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gheng123456789

  BlogJava :: 首页 :: 联系 :: 聚合  :: 管理
  297 Posts :: 68 Stories :: 144 Comments :: 0 Trackbacks
 

毘婆尸如来,三会说法。初会弟子有十六万八千人,二会弟子有十万人,三会弟子有八万人。尸弃如来亦三会说法。初会弟子有十万人,二会弟子有八万人,三会弟子有七万人。毘舍婆如来,二会说法。初会弟子七万人。次会弟子有六万人。拘楼孙如来一会说法,弟子四万人。拘那含如来一会说法,弟子三万人。迦叶如来一会说法,弟子二万人。我今一会说法,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

毘婆尸佛曾经有三次大会讲座说法。初次的讲座时,所度的弟子有十六万八千位,第二次会座时,度有弟子十万人,第三次大会时,所度的弟子为八万名。尸弃佛也有三次大会讲座说法。初会时弟子十万人,第二次会弟子八万名,第三会时弟子七万位。毘舍婆佛有二次大会讲座说法。第一次会时,弟子有七万人,第二次会时,弟子六万名。拘楼孙佛则只有一次大会讲座说法,所度的弟子为四万人。拘那含佛也只有一次的大会讲座说法,弟子之数为三万。迦叶佛同样的也只有一次大会讲座说法,弟子为二万人。我现在也唯有一次大会讲座说法,常随弟子,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人。

「毘婆尸如来三会说法,初会弟子有十六万八千人,二会弟子有十万人,三会弟子有八万人」。会为会座,也是法会,是弟子的会合,为听闻说法而集会的听众座场,也是佛陀演说妙法的大会。三会则三回的法会,也就是佛陀成道后,为了济度众生,而行三回之僧众大会合之意。毘婆尸佛开有三次的僧会,第一次僧众的会合,演说妙法度化众生时,曾经度化了十六万八千人之多的弟子。这些被度的弟子,都是漏尽的比丘,是一切烦恼都漏尽,已经解脱生死轮回的阿罗汉。其它还未得达究竟解脱的弟子,实不包括在内,可见得毘婆尸佛之法缘之深广!第二次僧会的漏尽比丘,也有十万人之多,第三次僧会时,得达解脱的境地的弟子,也有八万人之众。

「尸弃如来三会说法。初会弟子有十万人,二会弟子有八万人,三会弟子有七万人」。尸弃佛也有三回的大会众。初次说法时,慕道而集合的弟子,曾经达到十万人,都是漏尽的比丘。第二回的僧会,得道的比丘弟子,也有八万人之多。另外一次在演说妙法时的僧众大会合,也有七万人之普的得度高僧(以上第一二位佛陀,均有三会说法的僧众,其它则依次而略有不同的僧会)。

「毘舍婆如来二会说法。初会弟子有七万人,次会弟子有六万人」。毘舍婆佛则开二次僧众的大会合。第一次僧会说法时,有七万人得度的大弟子。第二次僧众的大会合时,听法而解脱生死,而达到无漏的果位的弟子,也有六万人之多。

「拘楼孙如来一会说法,弟子四万人」。至于拘楼孙佛在世时所开的僧会,则只有一回。在他说法的会场里,为了听法而集合的大会众当中,有四万位比丘已经得达无漏落于生死的境地。

「拘那含如来一会说法,弟子三万人」。拘那含佛成道后,也和拘楼孙佛一样,只有一次僧众的大会合。在这一次的僧会当中演说妙法时,有无漏的比丘弟子三万人,也就是已没有烦恼可漏的阿罗汉弟子,有了三万人之众。

「迦叶如来一会说法,弟子二万人」。迦叶佛成道后,所开的僧会,也是只有一会,其说法所度的弟子,虽然是算不尽之多,但是达到涅盘解脱的无漏圣者,是有数目可指,是二万名。

「我今一会说法,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释尊最后说到自己开会说法的次数,以及为了真理而集合的大会众的数目。他说他现在说法开会的次数,也只有一次,其中,达到无漏的阿罗汉,是一千二百五十人。释尊的弟子当中,完成圣果的人,实不只此数目,这个数字,只不过是一个根本会众而已,是一般所谓的常随众。前面也曾经说过,一千二百五十人是佛陀成道后,初一、二年所度的出家弟子,在佛陀四十余年的说法当中,成道证果的人,有如流水一样,并没有告断,故佛陀在世时的无漏比丘,确实是难以统计之多,一千二百五十人不过是其中的一部份耳。佛经里面所用的数目,有时会令人觉得过于夸大其辞,可是有时即如这里所举出的数目那样,令人觉得过于聊少闲寂,实因重于显示里面所含的真义,而不是数目的问题!

