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gheng123456789

  BlogJava :: 首页 :: 联系 :: 聚合  :: 管理
  297 Posts :: 68 Stories :: 144 Comments :: 0 Trackbacks
 

于是菩萨,复自思惟:何等无故。老死无?何等灭故,老死灭?即以智慧,观察所由: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有无故生无,有灭故生灭。取无故有无。取灭故有灭。爱无故取无,爱灭故取灭。受无故爱无,受灭故爱灭。触无故受无,触灭故受灭。六入无故触无,六入灭故触灭。名色无故六入无,名色灭故六入灭。识无故名色无,识灭故名色灭。行无故识无,行灭故识灭。痴无故行无,痴灭故行灭。

这时毘婆尸菩萨又一再聚精会神的思惟:到底没有甚么的缘故,才会没有老死之事?要消灭甚么,老死才会消灭?于是就用其智慧去观察其由来:生若没有了,就没有老死,生消灭的缘故,老死也会消灭。有若没有了,生也就没有,有消灭的缘故,生也会消灭。没有取之故,有就不会再有,取消灭后,有也会消灭。爱若没有,即取也没有,爱消灭之故,取也会消灭。没有受之故,爱也没有,受消灭之故,爱就会消灭。没有触之故,受也没有,触消灭之故,受就会消灭。没有六入之故,就没有触,六入消灭之故,触就会消灭。没有名色之故,就没有六入,名色消灭之故,六入就会消灭。没有识之故,就没有名色,识消灭之故,名色就会消灭。没有行之故,就没有识,行消灭之故,识就会消灭。没有痴之故,就没有行,痴消灭了,行也就消灭。

毘婆尸菩萨以智慧探究人生老死等现象,到底是由何而来,而发现其原始的动力就是「痴」(无明)如上述。他又一再的加以观察思考如下的问题:「何等无故,老死无?何等灭故,老死灭?」无论何人都会渐渐衰老,终至死亡。这老死到底要如何解决才会没有?会老、会死,加之忧悲苦恼等不断的侵蚀吾人。如没有老死,不是很好么?而到底须灭除何物,老死才会消灭呢?菩萨以智慧观察探究老死消灭的条件(即以智慧,观察所由),而发现「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有生才会有老死,如不诞生于世,如不一再的转生,那来的老死?菩萨探究而发现老死的直接原因是在于生,而了知没有诞生,就老死也没有。如将生消灭,即老死自会消灭!

「有无故,生无,有灭故,生灭」。菩萨一再的以智慧探究人生的来龙去脉,而彻底的推究来源后,就想予以还灭。也就是解铃还是系铃人。须作一番的大了解,才能对症下乐!他想:生从那里来?从有而来!那么欲想没有转生,到底要怎么样?当然是没有了有。因为有既没有,那来的转生?有已消灭之故,生就自会消灭!有就是所有,是包括所有会转生的一切条件,如上述。「有」也是众生生死的根源。因为有了此会转生于三界六道轮回不绝之「有」,才会生生不绝!如解决了「有」,而已没有了此「业有」的话,就不会一再的转生。而灭除了此「有」,正也是「生」会消灭之时!

「取无故,有无,取灭故,有灭」。业有会令人转生,那么欲将业「有」化无,须如何?业有是由执「取」而来,故若无执取,自然的没有业有,执取消灭之故,业有自会消灭,自无业有之存在。「爱无故,取无,爱灭故,取灭」。执取不放,致有业有而一再转生,故欲将执取化无,该怎么办?执取纯粹是由贪爱而来,故如没有贪爱一切的话,就没有执取可言,所以说,贪爱已无之故,执取也无有,贪爱消灭之故,执取自会消灭。「受无故,爱无,受灭故,爱灭」。有贪爱才会执取不放,那么欲将贪爱化无,应如何?贪爱是由感受(感情)作用而来,如没有感受作用。就没有贪爱之可怕,所以说,感受已无有之故,贪爱就自会无有,感受已消灭之故。贪爱也就会消灭。

