角变化、仿射变换、噪声也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性,而对物体运动、遮 挡、噪声等因素也保持较好的可匹配性,从而可以实现差异较大的两幅图像之间 特征的匹配。

b) 独特性(Distinctiveness)好,信息量丰富,适用于在海量特征数据库中进行 快速、准确的匹配,比原有的harris点匹配方式具有更高的匹配准确度。

c) 多量性,即使少数的几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大量SIFT特征向量。

d) 高速性,经优化的SIFT匹配算法甚至可以达到实时的要求。

e) 可扩展性,可以很方便的与其他形式的特征向量进行联合。

SIFT算法基于图像特征尺度选择的思想,建立图像的多尺度空间,在不同尺度下检测到同一个特征点,确定特征点位置的同时确定其所在尺度,以达到尺度抗缩放的目的。剔除一些对比度较低的点以及边缘响应点,并提取旋转不变特征描述符以达到抗仿射变换的目的。

3、SIFT算法步骤:

1) 构建尺度空间,检测极值点,获得尺度不变性;

2) 特征点过滤并进行精确定位;

3) 为每个关键点指定方向参数

4) 生成关键点的描述子

5) 当两幅图像的Sift特征向量生成以后,下一步就可以采用关键点特征向 量的欧式距离来作为两幅图像中关键点的相似性判定度量。取一幅图中的某个关键点,通过遍历找到另一幅图中的距离最近的两个关键点。在这两个关键点中,如果次近距离除以最近距离小于某个阙值,则判定为一对匹配点。降低这个比例阈值,SIFT匹配点数目会减少,但更加稳定。

4、SIFT算法发展历程:

Sift算子最早是由David.G.Lowe于1999年提出的,当时主要用于对象识别。2004年David.G.Lowe对该算子做了全面的总结及更深入的发展和完善,正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空间的、对图像缩放、旋转甚至仿射变换保持不变性的图像局部特征描述算子——Sift( 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算子,即尺度不变特征变换。Rob Hess 基于GSL和Opencv编写了相应的C语言程序,后来Y.Ke将其描述子部分用PCA代替直方图的方式,对其进行改进。在Mikolajczyk对包括Sift算子在内的十种局部描述子所做的不变性对比实验中,Sift及其扩展算法已被证实在同类描述子中具有最强的健壮性。

主要文献:

1)David G. Lowe, “Object recognition from local scale-invariant featur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Corfu, Greece  2)David G. Lowe, “Distinctive image features from scale-invariant keypoi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3)Y. Ke and R. Sukthankar. PCA-SIFT: A More Distinctive Representation for Local Image Descriptors.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04

5、关于局部不变特征

1)局部不变特征的概念

局部不变特征就是由局部邻域所构成的一个图像模式。局部不变特征可以是点集,也可以是边缘集合,或者一些小的图像块集合,甚至是上述集合的复合体。局部不变特征认为图像中总是存在一些特殊的区域,这些区域中的特征比其它图像区域的特征更加稳定,信息含量更高,能够表征图像的内容。局部不变特征的局部是指特征只是图像的局部区域,不变性是指该特征不会因为图像经历了各种变换而发生变化。

2)局部不变特征特点

局部不变特征的种类繁多,适合不同的特征提取场合,各自独立性较强,相互之间可以组合和借鉴。复合类型的局部不变特征可能会增加计算负担,但是能够取得更好的性能。

3)局部不变特征的应用

局部不变特征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工具,大量研究表明它能够适应各种图像处理的应用场合,特别是在模拟人类视觉系统的物体识别领域,拥有强大的应用性。从直观的人类视觉印象来看,人类视觉对物体的描述也是局部化的,基于局部不变特征的图像识别方法十分接近于人类视觉机理,通过局部化的特征组合,形成对目标物体的整体印象,这就为局部不变特征提取方法提供了生物学上的解释,因此局部不变特征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4)特征描述符

特征描述符(Featrue Descriptors)指的是检测图像的局部特征(比如边缘、角点、轮廓等),然后根据匹配目标的需要进行特征的组合、变换,以形成易于匹配、稳定性好的特征向量,从而把图像匹配问题转化为特征的匹配问题,进而将特征的匹配问题转化为特征空间特征向量的聚类问题。

5)局部不变特征检测与局部不变特征区域的概念

局部不变特征检测就是从图像中检测出具有某种几何和光学不变性(geometric and photometric invariant)的局部不变特征区域。局部不变特征区域是以特征点(feature point or key point)为中心带有尺度信息的图像局部区域。局部不变特征认为,在大多数的图像中总能找到一些性质特殊的区域,它们可以稳定的提取,并且对各种图像变化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且包涵更多的图像内容信息。

6、基于局部不变特征的图像处理理论和技术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1)图像尺度空间:图像数据包含大量混杂在一起的特征信息,按照局部不变特征的思想,这些特征信息是归属于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的目标物体,其位置和控制区域各不相同,不同分布和参数的特征相互叠加和组合,这使得特征提取变得困难,所以需将这些特征进行一定的“分离”操作,将各类特征分散到整个图像数据空间中去,图像尺度空间就是为图像的各种不同类特征分离提供的一种数据表示法。

2)局部不变特征检测:在尺度空间内构造不变特征检测函数,生成对应尺度下的局部不变特征空间,检测其中具有一定特征显著性的局部不变特征区域,并把它作为特征描述的目标区域,确定每个特征的尺度系数,局部不变特征结构的位置和尺度范围。这些局部区域及其包含的信息形成对图像语义结构信息的表示,为进一步的特征描述提供图像内容的结构和范围信息。

3)局部不变特征描述:局部不变特征检测获得的特征仅仅给出了图像内容的结构信息,局部不变特征区域还需要从图像尺度空间表示的数据形式转化特征描述向量。局部不变特征描述就是用局部不变特征描述符(Local feature descriptor)去描述局部不变特征区域,用尽可能相互独立和完备的特征描述数据来表示复杂组合的目标物体,完整详细地描述图像内容,给出图像的语义信息。

4)特征匹配和检索:特征提取的最终目的是使用这些特征来进行目标识别和特征的检索,通过对特征描述空间中的特征数据进行分类、匹配和检索,实现各种图像识别应用。由于其良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使的它作为目标识别中机器学习样本描述的首选特征,图像和视频检索方法也大都采用局部不变特征作为学习和检索的依据。

7、局部不变特征发展方向

目前,局部不变特征主要分为两个发展方向:

1) 结构化的局部不变特征提取模型,也就是特征提取模型分为四个较为清晰的处理模块(上文中有提到)。在局部不变特征检测方面,D.Lowe提出基于扩散方程的尺度不变的SIFT特征检测方法,以及由角点检测发展而来的Multi-scale Harris检测,具有仿射不变性的Harris-Laplace/Affine检测等,目前局部不变特征检测方法逐渐向着检测具有多种不变性和抗干扰性强的局部不变特征的方向发展。局部不变特征描述技术更加广泛,其中以SIFT,GLOH,Steerable Filters,Shape Context,Complex Filters等为主要特征描述符。特征检索和匹配模块一般是面向图像模式识别的具体应用场合,如图像检索,机器学习的样本特征集合,目标识别中的样本特征数据库等,同时在视频的检索领域也获得不错的效果。

2) 模仿人类的视觉系统,通过模仿人类视觉系统的运作原理提出了显著性区域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图像中的每个局部区域的重要性和影响范围并非同等重要,即特征不是同等显著的,其主要理论来源是Marr的计算机视觉理论和Treisman的特征整合理论,一般也称为“原子论”。该理论认为视觉的过程开始于对物体的特征性质和简单组成部分的分析,是从局部性

质到大范围性质,图像中的每个局部不变特征的视觉显著性是不同的,所以在局部不变特征的提取和描述时也遵循与人眼视觉注意选择原理相类似的机制(Visual Selective Attention Mechanism)。

8、软件:SIFT Keypoint Detector

该软件是可以在Linux或Windows系统中运行的汇编代码形式的SIFT特征点检测器, 它可以输出特征点和可以匹配到一个简单的ASCII格式文件需要的所有信息。 所提供的MATLAB程序和示例C代码可以读取特征点并根据它们对两幅图片进行匹配。

9、应用前景

SIFT算法是模式识别的一种高效手段,凡模式识别的应用方面都可以运用SIFT算法来改进识别速度。

医学:运动学人体机能研究

仿生学:人工模拟生物

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

刑侦技术:跟踪

军事用途:敌友识别(战机、战舰、潜艇、雷达跟踪等等)

posted @ 2013-08-09 16:33 昊天 阅读(1709) | 评论 (0)编辑 收藏

1、我先要给大家讲一个概念:spring 的多数据源事务,这是民间的说法。官方的说法是:spring 的分布式事务。明白了这个概念,问题就好解决了。

2、分布式事务的应用场景:工程中使用两个及以上数据库中,就要考虑使用分布式事务管理,否则事务不能回滚。

3、现有两种开源的第三方jar支持spring的分布式事务管理,它们分别是:jotm和Atomikos。通过google可以找到下载的链接,其中atomikos的下载需要先填写email信息,再登录email找到链接去下载。下载地址分别:

1、http://jotm.objectweb.org/

2、http://www.atomikos.com/Main/InstallingTransactionsEssentials

我使用的是jotm。

4、基于spring+ibatis的环境下配置jotm的方法很简单。只城要修改spring数据源的配置及事务的配置及可。以下是我的配置,供参考。

Xml代码  
  1.        
  2. <bean id="jotm" class="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jta.JotmFactoryBean">  
  3.      <property name="defaultTimeout" value="500000"/>  
  4. </bean>    
  5.   
  6. <bean id="dataSource" class="org.enhydra.jdbc.pool.StandardXAPoolDataSource" destroy-method="shutdown">  
  7.      <property name="dataSource">  
  8.              <bean class="org.enhydra.jdbc.standard.StandardXADataSource" destroy-method="shutdown">  
  9.                      <property name="transactionManager" ref="jotm"/>  
  10.                      <property name="driverName" value="${driverClass}"/>  
  11.                      <property name="url" value="${jdbcUrl}"/>  
  12.              </bean>  
  13.      </property>  
  14.      <property name="user" value="${user}"/>  
  15.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password}"/>  
  16. </bean>  
  17.   
  18. <bean id="dataSourceBbs" class="org.enhydra.jdbc.pool.StandardXAPoolDataSource" destroy-method="shutdown">  
  19.      <property name="dataSource">  
  20.              <bean class="org.enhydra.jdbc.standard.StandardXADataSource" destroy-method="shutdown">  
  21.                      <property name="transactionManager" ref="jotm"/>  
  22.                      <property name="driverName" value="${bbs.driverClass}"/>  
  23.                      <property name="url" value="${bbs.jdbcUrl}"/>  
  24.              </bean>  
  25.      </property>  
  26.      <property name="user" value="${bbs.user}"/>  
  27.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bbs.password}"/>  
  28. </bean>      
  29.   
  30. <!-- JTA事务管理器 -->  
  31. <bean id="myJtaManag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jta.JtaTransactionManager">  
  32.         <property name="userTransaction" ref="jotm" />  
  33. </bean>    
  34.   
  35.  <!-- 事务切面配置 -->  
  36.  <aop:config>  
  37.          <aop:pointcut id="serviceOperation" expression="execution(* com.bohai.service.impl.*.*(..))"/>  
  38.          <aop:advisor pointcut-ref="serviceOperation" advice-ref="txAdvice"  order="0" />  
  39.  </aop:config>  
  40.     
  41.  <!-- 通知配置 -->  
  42.  <tx:advice id="txAdvice" transaction-manager="myJtaManager">  
  43.          <tx:attributes>  
  44.                  <tx:method name="delete*" propagation="REQUIRED"  />  
  45.                  <tx:method name="save*" propagation="REQUIRED"  />  
  46.                  <tx:method name="update*" propagation="REQUIRED"  />  
  47.                  <tx:method name="*" propagation="REQUIRED"  />  
  48.                  <tx:method name="find*" propagation="SUPPORTS" read-only="true"/>  
  49.     <tx:method name="get*" propagation="SUPPORTS" read-only="true"/>  
  50.     <tx:method name="fetch*" propagation="SUPPORTS" read-only="true"/>  
  51.     <tx:method name="*_noTrans" propagation="NOT_SUPPORTED"/>  
  52.          </tx:attributes>  
  53.  </tx:advice>    
 5、jtom 还需要一个配置文件 carol.properties ,内容是:
Java代码  
  1. do not use CAROL JNDI wrapper           
  2. carol.start.jndi=false           
  3.            
  4. do not start a name server           
  5. carol.start.ns=false           
  6.            
  7. # Naming Factory        
  8. carol.jndi.java.naming.factory.url.pkgs=org.apache.naming   

 

文件放在classpath下面,也就是src下面。

6、需要jtom的以下jar:


 

7、经过测试,配置是成功的。事务可以回滚。
 

posted @ 2013-03-21 11:39 昊天 阅读(4366) | 评论 (2)编辑 收藏
无意中看到张子阳的博客中的这篇文章,个人觉得挺好的就转载过来跟大家分享了,就擅自转载过来跟大家分享了。——靳建通

收入是由什么决定的?
这位员工辞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 公司的薪水无法达到他的预期,未来一年在公司的收入前景也不是很明确。
  • 想要去做更底层的开发,方向是使用C/C++开发3D图形图像。而我们公司主要是.NET开发。
既然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薪水无法符合预期,那么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收入是由什么决定的。
1.积累
首先要说的一点就是:积累。积累就是你在这家公司所创造的价值的积累。
你今天所领的薪水,并不是由你现在所创造的价值所决定的,而是包含了以前一段时期内其他同事所创造的价值。举个例子来说,公司目前排名前三的大客户:客户A、客户B、客户C。
  • 客户A是2008年接下来的,现在每年为公司贡献600万。
  • 客户B是2009年接下来的,现在每年为公司贡献500万。
  • 客户C是2010年接下来的,现在每年为公司贡献350万。
我的年薪是你的两倍还多。可我也承认,我现在所能创造的价值,靳建通和我的能力绝对不可能是你的两倍。可问题是:2008年、2009年、2010年这些年份我都在公司,上面的每一个大客户,都有我的贡献。靳建通而你2012年才新进公司,你并没有之前的积累。所以,新员工入职后,工资相较老员工会低一些是正常的。很多新员工总是认为自己的收入低了,吃亏了,实际上,很多情况下,新员工在加入公司的头一年,公司仅能维持平衡,即新员工创造的价值全当工资发给他了。靳建通直到第二年,有了上一年的积累之后,公司才有所盈余。而加入半年就离职的员工,对公司来说基本上是亏本的。靳建通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人员流动特别快的公司活不长,因为人力成本太高。
关于积累,我可以再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洪小莲,李嘉诚的秘书,几十年来一直追随李嘉诚,她从几千元的工薪族,做到身家上亿的工薪族,享受的是公司成长的回报。这种回报并非是她个人的学识和能力有了大幅的提高而得到的等价交换,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因为她忠诚地待在这趟车上。
杨元庆,联想现在的CEO,研究生毕业后就一直追随柳传志,尽管一开始从事的是他并不很乐意的销售工作,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上一次注意到他,是看到一则新闻,标题是“杨元庆自掏2000万奖励一线员工”。
上面只是正面的例子,也有反面的例子:
吴士宏,曾写了一本书叫做《逆风飞扬》,可谓是红极一时。1986年进入IBM,1998年离开IBM,进入微软,担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1999年进入TCL,2002年离开TCL。之后就离开了公众的视线。我特意去百度搜索靳建通“吴士宏现在在哪里”,没有任何的消息。我想如果她很成功的话,一定还属于“公众人物”,不至于连度娘都不知去向。
跳槽的话显然就要放弃先前的积累。比方说,当你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以后,你曾经做过的系统、曾经服务过的客户仍然在为先前的公司创造着利润,可是跟你已经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了(极少数公司有股票,另当别论)。所以跳槽之前要慎重考虑,跳得不好,有可能越跳越低。
既然新员工相对于老员工来说,收入低一些是正常的,那么老员工工资高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有一些公司,我将其归为“无良公司”,它们会在老员工的收入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将老员工砍掉,然后再招募低廉的新人来承担之前老员工的工作,以赚取更高的利润。我觉得这些都是小聪明,最后的结果就是,聪明能干一些的人,在看出公司的这些伎俩之后果断离职;能力一般的员工,也会把你这里当成培训基地,翅膀硬了就飞了,受损的最后还是公司,实在是得不偿失。还不如厚待老员工,也让新进的员工对未来有一个更好的预期。也有一些人向我抱怨说:“老员工待得久了,干劲都被磨光了,每天都是混日子,还不如新员工,不开他开谁?”。然后我反问他:“激励员工难道不正是你工作的一部分吗?”。这种情况的出现,更多时候,是管理者的责任,而非员工。
最后补充一点:我并不认为老员工工资比新员工高就一定是合理的。当公司对一个新员工开出很高的工资时,其实是出于这样一种期望:他能推动公司进步的更快。而如果他真的这样做到了,公司进步的更快了、收益更高了,可以反哺老员工,从而公司的整体待遇水平都提高了,不是皆大欢喜吗?可能一些老员工并不能明白这些,所以,靳建通当招一个新员工工资水平远高于现有的老员工时,为什么要这样做,最好能让老员工知晓。
2.老板
这个“老板”是宽泛的老板,不一定是公司最大的老板。有的时候,公司比较大,你的职位又比较低,大老板连有没有你这个人都不知道,此时的老板就是你的顶头上司。很多时候,你的收入与他也有着莫大的关系。靳建通
对于我来说,我的原则是: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会为我的员工争取更好的待遇。表面上看,这样做很蠢,花6000块就能雇到一个人,为什么要花8000块?我不是这样认为的,我期望能和我的员工形成这样一种互动:我尽我的能力为你争取好的待遇,你也尽你的努力做好工作。
我不能要求员工“你先把工作做好,我自然会给你好的待遇”。总是要有人先迈出一步,总是要有一方先信任另一方,所以在你什么还没有做的时候,我就先信任你,并且给你尽可能好的待遇,那么我该做的事情都做了,我问心无愧,剩下的,就看你的表现了。
可能有人会想,都这样了怎么还会有人提出辞职?实际上,提出辞职的是一个毕业刚一年的小伙子,1989年生,毕业1年多,我给他的待遇是试用期9000,转正后9500。在给他这个待遇之前,我是进行过一些调研的,我打电话给我的一个表妹,她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陕西省排名第三的学校,211院校),她和她的同学在今年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多得是6000到8000的工资。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我并没有亏待你,而你要求12K的工资,我并不是不愿意给这么多,你的表现也说明了你是个很有潜力的人才。只是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今年公司的效益不及往年,要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开支。其次,你让其他的老员工情何以堪?所以,综合起来,你的要求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之外,我无法开口向公司申请提高你的薪水。
3.门槛
除了积累和顶头上司两个决定因素以外,靳建通第三个决定因素就是你从事工作的门槛。为什么餐厅服务员的收入很低?为什么坐在前台收发快递的文员收入很低?因为这些工作的门槛很低,门槛低就意味着你不做有的是人能做,你不做有大批的“后备队伍”在等着做。靳建通由于庞大的后备队伍的竞争,你就无法提高自己的要价。而提升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门槛,实际上就缩减了竞争者的规模。
程序开发也是一样。如果你想收入高,你就做一些别人做不了,又有市场的。
.NET在程序开发中就属于门槛比较低的一类。个中原因我想大家都懂的,就不在这里赘述了。做.NET不需要你科班出身,或许一点兴趣再加上一点时间,或许一个类似北大青鸟的培训,都可以让你开始从事.NET开发了。你可以不懂指针、不懂数据结构、不懂算法、不懂汇编、不懂很多东西,但照样可以做出一个.NET程序来。而这些人往往又是对薪资的要求没那么高的,这样无形中就拉低了.NET程序员的“身价”。.NET的易学易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封装性比较好。底层的东西都屏蔽掉了,你只要知道学习一下命名空间,然后寻找相关的API去调用就好了。记得我们公司曾经开发过一个基于C语言的手持设备程序,没有任何的类库支持,连排序、链表这样.NET中的基本功能,都要自己来实现,更别提内存管理和程序逻辑了,和.NET比起来,门槛就相对高一些了。
所以,如果想收入高一些,那么就去做更高难度的技术工作,这里随便想了几个例子:
  • 百度、谷歌的搜索引擎算法。
  • 微软、谷歌、苹果的操作系统。
  • 网络游戏,例如《征途》的游戏引擎。
  • 大型企业的ERP,比方说SAP。
  • 软硬结合,比如单片机,电气自动化。
  • 以及我这位即将离职的同事说的,3D图形图像。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位同事的辞职是明智的,他很年轻,靳建通有的是机会重新选择自己的道路,所以我也祝愿他能有更好的发展。而这些好赚的钱,就留给我们来做了:-)。
4.平台
接下来要说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平台。很多程序员觉得30岁就瓶颈了,30岁写程序就到头了,实际上,这只是你的平台比较小罢了。就拿我自己的公司来说,平台就不大,只要是踏踏实实工作过5年的程序员,基本上就能够胜任公司90%的技术工作了,剩下的10%,请教一下其他同事,进行一下技术交流,也完全能够解决。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随着你年龄的增长,你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可是公司只要5年经验的程序员就够用了。假设市场上5年经验的程序员的平均要求是10K,凭什么要给你15K?你的优势在哪里?如果你没有突破,就会有“30岁写程序就到头了”的感觉。
而如果平台大一些情况就会不一样,比方说,你去了IBM,可能5年的经验不过刚刚入门而已。IBM有一个工程院,其中有5位院士(IBM Fellow)获得过诺贝尔奖,很多人钻研技术都超过20年或者更久。如果你对技术感兴趣,并执着去钻研的话,你可以不断地去挑战和攀登。
当然,你可能没那么好的运气和实力进入IBM,那么其他一些中型的平台也是不错的,比方说阿里巴巴、金蝶、百度、腾讯等等。在这里,至少你有足够的理由和需要再去进行深入学习。因为在这些地方,5年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地学习和努力。
如果你和我一样,不巧没有那么大的平台,此时的选择大概有这么几种:
1. 你可以凭借你在公司的积累(第一节讲过的),过比较安逸的日子。如果比较幸运,押对了宝,公司发展得比较好,收入一样会变得非常可观;如果比较不幸,公司经营的状况不好,那就要承担比较大的风险了。说得难听一点,公司倒闭了你去哪里?你过去的积累已经一文不值,靳建通而你的年龄已经35,水平却相当于只有5年经验。你的竞争力在哪里?
2. 你可以凭自己的努力将现在所在的平台做大,换言之,把自己的小公司做大。这当然是比较积极的做法,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现在你看到的大公司,不也是从小公司一步一步做起的吗?不过这里还有两个问题:1、有的时候,你的力量在公司中的占比没那么大,你再怎么努力推进的速度也还是有限;2、你缺乏慧眼,选中的公司本身就缺乏长大的资质。我们往往只看到成功了的公司,却忽视了更多在竞争中倒下的公司。
3. 主动选择更大的平台,也就是跳槽了。但是跳槽也是有风险的,尤其是过了30岁的程序员,你在这家公司的收入高,是因为有之前的积累,换一家就没有积累了,等于从新人开始,而大多数的公司,5年经验的程序员就够用了。如果跳得不好,收入还可能越跳越低,如果还有老婆、孩子、房贷,那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所以当你想要从一个低的平台向更高的平台跳跃的时候,平时就要做足功夫,认真积累自己的实力。对于我来说,我缺乏大型项目的管理经验,但是没关系,我努力学习考一个PMP没什么问题吧?我缺乏大型软件的架构经验,但是没关系,我把.NET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设计模式掰开了揉碎了没什么问题吧?我缺乏大型团队的管理经验,但是没关系,每次遇到管理方面的问题我都认真思考仔细总结没什么问题吧?有些人总是抱怨没有机会,运气不好,我想机会总是有的,但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5.行业
我想说的最后一点就是行业。有时候你觉得已经万事俱备了,可是你所处的这个行业本身就属于极低利润率的,你再怎么努力也很难有很高的收入。很多情况下,可能公司也想提高你的待遇,但是由于缺乏利润的支撑,公司也是有心无力。所以,在选择公司,尤其是小公司的时候,要重点考察一下公司所处的行业如何?是不是前景比较好、利润比较高的行业?如果是大公司的话,靳建通这方面的问题就会少一些,因为如果方向有问题,它就无法做成大公司。
行业是有周期性的,可能在一段时期内这个行业好,下一段时期这个行业就不行了。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软盘,我现在的老板在成立这家公司之前是做销售的,他有一个客户,做索尼软盘的,这种软盘我想很多80后都见过。当时生意做得很大,可是当光盘出来以后,软盘的市场是会急剧萎缩的,可是这家公司的领导层居然没有看到,或者是看到了但不愿意转变,像鸵鸟一样在危机来临时把头埋在土里,继续做它的软盘。几年以后,这家公司就倒掉了。
选择行业也不是选择暴利行业就一定好,比方说房地产。资本都是逐利的,当一个行业属于暴利,同时所有人都知道它是暴利的时候,危机就来了。这个危机就是会有大量的社会资源、人力物力投入到这个行业中企图分一杯羹。而全局上又没有一个统一的把控,这个行业究竟需要多少公司才是合适的?最后的结果就是过剩。就好像股票在崩盘时,也许跌到3000点是比较合理也比较正常的位置,靳建通但是由于人们的恐慌,它就跌到1600点了。
感谢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收获。
不是所有一年工作经验的毕业生都有这样的待遇,我主要是看能力,而不是年龄、学历等。特别说明一下,以免误导。
posted @ 2013-03-15 17:57 昊天 阅读(38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当前很多大型的web系统为了减轻数据库服务器负载,会采用memchached作为缓存系统以提高响应速度。

