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造成了极大的数据冗余和资源浪费,难以实现资源共享与系统互操作.而仅仅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并不能根本解决不同系统之间互操作的问题.本文在参考美国学校互操作框架(SIF)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之间互操作的解决方案——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框架(EMIF).该方案旨在建立数据交换与互操作的标准,使框架内的所有系统都能轻松地进行信息交换与使用.
关键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互操作 XML 规范
1 引言
随着CERNET在全国高校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普及,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被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基于Internet技术的校园网使得教育管理打破了原有的封闭,独立的管理模式,开始向互联,开放的体系转变.尽管原有独立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曾为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作出过突出贡献,但由于不同时期,不同部门开发的教学,财务,人事,设备,科研等单项管理系统互相封闭,各自独立运行,造成了极大的数据冗余和资源浪费,难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缺乏标准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阻碍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此,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研究也已经被提到了重要的日程上来.
2 面临的问题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学习资源的共享与系统互操作.学习资源共享是指一个学习对象可被多个学习系统利用;系统互操作是指多个系统及组件之间能够交换与使用彼此的信息.对于学习资源共享来说,数据标准化是前提.在这方面,早在1991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了此项研究,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的一系列管理基本信息集,对教育管理的数据交换起到了基本保障作用.但不同部门不同厂家开发的管理系统之间的互操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1 缺少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规范导致的后果
目前,由于缺乏管理信息系统之间互操作的规范,已经导致了如下一系列问题:
教育管理信息横向交换与纵向传输的困难
由于缺乏数据交换的规范,学校内部不同部门开发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简称EMIS)之间不能进行数据交换,而学校之间学校与上级管理部门之间也不能直接传递数据,导致了教育管理信息横向交换与纵向传输的困难.
妨碍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
由于信息传输困难,不能对教育管理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各级各类教育管理部门就难以作出相应的正确决策,甚至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作出带来不良影响.
重复建设,造成人力,资金的浪费
由于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同样的数据需要录入多次,同样的系统功能也需要重复开发,这就极大的浪费了人力与资金,而我国的教育投入本来就相对不高,这种浪费对教育的发展实为不利.
2.2 国内解决系统间互操作问题的两种方案比较
虽然国内缺少系统互操作方面的规范,但为了解决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之间互操作问题,目前国内还是出现了两种解决方案,可是这两种方案却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同弊端.
2.2.1 大一统的解决方案
这种方案在软件的采购上采用一刀切的办法,要求所有的学校的教育管理机构都采用由一个厂商开发的统一的软件.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共享与数据上报的问题,但也存在以下弊端:
耗资巨大,对原有已开发比较成熟的系统是一种浪费;
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高校管理水平不一致,同类的软件未必适合同类的学校;
使用同一厂商的软件,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发挥,不利于软件水平的提高;
阻碍学校个性化管理的体现.
2.2.2 开发接口程序的方案
这种方案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解决办法,虽然两个系统之间没有统一的数据规范,但通过为数据交互编写专用脚本,以使被提取数据能转变为其他程序的数据库能理解的格式,这样也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交换,但是这种方案同样存在诸多弊端:
软件升级需重新编写脚本,费时费钱
大多数厂商也确实提供了应用程序界面(API)存取数据,然而,API往往是专用接口并且要求专业知识,每次当软件升级时,必须重新编写脚本,这样做既费时又费钱.
不适应多个软件间的互操作
这种解决方案通常针对两个软件间的互操作,通常是由两个厂商合作提供一致的数据接口,编写点对点转换数据的脚本.然而,如果增加第三个应用程序,也要使用它们的数据,就得分别编写与这两个程序间交互的脚本,如果再增加几个,就会更加复杂.
2.3 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框架的设想的提出
缺少互操作规范,导致了上述问题,而目前的解决方案又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那么,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之间互操作的规范.
那么,对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建立规范具有可行性吗 如果可行,应该如何操作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终于从美国的学校互操作框架SIF(Schools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中找到了答案.