「触无故,受无,触灭故,受灭」。有了感触境象才会有感受作用,欲将感受化为无有,当然得由感触(感觉作用)下手,如没有感触作用,自会没有感受(感情)之作用,所以说:感触作用没有之故,感受作用也会没有,感触作用消灭了,感受作用也会消灭。「六入无故,触无,六入灭故,触灭」。会有感触作用是由有了六入(六根)而来。如没有六入,自会没有感触作用。所以说,六入没有之故,感触作用也会没有,六入消灭之故,感触作用也会消灭。「名色无故,六入无,名色灭故,六入灭」。会具备六根之作用(六入),完全是由于有了名色(五蕴,投胎的第二剎那至四星期余)而来,如没有身心合一之名色的话,就不会成熟而为六根完备(六入)的作用,故说:名色没有之故,六入就没有,名色消灭之故,六入自会消灭。「识无故,名色无,识灭故,名色灭」。身心合一之名色是从心识而来,如没有此托生于母胎之心识的话,那会有名色之构成?所以说:托胎之心识没有之故,五蕴之名色也没有。心识消灭之故,名色自会消灭。

「行无故,识无,行灭故,识灭」。识是由妄动之业行而来,如没有业行时,焉会有投托母胎之心识的道理?所以说,业行没有之故,心识也就不会有,业行消灭之故,心识自会消灭。「痴无故,行无,痴灭故,行灭」。宿世以来之妄动业行,是由宿世以来之无知心理──愚痴(无明)而来的,如果没有愚痴的心理的话,就没有宿世以来之妄动的业行,所以说,愚痴没有之故,业行也没有,愚痴消灭之故,业行自会消灭。

是为痴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忧悲苦恼灭。菩萨思惟苦阴灭时,生智,生眼,生觉,生明,生通,生慧,生证。尔时菩萨逆顺观十二因缘,如实知,如实见已,即于座上成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就是愚痴消灭之故,业行会消灭。业行消灭之故,心识会消灭。心识消灭之故,五蕴名色会消灭。名色消灭之故,六入(六根)会消灭。六入消灭之故,感触作用会消灭。感触消灭之故,感受作用会消灭。感受消灭之故。贪爱会消灭。贪爱

消灭之故,执取会消灭。执取消灭之故,业有会消灭。业有消灭之故,会流转之生会消灭。生消灭之故,老死、忧悲苦恼等会消灭。毘婆尸菩萨观察思惟而知道此苦阴身之消灭等事时,实时生起智,生起眼,生起觉,生起明,生起通,生起慧,生起证。此时,毘婆尸菩萨逆观、顺观此十二因缘,因之而如实知道生死苦恼的真相,也如实而彻见其一切,就在他的座位上成就无上正偏知──佛陀的智慧!

毘婆尸菩萨静思观察人生流转的来龙去脉,而彻知人生实由过去世之愚「痴」(无明)──不明白真实之相,而妄动(业「行」),而构成诸业,而致有个转生于胎内之心「识」托寄于母胎内,而开始为第一剎那之人生。他了知此事后,就一再的以宿智观察思惟,而明白应消灭愚「痴」(无明),愚痴无明一旦消灭,其它的十一支因缘自会烟消雾散!(如上述)

毘婆尸菩萨下结论说:「是为痴灭故,行灭」。菩萨说欲消灭十二因缘,这就是!这就是「还灭十二因缘」──「还灭门」。因为最根元的「痴」(无明)之消灭,就会导致业「行」之消灭。愚「痴」的反面就是智慧,愚痴无明既消灭,就不再会有愚痴之现象,自不会一再的妄动而做出种种恶业(包括善业,以及不善不恶的无记业)。如是这般,一连穿的消灭十二因缘(以下只举其名,不另加以详述)。

由于业「行」消「灭」之「故」,已没有转生之心识,所以说,心「识」自会消「灭」。既没有心识的存在,心「识」既消「灭」的缘「故」,就没有托胎的第二剎那的身心(名色、五蕴),所以说,身心兼备之「名色」自会消「灭」。身心兼备之「名色」既消灭之故。就没有在胎内之六入(六根)之具足作用,所以说,「六入」自会消「灭」。「六入」(六根)消「灭」之「故」,那个出胎后之感「触」作用也会消灭。感「触」作用消「灭」之「故」,有感情作用的感「受」也会消「灭」。感「受」既消「灭」的缘「故」,贪「爱」的作用也会消「灭」。贪「爱」既消灭了,即会执「取」之作用也会消「灭」。执「取」不放的作用既消「灭」,就一切业「有」也会消「灭」。一切业「有」既消「灭」,即转「生」之事自会消「灭」。转「生」的作用既消「灭」,就衰老死亡,乃至忧悲苦恼等事自会消灭,也就是说,既不免一再的转生,就不会有衰老、死亡,以及人间的一切忧愁、悲哀,苦痛、懊恼等一切的一切!