目录:

  1. memchached简介
  2. hash
  3. 参考资料

1. memchached简介

memcached是一个开源的高性能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
其实思想还是比较简单的,实现包括server端(memcached开源项目一般只单指server端)和client端两部分:

  • server端本质是一个in-memory key-value store,通过在内存中维护一个大的hashmap用来存储小块的任意数据,对外通过统一的简单接口(memcached protocol)来提供操作。
  • client端是一个library,负责处理memcached protocol的网络通信细节,与memcached server通信,针对各种语言的不同实现分装了易用的API实现了与不同语言平台的集成。
  • web系统则通过client库来使用memcached进行对象缓存。

2. hash

memcached的分布式主要体现在client端,对于server端,仅仅是部署多个memcached server组成集群,每个server独自维护自己的数据(互相之间没有任何通信),通过daemon监听端口等待client端的请求。
而在client端,通过一致的hash算法,将要存储的数据分布到某个特定的server上进行存储,后续读取查询使用同样的hash算法即可定位。

client端可以采用各种hash算法来定位server:
取模
最简单的hash算法

targetServer = serverList[hash(key) % serverList.size]

直接用key的hash值(计算key的hash值的方法可以自由选择,比如算法CRC32、MD5,甚至本地hash系统,如java的hashcode)模上server总数来定位目标server。这种算法不仅简单,而且具有不错的随机分布特性。

但是问题也很明显,server总数不能轻易变化。因为如果增加/减少memcached server的数量,对原先存储的所有key的后续查询都将定位到别的server上,导致所有的cache都不能被命中而失效。

一致性hash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用一致性hash算法(consistent hash)
相对于取模的算法,一致性hash算法除了计算key的hash值外,还会计算每个server对应的hash值,然后将这些hash值映射到一个有限的值域上(比如0~2^32)。通过寻找hash值大于hash(key)的最小server作为存储该key数据的目标server。如果找不到,则直接把具有最小hash值的server作为目标server。

为了方便理解,可以把这个有限值域理解成一个环,值顺时针递增。
circle space
如上图所示,集群中一共有5个memcached server,已通过server的hash值分布到环中。

如果现在有一个写入cache的请求,首先计算x=hash(key),映射到环中,然后从x顺时针查找,把找到的第一个server作为目标server来存储cache,如果超过了2^32仍然找不到,则命中第一个server。比如x的值介于A~B之间,那么命中的server节点应该是B节点
image
可以看到,通过这种算法,对于同一个key,存储和后续的查询都会定位到同一个memcached server上。

那么它是怎么解决增/删server导致的cache不能命中的问题呢?
假设,现在增加一个server F,如下图


此时,cache不能命中的问题仍然存在,但是只存在于B~F之间的位置(由C变成了F),其他位置(包括F~C)的cache的命中不受影响(删除server的情况类似)。尽管仍然有cache不能命中的存在,但是相对于取模的方式已经大幅减少了不能命中的cache数量。

虚拟节点
但是,这种算法相对于取模方式也有一个缺陷:当server数量很少时,很可能他们在环中的分布不是特别均匀,进而导致cache不能均匀分布到所有的server上。

如图,一共有3台server – 1,2,4。命中4的几率远远高于1和2。
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使用虚拟节点的思想:为每个物理节点(server)在环上分配100~200个点,这样环上的节点较多,就能抑制分布不均匀。
当为cache定位目标server时,如果定位到虚拟节点上,就表示cache真正的存储位置是在该虚拟节点代表的实际物理server上。

另外,如果每个实际server的负载能力不同,可以赋予不同的权重,根据权重分配不同数量的虚拟节点。

源码解析
下面结合一个java的memcached client(gwhalin / Memcached-Java-Client)的源码来看一下consistent hash的实现。
首先看server的分布:

  1. // 采用有序map来模拟环   
  2. this.consistentBuckets = new TreeMap();  
  3.   
  4. MessageDigest md5 = MD5.get();//用MD5来计算key和server的hash值   
  5.   
  6. // 计算总权重   
  7. if ( this.totalWeight   for ( int i = 0; i < this.weights.length; i++ )  
  8.         this.totalWeight += ( this.weights[i] == null ) ? 1 : this.weights[i];  
  9. else if ( this.weights == null ) {  
  10.     this.totalWeight = this.servers.length;  
  11. }  
  12.   
  13. // 为每个server分配虚拟节点   
  14. for ( int i = 0; i < servers.length; i++ ) {  
  15.     // 计算当前server的权重   
  16.     int thisWeight = 1;  
  17.     if ( this.weights != null && this.weights[i] != null )  
  18.         thisWeight = this.weights[i];  
  19.   
  20.     // factor用来控制每个server分配的虚拟节点数量   
  21.     // 权重都相同时,factor=40   
  22.     // 权重不同时,factor=40*server总数*该server权重所占的百分比   
  23.     // 总的来说,权重越大,factor越大,可以分配越多的虚拟节点   
  24.     double factor = Math.floor( ((double)(40 * this.servers.length * thisWeight)) / (double)this.totalWeight );  
  25.   
  26.     for ( long j = 0; j < factor; j++ ) {  
  27.         // 每个server有factor个hash值   
  28.         // 使用server的域名或IP加上编号来计算hash值   
  29.         // 比如server - "172.45.155.25:11111"就有factor个数据用来生成hash值:   
  30.         // 172.45.155.25:11111-1, 172.45.155.25:11111-2, ..., 172.45.155.25:11111-factor   
  31.         byte[] d = md5.digest( ( servers[i] + "-" + j ).getBytes() );  
  32.   
  33.         // 每个hash值生成4个虚拟节点   
  34.         for ( int h = 0 ; h < 4; h++ ) {  
  35.             Long k =  
  36.                 ((long)(d[3+h*4]&0xFF) << 24)  
  37.                   | ((long)(d[2+h*4]&0xFF) << 16)  
  38.                   | ((long)(d[1+h*4]&0xFF) << 8 )  
  39.                   | ((long)(d[0+h*4]&0xFF));  
  40.   
  41.             // 在环上保存节点   
  42.             consistentBuckets.put( k, servers[i] );  
  43.         }  
  44.   
  45.     }  
  46.     // 每个server一共分配4*factor个虚拟节点   
  47. }  


每个server根据权重获得一个虚拟节点数量控制因子factor,然后由services[i]+”-”+i来生成factor个hash值,生成hash值时采用MD5算法。
由于MD5长度是16个字节,正好划分成4段,每段4字节,这样每段就对应一个虚拟节点。linex-liney通过把这一段的4字节拼装成连续的32bit,作为低32位拉升为一个Long。

为key定位cache存储的server:

  1. // 用MD5来计算key的hash值   
  2. MessageDigest md5 = MD5.get();  
  3. md5.reset();  
  4. md5.update( key.getBytes() );  
  5. byte[] bKey = md5.digest();  
  6.   
  7. // 取MD5值的低32位作为key的hash值   
  8. long hv = ((long)(bKey[3]&0xFF) << 24) | ((long)(bKey[2]&0xFF) << 16) | ((long)(bKey[1]&0xFF) << 8 ) | (long)(bKey[0]&0xFF);  
  9.   
  10. // hv的tailMap的第一个虚拟节点对应的即是目标server   
  11. SortedMap tmap = this.consistentBuckets.tailMap( hv );  
  12. return ( tmap.isEmpty() ) ? this.consistentBuckets.firstKey() : tmap.firstKey();  


3. 参考资料

  1. 首次提出consistent hash的论文 – “Consistent Hashing and Random Trees: Distributed Caching Protocols for Relieving Hot Spots on the World Wide Web”
  2. Consistent hashing Wiki –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sistent_hashing
  3. Ketama: Consistent Hashing
  4. memcached开源项目主页
  5. memcached google code主页
  6. gwhalin / Memcached-Java-Client主页
posted @ 2013-01-29 11:26 昊天 阅读(1145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一致性 hash 算法( consistent hashing

张亮

consistent hashing 算法早在 1997 年就在论文 Consistent hashing and random trees 中被提出,目前在 cache 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1 基本场景

比如你有 N cache 服务器(后面简称 cache ),那么如何将一个对象 object 映射到 N cache 上呢,你很可能会采用类似下面的通用方法计算 object hash 值,然后均匀的映射到到 N cache

hash(object)%N

一切都运行正常,再考虑如下的两种情况;

1 一个 cache 服务器 m down 掉了(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要考虑这种情况),这样所有映射到 cache m 的对象都会失效,怎么办,需要把 cache m cache 中移除,这时候 cache N-1 台,映射公式变成了 hash(object)%(N-1)

2 由于访问加重,需要添加 cache ,这时候 cache N+1 台,映射公式变成了 hash(object)%(N+1)

1 2 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突然之间几乎所有的 cache 都失效了。对于服务器而言,这是一场灾难,洪水般的访问都会直接冲向后台服务器;

再来考虑第三个问题,由于硬件能力越来越强,你可能想让后面添加的节点多做点活,显然上面的 hash 算法也做不到。

  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这个状况呢,这就是 consistent hashing...

2 hash 算法和单调性

   Hash 算法的一个衡量指标是单调性( Monotonicity ),定义如下:

  单调性是指如果已经有一些内容通过哈希分派到了相应的缓冲中,又有新的缓冲加入到系统中。哈希的结果应能够保证原有已分配的内容可以被映射到新的缓冲中去,而不会被映射到旧的缓冲集合中的其他缓冲区。

容易看到,上面的简单 hash 算法 hash(object)%N 难以满足单调性要求。

3 consistent hashing 算法的原理

consistent hashing 是一种 hash 算法,简单的说,在移除 / 添加一个 cache 时,它能够尽可能小的改变已存在 key 映射关系,尽可能的满足单调性的要求。

下面就来按照 5 个步骤简单讲讲 consistent hashing 算法的基本原理。

3.1 环形hash 空间

考虑通常的 hash 算法都是将 value 映射到一个 32 为的 key 值,也即是 0~2^32-1 次方的数值空间;我们可以将这个空间想象成一个首( 0 )尾( 2^32-1 )相接的圆环,如下面图 1 所示的那样。

circle space

1 环形 hash 空间

3.2 把对象映射到hash 空间

接下来考虑 4 个对象 object1~object4 ,通过 hash 函数计算出的 hash key 在环上的分布如图 2 所示。

hash(object1) = key1;

… …

hash(object4) = key4;

object

2 4 个对象的 key 值分布

3.3 cache 映射到hash 空间

Consistent hashing 的基本思想就是将对象和 cache 都映射到同一个 hash 数值空间中,并且使用相同的 hash 算法。

假设当前有 A,B C 3 cache ,那么其映射结果将如图 3 所示,他们在 hash 空间中,以对应的 hash 值排列。

hash(cache A) = key A;

… …

hash(cache C) = key C;

cache

3 cache 和对象的 key 值分布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 cache hash 计算,一般的方法可以使用 cache 机器的 IP 地址或者机器名作为 hash 输入。

3.4 把对象映射到cache

现在 cache 和对象都已经通过同一个 hash 算法映射到 hash 数值空间中了,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对象映射到 cache 上面了。

在这个环形空间中,如果沿着顺时针方向从对象的 key 值出发,直到遇见一个 cache ,那么就将该对象存储在这个 cache 上,因为对象和 cache hash 值是固定的,因此这个 cache 必然是唯一和确定的。这样不就找到了对象和 cache 的映射方法了吗?!

依然继续上面的例子(参见图 3 ),那么根据上面的方法,对象 object1 将被存储到 cache A 上; object2 object3 对应到 cache C object4 对应到 cache B

3.5 考察cache 的变动

前面讲过,通过 hash 然后求余的方法带来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不能满足单调性,当 cache 有所变动时, cache 会失效,进而对后台服务器造成巨大的冲击,现在就来分析分析 consistent hashing 算法。

3.5.1 移除 cache

考虑假设 cache B 挂掉了,根据上面讲到的映射方法,这时受影响的将仅是那些沿 cache B 逆时针遍历直到下一个 cache cache C )之间的对象,也即是本来映射到 cache B 上的那些对象。

因此这里仅需要变动对象 object4 ,将其重新映射到 cache C 上即可;参见图 4

remove

4 Cache B 被移除后的 cache 映射

3.5.2 添加 cache

再考虑添加一台新的 cache D 的情况,假设在这个环形 hash 空间中, cache D 被映射在对象 object2 object3 之间。这时受影响的将仅是那些沿 cache D 逆时针遍历直到下一个 cache cache B )之间的对象(它们是也本来映射到 cache C 上对象的一部分),将这些对象重新映射到 cache D 上即可。

 

因此这里仅需要变动对象 object2 ,将其重新映射到 cache D 上;参见图 5

add

5 添加 cache D 后的映射关系

4 虚拟节点

考量 Hash 算法的另一个指标是平衡性 (Balance) ,定义如下:

平衡性

  平衡性是指哈希的结果能够尽可能分布到所有的缓冲中去,这样可以使得所有的缓冲空间都得到利用。

hash 算法并不是保证绝对的平衡,如果 cache 较少的话,对象并不能被均匀的映射到 cache 上,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仅部署 cache A cache C 的情况下,在 4 个对象中, cache A 仅存储了 object1 ,而 cache C 则存储了 object2 object3 object4 ;分布是很不均衡的。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 consistent hashing 引入了“虚拟节点”的概念,它可以如下定义:

“虚拟节点”( virtual node )是实际节点在 hash 空间的复制品( replica ),一实际个节点对应了若干个“虚拟节点”,这个对应个数也成为“复制个数”,“虚拟节点”在 hash 空间中以 hash 值排列。

仍以仅部署 cache A cache C 的情况为例,在图 4 中我们已经看到, cache 分布并不均匀。现在我们引入虚拟节点,并设置“复制个数”为 2 ,这就意味着一共会存在 4 个“虚拟节点”, cache A1, cache A2 代表了 cache A cache C1, cache C2 代表了 cache C ;假设一种比较理想的情况,参见图 6

virtual nodes

6 引入“虚拟节点”后的映射关系

 

此时,对象到“虚拟节点”的映射关系为:

objec1->cache A2 objec2->cache A1 objec3->cache C1 objec4->cache C2

因此对象 object1 object2 都被映射到了 cache A 上,而 object3 object4 映射到了 cache C 上;平衡性有了很大提高。

引入“虚拟节点”后,映射关系就从 { 对象 -> 节点 } 转换到了 { 对象 -> 虚拟节点 } 。查询物体所在 cache 时的映射关系如图 7 所示。

map

7 查询对象所在 cache

 

“虚拟节点”的 hash 计算可以采用对应节点的 IP 地址加数字后缀的方式。例如假设 cache A IP 地址为 202.168.14.241

引入“虚拟节点”前,计算 cache A hash 值:

Hash(“202.168.14.241”);

引入“虚拟节点”后,计算“虚拟节”点 cache A1 cache A2 hash 值:

Hash(“202.168.14.241#1”);  // cache A1

Hash(“202.168.14.241#2”);  // cache A2

5 小结

Consistent hashing 的基本原理就是这些,具体的分布性等理论分析应该是很复杂的,不过一般也用不到。

http://weblogs.java.net/blog/2007/11/27/consistent-hashing 上面有一个 java 版本的例子,可以参考。

http://blog.csdn.net/mayongzhan/archive/2009/06/25/4298834.aspx 转载了一个 PHP 版的实现代码。

http://www.codeproject.com/KB/recipes/lib-conhash.aspx C语言版本


 

一些参考资料地址:

http://portal.acm.org/citation.cfm?id=258660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sistent_hashing

http://www.spiteful.com/2008/03/17/programmers-toolbox-part-3-consistent-hashing/

 http://weblogs.java.net/blog/2007/11/27/consistent-hashing

http://tech.idv2.com/2008/07/24/memcached-004/

http://blog.csdn.net/mayongzhan/archive/2009/06/25/4298834.aspx

 

posted @ 2013-01-29 11:26 昊天 阅读(458) | 评论 (0)编辑 收藏
1.memcached client for java
http://www.whalin.com/memcached

Java代码  
  1. import com.danga.MemCached.*;   
  2. import org.apache.log4j.*;   
  3. public class TestMemcached {   
  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5.         /*初始化SockIOPool,管理memcached的连接池*/  
  6.         String[] servers = { "192.168.1.20:12111" };   
  7.         SockIOPool pool = SockIOPool.getInstance();   
  8.         pool.setServers(servers);   
  9.         pool.setFailover(true);   
  10.         pool.setInitConn(10);   
  11.         pool.setMinConn(5);   
  12.         pool.setMaxConn(250);   
  13.         pool.setMaintSleep(30);   
  14.         pool.setNagle(false);   
  15.         pool.setSocketTO(3000);   
  16.         pool.setAliveCheck(true);   
  17.         pool.initialize();   
  18.         /*建立MemcachedClient实例*/  
  19.         MemCachedClient memCachedClient = new MemCachedClient();   
  20.         for (int i = 0; i < 10; i++) {   
  21.             /*将对象加入到memcached缓存*/  
  22.             boolean success = memCachedClient.set("" + i, "Hello!");   
  23.             /*从memcached缓存中按key值取对象*/  
  24.             String result = (String) memCachedClient.get("" + i);   
  25.             System.out.println(String.format("set( %d ): %s", i, success));   
  26.             System.out.println(String.format("get( %d ): %s", i, result));   
  27.         }   
  28.     }   
  29. }  


2.spymemcached
http://code.google.com/p/spymemcached/

用spymemcached将对象存入缓存
Java代码  
  1. import java.net.InetSocketAddress;   
  2.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Future;   
  3.   
  4. import net.spy.memcached.MemcachedClient;   
  5.   
  6. public class MClient {   
  7.   
  8.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9.         try{   
  10.             /*建立MemcachedClient 实例,并指定memcached服务的IP地址和端口号*/  
  11.             MemcachedClient mc = new MemcachedClient(new InetSocketAddress("192.168.1.20"12111));   
  12.             Future<Boolean> b = null;   
  13.             /*将key值,过期时间(秒)和要缓存的对象set到memcached中*/  
  14.             b = mc.set("neea:testDaF:ksIdno"900"someObject");   
  15.             if(b.get().booleanValue()==true){   
  16.                 mc.shutdown();   
  17.             }   
  18.         }   
  19.         catch(Exception ex){   
  20.             ex.printStackTrace();   
  21.         }   
  22.     }   
  23. }  

用spymemcached从缓存中取得对象
Java代码  
  1. import java.net.InetSocketAddress;   
  2.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Future;   
  3.   
  4. import net.spy.memcached.MemcachedClient;   
  5.   
  6. public class MClient {   
  7.   
  8.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9.         try{   
  10.             /*建立MemcachedClient 实例,并指定memcached服务的IP地址和端口号*/  
  11.             MemcachedClient mc = new MemcachedClient(new InetSocketAddress("192.168.1.20"12111));   
  12.             /*按照key值从memcached中查找缓存,不存在则返回null */  
  13. Object b = mc.get("neea:testDaF:ksIdno ");   
  14.             mc.shutdown();   
  15.         }   
  16.         catch(Exception ex){   
  17.             ex.printStackTrace();   
  18.         }   
  19.     }   
  20. }  

以上两种API比较
memcached client for java:较早推出的memcached JAVA客户端API,应用广泛,运行比较稳定。
spymemcached:A simple, asynchronous, single-threaded memcached client written in java. 支持异步,单线程的memcached客户端,用到了java1.5版本的concurrent和nio,存取速度会高于前者,但是稳定性不好,测试中常报timeOut等相关异常。
由于memcached client for java发布了新版本,性能上有所提高,并且运行稳定,所以建议使用memcached client for java.

3. Xmemcached
http://code.google.com/p/xmemcached/
引用

Xmemcached是基于java nio实现的高性能可扩展的memcached客户端。

实际上是基于一个nio框架 http://code.google.com/p/yanf4j/的基础上实现的(目前1.1.3是基于yanf4j 0.7.0,而1.2.0-RC1版本基于1.0-SNAPSHOT)。
posted @ 2013-01-28 17:33 昊天 阅读(642) | 评论 (0)编辑 收藏

Hadoop集群配置(最全面总结)  huangguisu

       通常,集群里的一台机器被指定为 NameNode,另一台不同的机器被指定为JobTracker。这些机器是masters。余下的机器即作为DataNode作为TaskTracker。这些机器是slaves\

官方地址:(http://hadoop.apache.org/common/docs/r0.19.2/cn/cluster_setup.html)

1 先决条件

  1. 确保在你集群中的每个节点上都安装了所有必需软件:sun-JDK  ,ssh,Hadoop

  2. JavaTM1.5.x,必须安装,建议选择Sun公司发行的Java版本。

  3. ssh 必须安装并且保证 sshd一直运行,以便用Hadoop 脚本管理远端Hadoop守护进程。

2 实验环境搭建

   2.1  准备工作

     操作系统:Ubuntu
     部署:Vmvare
     在vmvare安装好一台Ubuntu虚拟机后,可以导出或者克隆出另外两台虚拟机。
     说明:
    保证虚拟机的ip和主机的ip在同一个ip段,这样几个虚拟机和主机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为了保证虚拟机的ip和主机的ip在同一个ip段,虚拟机连接设置为桥连。

     准备机器:一台master,若干台slave,配置每台机器的/etc/hosts保证各台机器之间通过机器名可以互访,例如:
     10.64.56.76 node1(master)   
     10.64.56.77 node2 (slave1)   
     10.64.56.78 node3 (slave2)
     主机信息: 

机器名   IP地址 作用
Node1 10.64.56.76 NameNode、JobTracker
Node2 10.64.56.77 DataNode、TaskTracker
Node3 10.64.56.78 DataNode、TaskTracker
为保证环境一致先安装好JDK和ssh:

2.2 安装JDK

 

#安装JDK
$ sudo apt-get install sun-java6-jdk1.2.3     
这个安装,java执行文件自动添加到/usr/bin/目录。
验证 shell命令 :java -version 看是否与你的版本号一致。

 

2.3下载、创建用户

$ useradd hadoop
$ cd  /home/hadoop

在所有的机器上都建立相同的目录,也可以就建立相同的用户,最好是以该用户的home路径来做hadoop的安装路径。
例如在所有的机器上的安装路径都是:/home/hadoop/hadoop-0.20.203,这个不需要mkdir,在/home/hadoop/下解压hadoop包的时候,会自动生成)
(当然可以安装/usr/local/目录下,例如/usr/local/hadoop-0.20.203/
  chown -R hadoop /usr/local/hadoop-0.20.203/
  chgrp -R hadoop  /usr/local/hadoop-0.20.203/

(最好不要使用root安装,因为不推荐各个机器之间使用root访问 )

2.4 安装ssh和配置

1) 安装:sudo apt-get install ssh

 

     这个安装完后,可以直接使用ssh命令 了。
     执行$ netstat  -nat    查看22端口是否开启了。
     测试:ssh localhost。
     输入当前用户的密码,回车就ok了。说明安装成功,同时ssh登录需要密码。
   (这种默认安装方式完后,默认配置文件是在/etc/ssh/目录下。sshd配置文件是:/etc/ssh/sshd_config): 

 

    注意:在所有机子都需要安装ssh。

2)  配置

在Hadoop启动以后,Namenode是通过SSH(Secure Shell)来启动和停止各个datanode上的各种守护进程的,这就须要在节点之间执行指令的时候是不须要输入密码的形式,故我们须要配置SSH运用无密码公钥认证的形式。
以本文中的三台机器为例,现在node1是主节点,他须要连接node2和node3。须要确定每台机器上都安装了ssh,并且datanode机器上sshd服务已经启动。

( 说明:hadoop@hadoop~]$ssh-keygen  -t  rsa
这个命令将为hadoop上的用户hadoop生成其密钥对,询问其保存路径时直接回车采用默认路径,当提示要为生成的密钥输入passphrase的时候,直接回车,也就是将其设定为空密码。生成的密钥对id_rsa,id_rsa.pub,默认存储在/home/hadoop/.ssh目录下然后将id_rsa.pub的内容复制到每个机器(也包括本机)的/home/dbrg/.ssh/authorized_keys文件中,如果机器上已经有authorized_keys这个文件了,就在文件末尾加上id_rsa.pub中的内容,如果没有authorized_keys这个文件,直接复制过去就行.)