SIF是由美国一些企业,组织发起的,针对美中学小学不同的学校管理软件间互操作问题建立的一种解决方案.SIF的任务是为各种各样的教育软件提供互操作,也就是能够使不同的软件方便的进行数据共享,交换与更新.通过使用XML定义共同遵循的数据对象(如学生,教师)和数据传输协议,就可以方便的进行软件间的互操作.如果学校使用的软件都支持SIF和XML,那么学校就可以针对不同的任务选择合适的应用程序.通过在一种应用程序中插接另一种应用程序模块,还能创建更加灵活,强大的解决方案.利用XML这样的中间格式,每个应用程序都能维护自己的格式,只要它简便,精确地把数据转变成XML格式,或由XML格式转变成数据.
通过对SIF的互操作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这种解决思路完全适用于解决我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互操作问题,除了在数据对象的定义方面,由于国情不同不能照搬之外,SIF的框架结构和报文规范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极大的参考.
参照学校互操作框架(SIF)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提出了建立我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框架的设想.
3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框架的描述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框架(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简称EMIF,是我们针对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问题提出的一个标准化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是通过制定EMIF规范,根据规范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框架,并通过规范化的操作,实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那么,互操作框架为什么能够解决不同系统间数据交换的问题 它看起来是什么样的 它的内部机制如何 这一框架应该如何建立呢 这些就是下文将要回答的问题.
3.1 XML在EMIF中的作用
通常,数据存储格式不同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需要编写脚本来实现,那是因为没有一种与平台无关的,格式独立的数据存储方式存在.XML语言恰恰正是这样一种语言,不但与平台无关,而且还可以定制行业领域的标签,非常适合作为一种独立的数据交换格式.利用XML的这些优点,可以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XML数据交换格式,数据存储格式不同的系统之间要进行数据交换,只要先转换成符合EMIF的XML格式,就可以进行数据交换了.不同的应用系统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自己的数据转换成符合EMIF的XML数据,或将XML数据转化为自己的数据.
3.2 EMIF的体系结构
EMIF是一种分布式联网系统,它的基本结构是通过一台区域集成服务器(ZIS)将一个区域内的各个管理子系统联系起来.各个子系统都创建各自的代理程序作为系统与ZIS的接口,代理程序之间并不直接通信,而是通过ZIS间接通信,ZIS是所有代理程序的集成点.ZIS和代理程序都使用EMIF规定的XML词汇,作为数据传输与互操作的语言.
举一个典型事例,在一个学校内,SIF使得不同厂商开发的应用程序彼此相连,这些应用程序包括学生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每个程序都有一个厂商提供的接口程序叫做"代理".由于同一个学校共同使用这些应用程序,因此使这些程序成为一个逻辑上实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个实体看作是由一个ZIS控制下的一个"区域(Zone)"(见图1).EMIF可以有多个区域,各个区域的ZIS互联可以使不同区域间实现互操作.
尽管EMIF可以有不同的区域,但大量应用程序之间需要共享数据这一点却是相同的.EMIF在执行上不考虑它的组成成员的复杂性,不管有多少个应用程序,都是由一台区域集成服务器(Zone Integration Server ,简称ZIS)将各个应用程序相连.每个应用程序需要创建各自的代理程序,用来与ZIS通信.ZIS和代理都支持EMIF规定的XML词汇和语法,通过一种叫做"报文"的XML文档的传递进行数据交换.
3.3 EMIF互操作机制
EMIF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互操作主要实现两类数据交换的功能:
一个子系统获取另一个子系统的数据.
一个子系统的数据变化时,其他共享其数据的子系统的相应数据也得到更新.
EMIF根据这两类功能创建了两类数据传递模式.一个是"请求与应答模式",想要获取数据的系统向ZIS发出请求报文,ZIS传递给可以提供数据的系统,该系统向ZIS发回相应的应答报文,ZIS再将其返回给数据的请求者.另一个是"发布与预约模式",一个系统向ZIS发出"预约"报文,预约某数据的更新信息,当被预约的数据所在系统数据更新时,该系统要向ZIS发布"事件"报文,ZIS迅速将事件报文发送给预约者,从而实现数据的迅速更新.