毘婆尸「菩萨」就是这样的观察「思惟」此「苦阴」消「灭」之时,也就是会流转生死之苦聚身,由还灭的方式而彻底了解一切的一剎那,就在那个「时」候「生智」、「生眼」、「生觉」、「生明」、「生通」、「生慧」、「生证」。智等七种果证相等于三转十二行所云之眼、智、明、觉,如前述。然而和次文照会时,即会了知所谓智等之七,并不一定是随着佛学的发达而产生之有条不紊之佛陀觉悟前之学术性的名称而已。因为阿含经以外之经典,实后起于阿含经,阿含经即为佛陀时代前后之佛教,故阿含经所举出的才是最为基本的佛教。由此以推,即智为实智,眼为智眼,觉为觉悟,明为明了,通为通彻,慧为实慧,证为证道,均为表示佛陀觉悟人生的真理,彻见宇宙的实相!

「尔时菩萨,逆顺观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就是十二缘起,是佛陀成道前后思考观察人生的起因与皈趣的根本问题。佛陀出家的动机是为解脱一切苦恼,而苦恼即在吾人自身。有了吾人的身心,才会有苦恼,如无此身心,那来的苦恼?而吾人的身心到底又从甚么地方来?也就是其「起因为何」?佛陀最初的思考,一定是很单纯的:为甚么会有人生?人生从那里来?由于观察探讨此构成人生的基本要素,而知道过去世一定是有一个心识才会托胎于母腹内而降生于人间。如没有意识,即物体只皈物体,物体必定要有精神插进去,才会活动起来,不然的话,即只有如树木之唯有欣欣向荣,而只限于一定的范围内生存。物体里面有了精神之插入,就大大不同。如人,如动物,都因有精神作用之故,不只唯吃食,还会避凶趣吉。尤其是人类,即更能创造一切,发明一切!不过因会活动,会有恩爱怨嫌等心理的产生之故,致会产生出种种苦恼来,也是事实。总之,人类因有心识而出生,由生而受苦,是吾人最为确切知道的。释尊未成道前,为了解决苦恼的问题,而聚精会神的思考,其所悟出来的就是所谓十二因缘,也就是人生的缘起。

释尊最初一定是思考如下之事:「有甚么?才会有老死?」接看而悟到「有生才会有老死!」如是这般加以前后推进,终于有一系列的十二因缘之产生(巴利佛典之大本经只记十因缘-由识至于老死。至于过去世之无明、行等二支因缘,可能被

包括在心识内)。

毘婆尸菩萨逆顺观察十二因缘,是以常说的十二种缘起,也就是以因缘而生起的道理去观察吾人现实的生存的真相,以便探究解决其苦恼的问题。如现实人生之老死之相,是依何而有?而探究其「老死」的原因,终于发现就是因「生」而来。又探究「生」的原因,而发现「有」,依次而探究,终于找出最为原始的「无明」(痴)。由此「无明」(痴)而有「行」,依「行」而有「识」,乃至有「生」,有「老死」。这种观察叫做「缘起」的「顺观」,也就是「顺观十二因缘」。这是提示迷惑之生起的次序之故,就叫它为「流转门」!反之而探究欲消灭「老死」时将如何?也就是想没有「老死」,到底该没有甚么才能达到其目的?是探究老死之消灭的原因。由于思惟探究的结果,而知道如没有「生」,也就是消灭「生」,就不会再有老死。其次探究「生」之灭之方法,而知道如没有业「有」,也就是消灭了业「有」时,就不会一再的转生。依次而探究「有」之灭的原因,乃至「无明」(痴)之灭的原因。因此而知道消灭「无明」(痴),即业「行」自会消灭,消灭业「行」,即心「识」自会消灭,乃至消灭「生」,即「老死」自会消灭。这就是所谓的「逆观」缘起,也就是「逆观十二因缘」。这是提示消灭迷惑的次序之故,叫做「还灭门」。

「如实知,如实见已,即于座上成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实知为如实相而知,如实见即为如实相而见,都是说明佛陀之正知正见。佛陀如实而知见三界之一切真象,也就是宇宙人生之原貌与动态及皈局,佛陀都能彻知彻见,知道其一切!「阿褥多罗」译为无上,「三貌三菩提」译为正徧知(旧译),是佛智之名。无上为没有比得上,也就是最为高深之意。正徧知即为知道得正确而普徧,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之意。新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之义。

佛陀观察十二因缘而悟道,而成佛,是原始佛教一贯的道理。十二因缘的道理确为佛教所以成为佛教的真谛。因为十二因缘是佛陀在菩提树下修持、思惟而体悟出来的真理,佛陀是依之而立教,以破从来大家公认的宇宙「自然」的学说。佛陀在说教的过程中,始终不离这种「缘起」之说,不但如是,就是构成识别佛教与外教之「三法印」(或四法印),以及其它佛教的教理,没不都基于此种「十二因缘」而发挥出来的。难怪毘婆尸菩萨的成道,也以观察十二因缘而悟道的!至于大乘佛教兴起后,将「十二因缘」列为缘觉的学佛人所修的道理,实因佛学的发达,以及另需标立其帜,以便唤醒佛徒的自觉的一种措施耳!