3) 首先设置namenode的ssh为无需密码的、自动登录。

切换到hadoop用户( 保证用户hadoop可以无需密码登录,因为我们后面安装的hadoop属主是hadoop用户。)

$ su hadoop

cd /home/hadoop

$ ssh-keygen -t rsa

然后一直按回车
完成后,在home跟目录下会产生隐藏文件夹.ssh

$ cd .ssh

之后ls 查看文件

cp id_rsa.pub  authorized_keys

测试:

$ssh localhost

或者:

$ ssh node1                                      

第一次ssh会有提示信息:

The authenticity of host ‘node1 (10.64.56.76)’ can’t be established.
RSA key fingerprint is 03:e0:30:cb:6e:13:a8:70:c9:7e:cf:ff:33:2a:67:30.
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continue connecting (yes/no)?

输入 yes 来继续。这会把该服务器添加到你的已知主机的列表中

发现链接成功,并且无需密码。


4 ) 复制authorized_keys到node2 和node3 上

为了保证node1可以无需密码自动登录到node2和node3,先在node2和node3上执行

$ su hadoop

cd /home/hadoop

$ ssh-keygen -t rsa

 

一路按回车.
然后回到node1,复制authorized_keys到node2 和node3

[hadoop@hadoop .ssh]$ scp authorized_keys   node2:/home/hadoop/.ssh/

[hadoop@hadoop .ssh]$ scp authorized_keys   node3:/home/hadoop/.ssh/

 

这里会提示输入密码,输入hadoop账号密码就可以了。
改动你的 authorized_keys 文件的许可权限

[hadoop@hadoop .ssh]$chmod 644 authorized_keys

 

测试:ssh node2或者ssh node3(第一次需要输入yes)。
如果不须要输入密码则配置成功,如果还须要请检查上面的配置能不能正确。

 

2.5 安装Hadoop

#切换为hadoop用户

su hadoop

wgethttp://apache.mirrors.tds.net//hadoop/common/hadoop-0.20.203.0/hadoop-0.20.203.0rc1.tar.gz

下载安装包后,直接解压安装即可:

$ tar -zxvfhadoop-0.20.203.0rc1.tar.gz 

1 ) 安装Hadoop集群通常要将安装软件解压到集群内的所有机器上。并且安装路径要一致,如果我们用HADOOP_HOME指代安装的根路径,通常,集群里的所有机器的     
     HADOOP_HOME路径相同。
2 )  如果集群内机器的环境完全一样,可以在一台机器上配置好,然后把配置好的软件即hadoop-0.20.203整个文件夹拷贝到其他机器的相同位置即可。
3 )  可以将Master上的Hadoop通过scp拷贝到每一个Slave相同的目录下,同时根据每一个Slave的Java_HOME 的不同修改其hadoop-env.sh 。
4)   为了方便,使用hadoop命令或者start-all.sh等命令,修改Master上/etc/profile 新增以下内容:
    export HADOOP_HOME=/home/hadoop/hadoop-0.20.203
    exportPATH=$PATH:$HADOOP_HOME/bin
   修改完毕后,执行source /etc/profile 来使其生效。 

6)配置conf/hadoop-env.sh文件

配置conf/hadoop-env.sh文件
#添加

export JAVA_HOME=/usr/lib/jvm/java-6-sun/

这里修改为你的jdk的安装位置。

测试hadoop安装:

Bin/hadoop jar hadoop-0.20.2-examples.jarwordcount  conf/   /tmp/out

3. 集群配置(所有节点相同)

3.1配置文件:conf/core-site.xml

<?xml version="1.0"?>
<?xml-stylesheet type="text/xsl"href="configuration.xsl"?>
<configuration>
<property>
 <name>fs.default.name</name>
  <value>hdfs://node1:49000</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hadoop.tmp.dir</name>
 <value>/home/hadoop/hadoop_home/var</value>
</property>
</configuration>

1)fs.default.name是NameNode的URI。hdfs://主机名:端口/
2)hadoop.tmp.dir :Hadoop的默认临时路径,这个最好配置,如果在新增节点或者其他情况下莫名其妙的DataNode启动不了,就删除此文件中的tmp目录即可。不过如果删除了NameNode机器的此目录,那么就需要重新执行NameNode格式化的命令。

3.2配置文件:conf/mapred-site.xml

 

<?xmlversion="1.0"?>
<?xml-stylesheettype="text/xsl" href="configuration.xsl"?>
<configuration>
<property>
  <name>mapred.job.tracker</name>
  <value>node1:49001</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mapred.local.dir</name>
 <value>/home/hadoop/hadoop_home/var</value>
</property>
</configuration>

 

1)mapred.job.tracker是JobTracker的主机(或者IP)和端口。主机:端口。

3.3配置文件:conf/hdfs-site.xml

 

<?xmlversion="1.0"?>
<?xml-stylesheettype="text/xsl" href="configuration.xsl"?>
<configuration>
<property>
<name>dfs.name.dir</name>
<value>/home/hadoop/name1, /home/hadoop/name2</value> #hadoop的name目录路径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data.dir</name>
<value>/home/hadoop/data1, /home/hadoop/data2</value>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replication</name>
  <!-- 我们的集群又两个结点,所以rep两份 -->
  <value>2</vaue>
</property>
</configuration>

 

 

1)   dfs.name.dir是NameNode持久存储名字空间及事务日志的本地文件系统路径。 当这个值是一个逗号分割的目录列表时,nametable数据将会被复制到所有目录中做冗余备份。
2)   dfs.data.dir是DataNode存放块数据的本地文件系统路径,逗号分割的列表。 当这个值是逗号分割的目录列表时,数据将被存储在所有目录下,通常分布在不同设备上。
3)dfs.replication是数据需要备份的数量,默认是3,如果此数大于集群的机器数会出错。

注意:此处的name1、name2、data1、data2目录不能预先创建,hadoop格式化时会自动创建,如果预先创建反而会有问题。

3.4配置masters和slaves主从结点

配置conf/masters和conf/slaves来设置主从结点,注意最好使用主机名,并且保证机器之间通过主机名可以互相访问,每个主机名一行。

vi masters:
输入:

node1

vi slaves:

输入:
node2
node3

配置结束,把配置好的hadoop文件夹拷贝到其他集群的机器中,并且保证上面的配置对于其他机器而言正确,例如:如果其他机器的Java安装路径不一样,要修改conf/hadoop-env.sh 

$ scp -r /home/hadoop/hadoop-0.20.203 root@node2: /home/hadoop/

 

4 hadoop启动

4.1 格式化一个新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先格式化一个新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 cd hadoop-0.20.203
$ bin/hadoop namenode -format

成功情况下系统输出:

12/02/06 00:46:50 INFO namenode.NameNode:STARTUP_MSG:
/************************************************************
STARTUP_MSG: Starting NameNode
STARTUP_MSG:   host = ubuntu/127.0.1.1
STARTUP_MSG:   args = [-format]
STARTUP_MSG:   version = 0.20.203.0
STARTUP_MSG:   build =http://svn.apache.org/repos/asf/hadoop/common/branches/branch-0.20-security-203-r 1099333; compiled by 'oom' on Wed May 4 07:57:50 PDT 2011
************************************************************/

12/02/0600:46:50 INFO namenode.FSNamesystem: fsOwner=root,root
12/02/06 00:46:50 INFO namenode.FSNamesystem:supergroup=supergroup
12/02/06 00:46:50 INFO namenode.FSNamesystem:isPermissionEnabled=true
12/02/06 00:46:50 INFO common.Storage: Imagefile of size 94 saved in 0 seconds.
12/02/06 00:46:50 INFO common.Storage: Storagedirectory /opt/hadoop/hadoopfs/name1 has been successfully formatted.
12/02/06 00:46:50 INFO common.Storage: Imagefile of size 94 saved in 0 seconds.
12/02/06 00:46:50 INFO common.Storage: Storagedirectory /opt/hadoop/hadoopfs/name2 has been successfully formatted.
12/02/06 00:46:50 INFO namenode.NameNode:SHUTDOWN_MSG:
/************************************************************
SHUTDOWN_MSG: Shutting down NameNode atv-jiwan-ubuntu-0/127.0.0.1
************************************************************/


查看输出保证分布式文件系统格式化成功
执行完后可以到master机器上看到/home/hadoop//name1和/home/hadoop//name2两个目录。在主节点master上面启动hadoop,主节点会启动所有从节点的hadoop。

4.2 启动所有节点

启动方式1

$ bin/start-all.sh (同时启动HDFS和Map/Reduce)
系统输出:

starting namenode, logging to /usr/local/hadoop/logs/hadoop-hadoop-namenode-ubuntu.out
node2: starting datanode, loggingto /usr/local/hadoop/logs/hadoop-hadoop-datanode-ubuntu.out
node3: starting datanode, loggingto /usr/local/hadoop/logs/hadoop-hadoop-datanode-ubuntu.out
node1: starting secondarynamenode,logging to /usr/local/hadoop/logs/hadoop-hadoop-secondarynamenode-ubuntu.out
starting jobtracker, logging to/usr/local/hadoop/logs/hadoop-hadoop-jobtracker-ubuntu.out
node2: starting tasktracker,logging to /usr/local/hadoop/logs/hadoop-hadoop-tasktracker-ubuntu.out
node3: starting tasktracker,logging to /usr/local/hadoop/logs/hadoop-hadoop-tasktracker-ubuntu.out
As you can see in slave's output above, it will automatically format it's storage directory(specified by dfs.data.dir) if it is not formattedalready. It will also create the directory if it does not exist yet.


执行完后可以到master(node1)和slave(node1,node2)机器上看到/home/hadoop/hadoopfs/data1和/home/hadoop/data2两个目录。

启动方式2

启动Hadoop集群需要启动HDFS集群和Map/Reduce集群。

在分配的NameNode上,运行下面的命令启动HDFS:
$ bin/start-dfs.sh(单独启动HDFS集群)

bin/start-dfs.sh脚本会参照NameNode上${HADOOP_CONF_DIR}/slaves文件的内容,在所有列出的slave上启动DataNode守护进程。

在分配的JobTracker上,运行下面的命令启动Map/Reduce:
$bin/start-mapred.sh (单独启动Map/Reduce)

bin/start-mapred.sh脚本会参照JobTracker上${HADOOP_CONF_DIR}/slaves文件的内容,在所有列出的slave上启动TaskTracker守护进程。

4.3 关闭所有节点

从主节点master关闭hadoop,主节点会关闭所有从节点的hadoop。

$ bin/stop-all.sh 

Hadoop守护进程的日志写入到 ${HADOOP_LOG_DIR} 目录 (默认是 ${HADOOP_HOME}/logs).

${HADOOP_HOME}就是安装路径.

5 .测试

1)浏览NameNode和JobTracker的网络接口,它们的地址默认为:

NameNode - http://node1:50070/
JobTracker - http://node2:50030/

3)   使用netstat  –nat查看端口49000和49001是否正在使用。

4)  使用jps查看进程

要想检查守护进程是否正在运行,可以使用 jps 命令(这是用于 JVM 进程的ps 实用程序)。这个命令列出 5 个守护进程及其进程标识符。

5)将输入文件拷贝到分布式文件系统:
$ bin/hadoop fs -mkdir input
$ bin/hadoop fs -put conf/core-site.xml input

运行发行版提供的示例程序:
$ bin/hadoop jar hadoop-0.20.2-examples.jar grep input output 'dfs[a-z.]+'

6.补充
Q: bin/hadoop jar hadoop-0.20.2-examples.jar grep input output 'dfs[a-z.]+' 什么意思啊?
A: bin/hadoop jar(使用hadoop运行jar包) hadoop-0.20.2_examples.jar(jar包的名字) grep (要使用的类,后边的是参数)input output 'dfs[a-z.]+'
整个就是运行hadoop示例程序中的grep,对应的hdfs上的输入目录为input、输出目录为output。
Q: 什么是grep?
A: A map/reduce program that counts the matches of a regex in the input.

查看输出文件:

将输出文件从分布式文件系统拷贝到本地文件系统查看:
$ bin/hadoop fs -get output output
$ cat output/*

或者

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上查看输出文件:
$ bin/hadoop fs -cat output/*

统计结果:
root@v-jiwan-ubuntu-0:~/hadoop/hadoop-0.20.2-bak/hadoop-0.20.2#bin/hadoop fs -cat output/part-00000
3       dfs.class
2       dfs.period
1       dfs.file
1      dfs.replication
1       dfs.servers
1       dfsadmin

7. HDFS常用操作

 

hadoopdfs -ls 列出HDFS下的文件
hadoop dfs -ls in 列出HDFS下某个文档中的文件
hadoop dfs -put test1.txt test 上传文件到指定目录并且重新命名,只有所有的DataNode都接收完数据才算成功
hadoop dfs -get in getin 从HDFS获取文件并且重新命名为getin,同put一样可操作文件也可操作目录
hadoop dfs -rmr out 删除指定文件从HDFS上
hadoop dfs -cat in/* 查看HDFS上in目录的内容
hadoop dfsadmin -report 查看HDFS的基本统计信息,结果如下
hadoop dfsadmin -safemode leave 退出安全模式
hadoop dfsadmin -safemode enter 进入安全模式

8.添加节点

可扩展性是HDFS的一个重要特性,首先在新加的节点上安装hadoop,然后修改$HADOOP_HOME/conf/master文件,加入 NameNode主机名,然后在NameNode节点上修改$HADOOP_HOME/conf/slaves文件,加入新加节点主机名,再建立到新加节点无密码的SSH连接

运行启动命令:

start-all.sh

然后可以通过http://(Masternode的主机名):50070查看新添加的DataNode

9负载均衡

start-balancer.sh,可以使DataNode节点上选择策略重新平衡DataNode上的数据块的分布


结束语:遇到问题时,先查看logs,很有帮助。

10 SHell自动安装脚本


  1. #!/bin/bash  
  2.   
  3. #validate user or group  
  4. validate() {  
  5.  if [ 'id -u' == 0 ];then  
  6.    echo "must not be root!"  
  7.    exit 0  
  8.  else  
  9.    echo "---------welcome to hadoop---------"  
  10.  fi  
  11. }  
  12.   
  13. #hadoop install  
  14. hd-dir() {  
  15.  if [ ! -d /home/hadoop/ ];then  
  16.    mkdir /home/hadoop/  
  17.  else  
  18.    echo "download hadoop will begin"  
  19.  fi  
  20. }  
  21.   
  22. download-hd() {  
  23.  wget -c http://archive.apache.org/dist/hadoop/core/stable/hadoop-1.0.4.tar.gz -O /home/hadoop/hadoop-1.0.4.tar.gz  
  24.  tar -xzvf /home/hadoop/hadoop-1.0.4.tar.gz -C /home/hadoop  
  25.  rm /home/hadoop/hadoop-1.0.4.tar.gz  
  26.  Ln -s /home/hadoop/hadoop-1.0.4 /home/hadoop/hadoop1.0.4  
  27. }  
  28.   
  29. #hadoop conf  
  30. hd-conf() {  
  31.  echo "export JAVA_HOME=/usr/lib/jvm/java-6-openjdk-i386"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hadoop-env.sh  
  32.  echo "#set path jdk" >> /home/hadoop/.profile  
  33.  echo "export JAVA_HOME=/usr/lib/jvm/java-6-openjdk-i386" >> /home/hadoop/.profile  
  34.  echo "#hadoop path" >> /home/hadoop/.profile  
  35.  echo "export HADOOP_HOME=/home/hadoop/hadoop1.0.4" >> /home/hadoop/.profile  
  36.  echo "PATH=$PATH:$HADOOP_HOME/bin:$JAVA_HOME/bin" >> /home/hadoop/.profile  
  37.  echo "HADOOP_HOME_WARN_SUPPRESS=1" >> /home/hadoop/.profile  
  38. #hadoop core-site.xml  
  39.  echo "<configuration>"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core-site.xml  
  40.  echo "<property>"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core-site.xml  
  41.  echo "<name>fs.default.name</name>"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core-site.xml  
  42.  echo "<value>hdfs://hadoop-master:9000"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core-site.xml  
  43.  echo "</property>"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core-site.xml  
  44.  echo "<property>"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core-site.xml  
  45.  echo "<name>hadoop.tmp.dir</name>"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core-site.xml  
  46.  echo "<value>/home/hadoop/tmp</value>"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core-site.xml  
  47.  echo "</property>"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core-site.xml  
  48.  echo "</configuration>"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core-site.xml  
  49. #hadoop hdfs-site.xml  
  50.   
  51.  echo "<configuration>"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hdfs-site.xml  
  52.  echo "<property>"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hdfs-site.xml  
  53.  echo "<name>dfs.name.dir</name>"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hdfs-site.xml  
  54.  echo "<value>/home/hadoop/name</value>"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hdfs-site.xml  
  55.  echo "</property>"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hdfs-site.xml  
  56.  echo "<property>"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hdfs-site.xml  
  57.  echo "<name>dfs.data.dir</name>"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hdfs-site.xml  
  58.  echo "<value>/home/hadoop/data</value>"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hdfs-site.xml  
  59.  echo "</property>"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hdfs-site.xml  
  60.  echo "<property>"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hdfs-site.xml  
  61.  echo "<name>dfs.replication</name>"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hdfs-site.xml  
  62.  echo "<value>1</value>"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hdfs-site.xml  
  63.  echo "</property>"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hdfs-site.xml  
  64.  echo "</configuration>"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hdfs-site.xml  
  65. # hadoop mapred-site.xml  
  66.   
  67.  echo "<configuration>"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mapred-site.xml  
  68.  echo "<property>"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mapred-site.xml  
  69.  echo "<name>mapred.job.tracker</name>"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mapred-site.xml  
  70.  echo "<value>hadoop-master:9001</value>"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mapred-site.xml  
  71.  echo "</property>"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mapred-site.xml  
  72.  echo "</configuration>"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mapred-site.xml  
  73. #hadoop master  
  74.  echo "hadoop-master"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masters  
  75.   
  76. #hadoop slaves  
  77.  echo "hadoop-master" >> /home/hadoop/hadoop1.0.4/conf/slaves  
  78. source /home/hadoop/.profile  
  79. }  
  80.   
  81. hd-start() {  
  82. hadoop namenode -format  
  83. }  
  84.   
  85.   
  86. yes-or-no() {  
  87.   echo "Is your name $* ?"  
  88.   while true  
  89.   do  
  90.      echo -n "Enter yes or no: "  
  91.      read x  
  92.      case "$x" in  
  93.      y | yes ) return 0;;  
  94.      n | no ) return 1;;  
  95.      * ) echo "Answer yes or no";;  
  96.    esac  
  97.   done  
  98. }  
  99.   
  100. echo "Original params are $*"  
  101.   
  102. if yes-or-no "$1"  
  103. then  
  104.   echo "HI $1,nice name!"  
  105.   validate  
  106.   hd-dir  
  107.   download-hd  
  108.   hd-conf  
  109. else  
  110.   echo "Never mind!"  
  111. fi  

posted @ 2013-01-28 14:59 昊天 阅读(59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下面是《memcached全面剖析》的第三部分。

前几次的文章在这里:

memcached是缓存,所以数据不会永久保存在服务器上,这是向系统中引入memcached的前提。本次介绍memcached的数据删除机制,以及memcached的最新发展方向——二进制协议(Binary Protocol)和外部引擎支持。

memcached在数据删除方面有效利用资源

数据不会真正从memcached中消失

上次介绍过, memcached不会释放已分配的内存。记录超时后,客户端就无法再看见该记录(invisible,透明),其存储空间即可重复使用。

Lazy Expiration

memcached内部不会监视记录是否过期,而是在get时查看记录的时间戳,检查记录是否过期。这种技术被称为lazy(惰性)expiration。因此,memcached不会在过期监视上耗费CPU时间。

LRU:从缓存中有效删除数据的原理

memcached会优先使用已超时的记录的空间,但即使如此,也会发生追加新记录时空间不足的情况,此时就要使用名为 Least Recently Used(LRU)机制来分配空间。顾名思义,这是删除“最近最少使用”的记录的机制。因此,当memcached的内存空间不足时(无法从slab class 获取到新的空间时),就从最近未被使用的记录中搜索,并将其空间分配给新的记录。从缓存的实用角度来看,该模型十分理想。

不过,有些情况下LRU机制反倒会造成麻烦。memcached启动时通过“-M”参数可以禁止LRU,如下所示:

$ memcached -M -m 1024

启动时必须注意的是,小写的“-m”选项是用来指定最大内存大小的。不指定具体数值则使用默认值64MB。

指定“-M”参数启动后,内存用尽时memcached会返回错误。话说回来,memcached毕竟不是存储器,而是缓存,所以推荐使用LRU。

memcached的最新发展方向

memcached的roadmap上有两个大的目标。一个是二进制协议的策划和实现,另一个是外部引擎的加载功能。

关于二进制协议

使用二进制协议的理由是它不需要文本协议的解析处理,使得原本高速的memcached的性能更上一层楼,还能减少文本协议的漏洞。目前已大部分实现,开发用的代码库中已包含了该功能。 memcached的下载页面上有代码库的链接。

二进制协议的格式

协议的包为24字节的帧,其后面是键和无结构数据(Unstructured Data)。实际的格式如下(引自协议文档):

 Byte/     0       |       1       |       2       |       3       |   
    /              |               |               |               |   
   |0 1 2 3 4 5 6 7|0 1 2 3 4 5 6 7|0 1 2 3 4 5 6 7|0 1 2 3 4 5 6 7|
   +---------------+---------------+---------------+---------------+
  0/ HEADER                                                        /   
   /                                                               /   
   /                                                               /   
   /                                                               /   
   +---------------+---------------+---------------+---------------+
 24/ COMMAND-SPECIFIC EXTRAS (as needed)                           /   
  +/  (note length in th extras length header field)               /   
   +---------------+---------------+---------------+---------------+
  m/ Key (as needed)                                               /   
  +/  (note length in key length header field)                     /   
   +---------------+---------------+---------------+---------------+
  n/ Value (as needed)                                             /   
  +/  (note length is total body length header field, minus        /   
  +/   sum of the extras and key length body fields)               /   
   +---------------+---------------+---------------+---------------+
  Total 24 bytes

如上所示,包格式十分简单。需要注意的是,占据了16字节的头部(HEADER)分为请求头(Request Header)和响应头(Response Header)两种。头部中包含了表示包的有效性的Magic字节、命令种类、键长度、值长度等信息,格式如下:

Request Header

 Byte/     0       |       1       |       2       |       3       |
    /              |               |               |               |
   |0 1 2 3 4 5 6 7|0 1 2 3 4 5 6 7|0 1 2 3 4 5 6 7|0 1 2 3 4 5 6 7|
   +---------------+---------------+---------------+---------------+
  0| Magic         | Opcode        | Key length                    |
   +---------------+---------------+---------------+---------------+
  4| Extras length | Data type     | Reserved                      |
   +---------------+---------------+---------------+---------------+
  8| Total body length                                             |
   +---------------+---------------+---------------+---------------+
 12| Opaque                                                        |
   +---------------+---------------+---------------+---------------+
 16| CAS                                                           |
   |                                                               |
   +---------------+---------------+---------------+---------------+

Response Header

 Byte/     0       |       1       |       2       |       3       |
    /              |               |               |               |
   |0 1 2 3 4 5 6 7|0 1 2 3 4 5 6 7|0 1 2 3 4 5 6 7|0 1 2 3 4 5 6 7|
   +---------------+---------------+---------------+---------------+
  0| Magic         | Opcode        | Key Length                    |
   +---------------+---------------+---------------+---------------+
  4| Extras length | Data type     | Status                        |
   +---------------+---------------+---------------+---------------+
  8| Total body length                                             |
   +---------------+---------------+---------------+---------------+
 12| Opaque                                                        |
   +---------------+---------------+---------------+---------------+
 16| CAS                                                           |
   |                                                               |
   +---------------+---------------+---------------+---------------+

如希望了解各个部分的详细内容,可以checkout出memcached的二进制协议的代码树,参考其中的docs文件夹中的protocol_binary.txt文档。

HEADER中引人注目的地方

看到HEADER格式后我的感想是,键的上限太大了!现在的memcached规格中,键长度最大为250字节,但二进制协议中键的大小用2字节表示。因此,理论上最大可使用65536字节(216)长的键。尽管250字节以上的键并不会太常用,二进制协议发布之后就可以使用巨大的键了。

二进制协议从下一版本1.3系列开始支持。

外部引擎支持

我去年曾经试验性地将memcached的存储层改造成了可扩展的(pluggable)。

MySQL的Brian Aker看到这个改造之后,就将代码发到了memcached的邮件列表。 memcached的开发者也十分感兴趣,就放到了roadmap中。现在由我和 memcached的开发者Trond Norbye协同开发(规格设计、实现和测试)。和国外协同开发时时差是个大问题,但抱着相同的愿景,最后终于可以将可扩展架构的原型公布了。代码库可以从memcached的下载页面 上访问。

外部引擎支持的必要性

世界上有许多memcached的派生软件,其理由是希望永久保存数据、实现数据冗余等,即使牺牲一些性能也在所不惜。我在开发memcached之前,在mixi的研发部也曾经考虑过重新发明memcached。

外部引擎的加载机制能封装memcached的网络功能、事件处理等复杂的处理。因此,现阶段通过强制手段或重新设计等方式使memcached和存储引擎合作的困难就会烟消云散,尝试各种引擎就会变得轻而易举了。

简单API设计的成功的关键

该项目中我们最重视的是API设计。函数过多,会使引擎开发者感到麻烦;过于复杂,实现引擎的门槛就会过高。因此,最初版本的接口函数只有13个。具体内容限于篇幅,这里就省略了,仅说明一下引擎应当完成的操作:

  • 引擎信息(版本等)
  • 引擎初始化
  • 引擎关闭
  • 引擎的统计信息
  • 在容量方面,测试给定记录能否保存
  • 为item(记录)结构分配内存
  • 释放item(记录)的内存
  • 删除记录
  • 保存记录
  • 回收记录
  • 更新记录的时间戳
  • 数学运算处理
  • 数据的flush

对详细规格有兴趣的读者,可以checkout engine项目的代码,阅读器中的engine.h。

重新审视现在的体系

memcached支持外部存储的难点是,网络和事件处理相关的代码(核心服务器)与内存存储的代码紧密关联。这种现象也称为tightly coupled(紧密耦合)。必须将内存存储的代码从核心服务器中独立出来,才能灵活地支持外部引擎。因此,基于我们设计的API,memcached被重构成下面的样子:

memcached-0003-001.png

重构之后,我们与1.2.5版、二进制协议支持版等进行了性能对比,证实了它不会造成性能影响。

在考虑如何支持外部引擎加载时,让memcached进行并行控制(concurrency control)的方案是最为容易的,但是对于引擎而言,并行控制正是性能的真谛,因此我们采用了将多线程支持完全交给引擎的设计方案。

以后的改进,会使得memcached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总结

本次介绍了memcached的超时原理、内部如何删除数据等,在此之上又介绍了二进制协议和外部引擎支持等memcached的最新发展方向。这些功能要到1.3版才会支持,敬请期待!

这是我在本连载中的最后一篇。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

下次由长野来介绍memcached的应用知识和应用程序兼容性等内容。

posted @ 2013-01-26 11:54 昊天 阅读(391)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下面是《memcached全面剖析》的第二部分。

我是mixi株式会社研究开发组的前坂徹。 上次的文章介绍了memcached是分布式的高速缓存服务器。本次将介绍memcached的内部构造的实现方式,以及内存的管理方式。另外,memcached的内部构造导致的弱点也将加以说明。

Slab Allocation机制:整理内存以便重复使用

最近的memcached默认情况下采用了名为Slab Allocator的机制分配、管理内存。在该机制出现以前,内存的分配是通过对所有记录简单地进行malloc和free来进行的。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内存碎片,加重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器的负担,最坏的情况下,会导致操作系统比memcached进程本身还慢。Slab Allocator就是为解决该问题而诞生的。

下面来看看Slab Allocator的原理。下面是memcached文档中的slab allocator的目标:

the primary goal of the slabs subsystem in memcached was to eliminate memory fragmentation issues totally by using fixed-size memory chunks coming from a few predetermined size classes.

也就是说,Slab Allocator的基本原理是按照预先规定的大小,将分配的内存分割成特定长度的块,以完全解决内存碎片问题。

Slab Allocation的原理相当简单。 将分配的内存分割成各种尺寸的块(chunk),并把尺寸相同的块分成组(chunk的集合)(图1)。

memcached-0002-01.png

图1 Slab Allocation的构造图

而且,slab allocator还有重复使用已分配的内存的目的。也就是说,分配到的内存不会释放,而是重复利用。

Slab Allocation的主要术语

Page

分配给Slab的内存空间,默认是1MB。分配给Slab之后根据slab的大小切分成chunk。

Chunk

用于缓存记录的内存空间。

Slab Class

特定大小的chunk的组。

在Slab中缓存记录的原理

下面说明memcached如何针对客户端发送的数据选择slab并缓存到chunk中。

memcached根据收到的数据的大小,选择最适合数据大小的slab(图2)。 memcached中保存着slab内空闲chunk的列表,根据该列表选择chunk,然后将数据缓存于其中。

memcached-0002-02.png

图2 选择存储记录的组的方法

实际上,Slab Allocator也是有利也有弊。下面介绍一下它的缺点。

Slab Allocator的缺点

Slab Allocator解决了当初的内存碎片问题,但新的机制也给memcached带来了新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由于分配的是特定长度的内存,因此无法有效利用分配的内存。例如,将100字节的数据缓存到128字节的chunk中,剩余的28字节就浪费了(图3)。

memcached-0002-03.png

图3 chunk空间的使用

对于该问题目前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在文档中记载了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

The most efficient way to reduce the waste is to use a list of size classes that closely matches (if that’s at all possible) common sizes of objects that the clients of this particular installation of memcached are likely to store.

就是说,如果预先知道客户端发送的数据的公用大小,或者仅缓存大小相同的数据的情况下,只要使用适合数据大小的组的列表,就可以减少浪费。

但是很遗憾,现在还不能进行任何调优,只能期待以后的版本了。但是,我们可以调节slab class的大小的差别。接下来说明growth factor选项。

使用Growth Factor进行调优

memcached在启动时指定 Growth Factor因子(通过-f选项),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控制slab之间的差异。默认值为1.25。但是,在该选项出现之前,这个因子曾经固定为2,称为“powers of 2”策略。

让我们用以前的设置,以verbose模式启动memcached试试看:

$ memcached -f 2 -vv

下面是启动后的verbose输出:

slab class   1: chunk size    128 perslab  8192
slab class   2: chunk size    256 perslab  4096
slab class   3: chunk size    512 perslab  2048
slab class   4: chunk size   1024 perslab  1024
slab class   5: chunk size   2048 perslab   512
slab class   6: chunk size   4096 perslab   256
slab class   7: chunk size   8192 perslab   128
slab class   8: chunk size  16384 perslab    64
slab class   9: chunk size  32768 perslab    32
slab class  10: chunk size  65536 perslab    16
slab class  11: chunk size 131072 perslab     8
slab class  12: chunk size 262144 perslab     4
slab class  13: chunk size 524288 perslab     2

可见,从128字节的组开始,组的大小依次增大为原来的2倍。这样设置的问题是,slab之间的差别比较大,有些情况下就相当浪费内存。因此,为尽量减少内存浪费,两年前追加了growth factor这个选项。

来看看现在的默认设置(f=1.25)时的输出(篇幅所限,这里只写到第10组):

slab class   1: chunk size     88 perslab 11915
slab class   2: chunk size    112 perslab  9362
slab class   3: chunk size    144 perslab  7281
slab class   4: chunk size    184 perslab  5698
slab class   5: chunk size    232 perslab  4519
slab class   6: chunk size    296 perslab  3542
slab class   7: chunk size    376 perslab  2788
slab class   8: chunk size    472 perslab  2221
slab class   9: chunk size    592 perslab  1771
slab class  10: chunk size    744 perslab  1409

可见,组间差距比因子为2时小得多,更适合缓存几百字节的记录。从上面的输出结果来看,可能会觉得有些计算误差,这些误差是为了保持字节数的对齐而故意设置的。

将memcached引入产品,或是直接使用默认值进行部署时,最好是重新计算一下数据的预期平均长度,调整growth factor,以获得最恰当的设置。内存是珍贵的资源,浪费就太可惜了。

接下来介绍一下如何使用memcached的stats命令查看slabs的利用率等各种各样的信息。

查看memcached的内部状态

memcached有个名为stats的命令,使用它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执行命令的方法很多,用telnet最为简单:

$ telnet 主机名 端口号

连接到memcached之后,输入stats再按回车,即可获得包括资源利用率在内的各种信息。此外,输入”stats slabs”或”stats items”还可以获得关于缓存记录的信息。结束程序请输入quit。

这些命令的详细信息可以参考memcached软件包内的protocol.txt文档。

$ telnet localhost 11211
Trying ::1...
Connected to localhost.
Escape character is '^]'.
stats
STAT pid 481
STAT uptime 16574
STAT time 1213687612
STAT version 1.2.5
STAT pointer_size 32
STAT rusage_user 0.102297
STAT rusage_system 0.214317
STAT curr_items 0
STAT total_items 0
STAT bytes 0
STAT curr_connections 6
STAT total_connections 8
STAT connection_structures 7
STAT cmd_get 0
STAT cmd_set 0
STAT get_hits 0
STAT get_misses 0
STAT evictions 0
STAT bytes_read 20
STAT bytes_written 465
STAT limit_maxbytes 67108864
STAT threads 4
END
quit

另外,如果安装了libmemcached这个面向C/C++语言的客户端库,就会安装 memstat 这个命令。使用方法很简单,可以用更少的步骤获得与telnet相同的信息,还能一次性从多台服务器获得信息。

$ memstat --servers=server1,server2,server3,...

libmemcached可以从下面的地址获得:

  • http://tangent.org/552/libmemcached.html

查看slabs的使用状况

使用memcached的创造着Brad写的名为memcached-tool的Perl脚本,可以方便地获得slab的使用情况(它将memcached的返回值整理成容易阅读的格式)。可以从下面的地址获得脚本:

  • http://code.sixapart.com/svn/memcached/trunk/server/scripts/memcached-tool

使用方法也极其简单:

$ memcached-tool 主机名:端口 选项

查看slabs使用状况时无需指定选项,因此用下面的命令即可:

$ memcached-tool 主机名:端口

获得的信息如下所示:

 #  Item_Size   Max_age  1MB_pages Count   Full?
 1     104 B  1394292 s    1215 12249628    yes
 2     136 B  1456795 s      52  400919     yes
 3     176 B  1339587 s      33  196567     yes
 4     224 B  1360926 s     109  510221     yes
 5     280 B  1570071 s      49  183452     yes
 6     352 B  1592051 s      77  229197     yes
 7     440 B  1517732 s      66  157183     yes
 8     552 B  1460821 s      62  117697     yes
 9     696 B  1521917 s     143  215308     yes
10     872 B  1695035 s     205  246162     yes
11     1.1 kB 1681650 s     233  221968     yes
12     1.3 kB 1603363 s     241  183621     yes
13     1.7 kB 1634218 s      94   57197     yes
14     2.1 kB 1695038 s      75   36488     yes
15     2.6 kB 1747075 s      65   25203     yes
16     3.3 kB 1760661 s      78   24167     yes

各列的含义为:

含义
# slab class编号
Item_Size Chunk大小
Max_age LRU内最旧的记录的生存时间
1MB_pages 分配给Slab的页数
Count Slab内的记录数
Full? Slab内是否含有空闲chunk

从这个脚本获得的信息对于调优非常方便,强烈推荐使用。

内存存储的总结

本次简单说明了memcached的缓存机制和调优方法。希望读者能理解memcached的内存管理原理及其优缺点。

下次将继续说明LRU和Expire等原理,以及memcached的最新发展方向—— 可扩充体系(pluggable architecher))。

posted @ 2013-01-26 11:49 昊天 阅读(440) | 评论 (0)编辑 收藏

翻译一篇技术评论社的文章,是讲memcached的连载。fcicq同学说这个东西很有用,希望大家喜欢。

我是mixi株式会社开发部系统运营组的长野。日常负责程序的运营。从今天开始,将分几次针对最近在Web应用的可扩展性领域的热门话题memcached,与我公司开发部研究开发组的前坂一起,说明其内部结构和使用。

memcached是什么?

memcached 是以LiveJournal 旗下Danga Interactive 公司的Brad Fitzpatric 为首开发的一款软件。现在已成为 mixihatenaFacebookVox、LiveJournal等众多服务中提高Web应用扩展性的重要因素。

许多Web应用都将数据保存到RDBMS中,应用服务器从中读取数据并在浏览器中显示。但随着数据量的增大、访问的集中,就会出现RDBMS的负担加重、数据库响应恶化、网站显示延迟等重大影响。

这时就该memcached大显身手了。memcached是高性能的分布式内存缓存服务器。一般的使用目的是,通过缓存数据库查询结果,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以提高动态Web应用的速度、提高可扩展性。

memcached-0001-01.png

图1 一般情况下memcached的用途

memcached的特征

memcached作为高速运行的分布式缓存服务器,具有以下的特点。

  • 协议简单
  • 基于libevent的事件处理
  • 内置内存存储方式
  • memcached不互相通信的分布式

协议简单

memcached的服务器客户端通信并不使用复杂的XML等格式,而使用简单的基于文本行的协议。因此,通过telnet 也能在memcached上保存数据、取得数据。下面是例子。

$ telnet localhost 11211
Trying 127.0.0.1...
Connected to localhost.localdomain (127.0.0.1).
Escape character is '^]'.
set foo 0 0 3     (保存命令)
bar               (数据)
STORED            (结果)
get foo           (取得命令)
VALUE foo 0 3     (数据)
bar               (数据)

协议文档位于memcached的源代码内,也可以参考以下的URL。

基于libevent的事件处理

libevent是个程序库,它将Linux的epoll、BSD类操作系统的kqueue等事件处理功能封装成统一的接口。即使对服务器的连接数增加,也能发挥O(1)的性能。 memcached使用这个libevent库,因此能在Linux、BSD、Solaris等操作系统上发挥其高性能。关于事件处理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可以参考Dan Kegel的The C10K Problem。

内置内存存储方式

为了提高性能,memcached中保存的数据都存储在memcached内置的内存存储空间中。由于数据仅存在于内存中,因此重启memcached、重启操作系统会导致全部数据消失。另外,内容容量达到指定值之后,就基于LRU(Least Recently Used)算法自动删除不使用的缓存。 memcached本身是为缓存而设计的服务器,因此并没有过多考虑数据的永久性问题。关于内存存储的详细信息,本连载的第二讲以后前坂会进行介绍,请届时参考。

memcached不互相通信的分布式

memcached尽管是“分布式”缓存服务器,但服务器端并没有分布式功能。各个memcached不会互相通信以共享信息。那么,怎样进行分布式呢?这完全取决于客户端的实现。本连载也将介绍memcached的分布式。

memcached-0001-02.png

图2 memcached的分布式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memcached的使用方法。

安装memcached

memcached的安装比较简单,这里稍加说明。

memcached支持许多平台。 * Linux * FreeBSD * Solaris (memcached 1.2.5以上版本) * Mac OS X

另外也能安装在Windows上。这里使用Fedora Core 8进行说明。

memcached的安装

运行memcached需要本文开头介绍的libevent库。Fedora 8中有现成的rpm包,通过yum命令安装即可。

$ sudo yum install libevent libevent-devel

memcached的源代码可以从memcached网站上下载。本文执笔时的最新版本为1.2.5。 Fedora 8虽然也包含了memcached的rpm,但版本比较老。因为源代码安装并不困难,这里就不使用rpm了。

memcached安装与一般应用程序相同,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就行了。

$ wget http://www.danga.com/memcached/dist/memcached-1.2.5.tar.gz
$ tar zxf memcached-1.2.5.tar.gz
$ cd memcached-1.2.5
$ ./configure
$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默认情况下memcached安装到/usr/local/bin下。

memcached的启动

从终端输入以下命令,启动memcached。

$ /usr/local/bin/memcached -p 11211 -m 64m -vv
slab class   1: chunk size     88 perslab 11915
slab class   2: chunk size    112 perslab  9362
slab class   3: chunk size    144 perslab  7281
中间省略
slab class  38: chunk size 391224 perslab     2
slab class  39: chunk size 489032 perslab     2
<23 server listening
<24 send buffer was 110592, now 268435456
<24 server listening (udp)
<24 server listening (udp)
<24 server listening (udp)
<24 server listening (udp)

这里显示了调试信息。这样就在前台启动了memcached,监听TCP端口11211 最大内存使用量为64M。调试信息的内容大部分是关于存储的信息,下次连载时具体说明。

作为daemon后台启动时,只需

$ /usr/local/bin/memcached -p 11211 -m 64m -d

这里使用的memcached启动选项的内容如下。

选项 说明
-p 使用的TCP端口。默认为11211
-m 最大内存大小。默认为64M
-vv 用very verbose模式启动,调试信息和错误输出到控制台
-d 作为daemon在后台启动

上面四个是常用的启动选项,其他还有很多,通过

$ /usr/local/bin/memcached -h

命令可以显示。许多选项可以改变memcached的各种行为,推荐读一读。

用客户端连接

许多语言都实现了连接memcached的客户端,其中以Perl、PHP为主。仅仅memcached网站上列出的语言就有

  • Perl
  • PHP
  • Python
  • Ruby
  • C#
  • C/C++
  • Lua

等等。

这里介绍通过mixi正在使用的Perl库链接memcached的方法。

使用Cache::Memcached

Perl的memcached客户端有

  • Cache::Memcached
  • Cache::Memcached::Fast
  • Cache::Memcached::libmemcached

等几个CPAN模块。这里介绍的Cache::Memcached是memcached的作者Brad Fitzpatric的作品,应该算是memcached的客户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块了。

使用Cache::Memcached连接memcached

下面的源代码为通过Cache::Memcached连接刚才启动的memcached的例子。

#!/usr/bin/perl

use strict;
use warnings;
use Cache::Memcached;

my $key = "foo";
my $value = "bar";
my $expires = 3600; # 1 hour
my $memcached = Cache::Memcached->new({
    servers => ["127.0.0.1:11211"],
    compress_threshold => 10_000
});

$memcached->add($key, $value, $expires);
my $ret = $memcached->get($key);
print "$ret\n";

在这里,为Cache::Memcached指定了memcached服务器的IP地址和一个选项,以生成实例。 Cache::Memcached常用的选项如下所示。

选项 说明
servers 用数组指定memcached服务器和端口
compress_threshold 数据压缩时使用的值
namespace 指定添加到键的前缀

另外,Cache::Memcached通过Storable模块可以将Perl的复杂数据序列化之后再保存,因此散列、数组、对象等都可以直接保存到memcached中。

保存数据

向memcached保存数据的方法有

  • add
  • replace
  • set

它们的使用方法都相同:

my $add = $memcached->add( '键', '值', '期限' );
my $replace = $memcached->replace( '键', '值', '期限' );
my $set = $memcached->set( '键', '值', '期限' );

向memcached保存数据时可以指定期限(秒)。不指定期限时,memcached按照LRU算法保存数据。这三个方法的区别如下:

选项 说明
add 仅当存储空间中不存在键相同的数据时才保存
replace 仅当存储空间中存在键相同的数据时才保存
set 与add和replace不同,无论何时都保存

获取数据

获取数据可以使用get和get_multi方法。

my $val = $memcached->get('键');
my $val = $memcached->get_multi('键1', '键2', '键3', '键4', '键5');

一次取得多条数据时使用getmulti。getmulti可以非同步地同时取得多个键值,其速度要比循环调用get快数十倍。

删除数据

删除数据使用delete方法,不过它有个独特的功能。

$memcached->delete('键', '阻塞时间(秒)');

删除第一个参数指定的键的数据。第二个参数指定一个时间值,可以禁止使用同样的键保存新数据。此功能可以用于防止缓存数据的不完整。但是要注意,set函数忽视该阻塞,照常保存数据

增一和减一操作

可以将memcached上特定的键值作为计数器使用。

my $ret = $memcached->incr('键');
$memcached->add('键', 0) unless defined $ret;

增一和减一是原子操作,但未设置初始值时,不会自动赋成0。因此,应当进行错误检查,必要时加入初始化操作。而且,服务器端也不会对超过2 SUP(32)时的行为进行检查。

总结

这次简单介绍了memcached,以及它的安装方法、Perl客户端Cache::Memcached的用法。只要知道,memcached的使用方法十分简单就足够了。

下次由前坂来说明memcached的内部结构。了解memcached的内部构造,就能知道如何使用memcached才能使Web应用的速度更上一层楼。欢迎继续阅读下一章。

posted @ 2013-01-26 11:47 昊天 阅读(464)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考虑做2年开发,打2年酱油,然后结婚生子,这样到底行不行?无论你是男是女,人生是一场独自修行的道路。如果在可以选的时候,还是选择靠自己吧。

无论你是要养家还是要实现人生价值,如果你处在迷茫之中,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传达一些正能量,可以帮到你。--当然这篇文章是转的呀,但真的很有理啊,假如看了这篇文章,会影响到你的一生,那么我就觉得今天这一小时的时间花在这里值了。

 

你所有不曾料想过的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你不期而遇;你所有曾经潇洒的随遇而安,同样也会随时间流逝而让你承担那些似乎命中已经注定的代价。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可阻挡的是时间,它像一把利刃,无声地切开了坚硬和柔软的一切,恒定地向前推进着,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它的行进产生丝毫颠簸,它却改变着一切。”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虽然你我皆是凡人,只是这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但我依然希望每个人的生命都能够迎着太阳开花结果。不管以你现在的阅历是否能够理解这段话的涵义,请先记下来。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因为,时间能解释一切,时间能证明一切,时间能解决一切。——题记

在最近的一年的职业规划咨询过程中,我明显地感觉到35岁以上人群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的迫切性。也正是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得以清晰地洞察到,时间点的把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如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我们的客户中,遇到的往往是两类较为极端的案例:一类是已经做到一定级别——至少是总监级以上,在公司具有一定地位,年薪不少于20万的人;另一类是工作多年,但依然处于一个相对低的位置,无论是职位层级和物质回报,还是个人的价值感,均无法得到较高认同。这两类案例虽然极端,但却给我们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考。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但凡那些在职业发展上获得一定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自己所熟悉且擅长的领域,至少精耕细作了10年以上。而那些在职场上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往往属于每隔一两年换方向,从来没有在某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下去。当然,除了频繁跳槽的因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已经在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但这种积累属于重复劳动式的,并没有上升,致使职业发展原地踏步。