事实上,并不是任何子系统都可以随意获得另一个子系统的数据及其更新信息,每个系统在加入EMIF时都需要经过注册,通过发出"注册"报文,注册自己在该区域惟一的标识符(ID).如果决定将自己的数据给别人共享,还必须发出"提供"报文,声明自己可提供的数据.
可见,EMIF需要定义多种类型的报文,除了上面涉及到的报文,还要定义确认报文是否接受的"通知"报文,定义取消注册的报文,取消提供数据的报文.还有一种叫做"系统控制"的报文,该报文与别的报文不同,它本身并不携带数据信息,只包含子报文,这些子报文用来表示报文的发出者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是否可以处理报文等,以便接收者控制是否向它继续发送报文.EMIF定义的基本报文共11种.
由于不同类型报文的处理是不同的,因此EMIF必须定义报文处理协议,以使不同报文表达的含义能够被正确的理解与反馈.同时,为了保证报文传递的安全性,身份验证,加密保护,访问权限控制等手段的运用也是EMIF的重要内容.作为报文的承载内容的数据对象和事件对象的规定,以及报文的XML格式的规定,更是EMIF规范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完整的EMIF规范应该包含以上涉及的所有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体系结构规范,报文规范和数据规范.
3.4 EMIF的实施办法
要通过EMIF实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互操作,需要开展以下工作:
(1)制定一整套教育管理互操作规范,包括EMIF体系结构,报文规范和数据规范.
(2)将一个区域内的多个管理系统共同组成一个EMIF区域,开发一个作为中介的区域集成服务系统(ZIS).
(3)开发各个应用程序的代理程序,代理的功能是能够将各自的数据对象转换为EMIF定义的XML报文格式,并能够读懂XML报文,根据报文内容更新数据.
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按照EMIF规范进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由此可见,制定规范还只是解决互操作问题的第一步.目前我们的工作就是首先制定这样一个规范.
那么EMIF规范究竟应该怎样制定呢 下面我们将分别就EMIF体系结构规范,报文规范和数据规范的内容来阐述我们对EMIF规范内容的设想.
4 EMIF体系结构规范
根据前面对EMIF体系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EMIF的体系结构的实质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模型.由一台ZIS将一个区域内的系统联网,通过ZIS与各子系统的代理之间的报文传递实现数据交换.各个EMIF区域之间的ZIS联网,通过ZIS之间报文的传递,实现区域间数据的交换.经过这样的扩展,EMIF的范围可以小到学校,大到省市,甚至国家,只要遵循EMIF的规定,都可以成为框架的一部分,实现网络内数据的共享与互操作.
4.1 EMIF框架内的子系统划分
虽然我们说过EMIF不去考虑组成一个区域的子系统究竟有哪些,但对可能存在的子系统做出基本的划分还是很有必要的.由于EMIF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数据交换,那么统一的XML数据对象格式是交换的前提,而要确定统一数据对象,首先要确定数据对象的种类,这就需要先按照功能对子系统进行分类,进而确定每类子系统使用的主要的数据对象.另外,子系统的划分有利于形成制定XML数据规范的工作组,同一类子系统的创建者可以成立一个工作组,制定相关的数据对象.
参考SIF工作组的划分,同时在对我国EMIS系统组成的调研基础上,我们初步提出了一个高等学校EMIS的体
系结构参考模型(见图2),作为学校区域内的EMIF子系统划分的基础.这种分类是否科学还有待继续讨论.
4.2 EMIF的基本概念
EMIF涉及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数据对象,事件对象的概念,数据传输的模式,加密保护,身份验证,访问控制等等.
4.2.1 对象与报文的概念
在EMIF中,"对象"与"报文"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这也是EMIF的核心.
"对象"包括数据对象和事件对象.EMIF中可以交换的数据是通过一系列数据对象进行定义的.数据对象是定义可由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管理的信息语义的模式.例如,StudentPersonal(学生个人数据),StudentschoolEnrollment(学生入学注册),以及School(学校)都是数据对象.这些数据对象通过XML方式表示.事件对象简称"事件",它表示对数据对象所定义信息的更改.例如,StudentAdd/Delet/Change(学生添加/删除/更改)事件可以是作用于StudentPersonal数据的动作,StudentschoolEnrollmentAdd/Delet/Change是StudentschoolEnrollment对象可能发生的动作,SchoolAdd/Delet/Change事件作用于School对象,以此类推.