佛时颂曰:

此言众中说,汝等当善听!过去菩萨观,本所未闻法。

老死从何缘?因何等而有?如是正观已,知其本由生。

生本由何缘?因何事而有?如是思惟已,知生从有起。

取彼取彼已,展转更增有,是故如来说,取是有因缘。

如众秽恶聚,风吹恶流演,如是取相因,因爱而广普。

爱由于受生,起苦罗网本,以染着因缘,苦乐共相应。

受本由何缘?因何而有受?以是思惟已,知受由触生。

触本由何缘?因何而有触?如是思惟已,触由六入生。

六入本何缘?因何有六入?如是思惟已,六入名色生。

名色本何缘?因何有名色?如是思惟已,名色从识生。

识本由何缘?因何而有识?如是思惟已,知识从行生。

行本由何缘?因何而有行?如是思惟已,知行从痴生。

如是因缘者,名为实义因,智慧方便观,能见因缘根。

释尊这时用偈赞颂说:(偈颂和长行的经文,大同小异,很容易了解,故不另予详述)。

「此」等事「言」,将在你们大「众」当「中」重「说」一遍,「汝」们「当」应好好的「听」我说!「过去」毘婆尸「菩萨」静坐在闲静的地方,「观」察思惟「本」来人所「未」曾听见过之「法」。

他想:人终会衰老死亡,而这衰「老死」亡之事,到底是「从」甚么「缘」,「因」「何等」事,「而有」的呢?这样认真的「观」察探究后,「知」道老死「本」来就是「由」于有了转「生」才会有的。

而「生」到底是由甚么「缘」,依(因)甚么「事」才会「有」的呢?像这样的观察探究后,「知」道会「生」之事,乃远从业「有」而生「起」的。他依次思惟而发现如下之因缘:吾人执「取」「彼」物──贪求世事,执「取」「彼」事,贪着世情,而执取不放的结果,只有「展转」而「更增」业「有」。因此之「故」,「如来」乃断言而「说」:执「取」不放就是造成业「有」的「因缘」。「如」同「众秽恶」集「聚」在一起,遇「风」一「吹」,即「恶」臭之气「流」会「演」布一样。

像这样以推,即知执着「取相」之「因」,是由于贪「爱」而「广」大「普」遍的。而「爱」乃由感「受」而「生」。而生「起」「苦」恼,犹如天「罗」地「网」之根「本」。由于爱「染」贪「着」的「缘」故,致有「苦乐」参半,互为「相应」,缠缚不休。

感「受」本来到底是「由」于甚么「缘」因,为「何」「而有」了感「受」之发生的呢?这样「思惟」观察探究后,「知」道感「受」乃「由」于感「触」的作用而产「生」的。

感「触」作用之「本」源到底是「由」于「何」种「缘」因,依于甚么而「有」这种感「触」作用的呢?这样的「思惟」观察探究后,知道感「触」乃「由」于具足了「六入」(六根)而「生」的。

「六入」(六根)的「本」源到底是甚么「缘」因,依甚么而「有」这种「六入」的呢?这样的「思惟」观察探究的结果,乃知「六入」是依于「名色」──身心合一之五蕴而产「生」的。

身心合一之「名色」的「本」源到底是由于「何」种「缘」因,依于甚么而「有」了这种「名色」的呢?这样的「思惟」观察探究之后,才知道身心合一之「名色」是「从」心「识」而产「生」的。

心「识」的「本」源到底是「由」于「何」种「缘」因,依于「何」种因由而「有」这种心「识」的呢?像这样的「思惟」观察探究的结果,才「知」心「识」乃「从」业「行」而「生」起的。

业「行」到底是「由」于「何」种「缘」由,依于「何」种因缘而「有」了这种业「行」的呢?像这样的「思惟」观察探究后,「知」道业「行」乃「从」愚「痴」无明而「生」起的。

像这样的「因缘」,「名」叫真「实义」之因缘。以「智慧」「方便」而思惟「观」察探究,即「能」彻「见」这些「因缘」之「根元」!