不管你是否承认,你都必须重视“35岁现象”。很多企业在招募人才时,明确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如果你的年龄到了35岁却还在通过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不断跳槽的话,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当然,根据我们的实践咨询经验来看,如果你真到了35岁甚至更高的年龄才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这个问题你已经无力解决了,很多现实的困难会让你有心无力,束手无策。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会因为当初的选择后悔不迭,但却欲哭无泪。所以,无论是为了避免走更多的弯路,还是迈向更大的成功,你都必须提前思考你未来的谋生之路。已经有太多的案例证明:未雨绸缪会比临时抱佛脚有用得多。

在我们的客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80后,也是职业规划问题的高发区。年龄最大的一批80后,已经过了“三十而立”的年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80后,正在迈向三十而立的路上。如果说年轻是上帝给予你的犯错的资本,你还有时间去弥补;但如果你已经到了二十岁的尾巴上,这种资本将不再是你的专利。从大学毕业,到你的而立之年,这个时间已经足够长,让你有足够的机会去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并反思自己的成长。

从30岁到35岁,这其中有5年的时间。假如给你足够犯错的时间,那么,为了不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变得一塌糊涂,你至少应该在30岁就确立明确的目标,并利用5年的时间去追赶。这可能是你成长的最后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你已不再年轻,社会也不会再以包容的心态去原谅你的年少轻狂。否则,你多走一步错路,就必定要在以后以十倍的代价补回来。从30岁到35岁,你应该学着为你芸芸众生般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以便让你下半生的职业生涯不要在“假如一切能够重来”的悔恨和遗憾中度过。    

30岁:你必须要面对的三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家庭与责任的问题。

不要以为自己还年轻。不要以为有些问题离自己还很远。无论是颓废还是忙碌,你的时间都在飞快地逝去,你感觉自己在加速变老。有些问题,不管你是否愿意去面对,但你的成长阶段决定了你必须要承担与年龄相匹配的责任。大多数的人,到了这个年龄段,都必须要考虑一下家庭问题。如果你已经成家立业,你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你的职业到底该如何发展,才能确保让你支撑整个家庭的负担?这不仅仅包括你的爱人,还包括你的孩子及父母(尤其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时候,你要承担的是双方四位老人的供养)。到了这个阶段,你的压力是成倍增长的,但如果你在职场上的成长无法实现倍增,甚至还在以某种形式进行着倒退,那么,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就会面临更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更多的时候,会使你没有余力去谋求更好的发展。很多人在跳槽时,往往会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如果我跳了,如果收入没有现在的高,那么,现在的工作,我还会轻易再动吗?说得更不客气一点:我还敢轻易再动吗?我还有那个胆量与勇气吗?所以,要想行动,就趁早,趁你还没有背上家庭的包袱的时候,轻装上阵,拼尽全力向前冲,这是你唯一的选择。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享受安逸,否则,你的后半生都将永远在碌碌无为中“被安逸”下去。

第二个问题,是能力与年龄的匹配度问题

为什么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明确规定要5年经验、10年经验等等类似的工作经验要求呢?因为工作时间意味着与之匹配的能力等级。同样的工作,5年经验和10年经验所积累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能承担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你的工作年限越长,往往也意味着你的能力越强,这二者之间是一种正向倍增的关系。但如果你违背了这种关系,那么,你就无法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进而丧失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在我们的很多客户中,其中较为棘手的一种情况,就是能力与年龄不匹配的问题。很多工作3年、5年的人,甚至和工作一年的人在能力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所以当他们的职业想向上突破时,会遇到很多的阻力。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一是频繁跳槽,没有在一个方向上积累,无一技之长;二是虽然在一个方向上长期积累,但只有第一年是成长的,剩下的几年都是在做重复劳动,原地踏步。

所以,对于那些年龄30岁的朋友来说,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要慎重审视一个问题:从毕业到现在,我工作几年了?我身上所具备的能力是否与我的年龄相匹配?如果不匹配,那么,你一定要及早树立危机感,并跑步前进,以弥补与那些先知先觉者之间的差距,确保自己不会在竞争的过程中被他人挤下马。

第三个问题,是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提升问题

我们曾经服务过一个客户,做销售做了五六年,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战操作经验。有一次跳槽去应聘某知名快消企业的区域营销经理的职位。在面试的过程中,所有关于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他都能够对答如流,但上升到系统层面及战略层面的问题时,他的脑子就一片空白。我相信在职场上做过五六年的人都有这种感受:感觉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无论是流程,还是技巧与方法,都能够熟练掌握;但如果从更高一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往往又不知道如何下手。

身在职场,不同职位等级的人,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具备的眼光与思维模式同样也有差别。一个最基础的业务员,想着如何维护好终端,这是战术层面的东西,也是他的职责所在;但如果一个营销总监这样的角色,还和业务员一样天天想着如何去和终端老板打交道,那就是他的失职了。每一个企业的运营,都会由战略与战术所构成。大的战略会细分成小的战略,小的战略会细分成一个一个的执行战术,由基层人员去付诸实施。不同层级的人,分别负责不同高度的工作,各司其职,这也是团队协作的意义所在。同样,每一个不同层级的人,也存在不同的知识结构。层级越高,你看问题的眼光和思路就要越高,你的整体知识结构层次也要向上发展和突破。要不然,你的能力,永远只能停留在具体的基层操作层面上,不会有大的发展,职位上更不可能有上升。       

另外,从沟通的层面来说,你的职位越高,你与老板的距离就越近,你与公司最高领导接触的机会也就越多。如果你看待问题的思路无法与老板们保持在高度上的一致性,那么,你的能力是无法得到认可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向上晋升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职业生涯也会就此止步。

30岁之前:如何打好基础

30 岁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之前,会有一个评估环节,系统评估客户的综合基础,看看是否还适合做职业规划。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标准,就是年龄问题,重点是30岁左右的年龄。如果你30岁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积累,那么,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要想获得突破是十分困难的,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无法解决。这是硬伤。但凡遇到有这样硬伤的客户,我们只能对他们说“很抱歉,我们无能为力。”所以,要想让你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不后悔,顺利渡过30岁这道坎,你就需要在30岁之前对自己负责,未雨绸缪。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5年、10年甚至更久的目标。

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因为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让你的职业成长围绕着一个点去积累经验,而这种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也是你日后升职加薪的筹码。虽然经验并不一定与能力相关,但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你的能力也基本没有提升的可能。

关于目标与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所谓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有一个核心才行。围绕着这个核心,你才能构建你的竞争力。而这个核心,就是你的职业目标方向——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解决了,方向明确了,哪怕你走得再慢,也可以比那些走弯路的人走得快,因为你明确你的目标,你一直在朝着你的目标前进,你是在走直线。捷径是什么?捷径就是不走弯路,永远走直线。

我们去年曾经咨询过一个客户,7年换了6家公司。按照通常的理解,大家往往会认为这个人的职业发展很糟糕。其实不是。这个人目前的税后月薪是1万元,属于还不错的那种水平。大家也许会纳闷:为什么频繁跳槽的一个人,会有这样的职业发展水平呢?有些人会觉得他很幸运,运气比别人好而已。其实不是。观察他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 每一次跳槽,他都没有偏离既定的方向。只要方向不错,那么,他的每一步行动,都是在接近这个方向,都是在为以后的职业发展积累更多的筹码。你积累的厚度,将最终决定你未来的发展高度。现在房价、物价这么高,很多人的生存压力也骤然增加,由此也导致很多人迫于生存的压力而变得浮躁和随波逐流。一份工作,往往坚持不了几个月,觉得看不到希望,工资无法提升,往往就选择跳槽。但实际上,跳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的用人单位,都变得非常务实,做多少事,拿多少钱,天经地义(当然,特权阶层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如果你无法为公司发展贡献更大的价值,却还想着得到更多的回报,这样只赚不赔的买卖是没有人愿意干的。你为公司贡献多少价值,取决于你的能力到底有多强。而能力的积累,则源自于在一个方向上的长期坚持。既便是那些看起来令人很羡慕的成功者们,也少不了日积月累的修炼与成长。那些因为走了弯路却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损失补回来的急功近利的做法,只会让你失去更多的东西。      

大家可能听说过10000小时定律:不论你想在任何一个领域成功,你都必须至少付出10000个小时的磨练。Macolm Gladwell在他的新书《异类:成功人士的故事》中说道,无论是最优秀的运动员,企业家,音乐家还是科学家,经调查,你都会发现他们至少都在付出了长达十年,每天不低于三小时的努力之后才崭露头角的。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34岁的世界顶级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罗夫出生在西伯利亚,在4岁的时候接触到第一把小提琴,从此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然而他的天赋和敬业度是成正比的。他每天练习7小时,5岁就举办了独奏会,15岁就获得了国际大奖。文格罗夫说,“我的母亲每天晚上8点回到家,吃完晚饭之后就教我小提琴直到凌晨4点。对于一个4岁的小孩来说,这简直就是酷刑,但两年后我变成了小提琴手。”

很多人在抱怨没有机会。其实并非如此。肯特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弗兰克•弗雷迪认为有效投入很多时间去练习的人自然会拥有自己的运气:“他们近乎苛求地努力,当运气来的时候,他们早就准备好了。”这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如果你没有遇到机会,不要抱怨,你首先要反思的是自身,到底哪些方面准备不足?根据我们的经验,只有你在一个方向上坚持至少5年以上,你才有可能得到回报,而且这种回报会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一个相对长期的影响。同时,也正是这么长时间的积累,让你的基础非常扎实和牢固,你的脚步也会站得更稳。

身在职场,无非要做两件事:一是做事,二是做人。

如果说找准目标为是了积累更多的核心技能,更好地做事的话,那么,学会做人,则是你要职场发展要考虑的第二件大事情。我们甚至认为,会做人比会做事还要重要百倍。找到一个合适的职业目标,对于很多迷茫中的人来说可能并不是容易的事;但学会做人,则是你在任何公司、任何时候都可以修炼的一种职业素养。即便你的职业技能没有多大的突破与成长,但良好的职业素养则会从另外一种层面为你的职业发展增添筹码。我们也遇到不少能力不足、但态度很好、很积极的客户,他们用自己的优秀职业素养成功征服了面试官,得到了不错的发展机会。有句话叫“要做事,先做人。”能力不足,可以慢慢培养;但如果不会做人,在任何组织中,都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在做人的修炼中,有四项要素,是能够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起到致命性影响的。第一是你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这其中包括与你的上司的关系,以及与你的同事的关系。与上司的关系不好,直接决定着你的升迁。所以我经常对我们的客户说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你与上司的关系不好,基本上也就意味着你在这个公司的职业生涯就此终结。” 而与同事的关系不好,即便你哪一天升迁了,成为了他们的领导,你也会因为缺乏“群众基础”而导致权力被架空,你的下属对你不是阳奉阴违,就是故意挑衅,你会发现领导这个位置其实很不好坐。

第二项要素,就是要树立不断学习的能力。我们应注重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在去年曾经遇到过一个客户,已经近40岁的人了,做会计做了14年,但仍然只是一个基层主管的职位,在公司中也看不到晋升的机会,也已经好多年没有加薪了。我们问了他一个问题,“在这14年中,你有没有进行过培训、进修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充电?”他说,“没有”。“从来没有吗?”“从来没有。”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但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却是非常普遍的。关于自己的学习与成长,你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与一年前相比,我的专业能力明显进步了吗?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吗?假如遇到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我一个人是否能够独立搞定,是否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厚度决定高度。你所以会有厚度的积累,原因在于你不断强化的学习能力。没有学习,你的职业发展就会在原地踏步。你以为你没有退步,但实际上别人在进步,你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你也就退步了。       

第三项要素,就是要树立职业化精神不管你有没有目标,不管这项工作是不是你愿意做的,只要你在这个岗位上,你就应该把事情做好。在其位谋其职,这是最起码的一种职业素养,也是任何岗位上都不可或缺的一种职业精神。既然在这个岗位上,你的岗位职责要求你把工作做好;如果不想做好,那就走人,别在这里浪费大家的时间。良好的职业素养,有时候比能力本身更重要。

良好的职业化精神,是很多优秀人士身上必备的成功素质。即便这份工作你不喜欢,也不要用消极的的方式去对待,因为你不仅在浪费公司的时间,更是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身在职场,你能收获的无非是两种东西:一是回报,二是成长。在没有明确的目标之前,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把所有你能够在这个职位上得到的东西,统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你会两手空空,什么也得不到。

第四项要素,就是要有强大的内心。我所遇到的很多人,其实内心里都很脆弱,无法经受漫长人生道路上所降临的各种苦难。要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即便是耶酥,又何尝不会遭受苦难的洗礼?强大的内心可以让一个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而消极悲观只会让你在希望面前错机良机。《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你没有本事成为圣者,但一定要变成强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永远是自然进步的永恒法则。你只有适应这个法则,才能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生存之地。

30岁之后:如何实现质的突破

30岁以后的职业发展,不应该再是原地踏步、停滞不前的状态。要想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实现一个比较大的发展,你应该从30岁开始,好好利用5年时间,着手以下3件至关重要的事情的准备。

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你的专业化品牌构建。如何构建你自己的个人品牌。你到了30岁以后,再去频繁跳槽,肯定是不行的,最大的不利,就是你的专业知识成长,永远只是停留在一个相对低的层次上,而这又会影响你职位的晋升与薪水的增长。我该干什么,适合做什么,此时应该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定位,并利用剩余5年的时间去积累。否则,“35岁现象”一定会在你身上上演。

“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在其专著《专业主义》中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你凭什么胜出?未来能够牵动世界大势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能否独霸世界舞台,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专业。” 你是一流的商务人士,还是一般的上班族?差别就在这里!给自己一个专业定位,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会为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增加更多有价值的筹码。我们曾经遇到过5年跳槽13次、接触过10余个行业的客户。假如你也这样,就毫无专业性可言了。

当然,为了支撑你“专业化”的品牌形象,你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知识结构的问题,要脱离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把你看待问题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远一些,成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而不是“鼠目寸光”的人。你要向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人看齐,并以他们为目标,作为自己修炼成长的榜样,一步一步弥补与优秀之间的差距。这个时候,在职学习、进修、培训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学会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第二个方面,就是树立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每一个行业的优秀人才,都有自己聚集的圈子。比如哈佛商业评论网、职业经理人网、业务员网等等,都是相关人才聚集的地方。为什么有些人出去讲一次课就要好几万?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原因就是他们的影响力太大了。你要想成为优秀的职场人士,也必须像那些最优秀的人看齐,树立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用你的思想去影响别人。我们去年遇到一个非常优秀的小伙子,至今印象深刻。他是一个印刷专业的大专生,毕业之后去印刷厂做销售。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这个专业、这个职位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正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含金量的职位,他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构建着自己的影响力。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要求:每月都要写一篇文章,发表在这个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上。当然,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够达到发表的质量,但每个月必须要保证质量写一篇。 

这样做的好处,第一是树立了你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第二,可以让你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前面提过知识结构的问题,这里需要再强调一下。你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得到的知识,终究是别人的,不是你自己的。要想形成你自己的知识结构,你需要将这些外来吸收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在实践的过程中,同样的知识理论,在不同的情况下,每个人的感受和心得是不一样的。你写文章的过程,也就是对你自己在实践中的感悟和心得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你“自己的”知识。

第二件事情,就是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这里指的是中层管理者,也是你的第一个管理者目标)。除了那些对于技术十分热衷的人,如果你要想在职场上获得更多的空间,职位上的晋升必不可少。有些人会说我不愿意成为一个领导者,我只希望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我就满足了。对于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我只能说很抱歉,这不是你能选择的。原因很简单:你25岁的时候,可以做一名基础员工;30岁的时候,也可以做一名基础员工;但你到了35岁以上的时候,你如果还只想着做一名基础员工,那就不太现实了。我们前面提到过 “35岁现象”。如果一个已经35岁的人,他的能力还只是局限在基础岗位上,那么,这样的人基本上是没什么价值的(当然,落后的国企及事业单位除外)。所以,不管你是否愿意,你都必须把职位晋升作为你职业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     

走上了管理者岗位,是你职业成长的关键一步。以后的发展空间,都与此次的晋升密不可分。但这个位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坐稳。盖洛普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基础员工之所以离职频繁,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于公司,而是在于其上司——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在我们的职业规划咨询经历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正因为中层管理的不善,而对于下属员工的发展与成长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他们职业发展无论是在专业能力上,还是在职业修养上,均不能得到有效的成长。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中层危机”对于公司的发展多么多么重要这样比较宏观的话题,单纯从小处来说,你必须要意识到:你的管理,将有可能改变你的下属的终身命运,是你错误的管理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到你的下属,迫使他们离开公司。管理者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对于频繁跳槽的人是深恶痛绝。但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不得不说的是:当你们在抱怨求职者的不忠、素质低下时,你们是否考虑过建立一种良性的人才成长机制,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成长?你们在抱怨人才短缺的同时,是否考虑过如何去认真地培养人才?很多企业会说我们培养了,但留不住,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这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所以对于人才培养也就不那么热衷了。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你为什么留不住人?如果每个公司都不去培养人才,都想吃“现成的”,那么,最终的后果将是:所有的企业,都将面临无人可用的境地!

当你的成长因为你的上司而受到阻碍的时候,这是你的不幸,你可以选择“用脚投票”;当你某一天也成为管理者的时候,我们不希望把这种不幸继续传递下去。唯有如此,人才的培养才能进入正循环,才能够让每个人都能够在职场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其中困难多多,但我希望有理想的人能够不断努力,慢慢改变这一切。

第三件事情,就是找一家成长中的公司,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伴随其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找一家具有成长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公司,并随着公司一起成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是你可以亲眼目睹一家公司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对于公司的运营也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你也能够体会到你的角色在公司成长中的位置和作用。二是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你的价值会有更大的发挥余地,会更容易展现出来。很多人在找工作时都倾向于寻找大公司,这也可以理解,但是要想快速的成长,寻找规模不太大的成长中的公司,其实是更好的一种选择。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你的职位晋升也会更快。三是你的忠诚度会为你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回报。企业用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忠诚度。没有哪一个企业喜欢朝秦暮楚的员工。尤其是现在跳槽率、流失率在众多企业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忠诚就成为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职业精神。

不论你现在已经“奔三”,还是正在“奔三”的路上,请始终告诫自己:不要虚度了大好年华,抓住所有能够抓住的时间,为自己芸芸众生般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当你慢慢变老的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你希望是令人欣慰的一生,还是悔恨和懊恼的一生?

最后,借用我最喜欢的乔布斯语录,作为本文的结尾。“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当你觉得收入不如别人时,不要随便和别人攀比,因为你永远不可能知道别人在获得收入的背后付出了什么,同理,当我们生活不如别人时,亦无需格外羡慕,因为我们的生活质量是自己通过努力创造来的,如果你觉得自己生活不够好说明你的努力还不够。其实,我们只要坚持就好,坚持3天容易,难的是始终坚持! 

posted @ 2012-12-22 10:52 昊天 阅读(339)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你对JVM调优是否熟悉,这里向大家描述一下,首先要了解几个概念,比如说Perm持久代,用于存放静态文件,如今Java类、方法等。持久代对垃圾回收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有些应用可能动态生成或者调用一些class,例如Hibernate等。

JVM调优总结

Young(年轻代)

年轻代分三个区。一个Eden区,两个Survivor区。大部分对象在Eden区中生成。当Eden区满时,还存活的对象将被复制到Survivor区(两个中的一个),当这个Survivor区满时,此区的存活对象将被复制到另外一个Survivor区,当这个Survivor去也满了的时候,从第一个Survivor区复制过来的并且此时还存活的对象,将被复制“年老区(Tenured)”。需要注意,Survivor的两个区是对称的,没先后关系,所以同一个区中可能同时存在从Eden复制过来对象,和从前一个Survivor复制过来的对象,而复制到年老区的只有从第一个Survivor去过来的对象。而且,Survivor区总有一个是空的。

Tenured(年老代)

年老代存放从年轻代存活的对象。一般来说年老代存放的都是生命期较长的对象。

Perm(持久代)

用于存放静态文件,如今Java类、方法等。持久代对垃圾回收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有些应用可能动态生成或者调用一些class,例如Hibernate等,在这种时候需要设置一个比较大的持久代空间来存放这些运行过程中新增的类。持久代大小通过-XX:MaxPermSize=<N>进行设置。

JVM调优之年轻代大小选择

◆响应时间优先的应用:尽可能设大,直到接近系统的最低响应时间限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此种情况下,年轻代收集发生的频率也是最小的。同时,减少到达年老代的对象。

◆吞吐量优先的应用:尽可能的设置大,可能到达Gbit的程度。因为对响应时间没有要求,垃圾收集可以并行进行,一般适合8CPU以上的应用。

JVM调优之年老代大小选择

◆响应时间优先的应用:年老代使用并发收集器,所以其大小需要小心设置,一般要考虑并发会话率和会话持续时间等一些参数。如果堆设置小了,可以会造成内存碎片、高回收频率以及应用暂停而使用传统的标记清除方式;如果堆大了,则需要较长的收集时间。最优化的方案,一般需要参考以下数据获得:

1.并发垃圾收集信息

2.持久代并发收集次数

3.传统GC信息

4.花在年轻代和年老代回收上的时间比例

减少年轻代和年老代花费的时间,一般会提高应用的效率

◆吞吐量优先的应用:一般吞吐量优先的应用都有一个很大的年轻代和一个较小的年老代。原因是,这样可以尽可能回收掉大部分短期对象,减少中期的对象,而年老代尽存放长期存活对象。

JVM调优之较小堆引起的碎片问题

因为年老代的并发收集器使用标记、清除算法,所以不会对堆进行压缩。当收集器回收时,他会把相邻的空间进行合并,这样可以分配给较大的对象。但是,当堆空间较小时,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出现“碎片”,如果并发收集器找不到足够的空间,那么并发收集器将会停止,然后使用传统的标记、清除方式进行回收。如果出现“碎片”,可能需要进行如下配置:

◆-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使用并发收集器时,开启对年老代的压缩。

◆-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0:上面配置开启的情况下,这里设置多少次FullGC后,对年老代进行压缩

posted @ 2012-12-11 11:19 昊天 阅读(532)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在使用Java程序从数据库中查询大量的数据或是应用服务器(如tomcat、jboss,weblogic)加载jar包时会出现java.lang.OutOfMemoryError异常。这主要是由于应用服务器的内存不足引起的。这种异常常有以下几种情况(以下以tomcat环境为例,其它WEB服务器如jboss,weblogic等是同一个道理):
  1.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PermGen space
  PermGen space的全称是Permanent Generation space,是指内存的永久保存区域OutOfMemoryError: PermGen space。从文字上看就是内存溢出,解决方法是加大内存。为什么会内存溢出,这是由于这块内存主要是被JVM存放Class和Meta信息的,Class在被Load的时候被放入PermGen space区域,它和存放Instance的Heap区域不同,GC(Garbage Collection)不会在主程序运行期对PermGen space进行清理,所以如果你的APP会LOAD很多CLASS的话,就很可能出现PermGen space错误。这种错误常见在web服务器对JSP进行pre compile的时候。如果你的WEB APP下都用了大量的第三方jar, 其大小超过了jvm默认的大小(4M)那么就会产生此错误信息了。
  解决方法: 手动设置MaxPermSize大小
  a.如果tomcat是以bat方式启动的,则如下设置:
  修改TOMCAT_HOME/bin/catalina.sh
  在“echo "Using CATALINA_BASE: $CATALINA_BASE"”上面加入以下行:
  JAVA_OPTS="-server -XX:PermSize=64M -XX:MaxPermSize=128m
  b.如果tomcat是注册成了windows服务,以services方式启动的,则需要修改注册表中的相应键值。
  打开注册表,找到目录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Procrun 2.0\htfty\Parameters\Java,其中目录地址中红色标注的(如htfty)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作修改,为tomcat服务注册成windows服务的名称。 可以看到JvmMs和JvmMx项,其中JvmMs设置最小的内存使用参数,JvmMx设置最大的内存使用参数。设置好JvmMs和JvmMx项的值,重启tomcat服务器即可生效。
  建议:将相同的第三方jar文件移置到tomcat/shared/lib目录下,这样可以达到减少jar 文档重复占用内存的目的。
  2.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Java heap space
  JVM堆的设置是指java程序运行过程中JVM可以调配使用的内存空间的设置。JVM在启动的时候会自动设置Heap size的值,其初始空间(即-Xms)是物理内存的1/64,最大空间(-Xmx)是物理内存的1/4。可以利用JVM提供的-Xmn -Xms -Xmx等选项可进行设置。Heap size 的大小是Young Generation 和Tenured Generaion 之和。在JVM中如果98%的时间是用于GC且可用的Heap size 不足2%的时候将抛出此异常信息。
  解决方法:手动设置Heap size
  a.如果tomcat是以bat方式启动的,则如下设置:
  修改TOMCAT_HOME/bin/catalina.sh
  在“echo "Using CATALINA_BASE: $CATALINA_BASE"”上面加入以下行:
  JAVA_OPTS="-server -Xms800m -Xmx800m -XX:MaxNewSize=256m"
  b.如果tomcat是注册成了windows服务,以services方式启动的,则需要修改注册表中的相应键值。
  打开注册表,找到目录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Procrun 2.0\htfty\Parameters\Java,其中目录地址中红色标注的(如htfty)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作修改,为tomcat服务注册成windows服务的名称。 可以看到JvmMs和JvmMx项,其中JvmMs设置最小的内存使用参数,JvmMx设置最大的内存使用参数。设置好JvmMs和JvmMx项的值,重启tomcat服务器即可生效。
  提示:Heap Size 最大不要超过可用物理内存的80%,一般的要将-Xms和-Xmx选项设置为相同,而-Xmn为1/4的-Xmx值。
posted @ 2012-12-11 10:28 昊天 阅读(71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1. 堆大小设置
    JVM 中最大堆大小有三方面限制:相关操作系统的数据模型(32-bt还是64-bit)限制;系统的可用虚拟内存限制;系统的可用物理内存限制。32位系统下,一般限制在1.5G~2G;64为操作系统对内存无限制。我在Windows Server 2003 系统,3.5G物理内存,JDK5.0下测试,最大可设置为1478m。
    典型设置:
    • java -Xmx3550m -Xms3550m -Xmn2g -Xss128k
      -
      Xmx3550m:设置JVM最大可用内存为3550M。
      -Xms3550m
      :设置JVM初始内存为3550m。此值可以设置与-Xmx相同,以避免每次垃圾回收完成后JVM重新分配内存。
      -Xmn2g
      :设置年轻代大小为2G。整个JVM内存大小=年轻代大小 + 年老代大小 + 持久代大小。持久代一般固定大小为64m,所以增大年轻代后,将会减小年老代大小。此值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Sun官方推荐配置为整个堆的3/8。
      -Xss128k
      :设置每个线程的堆栈大小。JDK5.0以后每个线程堆栈大小为1M,以前每个线程堆栈大小为256K。更具应用的线程所需内存大小进行调整。在相同物理内存下,减小这个值能生成更多的线程。但是操作系统对一个进程内的线程数还是有限制的,不能无限生成,经验值在3000~5000左右。
    • java -Xmx3550m -Xms3550m -Xss128k -XX:NewRatio=4 -XX:SurvivorRatio=4 -XX:MaxPermSize=16m -XX:MaxTenuringThreshold=0
      -XX:NewRatio=4
      :设置年轻代(包括Eden和两个Survivor区)与年老代的比值(除去持久代)。设置为4,则年轻代与年老代所占比值为1:4,年轻代占整个堆栈的1/5
      -XX:SurvivorRatio=4
      :设置年轻代中Eden区与Survivor区的大小比值。设置为4,则两个Survivor区与一个Eden区的比值为2:4,一个Survivor区占整个年轻代的1/6
      -XX:MaxPermSize=16m:设置持久代大小为16m。
      -XX:MaxTenuringThreshold=0:设置垃圾最大年龄。如果设置为0的话,则年轻代对象不经过Survivor区,直接进入年老代。对于年老代比较多的应用,可以提高效率。如果将此值设置为一个较大值,则年轻代对象会在Survivor区进行多次复制,这样可以增加对象再年轻代的存活时间,增加在年轻代即被回收的概论。
  2. 回收器选择
    JVM给了三种选择:串行收集器、并行收集器、并发收集器,但是串行收集器只适用于小数据量的情况,所以这里的选择主要针对并行收集器和并发收集器。默认情况下,JDK5.0以前都是使用串行收集器,如果想使用其他收集器需要在启动时加入相应参数。JDK5.0以后,JVM会根据当前系统配置进行判断。
    1. 吞吐量优先的并行收集器
      如上文所述,并行收集器主要以到达一定的吞吐量为目标,适用于科学技术和后台处理等。
      典型配置
      • java -Xmx3800m -Xms3800m -Xmn2g -Xss128k -XX:+UseParallelGC -XX:ParallelGCThreads=20
        -XX:+UseParallelGC
        :选择垃圾收集器为并行收集器。此配置仅对年轻代有效。即上述配置下,年轻代使用并发收集,而年老代仍旧使用串行收集。
        -XX:ParallelGCThreads=20:配置并行收集器的线程数,即:同时多少个线程一起进行垃圾回收。此值最好配置与处理器数目相等。
      • java -Xmx3550m -Xms3550m -Xmn2g -Xss128k -XX:+UseParallelGC -XX:ParallelGCThreads=20 -XX:+UseParallelOldGC
        -XX:+UseParallelOldGC:配置年老代垃圾收集方式为并行收集。JDK6.0支持对年老代并行收集。
      • java -Xmx3550m -Xms3550m -Xmn2g -Xss128k -XX:+UseParallelGC  -XX:MaxGCPauseMillis=100
        -XX:MaxGCPauseMillis=100:设置每次年轻代垃圾回收的最长时间,如果无法满足此时间,JVM会自动调整年轻代大小,以满足此值。
      • java -Xmx3550m -Xms3550m -Xmn2g -Xss128k -XX:+UseParallelGC  -XX:MaxGCPauseMillis=100 -XX:+UseAdaptiveSizePolicy
        -XX:+UseAdaptiveSizePolicy
        :设置此选项后,并行收集器会自动选择年轻代区大小和相应的Survivor区比例,以达到目标系统规定的最低相应时间或者收集频率等,此值建议使用并行收集器时,一直打开。
    2. 响应时间优先的并发收集器
      如上文所述,并发收集器主要是保证系统的响应时间,减少垃圾收集时的停顿时间。适用于应用服务器、电信领域等。
      典型配置
      • java -Xmx3550m -Xms3550m -Xmn2g -Xss128k -XX:ParallelGCThreads=20 -XX:+UseConcMarkSweepGC -XX:+UseParNewGC
        -XX:+UseConcMarkSweepGC:设置年老代为并发收集。测试中配置这个以后,-XX:NewRatio=4的配置失效了,原因不明。所以,此时年轻代大小最好用-Xmn设置。
        -XX:+UseParNewGC:设置年轻代为并行收集。可与CMS收集同时使用。JDK5.0以上,JVM会根据系统配置自行设置,所以无需再设置此值。
      • java -Xmx3550m -Xms3550m -Xmn2g -Xss128k -XX:+UseConcMarkSweepGC -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5 -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
        -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由于并发收集器不对内存空间进行压缩、整理,所以运行一段时间以后会产生“碎片”,使得运行效率降低。此值设置运行多少次GC以后对内存空间进行压缩、整理。
        -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打开对年老代的压缩。可能会影响性能,但是可以消除碎片
  3. 辅助信息
    JVM提供了大量命令行参数,打印信息,供调试使用。主要有以下一些:
    • -XX:+PrintGC
      输出形式:[GC 118250K->113543K(130112K), 0.0094143 secs]

                      [Full GC 121376K->10414K(130112K), 0.0650971 secs]

    • -XX:+PrintGCDetails
      输出形式:[GC [DefNew: 8614K->781K(9088K), 0.0123035 secs] 118250K->113543K(130112K), 0.0124633 secs]

                      [GC [DefNew: 8614K->8614K(9088K), 0.0000665 secs][Tenured: 112761K->10414K(121024K), 0.0433488 secs] 121376K->10414K(130112K), 0.0436268 secs]

    • -XX:+PrintGCTimeStamps -XX:+PrintGC:PrintGCTimeStamps可与上面两个混合使用
      输出形式:11.851: [GC 98328K->93620K(130112K), 0.0082960 secs]
    • -XX:+PrintGCApplicationConcurrentTime:打印每次垃圾回收前,程序未中断的执行时间。可与上面混合使用
      输出形式:Application time: 0.5291524 seconds
    • -XX:+PrintGCApplicationStoppedTime:打印垃圾回收期间程序暂停的时间。可与上面混合使用
      输出形式:Total time for which application threads were stopped: 0.0468229 seconds
    • -XX:PrintHeapAtGC:打印GC前后的详细堆栈信息
      输出形式:
      34.702: [GC {Heap before gc invocations=7:
       def new generation   total 55296K, used 52568K [0x1ebd0000, 0x227d0000, 0x227d0000)
      eden space 49152K,  99% used [0x1ebd0000, 0x21bce430, 0x21bd0000)
      from space 6144K,  55% used [0x221d0000, 0x22527e10, 0x227d0000)
        to   space 6144K,   0% used [0x21bd0000, 0x21bd0000, 0x221d0000)
       tenured generation   total 69632K, used 2696K [0x227d0000, 0x26bd0000, 0x26bd0000)
      the space 69632K,   3% used [0x227d0000, 0x22a720f8, 0x22a72200, 0x26bd0000)
       compacting perm gen  total 8192K, used 2898K [0x26bd0000, 0x273d0000, 0x2abd0000)
         the space 8192K,  35% used [0x26bd0000, 0x26ea4ba8, 0x26ea4c00, 0x273d0000)
          ro space 8192K,  66% used [0x2abd0000, 0x2b12bcc0, 0x2b12be00, 0x2b3d0000)
          rw space 12288K,  46% used [0x2b3d0000, 0x2b972060, 0x2b972200, 0x2bfd0000)
      34.735: [DefNew: 52568K->3433K(55296K), 0.0072126 secs] 55264K->6615K(124928K)Heap after gc invocations=8:
       def new generation   total 55296K, used 3433K [0x1ebd0000, 0x227d0000, 0x227d0000)
      eden space 49152K,   0% used [0x1ebd0000, 0x1ebd0000, 0x21bd0000)
        from space 6144K,  55% used [0x21bd0000, 0x21f2a5e8, 0x221d0000)
        to   space 6144K,   0% used [0x221d0000, 0x221d0000, 0x227d0000)
       tenured generation   total 69632K, used 3182K [0x227d0000, 0x26bd0000, 0x26bd0000)
      the space 69632K,   4% used [0x227d0000, 0x22aeb958, 0x22aeba00, 0x26bd0000)
       compacting perm gen  total 8192K, used 2898K [0x26bd0000, 0x273d0000, 0x2abd0000)
         the space 8192K,  35% used [0x26bd0000, 0x26ea4ba8, 0x26ea4c00, 0x273d0000)
          ro space 8192K,  66% used [0x2abd0000, 0x2b12bcc0, 0x2b12be00, 0x2b3d0000)
          rw space 12288K,  46% used [0x2b3d0000, 0x2b972060, 0x2b972200, 0x2bfd0000)
      }
      , 0.0757599 secs]
    • -Xloggc:filename:与上面几个配合使用,把相关日志信息记录到文件以便分析。
  4. 常见配置汇总
    1. 堆设置
      • -Xms:初始堆大小
      • -Xmx:最大堆大小
      • -XX:NewSize=n:设置年轻代大小
      • -XX:NewRatio=n:设置年轻代和年老代的比值。如:为3,表示年轻代与年老代比值为1:3,年轻代占整个年轻代年老代和的1/4
      • -XX:SurvivorRatio=n:年轻代中Eden区与两个Survivor区的比值。注意Survivor区有两个。如:3,表示Eden:Survivor=3:2,一个Survivor区占整个年轻代的1/5
      • -XX:MaxPermSize=n:设置持久代大小
    2. 收集器设置
      • -XX:+UseSerialGC:设置串行收集器
      • -XX:+UseParallelGC:设置并行收集器
      • -XX:+UseParalledlOldGC:设置并行年老代收集器
      • -XX:+UseConcMarkSweepGC:设置并发收集器
    3. 垃圾回收统计信息
      • -XX:+PrintGC
      • -XX:+PrintGCDetails
      • -XX:+PrintGCTimeStamps
      • -Xloggc:filename
    4. 并行收集器设置
      • -XX:ParallelGCThreads=n:设置并行收集器收集时使用的CPU数。并行收集线程数。
      • -XX:MaxGCPauseMillis=n:设置并行收集最大暂停时间
      • -XX:GCTimeRatio=n:设置垃圾回收时间占程序运行时间的百分比。公式为1/(1+n)
    5. 并发收集器设置
      • -XX:+CMSIncrementalMode:设置为增量模式。适用于单CPU情况。
      • -XX:ParallelGCThreads=n:设置并发收集器年轻代收集方式为并行收集时,使用的CPU数。并行收集线程数。


四、调优总结

  1. 年轻代大小选择
    • 响应时间优先的应用尽可能设大,直到接近系统的最低响应时间限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此种情况下,年轻代收集发生的频率也是最小的。同时,减少到达年老代的对象。
    • 吞吐量优先的应用:尽可能的设置大,可能到达Gbit的程度。因为对响应时间没有要求,垃圾收集可以并行进行,一般适合8CPU以上的应用。
  2. 年老代大小选择
    • 响应时间优先的应用:年老代使用并发收集器,所以其大小需要小心设置,一般要考虑并发会话率会话持续时间等一些参数。如果堆设置小了,可以会造成内存碎片、高回收频率以及应用暂停而使用传统的标记清除方式;如果堆大了,则需要较长的收集时间。最优化的方案,一般需要参考以下数据获得:
      • 并发垃圾收集信息
      • 持久代并发收集次数
      • 传统GC信息
      • 花在年轻代和年老代回收上的时间比例
      减少年轻代和年老代花费的时间,一般会提高应用的效率
    • 吞吐量优先的应用:一般吞吐量优先的应用都有一个很大的年轻代和一个较小的年老代。原因是,这样可以尽可能回收掉大部分短期对象,减少中期的对象,而年老代尽存放长期存活对象。
  3. 较小堆引起的碎片问题
    因为年老代的并发收集器使用标记、清除算法,所以不会对堆进行压缩。当收集器回收时,他会把相邻的空间进行合并,这样可以分配给较大的对象。但是,当堆空间较小时,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出现“碎片”,如果并发收集器找不到足够的空间,那么并发收集器将会停止,然后使用传统的标记、清除方式进行回收。如果出现“碎片”,可能需要进行如下配置:
    • -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使用并发收集器时,开启对年老代的压缩。
    • -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0:上面配置开启的情况下,这里设置多少次Full GC后,对年老代进行压缩
posted @ 2012-12-11 10:28 昊天 阅读(358) | 评论 (0)编辑 收藏
/*==============================================================*/
/* 需要用user1账号执行下面的授权                                */
/*==============================================================*/ 
grant select any table to user;
grant create materialized view to user;
grant on commit refresh to user;  

/*==============================================================*/
/* 需要用sys账号执行下面的授权                                  */
/*==============================================================*/ 
grant exempt access policy to user;
grant exempt access policy to user;
grant exempt access policy to user;

drop materialized view log on AAA;
create materialized view log on AAA with primary key

drop materialized view AAA;
create materialized view AAA 
refresh fast 
on commit as 
select bindid, merchantid, userid, bindtime, bindtype, username, gsmsn
  
from AAA t;
  
drop materialized view log on DDD;
create materialized view log on DDD with primary key

drop materialized view BBB;
create materialized view  BBB
refresh fast 
on commit as 
select MERCHANTID,
       COMPANYNAME,
       ORGANIZATION
  
from DDD t; 
  
drop materialized view log on BBB;
drop materialized view log on CCC;
drop materialized view log on CCC;
create materialized view log on BBB WITH rowid ,SEQUENCE (userid,timinalid,ACCOUNTNO,IMSI,REGDATE,NICKNAME,SEX,INVALID,ISACTIVE,USERTYPE,STATUS,BIZTYPE,ACTIVEDATE,SIGNATURE,PHOTOID,CITYID,CARID,USERPHOTO,USERCARPHOTO,MOBILENO,EMAIL,LOGINDAYS,LASTLOGINDATE,USERSTATUS,LATELYCITY,LATELYCITYDATE) INCLUDING NEW VALUES;
create materialized view log on CCC WITH rowid ,SEQUENCE (IDENTIFYCARD,CARNUMBER,FDJNUMBER,FOURSSHOP,DELIVERDATE,BIRTHDATE,ADDRESS,MILEAGE,MILEAGETIME) INCLUDING NEW VALUES;
create materialized view log on CCC WITH rowid ,SEQUENCE (DEVICEID,IMSI,ISSUEMONTH,ICCID,SIMPHONE,GSMSN,DEVICESN,CURVER,DEVICETYPE,IS3GNET,IMSITYPE,TERMINALINFO,RATEID,CARDSTATUS) INCLUDING NEW VALUES;

drop materialized view DDD;
create materialized view DDD
refresh fast 
on commit as 
select a.rowid arowid,
       a.USERID,
       a.ACCOUNTNO,
       b.rowid browid,       
       b.USERNAME,
       c.rowid crowid,       
       c.DEVICEID 
  
from BBB a ,CCC b,CCC c 
 
where a.userid = b.userid(+
   
and a.timinalid = c.terminalid(+);
  
 
 
create index INDEX_DDD on DDD(merchantid)
  tablespace SSS
  pctfree 
10
  initrans 
2
  maxtrans 
255
  storage
  (
    initial 5M
    minextents 
5
    maxextents unlimited
  ); 
  
 
create index INDEX_AAA on AAA(userid)
  tablespace SSS
  pctfree 
10
  initrans 
2
  maxtrans 
255
  storage
  (
    initial 5M
    minextents 
5
    maxextents unlimited
  ); 
    
 
create index INDEX_BBB on BBB(merchantid)
  tablespace SSS
  pctfree 
10
  initrans 
2
  maxtrans 
255
  storage
  (
    initial 10M
    minextents 
5
    maxextents unlimited
  ); 
  

 
create index INDEX_CCC on CCC(userid)
  tablespace SSS
  pctfree 
10
  initrans 
2
  maxtrans 
255
  storage
  (
    initial 10M
    minextents 
5
    maxextents unlimited
  ); 
posted @ 2012-06-15 14:51 昊天 阅读(29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Apache的MINA是一个被用来构建高性能和高可伸缩性应用程序的网络应用框架,它提供了一套统一的建立在Java NIO之上的事件驱动的异步API。

对于MINA框架的了解,MINA官方的几篇文章是必须要看的,如下:

*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http://mina.apache.org/mina-based-application-architecture.html
* Server Architecture http://mina.apache.org/server-architecture.html
* Client Architecture http://mina.apache.org/client-architecture.html

其中几个主要的组件如下:

I/O Service - 用来处理I/O流,对于Server端就是IOAcceptor的实现类接受Client端的连接请求,对于Client端就是IoConnector的实现类来建立到Server端的连接。

I/O Filter Chain - 用来过滤或转化数据。对于Server端和Client端来说都是IoFilter接口的实现类,MINA自己内建了很多IoFilter接口的实现类。具体可以参考官方文档。

I/O Handler - 用来处理真正业务逻辑的类。对于Server端和Client端来说都是IoHandler接口的实现类,通常来说需要自己编写。


由于Server端和Client端都是基于以上三个组件的,因此对于Server端和Client端编程来说就都有类似的代码结构。

对于Server端来说:

1. 创建I/O service - 这里就是创建IOAcceptor类监听端口。

2. 创建I/O Filter Chain - 这里就是告诉使用那些IoFilter。
3. 创建I/O Handler - 自己的业务逻辑。 

对于Client端来说:

1. 创建I/O service - 这里就是创建IOConnector类来建立到Server端的连接。

2. 创建I/O Filter Chain - 这里就是告诉使用那些IoFilter。

3. 创建I/O Handler - 自己的业务逻辑。

下面来通过一个例子看看MINA是怎样工作的。由于大多数应用都是基于TCP/IP的应用,所以这里也就不再说UDP/IP了。

这里我使用了Maven来创建了一个简单java应用程序,具体步骤请参Maven的官方手册。这里只是将我用到的maven配置文件pom.xml列出,方便下面及后续文章使用。具体pom.xml文件内容如下:

 

  1.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2.     xsi:schemaLocation="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http://maven.apache.org/maven-v4_0_0.xsd">  
  3.     <modelVersion>4.0.0</modelVersion>  
  4.     <groupId>com.google.code.garbagecan.minastudy</groupId>  
  5.     <artifactId>minastudy</artifactId>  
  6.     <packaging>jar</packaging>  
  7.     <version>1.0-SNAPSHOT</version>  
  8.     <name>minastudy</name>  
  9.     <url>http://maven.apache.org</url>  
  10.     <dependencies>  
  11.         <dependency>  
  12.             <groupId>org.apache.mina</groupId>  
  13.             <artifactId>mina-core</artifactId>  
  14.             <version>2.0.4</version>  
  15.         </dependency>  
  16.         <dependency>  
  17.             <groupId>org.apache.mina</groupId>  
  18.             <artifactId>mina-filter-compression</artifactId>  
  19.             <version>2.0.4</version>  
  20.         </dependency>  
  21.         <dependency>  
  22.             <groupId>org.slf4j</groupId>  
  23.             <artifactId>slf4j-api</artifactId>  
  24.             <version>1.3.0</version>  
  25.         </dependency>  
  26.         <dependency>  
  27.             <groupId>org.slf4j</groupId>  
  28.             <artifactId>slf4j-log4j12</artifactId>  
  29.             <version>1.3.0</version>  
  30.         </dependency>  
  31.     </dependencies>  
  32. </project>  
首先来看Server端的代码

 

 

  1. package com.google.code.garbagecan.minastudy.sample1;  
  2.   
  3.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4. import java.net.InetSocketAddress;  
  5. import java.nio.charset.Charset;  
  6.   
  7. import org.apache.mina.core.service.IoAcceptor;  
  8. import org.apache.mina.core.service.IoHandlerAdapter;  
  9. import org.apache.mina.core.session.IdleStatus;  
  10. import org.apache.mina.core.session.IoSession;  
  11. import org.apache.mina.filter.codec.ProtocolCodecFilter;  
  12. import org.apache.mina.filter.codec.textline.TextLineCodecFactory;  
  13. import org.apache.mina.filter.logging.LoggingFilter;  
  14. import org.apache.mina.transport.socket.nio.NioSocketAcceptor;  
  15. import org.slf4j.Logger;  
  16. import org.slf4j.LoggerFactory;  
  17.   
  18. public class MyServer {  
  19.       
  20.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MyServer.class);  
  21.       
  2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3.         IoAcceptor acceptor = new NioSocketAcceptor();  
  24.   
  25.         acceptor.getFilterChain().addLast("logger"new LoggingFilter());  
  26.         acceptor.getFilterChain().addLast("codec"new ProtocolCodecFilter(new TextLineCodecFactory(Charset.forName("UTF-8"))));  
  27.   
  28.         acceptor.setHandler(new IoHandlerAdapter() {  
  29.               
  30.             @Override  
  31.             public void sessionCreated(IoSession session) throws Exception {  
  32.             }  
  33.               
  34.             @Override  
  35.             public void sessionOpened(IoSession session) throws Exception {  
  36.             }  
  37.   
  38.             @Override  
  39.             public void sessionClosed(IoSession session) throws Exception {  
  40.             }  
  41.   
  42.             @Override  
  43.             public void sessionIdle(IoSession session, IdleStatus status) throws Exception {  
  44.             }  
  45.   
  46.             @Override  
  47.             public void exceptionCaught(IoSession session, Throwable cause) throws Exception {  
  48.                 logger.error(cause.getMessage(), cause);  
  49.                 session.close(true);  
  50.             }  
  51.   
  52.             @Override  
  53.             public void messageReceived(IoSession session, Object message) throws Exception {  
  54.                 logger.info("Received message " + message);  
  55.                 session.write(message);  
  56.             }  
  57.   
  58.             @Override  
  59.             public void messageSent(IoSession session, Object message) throws Exception {  
  60.                 logger.info("Sent message " + message);  
  61.             }  
  62.         });  
  63.           
  64.         try {  
  65.             acceptor.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10000));  
  66.         } catch (IOException ex) {  
  67.             logger.error(ex.getMessage(), ex);  
  68.         }  
  69.     }  
  70. }  
1. 首先创建I/O Service,这里使用的是NioSocketAcceptor类来创建了一个IoAcceptor实例。