以上自第四位佛陀(拘楼孙佛)起,直至释尊,都只开一次僧众的大会合,也就是一生度众时,并不分段去说法,只有遇缘便说,有机便度耳。至于三会、二会等,乃是叙明某位佛陀,曾经把他说法的方式,划几区段而已。如第一会要度那一种根类机智的人,第二会又想度那一种人等是。不过也不是其它根智的人就格格不入之意,是说有个大原则之谓。

佛时颂曰:

毘婆尸名观,智慧不可量,遍见无所畏,三会弟子众。

尸弃光无动,能灭诸结使,无量大威德,无能测量者,

彼佛亦三会,弟子普共集。毘舍婆断结,大仙人要集,

名闻于诸方,妙法大名称,二会弟子众,普演深奥义。

拘楼孙一会,哀愍疗诸苦,导师化众生,一会弟子众。

拘那含如来,无上亦如是,紫磨金色身,容貌悉具足,

一会弟子众,普演微妙法。迦叶一一毛,一心无乱想,

一语不烦重,一会弟子众。能仁意寂灭,释种沙门上,

天中天最尊,我一会弟子,彼会我现义,演布清净教,

心常怀欢喜,漏尽尽后有,毘婆尸弃三,毘舍婆佛二,

四佛各各一,仙人会演说。

毘婆尸佛之名就是胜观,他的智慧不可思量。能遍见一切,无所畏忌,开三次僧会说.法,得庞大的弟子众。尸弃佛的智慧光明,不可动摇,能灭除诸烦恼。有无量的大威德,不能推测思量得出!此佛也开有三次僧会,弟子也很普广,都共同集在一起。毘舍婆佛已断除诸结使,这位大仙人--佛陀,集诸众生开会说法,其大名乃普闻于各方,演说妙法的大名被称誉。此佛有二次僧会与弟子众,普通的演说深奥的真理。拘楼孙佛只开一次僧会,他哀愍众生疗治众生的诸苦恼。这位三界导师教化众生时,是一次僧会与四万得度的弟子众。拘那含佛,这位无上世尊,也是同样。他具有紫磨的金色身,容貌悉皆具足圆满。开一次僧会,与得度的弟子众,都普演微妙之法。迦叶佛在一一的毛端,能寂然不动,他一心没有乱想,一句话也不曾烦重过。也开一次僧会,得度的弟子也有二万之众。能仁释迦,我的意识已达寂灭的境地,释迦族出身的我,是沙门之上,也是天中之天,是最为尊贵者。我也是开一次僧会,有得度的弟子。在那僧会中,我显现的意义,是宣演布达清净的教理的。我心常怀欢喜,我已漏尽,已灭尽后有身。总而言之。毘婆尸佛与尸弃佛,都开三次的僧会,毘舍婆佛则开二次僧会,最后四佛(拘楼孙、拘那含、迦叶、释迦),各住均开一次僧会,是大仙人-佛陀参与演说真理的僧会。

「毘婆尸名观,智慧不可量,遍见无所畏,三会弟子众」。毘婆尸佛如前译,为胜观佛。观为观察妄惑,达观真理,是智慧的别名。也许有了观智,即能观穿见思、尘沙等无明,能达三谛之理,故有是义。毘婆尸佛,本为优胜的观智之保有者,自会有不可思议,不可测量的妙智慧。毘婆尸佛之译为胜观、广见之见,并不是凡夫介尔起计之见,也不是外道等有所偏不究竟之见,是佛陀的认知识见之见,是彻见宇宙的实相之见,故为偏见,而无所畏忌遮碍,也就是在佛智彻见之下,法界洞朗,咸皆大明是也。毘婆尸佛在世时,曾经开三次僧众的大会合,拥有得度的比丘弟子,达几十万之众!

「尸弃光无动,能灭诸结使,无量大威德,无能测量者。彼佛亦三会,弟子普共集」。尸弃译为顶髻,又译为火。火为光明显赫之物。无动则定。有一位尸弃大梵天王,是入火光定而断欲惑的,故尸弃佛之达到智慧光明,一定也由火光禅定而来,自然的说这位佛陀,乃为一位光明不动的佛陀。他以禅定智慧灭除一切烦恼(结、使),是具有了无量的大威严大智德,是无论何人都未能推测计量得出者!这位佛陀也和毘婆尸佛同样的开设三次的僧会,每次僧众大会合,大说妙理时,都有好多求法的弟子由各地而来听法、用功,而得达解脱的境地。