"报文"报文可以看作是数据对象和事件对象的载体,数据对象和事件对象必须放在报文中才能够传递.报文同样使用XML元素和属性来表示.
4.2.2 数据传输的模式
EMIF框架内系统之间的互操作的目的是各子系统能够交换与使用彼此的数据,那么一方面是获得对方的数据,另一方面是获得数据后,需要随时得到数据的更新信息,因此,EMIF的数据传输相应就产生了以下两种模式.
(1)请求与应答模式
当一个应用程序(即"请求者")想要从一个数据对象那里收集数据时,首先需要发送一个请求报文给ZIS.这个请求中可以指定数据的提供者(即某个应用程序服务器),也可以不指定.如果报文中没有指定提供者,那么ZIS也可以为这一数据请求寻找默认的提供者.任何应用程序服务器都可以成为数据的提供者,但首先必须向ZIS进行登记.而一个数据对象只能有一个数据提供者,因此,先登记的程序可以抢先成为某数据提供者.想要提供数据的应用程序代理首先使用登记报文(EMIF-Register)在ZIS中登记,得到一个统一的标识符,然后使用提供报文(EMIF-Provide),将自己可以提供的数据对象告知ZIS,经过ZIS的确认,可以成为该数据的提供者.ZIS在收到数据请求时,根据已有的登记可以迅速找到数据的提供者,将数据请求发送给数据提供者.提供者也要将应答报文(EMIF-Response)返回给ZIS,然后再由ZIS将应答报文传递给最初发出数据请求的应用程序.
举一个例子,假定一个学校内的EMIF框架中包含学生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以及教学管理系统,如果后两个系统需要从前一个系统获取学生信息的数据,那么他们三者之间的报文传递过程是这样的(见图3):
①登记:各系统的代理向ZIS发出登记报文,进行注册,具有了各自的ID.
②代理3向ZIS发出"提供"报文,成为某数据对象的提供者(Provider), Provider是该数据对象默认的应答者(Responder).
③代理1和代理2 分别发出各自的请求报文,请求获得某数据对象.
④ZIS根据已登记的提供者名单,找到数据的提供
者为代理3,将请求报文发送给该代理3.
⑤代理3分别根据两个数据请求报文的内容,返回相应的两个应答报文,送回ZIS,ZIS再将其转发给相应的数据请求者.
(2)发布与预约模式
代理程序可以通过发布关于EMIF数据对象的添加,改变,删除的事件报文来传递数据的更新信息.如果其他应用程序需要随时得到这些更新信息,就需要由代理程序进行预约.预约的方法就是发出一个或多个预约报文(EMIF-Subscribe)给ZIS.每当应用程序发布事件后,ZIS都会将这一事件按照预约清单将这一事件发送给每个预约程序.这一更新数据的过程称为事件报告生成.
在上例中,数据更新的过程是这样的(见图4):
①代理1和代理2分别预约代理3中的某个数据对象;
②代理3中的数据对象的值发生改变时,会向ZIS发出一个表示数据变化的事件报文(EMIF-Event).
③ZIS根据数据的预约情况将该事件报文传递给相应的预约者.
4.2.3 安全保障策略
EMIF的安全保障策略用来保护报文传递的安全,提供数据的访问权限等.主要有四个方面:加密保护(Encryption),身份验证(Authentication),有效性验证(Validation),以及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
加密保护提供了这样一种机制:只有特定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可以看到报文的内容.EMIF为代理提供的加密途径是:代理在报文中告诉ZIS,它与ZIS之间通信要达到何种加密级别,ZIS的执行必须保证该报文的传递途径必须达到这种加密级别,而不去考虑使用何种加密方式.加密级别分为5个等级,分别规定各级别的加密要求.