 

2. 创建I/O Filter Chain,这里使用了两个IoFilter,一个是LoggingFilter用来记录日志和打印事件消息,另一个是ProtocolCodecFilter实例用来编码数据,这里其实就是将传递的数据编码成文本。

3. 创建I/O Handler,不要害怕,看起来代码多,其实就是一个实现了IoHandler接口的子类,自己需要实现其中的一些方法,这里方法比较多,但是我在这里只实现了messageSent,messageReceived和exceptionCaught方法。

4. 最后就是让IoAcceptor类实例绑定端口实现监听。

下面看看Client端的代码

  1. package com.google.code.garbagecan.minastudy.sample1;  
  2.   
  3. import java.net.InetSocketAddress;  
  4. import java.nio.charset.Charset;  
  5.   
  6. import org.apache.mina.core.RuntimeIoException;  
  7. import org.apache.mina.core.future.ConnectFuture;  
  8. import org.apache.mina.core.service.IoConnector;  
  9. import org.apache.mina.core.service.IoHandlerAdapter;  
  10. import org.apache.mina.core.session.IdleStatus;  
  11. import org.apache.mina.core.session.IoSession;  
  12. import org.apache.mina.filter.codec.ProtocolCodecFilter;  
  13. import org.apache.mina.filter.codec.textline.TextLineCodecFactory;  
  14. import org.apache.mina.filter.logging.LoggingFilter;  
  15. import org.apache.mina.transport.socket.nio.NioSocketConnector;  
  16. import org.slf4j.Logger;  
  17. import org.slf4j.LoggerFactory;  
  18.   
  19. public class MyClient {  
  20.       
  21.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MyClient.class);  
  22.       
  2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4.         IoConnector connector = new NioSocketConnector();  
  25.         connector.setConnectTimeoutMillis(10 * 1000);  
  26.           
  27.         connector.getFilterChain().addLast("logger"new LoggingFilter());  
  28.         connector.getFilterChain().addLast("codec"new ProtocolCodecFilter(new TextLineCodecFactory(Charset.forName("UTF-8"))));  
  29.           
  30.         connector.setHandler(new IoHandlerAdapter() {  
  31.               
  32.             @Override  
  33.             public void sessionCreated(IoSession session) throws Exception {  
  34.             }  
  35.   
  36.             @Override  
  37.             public void sessionOpened(IoSession session) throws Exception {  
  38.                 for (int i = 0; i < 10; i++) {  
  39.                     session.write("Hello user_" + i);  
  40.                 }  
  41.                 session.write("Bye");  
  42.             }  
  43.   
  44.             @Override  
  45.             public void sessionClosed(IoSession session) throws Exception {  
  46.             }  
  47.   
  48.             @Override  
  49.             public void sessionIdle(IoSession session, IdleStatus status) throws Exception {  
  50.             }  
  51.   
  52.             @Override  
  53.             public void exceptionCaught(IoSession session, Throwable cause) throws Exception {  
  54.                 logger.error(cause.getMessage(), cause);  
  55.                 session.close(true);  
  56.             }  
  57.   
  58.             @Override  
  59.             public void messageReceived(IoSession session, Object message) throws Exception {  
  60.                 logger.info("Received message " + message);  
  61.                 if (message.toString().equalsIgnoreCase("Bye")) {  
  62.                     session.close(true);  
  63.                 }  
  64.             }  
  65.   
  66.             @Override  
  67.             public void messageSent(IoSession session, Object message) throws Exception {  
  68.                 logger.info("Sent message " + message);  
  69.             }  
  70.         });  
  71.   
  72.         IoSession session = null;  
  73.         try {  
  74.             ConnectFuture future = connector.connect(new InetSocketAddress("localhost"10000));  
  75.             future.awaitUninterruptibly();  
  76.             session = future.getSession();  
  77.         } catch (RuntimeIoException e) {  
  78.             logger.error(e.getMessage(), e);  
  79.         }  
  80.   
  81.         session.getCloseFuture().awaitUninterruptibly();  
  82.         connector.dispose();  
  83.     }  
  84. }  

1. 首先创建I/O Service,这里使用的是NioSocketConnector类来创建了一个IoConnector实例,并设置连接超时为10秒。

2. 创建I/O Filter Chain,和服务器端同样设置了两个IoFilter,一个是LoggingFilter用来记录日志和打印事件消息,另一个是ProtocolCodecFilter实例用来编码数据,这里其实就是将传递的数据编码成文本。

3. 创建I/O Handler,也不要害怕,看起来代码多,其实也是一个实现了IoHandler接口的子类,并且自己实现了sessionOpened,messageSent,messageReceived和exceptionCaught方法。实现sessionOpened方法是为了在建立连接后向Server端发送消息。另外看一下messageReceived方法实现,在接收到服务器端的消息后关闭会话。从而可以使Client程序最终能够退出。

4. 最后就是IoConnector实例类连接远端的Server。

 

下面测试一下上面的程序,首先运行MyServer类,然后运行MyClient类,就可以分别在各自的终端上看到事件日志以及发送/接收的消息了。

posted @ 2012-06-12 16:30 昊天 阅读(81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ReentrantLock是jdk5引入的新的锁机制,它与内部锁(synchronize) 相同的并发性和内存语义,比如可重入加锁语义。在中等或者更高负荷下,ReentrantLock有更好的性能,并且拥有可轮询和可定时的请求锁等高级功能。这个程序简单对比了ReentrantLock公平锁、ReentrantLock非公平锁以及内部锁的性能,从结果上看,非公平的ReentrantLock表现最好。内部锁也仅仅是实现统计意义上的公平,结果也比公平的ReentrantLock好上很多。这个程序仅仅是计数,启动N个线程,对同一个Counter进行递增,显然,这个递增操作需要同步以保证原子性,采用不同的锁来实现同步,然后查看结果。
Counter接口:
package net.rubyeye.concurrency.chapter13;

public interface Counter {
    
public long getValue();

    
public void increment();

}

然后,首先使用我们熟悉的synchronize来实现同步:
package net.rubyeye.concurrency.chapter13;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Benchmark implements Counter {
    
private long count = 0;

    
public long getValue() {
        
return count;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increment() {
        count
++;
    }
}

采用ReentrantLock的版本,切记要在finally中释放锁,这是与synchronize使用方式最大的不同,内部锁jvm会自动帮你释放锁,而ReentrantLock需要你自己来处理。
package net.rubyeye.concurrency.chapter13;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Lock;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public class ReentrantLockBeanchmark implements Counter {

    
private volatile long count = 0;

    
private Lock lock;

    
public ReentrantLockBeanchmark() {
        
// 使用非公平锁,true就是公平锁
        lock = new ReentrantLock(false);
    }

    
public long getValue()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return count;
    }

    
public void increment() {
        lock.lock();
        
try {
            count
++;
        } 
finally {
            lock.unlock();
        }
    }

}

    写一个测试程序,使用CyclicBarrier来等待所有任务线程创建完毕以及所有任务线程计算完成,清单如下:
package net.rubyeye.concurrency.chapter13;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yclicBarrier;

public class BenchmarkTest {
    
private Counter counter;

    
private CyclicBarrier barrier;

    
private int threadNum;

    
public BenchmarkTest(Counter counter, int threadNum) {
        
this.counter = counter;
        barrier 
= new CyclicBarrier(threadNum + 1); //关卡计数=线程数+1
        this.threadNum = threadNu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BenchmarkTest(new SynchronizeBenchmark(), 5000).test();
       
//new BenchmarkTest(new ReentrantLockBeanchmark(), 5000).test();
        //new BenchmarkTest(new ReentrantLockBeanchmark(), 5000).test();   
    }

    
public void test() {
        
try {
            
for (int i = 0; i < threadNum; i++) {
                
new TestThread(counter).start();
            }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barrier.await(); // 等待所有任务线程创建
            barrier.await(); // 等待所有任务计算完成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
"count value:" + counter.getValue());
            System.out.println(
"花费时间:" + (end - start) + "毫秒");
        } 
catch (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class TestThread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Counter counter;

        
public TestThread(final Counter counter) {
            
this.counter = counter;
        }

        
public void run() {
            
try {
                barrier.await();
                
for (int i = 0; i < 100; i++)
                    counter.increment();
                barrier.await();
            } 
catch (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
}

分别测试一下,

将启动的线程数限定为500,结果为:
公平ReentrantLock:      210 毫秒
非公平ReentrantLock :   39  毫秒
内部锁:                          39 毫秒

将启动的线程数限定为1000,结果为:
公平ReentrantLock:      640 毫秒
非公平ReentrantLock :   81 毫秒
内部锁:                           60 毫秒

线程数不变,test方法中的循环增加到1000次,结果为:
公平ReentrantLock:      16715 毫秒
非公平ReentrantLock :   168 毫秒
内部锁:                           639  毫秒

将启动的线程数增加到2000,结果为:
公平ReentrantLock:      1100 毫秒
非公平ReentrantLock:   125 毫秒
内部锁:                           130 毫秒

将启动的线程数增加到3000,结果为:
公平ReentrantLock:      2461 毫秒
非公平ReentrantLock:   254 毫秒
内部锁:                           307 毫秒

启动5000个线程,结果如下:
公平ReentrantLock:      6154  毫秒
非公平ReentrantLock:   623   毫秒
内部锁:                           720 毫秒

非公平ReentrantLock和内部锁的差距,在jdk6上应该缩小了,据说jdk6的内部锁机制进行了调整。
posted @ 2012-04-12 10:31 昊天 阅读(525) | 评论 (1)编辑 收藏
     摘要: 这里演示的是Spring中使用AspectJ注解和XML配置两种方式实现AOP 下面是使用AspectJ注解实现AOP的Java Project 首先是位于classpath下的applicationContext.xml文件   Code highlighting produced by Actipro CodeHighlighter (freeware)http://www....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4-11 16:49 昊天 阅读(3099) | 评论 (0)编辑 收藏
访问量上升,数据库压力大,怎么办?好办法是在中间挡一层缓存!这个缓存要求高效,不能比数据库慢,否则服务质量受影响;如果能把数据用hash打散存储到硬盘,也是可以的,不过在内存越来越便宜的今天,还是使用内存吧!

    mysql也有自己的缓存,也是存储在内存的,但是有一个说法是:

以下是引用片段:

只能有一个实例
意味着你能存储内容的上限就是你服务器的可用内存,一台服务器能有多少内存?你又能存多少呢?

只要有写操作,mysql的query cache就失效
只要数据库内容稍有改变,那怕改变的是其他行,mysql的query cache也会失效

    再说,如果mysql都抗不住了,怎么还能指望它提供的缓存呢?

    所以我可以使用memcached了!他的好处和如何用可以参考:

以下是引用片段:

1:《Memcache和mysql交互流程操作原理

2:《让memcached和mysql更好的工作

    开发时面对需求是个麻烦事,更漫长而闹心的是维护,所以我更关心的是memcached运行中的情况。还好的是,memcached的作者给我们提供查看运行情况的命令。主要是“stats”,使用方法为 “telnet ip 端口号”,登录后使用“stats”命令。

    然后你可以看见很多内容,具体可以参考:《memcacche stats

以下是引用片段:

pid = process id
uptime = number of seconds since the process was started
time = current time
version = memcached version
rusage_user = seconds the cpu has devoted to the process as the user
rusage_system = seconds the cpu has devoted to the process as the system
curr_items = total number of items currently in memcache
total_items = total number of items that have passed through the cache
bytes = total number of bytes currently in use by curr_items
curr_connections = total number of open connections to memcached
connection_structures = ???
cmd_get = total GET commands issued to the server
cmd_set = total SET commands issued to the server
get_hits = total number of times a GET command was able to retrieve and
return data
get_misses = total number of times a GET command was unable to retrieve and
return data
bytes_read = total number of bytes input into the server
bytes_written = total number of bytes written by the server
limit_maxbytes = total storage bytes available to the server.

    着重说一下几个对观测很有用的项。

    limit_maxbytes、bytes

    memcached在存储的时候是可以设置失效时间的,但如果存储已经满了,那旧数据即使没有到过期时间,也会被移除。所以需要观察memcached存储是否已经满了,同时这对扩容也是有意义的参考。limit_maxbytes即总的存储大小,而bytes就是已经使用的大小,从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看出在memcached启动时,我们为它分配的内存是否足够使用。

    cmd_get、cmd_set

    memcached启动后,我们对它一共做了多少次读取操作呢?从这两个参数可以观察出来。

    get_hits、get_misses

    使用memcached后,我们需要评估我们使用的策略是否合理。不能够使用中间缓存后,后端的数据库还是有较大的访问量,这样的话中间缓存就变得没有意义了。get_hits表示命中了多少次读取,即来memcached取到了多少有效数据;get_misses表示没有命中的次数,即此次来取数据的时候,memcached并没有你所查询的数据。如果没有清零统计数据的话,cmd_get = get_hits + get_misses。

    memcached 的状态查询还有其它的命令,可以参考:《Memcached的stats命令

    如下:

stats reset
清空统计数据

stats malloc
显示内存分配数据

stats maps
这个不太确定,看源代码是把/proc/self/maps的数据显示出来。

stats cachedump slab_id limit_num
显示某个slab中的前limit_num个key列表,显示格式如下
ITEM key_name [ value_length b; expire_time|access_time s]
其中,memcached 1.2.2及以前版本显示的是  访问时间(timestamp)
1.2.4以上版本,包括1.2.4显示 过期时间(timestamp)
如果是永不过期的key,expire_time会显示为服务器启动的时间

stats cachedump 7 2
ITEM copy_test1 [250 b; 1207795754 s]
ITEM copy_test [248 b; 1207793649 s]

stats slabs
显示各个slab的信息,包括chunk的大小、数目、使用情况等

stats items
显示各个slab中item的数目和最老item的年龄(最后一次访问距离现在的秒数)

stats detail [on|off|dump]
设置或者显示详细操作记录

参数为on,打开详细操作记录
参数为off,关闭详细操作记录
参数为dump,显示详细操作记录(每一个键值get、set、hit、del的次数)

stats detail dump
PREFIX copy_test2 get 1 hit 1 set 0 del 0
PREFIX copy_test1 get 1 hit 1 set 0 del 0
PREFIX cpy get 1 hit 0 set 0 del 0

memcached数据存储和取回相关的基本命令只有4条。
下面将采用telnet与memcached进行交互,并介绍这4条基本命令。
假设memcached服务器在本机上,并监听在默认端口11211上。

telnet连接到memcached:
telnet 127.0.0.1 11211

SET:添加一个新的条目到memcached,或是用新的数据替换掉已存在的条目

set test1 0 0 10
testing001
STORED

ADD:仅当key不存在的情况下存储数据。如果一个key已经存在,将得到NOT_STORED的响应

add test1 0 0 10
testing002
NOT_STORED
add test2 0 0 10
testing002
STORED

REPLACE:仅当key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存储数据。如果一个key不存在,将得到NOT_STORED的响应

replace test1 0 0 10
testing003
STORED
replace test3 0 0 10
testing003
NOT_STORED

GET:从memcached中返回数据。从缓存中返回数据时,将在第一行得到key的名字,flag的值和返回的value的长度。真正的数据在第二行,最后返回END。如果key并不存在,那么在第一行就直接返回END。

get test1
VALUE test1 0 10
testing003
END
get test4
END
get test1 test2
VALUE test1 0 10
testing003
END

注:像上面那样你可以在一个请求中包含多个由空格分开的key。当请求多个key时,将只会得到那些有存储数据的key的响应。memcached将不会响应没有存储Data的key。

###################################################################

1、启动Memcache 常用参数
memcached 1.4.3
-p <num>      设置端口号(默认不设置为: 11211)
-U <num>      UDP监听端口 (默认: 11211, 0 时关闭)  
-l <ip_addr>  绑定地址 (默认:所有都允许,无论内外网或者本机更换IP,有安全隐患,若设置为127.0.0.1就只能本机访问)
-d            独立进程运行
-u <username> 绑定使用指定用于运行进程 <username>
-m <num>      允许最大内存用量,单位M (默认: 64 MB)
-P <file>     将PID写入文件<file>,这样可以使得后边进行快速进程终止, 需要与 -d 一起使用
如:
在linux下:./usr/local/bin/memcached -d -u jb-mc -l 192.168.1.197 -m 2048 -p 12121
在window下:d:\App_Serv\memcached\memcached.exe -d RunService -l 127.0.0.1 -p 11211 -m 500
在windows下注册为服务后运行:
sc.exe create jb-Memcached binpath= “d:\App_Serv\memcached\memcached.exe -d RunService -p 11211 -m 500″ start= auto
net start jb-Memcached

2、连接:telnet 127.0.0.1 11211
不要说不会用这个?

3、写入memcache
<command name> <key> <flags> <exptime> <bytes>\r\n <data block>\r\n
a) <command name> 可以是”set”, “add”, “replace”。
“set”表示按照相应的<key>存储该数据,没有的时候增加,有的覆盖。
“add”表示按照相应的<key>添加该数据,但是如果该<key>已经存在则会操作失败。
“replace”表示按照相应的<key>替换数据,但是如果该<key>不存在则操作失败

b) <key> 客户端需要保存数据的key。

c) <flags> 是一个16位的无符号的整数(以十进制的方式表示)。
该标志将和需要存储的数据一起存储,并在客户端get数据时返回。
客户可以将此标志用做特殊用途,此标志对服务器来说是不透明的。

d) <exptime> 过期的时间。
若为0表示存储的数据永远不过时(但可被服务器算法:LRU 等替换)。
如果非0(unix时间或者距离此时的秒数),当过期后,服务器可以保证用户得不到该数据(以服务器时间为标准)。

e) <bytes> 需要存储的字节数(不包含最后的”\r\n”),当用户希望存储空数据时,<bytes>可以为0

f) 最后客户端需要加上”\r\n”作为”命令头”的结束标志。
<data block>\r\n

紧接着”命令头”结束之后就要发送数据块(即希望存储的数据内容),最后加上”\r\n”作为此次通讯的结束。

结果响应:reply
当以上数据发送结束之后,服务器将返回一个应答。可能有如下的情况:

a) “STORED\r\n”:表示存储成功
b) “NOT_STORED\r\n” : 表示存储失败,但是该失败不是由于错误。
通常这是由于”add”或者”replace”命令本身的要求所引起的,或者该项在删除队列之中。

如: set key 33 0 4\r\n
ffff\r\n

4、获取/检查KeyValue
get <key>*\r\n
a) <key>* 表示一个或者多个key(以空格分开)
b) “\r\n” 命令头的结束

结果响应:reply
服务器端将返回0个或者多个的数据项。每个数据项都是由一个文本行和一个数据块组成。当所有的数据项都接收完毕将收到”END\r\n”
每一项的数据结构:
VALUE <key> <flags> <bytes>\r\n
<data block>\r\n

a) <key> 希望得到存储数据的key
b) <falg> 发送set命令时设置的标志项
c) <bytes> 发送数据块的长度(不包含”\r\n”)
d) “\r\n” 文本行的结束标志
e) <data block> 希望接收的数据项。
f) “\r\n” 接收一个数据项的结束标志。

如果有些key出现在get命令行中但是没有返回相应的数据,这意味着服务器中不存在这些项,这些项过时了,或者被删除了
如:get aa
VALUE aa 33 4
ffff
END

5、删除KeyValue:
delete <key> <time>\r\n

a) <key> 需要被删除数据的key
b) <time> 客户端希望服务器将该数据删除的时间(unix时间或者从现在开始的秒数)
c) “\r\n” 命令头的结束

6、检查Memcache服务器状态:
stats\r\n
在这里可以看到memcache的获取次数,当前连接数,写入次数,已经命中率等;

pid : 进程id
uptime :总的运行时间,秒数
time : 当前时间
version : 版本号
……
curr_items : 当前缓存中的KeyValue数量
total_items : 曾经总共经过缓存的KeyValue数量
bytes : 所有的缓存使用的内存量
curr_connections 当前连接数
….
cmd_get : 总获取次数
cmd_set : 总的写入次数
get_hits : 总的命中次数
miss_hits :  获取失败次数
…..
bytes_read : 总共读取的流量字节数
bytes_written : 总的写入流量字节
limit_maxbytes : 最大允许使用的内存量,字节

7、高级缓存细节查看方法:
stats reset
清空统计数据

stats malloc
显示内存分配数据

stats cachedump slab_id limit_num
显示某个slab中的前limit_num个key列表,显示格式如下
ITEM key_name [ value_length b; expire_time|access_time s]
其中,memcached 1.2.2及以前版本显示的是  访问时间(timestamp)
1.2.4以上版本,包括1.2.4显示 过期时间(timestamp)
如果是永不过期的key,expire_time会显示为服务器启动的时间

stats cachedump 7 2
ITEM copy_test1 [250 b; 1207795754 s]
ITEM copy_test [248 b; 1207793649 s]

stats slabs
显示各个slab的信息,包括chunk的大小、数目、使用情况等

stats items
显示各个slab中item的数目和最老item的年龄(最后一次访问距离现在的秒数)

stats detail [on|off|dump]
设置或者显示详细操作记录

参数为on,打开详细操作记录
参数为off,关闭详细操作记录
参数为dump,显示详细操作记录(每一个键值get、set、hit、del的次数)

8、清空所有键值
flush_all
注:flush并不会将items删除,只是将所有的items标记为expired,因此这时memcache依旧占用所有内存。

8、退出
quit\r\n

 

posted @ 2012-04-11 11:03 昊天 阅读(42394)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今天要介绍的是Simple-Spring-Memcached,它封装了对MemCached的调用,使MemCached的客户端开发变得超乎寻常的简单,只要一行代码就行:

@ReadThroughAssignCache(assignedKey = "VETS", expiration = 300, namespace = "NELZ")

是不是很神奇?这行代码指定了MemCached的key,过期时间和命名空间。假设你的MemCached服务器IP是:196.168.10.101,端口是:12000,那么在数据调用的配置文件中只要加上下面配置代码就可以了:

 

1 <import resource="classpath:simplesm-context.xml" />
5 <bean id="memcachedConnectionBean" class="net.nelz.simplesm.config.MemcachedConnectionBean">
7 <property name="consistentHashing" value="true" />
9 <property name="nodeList" value="196.168.10.101:12000" />
5 </bean>

  

从simplesm-context.xml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它所封装的类和方法:

 

