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煜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钟峰白莲居士,即位后改名煜。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 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 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 “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 》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 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四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李煜李煜是多才多艺身,又是多福多苦命。
说他是多才多艺身,是因为他工书善画,能诗擅词,又精通音乐。他玩什么,都能玩出名堂。他的书法,自成一家,创造出了“聚针钉”、“金错刀”、“撮襟”等体式。他作画,“远过常流,高出意外”(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他创作的乐曲,也很“奇绝”,亡国前创作的《念家山》、《念家山破》等乐曲,流行很广,“宫中民间日夜奏之,未及两月,传满江南”(邵思《雁门野说》”。他还会点武艺,像李璟,弧矢箭术都不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的李煜,写起小词来,自然是驾轻就熟。他能创造出《虞美人》之类的绝妙好词,一点也不奇怪。
说他多福,首先是因为他原本无缘也无心做世子、当国主,却一不小心,当上了世子,做上了国主。他是李璟的第六子,当世子、做国主原本没有他的份儿。可憨人有憨福。他的长兄弘冀早就被立为世子,可弘冀莫名其妙地暴死,其他四位兄长又都早夭,这样李煜就成了“老大”,于是在建隆二年(961),顺利地被立为世子。同年,李璟病逝,李煜在金陵登上国主的宝,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后主登基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已建言了宋王朝,统一了北方。只是大宋要一个个地收拾其他小国,一时还顾不上平定南唐。于是李后主有李会苟延残喘,做了十五年的小国之君。宋太祖曾说:“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李煜居然在宋太祖的卧榻之下,小心翼翼地睡了十五年。这也算是有福气吧。
他的福气,还不止这些。事业、爱情都美满,才是真正圆满的人生、幸福的人生。李煜的爱情,也挺幸福的。先后两个王后,都是天姿国色,而且多才多艺,跟他又情投意合。大周后,小字娥皇,精通书史,善解间律,特别擅长演奏琵琶。既会谱曲,又能填词,可惜没有词作流传下来。她还是一位时装和发型设计师,曾设计“高髻纤裳及首翘鬃朵之妆”,人人仿效。有这样一位可人儿作伴侣,叫后主片不心满意足?小周后,是娥皇的妹妹,也是“警敏有才思,神彩端静”,风情万种。后主与小周后婚前的爱情,更具有刺激性,更令他心荡神怡。如果说大周后要是引发了后主对音乐的兴趣爱好,间接促进了后主词的创作,那么小周后与后主婚前的频频幽会,则是直接为后主的词作提供了素材。后主词中的“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就是写与小周后的恋爱经历。
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李后主算不上好国主,却是一个优秀的词人,有着艺术家的天真和坦诚。身为国主,连自己的恋爱故事也不隐瞒,公开写到词里让人传唱,这是多么坦率多情!也许是他觉得这场恋爱太惬意太美满,以致于情不自禁,跟情人约会之后就把约会的情景用词记录下来,作为刻骨铬心的永恒纪念。
据马令《南唐书》记载,在大周后病重期间,后主就与她的小妹相恋。娥皇死后,后主娶她小妹为继室,世称小周后。这首词就是写他与小周后婚前的一次约会。
词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让小周后自述约会的过程,表现她的多情与主动。后主真诚坦率之中,也有狭义狯的一面。他不说自己相约对方,而是说她如何主动大胆。在这场不太合乎当时伦理规范的恋爱中,他似乎是被动的。当然,他们爱得非常意愿。名人的恋爱故事本来就吸引人,风流帝王的恋爱故事更有魅力。这首词的魅力,倒不仅仅是因为名人效应,艺术上也相当成功。几个细节和动作,就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手提绣鞋,刬袜潜来,见出女子的谨慎心细,生怕被别人发现。“偎人颤”,传神地写出她与情郎见面时既紧张又惊喜的神态。词是专门抒情的诗体,但有些词抒情时隐含着故事,或者说是因事言情,在讲故事时表达情思。词中这种因事言情的物法,韦庄是最先使用的。他的《荷叶杯》上片回忆当年与情人约会的故事:“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把约会的时间、地点、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词中这类故事到底是讲词人的经历,还是别人的事情,虽然很难判断,但总有一种逼真感、现场感。这种像是亲身经历的感情故事更能引起读者听众的兴趣。到了宋代,欧阳修和柳永的词也常常使用这种手法,在浓浓的情思中隐含着模糊的故事。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此词为入宋后抒写幽闭时心情。
“往事只堪哀”,是说想起往事就悲哀,而不是说想起悲哀的往事。后主被俘入宋后,总是难忘故国的“往事”。《虞美人》词说“往事知多少”;《菩萨蛮》词说“往事已成空”,可见他的“往事”是指过去欢乐“往事”。如今触目皆悲,所以想起欢乐的往事,更倍增伤感。开篇流露的是幸福的失落感,接下来表现的是沉重的孤独感。庭院长满了苔藓,可见环境的极度荒凉冷清。室内也是死气沉沉。珠帘不卷,既是无人卷,也是无心卷帘。户外荒凉,触目肠断,不如呆在室内消磨时光。可长期龟缩幽闭一室,内心的孤独还是不能排解。他在期盼人来,期盼着与人交流、倾诉,可等待“终日”,不见人来,也无人敢来。据宋人王铚《默记》记载,后主在汴京开封的住处,每天都有“一老卒守门”,并“有旨不得与外人接”。李煜在汴京,实质是被软禁的囚徒。他明明知道没有人愿意来看望,也没有人敢来看望,却偏偏说“终日”有“谁来 ”。他是在失望中期盼,在期盼中绝望。这就是李后主的心态。
在极度孤独中度日的李煜,打发时光、排遣苦闷的最好方式是回忆往事。金剑沉埋于废墟,壮气消沉于荒草,复国的机会与可能是一点儿也没有了,只好任命吧!就这样过一天算一天吧!
上片写的是白天,下片写晚上,晚凉天静,月华普照,全词的境界闪出一丝亮色,主人公的心情也为之开朗。可这月亮已非故乡之月,就像建安时期王粲《登楼赋》所说的“虽信美而吾土”。于是他由月亮想到当年月光照耀下的秦淮河畔的故国宫殿。但玉楼瑶殿已非我有,明月照得再亮,也只能徒增伤感。后主总是这么执着地留恋过去,故国成了他解不开的情结。故国情结是他后期词作的一大主题,也是他打发孤独寂寞时光的一副强心剂。但故国情结并不能解脱心中的屈辱与痛苦。他靠回忆过去打发时光。可是一旦从过去的往事中回到现实,又痛苦不堪。这样周而复始,后主深深地陷入了无法解开的心理怪圈。
由王子、君主到臣虏,李后主的人生经历了巨大的反差。正如唐圭璋在《李后主》评传》中所说:“他身为国王,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竭,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经历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
然而富贵繁华也好,悲哀血泪也好,这些都违背了李煜的本愿。他的最初理想是做一个远离尘寰逍遥山林的隐逸之士。在《即位上宋太祖表》中,李后主说的很明白:臣本于诸子,实愧非才。自出胶庠,心疏利禄。……思追巢、许之余尘,远慕夷、齐之高义。意思是说:当君主并不符合自己本来的志愿。自己的理想只是追步巢父、许由的后尘,做一个像伯夷、叔齐式的隐士。他为自己取了许多别号,自称“钟山隐士”、“钟锋隐者”、“钟锋隐居”、“莲峰居士”,省称曰“钟隐”。可知他心神向往的,完完全全是超越尘俗的山林生活啊!
正是: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posted on 2006-05-19 15:23
崛起的程序员 阅读(195)
评论(0) 编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