身份验证的作用主要是确保报文的作者是实际的作者,它可以避免区域外的代理伪造报文来改变EMIF数据.为代理提供的身份验证的途径与加密保护的途径类似,同样是在报文中指出需要达到的身份验证级别,由ZIS确保该验证级别的实现.
EMIF报文的有效性验证是保证报文能够正确识别的前提.有效的报文是符合EMIF报文规范的XML文档.由于EMIF报文规范会随着报文种类的增加以及报文内容的改变做出新的调整,发布新的版本,因此代理程序和ZIS必须在报文中标识出使用报文规范的版本.我们计划在EMIF规范的1.0版本中,根据EMIF报文规范的XML 文档类型定义(DTD)进行有效性验证.
EMIF还将对不同应用程序的访问权限进行控制.例如,一个EMIF管理员可以决定哪些应用程序可以加入EMIF,它们可以提供或请求哪些数据对象,可以发布或预约哪些事件.
这些策略的具体实现方法会在EMIF的报文规范中详细说明.
4.3 EMIF体系结构
这一部分应该主要阐明EMIF的基本结构,对代理和ZIS命名的规定,数据对象,报文标识符的规定,代理应该具备的功能以及ZIS应该具备的功能等等.
EMIF的基本结构,前文已经阐述的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对代理和ZIS命名的要求是:对于ZIS,要反映地区的名称,对于代理,既要反映地区的名称,又要反映应用程序的功能.无论数据对象还是报文,必须有一个惟一的标识符来指代.我们将在规范中规定产生表示符的具体方法.
代理的功能应该主要包括:与ZIS建立连接,向ZIS提供事件信息,对数据请求进行反馈,根据事件报文更新系统数据,支持身份验证与加密保护.ZIS的基本功能主要应该包括:对代理或其他ZIS进行注册,建立访问控制列表,建立提供者与预约者数据库,提供报文队列服务等.
5 EMIF报文规范
如上文所述,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是通过报文的传递来实现的.这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报文如何传递,二是报文如何制作.关于报文传递,需要制定报文处理协议,即对不同的报文,应该执行怎样的处理程序;关于报文如何制作,需要规定报文的格式.
5.1 报文处理协议
报文处理协议是对报文传递过程中对报文进行处理的规则,EMIF框架内的ZIS和所有应用程序都应该遵循这些协议.这些协议主要有:
资格验证:刚收到报文时,首先要验证该代理是否有获得报文所要求数据的资格.
注册:任何一个代理在使用EMIF前都要先进行注册,默认的传输协议是HTTP协议,如果该代理想要使用其他传输协议,也可在注册报文中声明,ZIS将在与之通信时使用所需协议.
数据提供声明:一个代理要想让某个数据对象为其他程序所共享,需要向ZIS发出提供报文(EMIF_Provide),如果想取消该数据对象的共享,可以使用取消提供报文(EMIF_Unprovide).
数据预约:如果一个代理需要得到某个数据对象随时更新的信息,则首先要向ZIS发出预约报文,登记预约的数据对象.如果要取消预约,则使用取消预约报文(EMIF_Unsubscription).
事件报告:如果一个代理程序的某一数据对象发生了变化,需要向ZIS发出事件报文(EMIF_Event)表明该对象的变化,这样ZIS才可以根据预约情况及时将该报文传递给需要知道这一变化的代理程序.
请求协议:代理程序可以通过请求报文(EMIF_Request)向ZIS提出对某种信息的索取需要,如果该报文中指明了对方代理的标识符,则ZIS可以在验证资格通过后将报文传递给对方代理,如果报文中并未指出代理的标识符,则ZIS可以根据数据对象进行检索,查出可提供该数据的代理,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处理.
应答协议:一旦一个请求被送到了相应的代理那里,这个代理首先要检查报文中的EMIF版本信息(EMIF_Version元素) 和最大缓存值( EMIF_MaxBufferSize元素)的信息.如果该代理不能返回以该EMIF版本描述的数据对象,那么它将立即返回一个包含错误信息(EMIF_Error 元素)的通知报文(EMIF_Ack),以通知请求方.同样,如果该代理要返回的数据对象的大小超过了请求方所能接纳的最大值(即EMIF_MaxBufferSize的值),也会用通知报文进行通知.