1 <bean id="memcachedClientFactory" class="net.nelz.simplesm.config.MemcachedClientFactory" >
3 property name="bean" ref="memcachedConnectionBean" />
5 </bean>
9 <bean id="memcachedClient" factory-bean="memcachedClientFactory" factory-method="createMemcachedClient" />
13 <bean id="methodStore" class="net.nelz.simplesm.aop.CacheKeyMethodStoreImpl" />
17 <bean id="net.nelz.simplesm.DefaultKeyProvider" class="net.nelz.simplesm.impl.DefaultKeyProvider">
19 <property name="methodStore" ref="methodStore" />
21 </bean>
25 <bean id="readThroughSingleCache" class="net.nelz.simplesm.aop.ReadThroughSingleCacheAdvice">
27 <property name="cache" ref="memcachedClient" />
29 <property name="methodStore" ref="methodStore" />
31 <property name="defaultKeyProvider" ref="net.nelz.simplesm.DefaultKeyProvider" />
33 </bean>
35 <bean id="readThroughMultiCache" class="net.nelz.simplesm.aop.ReadThroughMultiCacheAdvice">
37 <property name="cache" ref="memcachedClient" />
39 <property name="methodStore" ref="methodStore" />
41 <property name="defaultKeyProvider" ref="net.nelz.simplesm.DefaultKeyProvider" />
43 </bean>
45 <bean id="readThroughAssignCache" class="net.nelz.simplesm.aop.ReadThroughAssignCacheAdvice">
47 <property name="cache" ref="memcachedClient" />
49 <property name="methodStore" ref="methodStore" />
51 <property name="defaultKeyProvider" ref="net.nelz.simplesm.DefaultKeyProvider" />
53 </bean>
54
55 <bean id="updateSingleCache" class="net.nelz.simplesm.aop.UpdateSingleCacheAdvice">
57 <property name="cache" ref="memcachedClient" />
59 <property name="methodStore" ref="methodStore" />
61 <property name="defaultKeyProvider" ref="net.nelz.simplesm.DefaultKeyProvider" />
63 </bean>
64
65 <bean id="updateMultiCache" class="net.nelz.simplesm.aop.UpdateMultiCacheAdvice">
67 <property name="cache" ref="memcachedClient" />
69 <property name="methodStore" ref="methodStore" />
71 <property name="defaultKeyProvider" ref="net.nelz.simplesm.DefaultKeyProvider" />
73 </bean>
75 <bean id="updateAssignCache" class="net.nelz.simplesm.aop.UpdateAssignCacheAdvice">
77 <property name="cache" ref="memcachedClient" />
79 <property name="methodStore" ref="methodStore" />
81 <property name="defaultKeyProvider" ref="net.nelz.simplesm.DefaultKeyProvider" />
83 </bean>
85 <bean id="invalidateSingleCache" class="net.nelz.simplesm.aop.InvalidateSingleCacheAdvice">
87 <property name="cache" ref="memcachedClient" />
89 <property name="methodStore" ref="methodStore" />
91 <property name="defaultKeyProvider" ref="net.nelz.simplesm.DefaultKeyProvider" />
93 </bean>
95 <bean id="invalidateMultiCache" class="net.nelz.simplesm.aop.InvalidateMultiCacheAdvice">
97 <property name="cache" ref="memcachedClient" />
99 <property name="methodStore" ref="methodStore" />
101 <property name="defaultKeyProvider" ref="net.nelz.simplesm.DefaultKeyProvider" />
103 </bean>






105 <bean id="invalidateAssignCache" class="net.nelz.simplesm.aop.InvalidateAssignCacheAdvice">
107 <property name="cache" ref="memcachedClient" />
109 <property name="methodStore" ref="methodStore" />
111 <property name="defaultKeyProvider" ref="net.nelz.simplesm.DefaultKeyProvider" />
113 </bean>

 

Simple-Spring-Memcached还提供了一个例子,在spring的petClinic例子中加入了几行代码,就实现了对MemCached的调用:

 

1 import net.nelz.simplesm.annotations.ReadThroughAssignCache;
2
3 import net.nelz.simplesm.annotations.ReadThroughSingleCache;
4
5 @ReadThroughAssignCache(assignedKey = "VETS", expiration = 300, namespace = "NELZ")
6
7 public Collection<Vet> getVets() {
8
9 System.out.println("\n ! ! !Gonna wait a bit: " + new Date() + "\n");
10
11 try {
12
13 Thread.sleep(4000);
14
15 } catch (Exception ex) {}
16
17 return sessionFactory.getCurrentSession().createQuery("from Vet vet order by vet.lastName, vet.firstName").list();
18
19 }

  

为了加强测试的效果,在第一次读取数据时,故意停顿了一下(sleep)。

posted @ 2012-04-10 17:18 昊天 阅读(107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Memcached是高性能的,分布式的内存对象缓存系统,用于在动态应用中减少数据库负载,提升访问速度。Memcached由Danga Interactive开发,用于提升LiveJournal.com访问速度的。LJ每秒动态页面访问量几千次,用户700万。Memcached将数据库负载大幅度降低,更好的分配资源,更快速访问。

    上网baidu了很多东西,几乎都差不多,而且基于java的说的很少,所有只有在研究了各个其他语言类的应用后再来尝试在java上进行简单的操作应用。先从memcached上进行说明,memcached的最新版是采用c语言进行开发和设计的,据说旧版的是采用perl语言开发的,而且它是一个应用软件来的,是作为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端运行在服务器上的,需要使用特定的语言编写客户端与其进行通信来进行数据的缓存和获取。通常我们是把memcached安装运行在web服务器上,然后通过对需要的数据进行缓存,据我目前所知,所有数据的缓存设置和存取操作,以及数据的更新后替换操作全部需要程序来进行,而不是自动进行的(自动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呵呵)。下面从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应用memcached。

      首先到http://splinedancer.com/memcached-win32/下载windows版本的memcached,然后依次执行下面:
1、Unzip the binaries in your desired directory (eg. c:\memcached) ,
解压
2、Install the service using the command: 'c:\memcached\memcached.exe -d install' from the command line
cmd 通过 c:\memcached\memcached.exe -d install 进行安装 
3、Start the server from the Microsoft Management Console or by running the following command: 'c:\memcached\memcached.exe -d start'
cmd 通过 c:\memcached\memcached.exe -d install 启用服务
4、Use the server, by default listening to port 11211 
默认的端口为11211。
    执行完毕后,我们就可以在任务管理器中见到memcached.exe这个进程了。好了,我们的服务器已经正常运行了, 下面我们就来写java的客户端连接程序。到

    https://github.com/gwhalin/Memcached-Java-Client/downloads下载memcahce客户端。
    然后我们来编写代码,比如我提供的一个应用类如下:

package utils.cache;
import java.util.Date;
import com.meetup.memcached.SockIOPool;
import
com.meetup.memcached.MemcachedClient;

/**
* 使用memcached的缓存实用类.
*
*
@author hao446tian
*
*/
public class MemCached
{
   
// 创建全局的唯一实例
    protected static MemcachedClient mcc = new MemcachedClient();
   
   
protected static MemCached memCached = new MemCached();
   
   
// 设置与缓存服务器的连接池
    static {
       
// 服务器列表和其权重
        String[] servers = {"127.0.0.1:11211"};
        Integer[] weights
= {3};

       
// 获取socke连接池的实例对象
        SockIOPool pool = SockIOPool.getInstance();

       
// 设置服务器信息
        pool.setServers( servers );
        pool.setWeights( weights );

       
// 设置初始连接数、最小和最大连接数以及最大处理时间
        pool.setInitConn( 5 );
        pool.setMinConn(
5 );
        pool.setMaxConn(
250 );
        pool.setMaxIdle(
1000 * 60 * 60 * 6 );

       
// 设置主线程的睡眠时间
        pool.setMaintSleep( 30 );

       
// 设置TCP的参数,连接超时等
        pool.setNagle( false );
        pool.setSocketTO(
3000 );
        pool.setSocketConnectTO(
0 );

       
// 初始化连接池
        pool.initialize();

       
// 压缩设置,超过指定大小(单位为K)的数据都会被压缩
        mcc.setCompressEnable( true );
        mcc.setCompressThreshold(
64 * 1024 );
    }
   
   
/**
     * 保护型构造方法,不允许实例化!
     *
    
*/
   
protected MemCached()
    {
       
    }
   
   
/**
     * 获取唯一实例.
     *
@return
    
*/
   
public static MemCached getInstance()
    {
       
return memCached;
    }
   
   
/**
     * 添加一个指定的值到缓存中.
     *
@param key
     *
@param value
     *
@return
    
*/
   
public boolean add(String key, Object value)
    {
       
return mcc.add(key, value);
    }
   
   
public boolean add(String key, Object value, Date expiry)
    {
       
return mcc.add(key, value, expiry);
    }
   
   
public boolean replace(String key, Object value)
    {
       
return mcc.replace(key, value);
    }
   
   
public boolean replace(String key, Object value, Date expiry)
    {
       
return mcc.replace(key, value, expiry);
    }
   
   
/**
     * 根据指定的关键字获取对象.
     *
@param key
     *
@return
    
*/
   
public Object get(String key)
    {
       
return mcc.get(ke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emCached cache
= MemCached.getInstance();
        cache.add(
"hello", 234);
        System.out.print(
"get value : " + cache.get("hello"));

    }
}

    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简单的像main方法中操作的一样存入一个变量,然后再取出进行查看,我们可以看到先调用了add,然后再进行get,我们运行一次后,234这个值已经被我们存入了memcached的缓存中的了,我们将main方法中红色的那一行注释掉后,我们再运行还是可以看到get到的value也是234,即缓存中我们已经存在了数据了。

    对基本的数据我们可以操作,对于普通的POJO而言,如果要进行存储的话,那么比如让其实现java.io.Serializable接口,因为memcached是一个分布式的缓存服务器,多台服务器间进行数据共享需要将对象序列化的,所以必须实现该接口,否则会报错的。比如我们写一个简单的测试Bean如下:

class TBean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945562032261336919L;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然后我们在main方法中加入如下几行代码:

TBean tb = new TBean();
tb.setName(
"铁木箱子");
cache.add(
"bean", tb);
TBean tb1
= (TBean)cache.get("bean");
System.out.print(
"name=" + tb1.getName());
tb1.setName(
"铁木箱子_修改的");
tb1
= (TBean)cache.get("bean");
System.out.print(
"name=" + tb1.getName());

    我们首先把TBean的一个实例放入缓存中,然后再取出来,并进行名称的修改,然后我们再取这个对象,我们再看其名称,发现修改的对象并不是缓存中的对象,而是通过序列化过来的一个实例对象,这样我们就无须担心对原生类的无意修改导致缓存数据失效了,呵呵~~看来我也是多此一想啊。所以这表明从缓存中获取的对象是存入对象的一个副本,对获取对象的修改并不能真正的修改缓存中的数据,而应该使用其提供的replace等方法来进行修改。

   

查看缓存区块,分析结果可调配-f参数
telnet 127.0.0.1 11212

查看缓存的各种状态

stats
====================================
查看缓存所分配的slabs

stats slabs

====================================
清除统计数据

stats reset====================================
是否显示详细操作记录(每一个键值get、set、hit、del的次数)
stats detail on,记录详细操作

stats detail dump,不记录详细操作
====================================
显示各个slab中item的数目和最老item的年龄(最后一次访问距离现在的秒数)
stats items
====================================
显示某个slab中的前limit_num个key列表,显示格式如下
stats cachedump slab_id 显示条数


参考资料
一般来说一个memcahced进程会预先将自己划分为若干个slab,每个slab下又有若干个page,每个page下又有多个chunk,如果我们把这3个咚咚看作是object得话,这是两个一对多得关系。再一般来说,slab得数量是有限得,几个,十几个,或者几十个,这个跟进程配置得内存有关。而每个slab下得page默认情况是1m,也就是说如果一个slab占用100m得内存得话,那么默认情况下这个slab所拥有得page得个数就是100,而chunk就是我们得数据存放得最终地方。chunk_size表示数据存放块得大小,chunks_per_page表示一个内存页page中拥有得chunk得数量,total_pages表示每个slab下page得个数。total_chunks表示这个slab下chunk得总数(=total_pages * chunks_per_page),used_chunks表示该slab下已经使用得chunk得数量,free_chunks表示该slab下还可以使用得chunks数量。

 

posted @ 2012-04-10 16:57 昊天 阅读(1044)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企业中各项目中相互协作的时候可能用得到消息通知机制。比如有东西更新了,可以通知做索引。

在 Java 里有 JMS 的多个实现。其中 apache 下的 ActiveMQ 就是不错的选择。还有一个比较热的是 RabbitMQ (是 erlang 语言实现的)。这里示例下使用 ActiveMQ

用 ActiveMQ 最好还是了解下 JMS

JMS 公共 点对点域 发布/订阅域
ConnectionFactory QueueConnectionFactory Topic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 QueueConnection TopicConnection
Destination Queue Topic
Session QueueSession TopicSession
MessageProducer QueueSender TopicPublisher
MessageConsumer QueueReceiver TopicSubscriber

JMS 定义了两种方式:Quere(点对点);Topic(发布/订阅)。

ConnectionFactory 是连接工厂,负责创建Connection。

Connection 负责创建 Session。

Session 创建 MessageProducer(用来发消息) 和 MessageConsumer(用来接收消息)。

Destination 是消息的目的地。

详细的可以网上找些 JMS 规范(有中文版)。

下载 apache-activemq-5.3.0。http://activemq.apache.org/download.html,解压,然后双击 bin/activemq.bat。运行后,可以在 http://localhost:8161/admin 观察。也有 demo, http://localhost:8161/demo。把 activemq-all-5.3.0.jar 加入 classpath。

Jms 发送 代码:

  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2.     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Factory = new ActiveMQConnectionFactory();   
  3.   
  4.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Factory.createConnection();   
  5.     connection.start();   
  6.   
  7.     Session session = connection.createSession(Boolean.TRUE, Session.AUTO_ACKNOWLEDGE);   
  8.     Destination destination = session.createQueue("my-queue");   
  9.   
  10.     MessageProducer producer = session.createProducer(destination);   
  11.     for(int i=0; i<3; i++) {   
  12.         MapMessage message = session.createMapMessage();   
  13.         message.setLong("count"new Date().getTime());   
  14.         Thread.sleep(1000);   
  15.         //通过消息生产者发出消息   
  16.         producer.send(message);   
  17.     }   
  18.     session.commit();   
  19.     session.close();   
  20.     connection.close();   
  21. }  

Jms 接收代码:

  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2.     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Factory = new ActiveMQConnectionFactory();   
  3.   
  4.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Factory.createConnection();   
  5.     connection.start();   
  6.   
  7.     final Session session = connection.createSession(Boolean.TRUE, Session.AUTO_ACKNOWLEDGE);   
  8.     Destination destination = session.createQueue("my-queue");   
  9.   
  10.     MessageConsumer consumer = session.createConsumer(destination);   
  11.     /*//listener 方式  
  12.     consumer.setMessageListener(new MessageListener() {  
  13.  
  14.         public void onMessage(Message msg) {  
  15.             MapMessage message = (MapMessage) msg;  
  16.             //TODO something....  
  17.             System.out.println("收到消息:" + new Date(message.getLong("count")));  
  18.             session.commit();  
  19.         }  
  20.  
  21.     });  
  22.     Thread.sleep(30000);  
  23.     */  
  24.     int i=0;   
  25.     while(i<3) {   
  26.         i++;   
  27.         MapMessage message = (MapMessage) consumer.receive();   
  28.         session.commit();   
  29.   
  30.         //TODO something....   
  31.         System.out.println("收到消息:" + new Date(message.getLong("count")));   
  32.     }   
  33.   
  34.     session.close();   
  35.     connection.close();   
  36. }  

启动 JmsReceiver 和 JmsSender 可以在看输出三条时间信息。当然 Jms 还指定有其它格式的数据,如 TextMessage

结合 Spring 的 JmsTemplate 方便用:

xml:

  1.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2.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3.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2.5.xsd">  
  4.   
  5. <!-- 在非 web / ejb 容器中使用 pool 时,要手动 stop,spring 不会为你执行 destroy-method 的方法   
  6.     <bean id="jmsFactory" class="org.apache.activemq.pool.PooledConnectionFactory" destroy-method="stop">  
  7.         <property name="connectionFactory">  
  8.             <bean class="org.apache.activemq.ActiveMQConnectionFactory">  
  9.                 <property name="brokerURL" value="tcp://localhost:61616" />  
  10.             </bean>  
  11.         </property>  
  12.     </bean>  
  13. -->  
  14.     <bean id="jmsFactory" class="org.apache.activemq.ActiveMQConnectionFactory">  
  15.         <property name="brokerURL" value="tcp://localhost:61616" />  
  16.     </bean>  
  17.     <bean id="jmsTemplate"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ms.core.JmsTemplate">  
  18.         <property name="connectionFactory" ref="jmsFactory" />  
  19.         <property name="defaultDestination" ref="destination" />  
  20.         <property name="messageConverter">  
  21.             <bean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ms.support.converter.SimpleMessageConverter" />  
  22.         </property>  
  23.     </bean>  
  24.   
  25.     <bean id="destination" class="org.apache.activemq.command.ActiveMQQueue">  
  26.         <constructor-arg index="0" value="my-queue" />  
  27.     </bean>  
  28.   
  29. </beans>  

sender:

  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     ApplicationContext ctx = new FileSystemXmlApplicationContext("classpath:app*.xml");   
  3.   
  4.     JmsTemplate jmsTemplate = (JmsTemplate) ctx.getBean("jmsTemplate");   
  5.   
  6.     jmsTemplate.send(new MessageCreator() {   
  7.   
  8.         public Message createMessage(Session session) throws JMSException {   
  9.             MapMessage mm = session.createMapMessage();   
  10.             mm.setLong("count"new Date().getTime());   
  11.             return mm;   
  12.         }   
  13.   
  14.     });   
  15. }  

receiver:

  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     ApplicationContext ctx = new FileSystemXmlApplicationContext("classpath:app*.xml");   
  3.   
  4.     JmsTemplate jmsTemplate = (JmsTemplate) ctx.getBean("jmsTemplate");   
  5.     while(true) {   
  6.         Map<String, Object> mm =  (Map<String, Object>) jmsTemplate.receiveAndConvert();   
  7.         System.out.println("收到消息:" + new Date((Long)mm.get("count")));   
  8.     }   
  9. }  

注意:直接用 Jms 接口时接收了消息后要提交一下,否则下次启动接收者时还可以收到旧数据。有了 JmsTemplate 就不用自己提交 session.commit() 了。如果使用了 PooledConnectionFactory 要把 apache-activemq-5.3.0\lib\optional\activemq-pool-5.3.0.jar 加到 classpath

posted @ 2012-03-29 15:43 昊天 阅读(1328) | 评论 (0)编辑 收藏
JVM在加载类的时候,都是通过ClassLoader的loadClass()方法来加载class的,loadClass(String name)方法:
Java代码  
  1. public Class<?> loadClass(String name)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2. return loadClass(name, false);   
  3.    }  

loadClass(String name)方法再调用loadClass(String name, boolean resolve)方法:
     - name - 类的二进制名称
     - resolve - 如果该参数为 true,则分析这个类
Java代码  
  1. protected synchronized Class<?> loadClass(String name, boolean resolve)   
  2.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3.     {   
  4.     // First, check if the class has already been loaded   
  5.     //JVM 规范规定ClassLoader可以在缓存保留它所加载的Class,如果一个Class已经被加载过,则直接从缓存中获取   
  6.     Class c = findLoadedClass(name);   
  7.     if (c == null) {   
  8.         try {   
  9.         if (parent != null) {   
  10.             c = parent.loadClass(name, false);   
  11.         } else {   
  12.             c = findBootstrapClass0(name);   
  13.         }   
  14.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15.             // If still not found, then invoke findClass in order   
  16.             // to find the class.   
  17.             c = findClass(name);   
  18.         }   
  19.     }   
  20.     if (resolve) {   
  21.         resolveClass(c);   
  22.     }   
  23.     return c;   
  24. }  

如果ClassLoader并没有加载这个class,则调用findBootstrapClass0:
Java代码  
  1. private Class findBootstrapClass0(String name)   
  2.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3.     {   
  4.     check();   
  5.     if (!checkName(name))   
  6.         throw new ClassNotFoundException(name);   
  7.     return findBootstrapClass(name);   
  8.     }  

该方法会调用check()方法来判断这个类是否已经初始化,并且通过checkName(name)来判断由name指定的这个类是否存在
最后调用findBootstrapClass(name):
Java代码  
  1. private native Class findBootstrapClass(String name)   
  2.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而这个findBootstrapClass方法是一个native方法,这是我们的root loader,这个载入方法并非是由JAVA所写,而是C++写的,它会最终调用JVM中的原生findBootstrapClass方法来完成类的加载。

如果上面两个都找不到,则使用findClass(name)来查找指定类名的Class:
Java代码  
  1. protected Class<?> findClass(String name)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2.     throw new ClassNotFoundException(name);   
  3. }  

JDK5.0中的说明:
使用指定的二进制名称查找类。此方法应该被类加载器的实现重写,该实现按照委托模型来加载类。在通过父类加载器检查所请求的类后,此方法将被 loadClass 方法调用。默认实现抛出一个 ClassNotFoundException。
所以,我们在自定义类中,只需要重写findClass()即可。
MyClassLoader类:
Java代码  
  1. public class MyClassLoader extends ClassLoader {   
  2.     private String fileName;   
  3.   
  4.     public MyClassLoader(String fileName) {   
  5.         this.fileName = fileName;   
  6.     }   
  7.   
  8.     protected Class<?> findClass(String className)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9.         Class clazz = this.findLoadedClass(className);   
  10.         if (null == clazz) {   
  11.             try {   
  12.                 String classFile = getClassFile(className);   
  13.                 File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classFile);   
  14.                 FileChannel fileC = fis.getChannel();   
  15.                 ByteArrayOutputStream baos = new  
  16.                         ByteArrayOutputStream();   
  17.                 WritableByteChannel outC = Channels.newChannel(baos);   
  18.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Direct(1024);   
  19.                 while (true) {   
  20.                     int i = fileC.read(buffer);   
  21.                     if (i == 0 || i == -1) {   
  22.                         break;   
  23.                     }   
  24.                     buffer.flip();   
  25.                     outC.write(buffer);   
  26.                     buffer.clear();   
  27.                 }   
  28.                 fis.close();   
  29.                 byte[] bytes = baos.toByteArray();   
  30.   
  31.                 clazz = defineClass(className, bytes, 0, bytes.length);   
  32.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33.                 e.printStackTrace();   
  34.             } catch (IOException e) {   
  35.                 e.printStackTrace();   
  36.             }   
  37.         }   
  38.         return clazz;   
  39.     }   
  40.     private byte[] loadClassBytes(String className) throws  
  41.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42.         try {   
  43.             String classFile = getClassFile(className);   
  44.             File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classFile);   
  45.             FileChannel fileC = fis.getChannel();   
  46.             ByteArrayOutputStream baos = new  
  47.                     ByteArrayOutputStream();   
  48.             WritableByteChannel outC = Channels.newChannel(baos);   
  49.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Direct(1024);   
  50.             while (true) {   
  51.                 int i = fileC.read(buffer);   
  52.                 if (i == 0 || i == -1) {   
  53.                     break;   
  54.                 }   
  55.                 buffer.flip();   
  56.                 outC.write(buffer);   
  57.                 buffer.clear();   
  58.             }   
  59.             fis.close();   
  60.             return baos.toByteArray();   
  61.         } catch (IOException fnfe) {   
  62.             throw new ClassNotFoundException(className);   
  63.         }   
  64.     }   
  65.     private String getClassFile(String name) {   
  66.         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fileName);   
  67.         name = name.replace('.', File.separatorChar) + ".class";   
  68.         sb.append(File.separator + name);   
  69.         return sb.toString();   
  70.     }   
  71. }  

该类中通过调用defineClass(String name, byte[] b, int off, int len)方法来定义一个类:
Java代码  
  1. protected final Class<?> defineClass(String name, byte[] b, int off, int len)   
  2. throws ClassFormatError   
  3.    {   
  4. return defineClass(name, b, off, len, null);   
  5.    }  

注:MyClassLoader加载类时有一个局限,必需指定.class文件,而不能指定.jar文件。MainClassLoader类:
Java代码  
  1. public class MainClassLoader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try {   
  4.             MyClassLoader tc = new MyClassLoader("F:\\OpenLib\\");   
  5.             Class c = tc.findClass("Test");   
  6.             c.newInstance();   
  7.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8.             e.printStackTrace();    
  9.         } catch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10.             e.printStackTrace();   
  11.         } catch (InstantiationException e) {   
  12.             e.printStackTrace();    
  13.         }   
  14.     }   
  15. }  

最后是一个简单的Test测试类:
Java代码  
  1. public class Test   
  2. {   
  3.     public Test() {   
  4.         System.out.println("Test");   
  5.     }   
  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7.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8.     }   
  9. }  
posted @ 2012-02-16 09:39 昊天 阅读(2159)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导航

<2012年2月>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123
45678910

统计

留言簿(1)

随笔分类

随笔档案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