「毘舍婆断结,大仙人要集,名闻于诸方,妙法大名称。二会弟子众,普演深奥义」。毘舍婆如前译,为一切胜,遍一切自在。结为结缚,是烦恼的异名,如前述。结缚则不自在,此佛既为一切自在,一切胜,则表示早已断除一切烦恼,解脱一切结缚,而得大自在。大仙人是佛陀的别称,所谓大觉金仙是也。这位佛陀,这位大仙人,成道证果后,则集诸弟子,开演真理,也就是演说妙法,度化众生,离苦得乐。名闻于十方,是名誉传闻到各地,也就是他的此种度化众生的要旨一旦放出后,则其声名就很快的传遍各处,他将开大讲座,演说妙法的大名,就被人称誉赞叹不已!他计开二次的僧会,每次僧众的大会合,均有脱离系缚,了脱生死的很多弟子。他就是这样普遍的演说深奥的教义,使人得达无漏的境地的。

「拘楼孙一会,哀愍疗诸苦。导师化众生,一会弟子众」。拘楼孙佛降生在世度化众生的时候,开的是一次僧众大会合。拘楼孙佛既译为灭累,即如其名,发起哀怜悲愍众生,而以种种的方法疗治众生的诸苦,使众生离苦得乐。这位佛陀,以三界大导师的身份度化众生。他开的一次僧会,救度了无漏的弟子四万人。也许拘楼孙佛虽为过去七佛的第四位佛陀,但也是现在贤劫一千佛之首位佛陀,和列在贤劫第四位的释尊同样的开一次僧会,有首尾相应之感!

「拘那含如来。无上亦如是。紫磨金色身,容貌悉具足。一会弟子众,普演微妙法」。枸那含佛的智慧等,是无人能比得上,是和上面几位佛陀一样。拘那含牟尼(迦诺迦牟尼)既译为金寂、金色,即他的法身全体,自会为紫磨的金色,其容貌自是相好端严具足的佛陀。紫为紫色,磨为无垢浊,紫磨金为金中之最,是最光亮最好的黄金。这位佛陀和拘楼孙佛一样,会开一次,拥有得度的弟子三万人,也普遍的演说微妙之法。

「迦叶一一毛,一心无乱想,一语不烦重。一会弟子众」。一一毛就是一一毛端,是每支发毛的尖头上,也是极小之物。一心无乱想就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想则一心正念,一心正念,则归于佛,故一心为万有的实体真如。迦叶译为饮光,会使一切光明不得显现,唯有他的光明是赖。一旦成佛后,身心则已进入圆满光明,已到寂然不动的境地,在一支毛头之小里,能普遍的含受十方的一切世界!迦叶佛就是这样的寂静道场,能于一一毛端里遍含法界。他滔滔不绝的演说妙法。但一句话也不曾烦重过,也就是不曾重述过,是这样的度化众生。他也和上二佛一样,法开一次僧会,度化得度的弟子为二万人。

「能仁意寂灭。释种沙门上,天中天最尊,我一会弟子,彼会我现义,演布清净教,心常怀欢喜,漏尽尽后有」。能仁为释迦之译,寂灭为牟尼之翻,能仁寂灭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佛陀的意境已达到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已悟本心,知道自性本体的真心为一清净寂灭。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已没有三界六道生死的烦累。沙门译为勤息,是专心于勤修真理,息灭烦恼的出家人。释尊是由释迦种族所出的沙门,他既成佛作祖,则是沙门中的沙门,故为沙门之上。天界的天神虽然是福德很高,寿命也非常的长,可是依佛的眼光看来,仍然是三界六道里的众生,福尽气消时,还是难免六道轮回,故并不是究竟解脱的境地。佛陀即已脱离三界,已不会一再的在六道里如车轮之旋转那样的轮回于六道,故佛陀确是天中之天。释尊既成佛,即和诸佛一样,别称为天中天,故天中天--佛陀,确是最为尊贵的了。释尊说他也开一次僧会,也拥有许多得度的弟子。释尊说:我出现在僧众大会合的意义,是要广说传布清净的教理,也就是要度化众生皈生净土,使大家都能沾润到清净的妙法.到达身心清净,法喜充满的境地。漏尽如前述,是一切烦恼都已灭尽,已没有烦恼可漏。后有即为后世的身心,是来世的果报身。在未解脱前,任何人都不能离开来世轮回的羁绊,定会转生于六道的任何一道,而保有了后有之身。而「尽后有」则已灭尽后有身,所谓烦恼已断,更不受后有。所谓后有爱种已尽是。释尊说他的内心已法喜充满,烦恼已经漏尽,此身已经是最后之身的了。

「毘婆、尸弃三。毘舍婆佛二,四佛各各一,仙人会演说」。毘婆尸佛与尸弃佛,法开均三次,也就是都开三次的僧众大会合。毘舍婆佛即开二次僧众大会合。其它四位佛陀──拘楼孙、拘那含、迦叶。以及释迦牟尼佛,均为法开一次僧众大会合。仙人是指佛陀,过去七佛降生在世时,其说法度人,大开法会的情形就是如此!

posted on 2010-08-25 09:56 哼哼 阅读(211)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如是我闻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