5.2 报文格式规范
报文格式规范是对各种报文XML文档的DTD的规定,关于DTD的内容将在数据规范中进行介绍.在EMIF中报文的种类繁多,在系统互操作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其中最基本的报文有11个,它们是EMIF-Ack,EMIF-Event,EMIF-Provide,EMIF-Register,EMIF-Request,EMIF-Response,EMIF-Subscribe,EMIF-SystemControl,EMIF-Unprovide,EMIF-Unregister,EMIF-Unsubscribe.任何报文都提供报文的名称空间,报文名称,报文来源,发送时间等.
通过使用这些报文来进行上文所介绍的数据请求与获取,数据更新等操作.报文SIF_Event可以用来传递事件对象,SIF-Ack用来通知一个请求是否成功执行, SIF-Provide用来公布可提供的数据对象,SIF-Register向ZIS进行注册登记,SIF-Request用来向一个代理程序发出获取数据对象信息的请求,SIF-Response用来对 SIF-Request报文进行回复,SIF-Subscribe用来预约事件对象. EMIF-SystemControl 用来控制一个EMIF节点和另一个EMIF节点的数据流.EMIF-Unprovide 与EMIF-Provide作用相反,用来取消可提供的数据对象.EMIF-Unregister 用来取消注册.EMIF-Unsubscribe 用来取消预约.
6 EMIF数据规范
我们知道,EMIF报文中承载的主要内容是数据对象和事件对象,那么数据以何种形式包装,数据对象的结构如何,就是报文规范必须明确定义的内容了.虽然我们定义的数据对象是任何EMIF组件(包括ZIS和应用程序及其代理)都可以使用的,但是,一般情况是,某类应用程序主要使用某些数据.因此,根据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对数据对象进行分类也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对于应用程序来说,选择使用哪些数据对象是它们自己的自由.
我们初步把数据对象分为十大类:学生信息,教职工信息,学习对象信息(教材,课件等软件资源),基建信息,科研信息,财务信息,校产信息,学校综合信息,其他信息.
然后要做的是选出每一类中典型的数据对象,对每个数据对象的Schema进行定义.
一般来说,Schema描述了XML文件的数据模型,即在有效的XML文件中的标记和字符数据的排列.Schema用两种办法建立数据模型:第一,为文件建立内容模型,即定义元素的顺序和元素的嵌套;第二,建立文件数据的数据类型.目前有两种建立数据模型的办法,一种是DTD的方式,这是一种与XML语法规则不同的方式,另一种是XML Schema的方式,这种方式还是使用XML的语法.前者相对简洁,但后者的可扩展性更强,是今后发展的趋势.经比较,我们在目前还是使用DTD的方式,如果需要,以后还可以转换成XML Schema的方式.
在本规范中,并不是直接给出每个数据对象的DTD,而是用简单易懂的表格表示数据对象的Schema.
在制定数据对象规范时,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选择出的数据对象具有代表性,在数据共享方面有现实意义.
(2)数据对象的Schema既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又要有很好的扩展性.
(3)数据对象的选择既要符合我国国情,又要有国际通用性.
(4)一个数据对象的确定需要经过多方审定,保证其实用性.
可见,EMIF的数据规范的制定是一项很大的工程,需要从事教育管理系统应用与开发的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美国EMIF的数据规范就是由上百家公司,协会,社会团体组织等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共同制定的.
目前,我们对EMIF数据规范的建立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待更多团体与个人参与到规范的制定中来.
7 结论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框架的建立,对于教育领域内的资源共享,教育管理信息的获取,教育资源的节约,乃至教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将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然而,从设想到实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学校,组织加入到EMIF规范的制定中来,参与EMIF区域的搭建,共同实现不同教育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
有人对SIF的出现曾经评论道:"SIF的出现,将掀起一场信息存储,访问,更新,传递方式的革命,并将明显减轻学校人力资源和财政管理的负担",我们希望,EMIF作为SIF在中国本地化的产物,也能担负历史的重任,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