苦非贤圣造,亦非无缘有,是故变易苦,智者所断除。

若无明灭尽,是时则无行。若无有行者,则亦无有识。

若识永灭者,亦无有名色。名色既已灭,即无有诸人。

若诸人永灭,则亦无有触。若触永灭者,则亦无有受。

若受永灭者,则亦无有爱。若爱永灭者,则亦无有取。

若取永灭者,则亦无有有。若有永灭者。则亦无有生。

若生永灭者,无老病苦阴,一切都永尽,智者之所说。

十二缘甚深,难见难识知,唯佛能善觉,因是有是无。

若能自观察,则无有诸人,深见因缘者,更不外求师。

苦并不是「贤圣」之人所「造」出来的,然而「亦非」是「无缘」无故而「有」的。因此之「故」。巧知这种「变易」无常之「苦」,是「智」者──佛陀所「断除」的!倘「若」「灭尽」愚痴「无明」的话,此「时」就没有业「行」的存在。如果业「行」已「不存在」的话,则心「识」也会「没有」。「若」心「识」「永」远断「灭」的话,就身心合一之「名色」也「不会存在」。身心合一之「名色」「既已灭」尽,即并「没有」六根之「诸入」。六根「诸入」「如果」「永」远断「灭」的话,就感「触」作用也「不会存在」。假如感「触」作用「永」远断「灭」的话,就已「没有」感「受」的作用。如感「受」「永」远「灭」尽的话,就贪「爱」一切已「不会存在」。如果贪「爱」一切「永」远断「灭」的话,就已「没有」执「取」的存在。如若执「取」不放的能「永」远断「灭」的话,就业「有」也「不会存在」。如果业「有」「永」远断「灭」的话,就已「不会」一再的转「生」。倘若一再转「生」的问题「永」远解决,已断「灭」的话,就「不会」有衰「老」疾「病」等「苦阴」身,乃至死亡等「一切」的一切「都」会「永」远灭「尽」,这是智者──佛陀「所」启发阐说的!「十二」因「缘」的道理是「非常」的「深」奥,是很「难」彻知,很「难」认「识」了「知」的道理,「唯」有「佛」陀始「能」完全「觉」知!依于「是有」──有了愚痴无明,乃至有了老死,「是无」──由于灭尽愚痴无明,终于灭尽老死,一切都灭尽无有,而至解脱。「自」己倘「若」善「能」「观察」十二因缘法的话,就「不会」「有」「诸入」──毛病之根元的六根等物。能「深」人彻「见」「因缘」法之人,则已不需一再的向「外」去恳求导「师」的指导!

能于阴界入,离欲无染着,堪受一切施,浮报施者恩。

若得四辩才,获得决定证,能解众结缚,断除无放逸。

色受想行识,犹如朽故车,能谛观此法,则成等正觉。

如鸟游虚空,东西随风游,菩萨断众结,如风靡轻衣。

毘婆尸闲静,观察于诸法,老死何缘有?从何而得灭?

彼作是观已,生清净智慧,知老死由生,生灭老死灭。

对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法「界」──宇宙人生等事物放得下,善能「离」开诸贪「欲」,而「不」再「染」着的人,就能「堪」以承「受」人家的「一切」布「施」,能够真正「报」答布「施者」的「恩」惠!倘「若」能够「得」到「四」种无碍辩才(法、义、辞、乐说等无碍)的话,就能「获」得「决定」性的「证」悟,而「能解」除所有的「结缚」──烦恼系缚,「断除」诸迷惑而不会有丝毫的「放逸」。「色」相、感「受」、思「想」、妄「行」、意「职」等五蕴,好像朽坏的旧「车」。善「能」彻底「观」察「此法」时,就能「成就」「等正觉」──佛陀。是时犹「如」飞「鸟」之自在翱「游」于「空」中一样,欲「东」欲「西」,都能顺「风」般的飞「游」自在。毘婆尸「菩萨」已「断」除「众结」──诸烦恼,好像大「风」之「倾倒」「轻衣」那样的轻快。「毘婆尸菩萨」很幽「静」的「观察」人生的诸法:衰「老」、「死」亡到底依于「甚么」「缘」因而「有」的呢?又「怎样」而能「得」以消「灭」老死?他这样反复的思惟「观」察推究,终于产「生」「清净」无垢的「智慧」,而彻「知」衰「老」「死」亡等,乃「由」于诞「生」而来,也彻知将「生」灭尽,即衰「老」「死」亡等事也会「灭」尽!

posted on 2010-09-03 17:32 哼哼 阅读(417)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如是我闻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