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可抽象

大而无形 庖丁解牛 厚积薄发 涤虑玄览
   ::  ::  ::  ::  :: 管理

嘴唇干裂可用石膏蜂蜜糊剂治疗,效果极佳。用法:取熟石膏50克,过80目筛,加蜂蜜50克,冰块3克,搅匀装瓶备用。每日涂患处2~3次。一般3~4天即可治愈

posted @ 2006-12-23 13:27 锋出磨砺 阅读(240) | 评论 (0)编辑 收藏

1)用unicode码判断

 对于gb2312来讲,首字节码位从0×81至0×FE,尾字节码位分别是0×40至0×FE  
 
public  boolean  isGB2312(String  str){  
                           char[]  chars=str.toCharArray();  
                           boolean  isGB2312=false;  
                           for(int  i=0;i<chars.length;i++){  
                                       byte[]  bytes=(""+chars[i]).getBytes();  
                                       if(bytes.length==2){  
                                                   int[]  ints=new  int[2];  
                                                   ints[0]=bytes[0]&  0xff;  
                                                   ints[1]=bytes[1]&  0xff;  
                                                   if(ints[0]>=0x81  &&  ints[0]<=0xFE  &&  ints[1]>=0x40  &&  ints[1]<=0xFE){  
                                                               isGB2312=true;  
                                                               break;  
                                                   }  
                                       }  
                           }  
                           return  isGB2312;  

 

2)用正则表达式

  1. String  aa = "中国China人";
  2. for  (int i = 0; i < aa.length(); i++) {
  3.    String bb = aa.substring(i, i+1);
  4.    //生成一个Pattern,同时编译一个正则表达式 
  5.    boolean cc = java.util.regex.Pattern.matches("[\u4E00-\u9FA5]", bb);
  6.    System.out.println(bb+" is chinese?-> "+cc);
  7. }

第2中方法更简单些

如果是判断是否为全角字符可以用

boolean cc = java.util.regex.Pattern.matches("[\uFF00-\uFFFF]", bb);

posted @ 2006-12-21 18:51 锋出磨砺 阅读(239) | 评论 (0)编辑 收藏


道是悟的 而非学的 悟即思考
吾当生命不息 思考不止

思考的源泉来源于实践和理论
理论在于多读书 叫厚积 玄览
实践在于模拟 行动
思考在于从实践和理论中 薄发 涤虑 抽取

行动当有目标指导约束监控 而不至偏离
快速行动当有成熟的模式资源培训组织管理以及强大的支持力
吾辈注定做了实作者 就踏踏实实的实实在在做些事情

posted @ 2006-05-10 13:07 锋出磨砺 阅读(215) | 评论 (2)编辑 收藏

软件设计通过软件统设计模型来表示(参见《再议模型》),软件设计评价是对软件系统设计模型的评价。在这里,我们使用源系统表示软件要实现自动化的系统,它处于实体空间;目标系统表示要实现的软件本身,它处于形式空间。软件表示模型(即系统分析模型和系统设计模型,参见《再议模型》)是沟通源系统和目标系统的桥梁。表示模型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称其为过程空间。下面我们使用图形方式来描述:


               这样,软件设计评价应该具有三类标准,分别是实体空间标准、过程空间标准和形式空间标准。

              
            实体空间标准以源系统做为标准来度量系统设计模型。这依赖于我们对于源系统的认识程度,我们知道应该具有这样一个标准,但实行起来非常困难。设计的合理性就是实体空间标准,它没有一个具体的内容和形式。

              
            过程空间标准在设计评价中经常被使用。它可以看作实体空间的间接标准,基于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是出于同一实体,其中具有自然的关联。我们说,设计是否附合需求,就是检验设计模型和分析模型的一致性。

               
            形式空间标准以目标系统的角度检验系统设计。从上述两种标准,可以保证目标系统的功能满足源系统,但不能保证目标系统在运行状态下的质量属性。所以形式空间标准是从目标系统的质量出发来考察系统设计的。考虑到质量,我们使用McCall/GE质量模型,它围绕产品改进、产品运行、产品移交三种使用情况来组织质量属性,可以看出是基于目标系统的。国际上有很多现行的基于质量评价系统设计的方法,我们后面会参考其中的部分。
            虽然从理论上我们可以知道软件设计评价具有三类标准,但却没有办法真正按照这些标准去检验一个软件的设计。

              
            实体空间标准应该是一个软件设计最终应该附合的标准。但是,这个标准很难直接应用于软件设计模型上,因为软件设计是思维的产物,在实体上检验这个产物是否正确,恐怕只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了。只有在错误非常明显的情况下,这个标准才会起作用。

               
            过程空间标准相对好一些。通过和软件生产过程前期阶段产物进行对比,可以找到其中不一致的地方,这可能就是设计上的问题了。同时,现代软件开发一般采用迭代的方式进行,设计活动可能分多次进行。这种迭代也要求我们检查设计对需求的覆盖情况。

               
            通过形式空间标准对软件设计进行检验时,往往并不存在一个唯一的检验标准。这是因为实际软件的质量要求不是唯一的,不同的软件有不同的质量属性要求。而特定软件的质量要求,是在需求分析、设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些质量要求,最终成为我们检验软件设计的标准之一。

                根据这些标准,我们现在设计一个软件设计评价表模版:

                  软件设计评价表
                  软件名称 迭代周期
                  设计人员
                  评审人员
                  设计合理性
                  
                  
                  
                  
                  需求附合度
                  功能点覆盖率(FPC)?%重点功能点覆盖率(IFPC)?%
                  优先功能覆盖率(PFPC)?%需求一致度(Should be 100%)?%
                  质量属性
                  模块性权重在过程中确定权重分数,100分制,下同
                  可修改性权重权重之和应为100%
                  可扩展性权重下同
                  性能权重 
                  可靠性权重 
                  可用性权重 
                  可移植性权重 
                  可维护性权重 
                  灵活性权重 
                  可重用性权重 
                  可理解性权重 
                  弹性权重 
                  安全性权重 
                  容错性权重 
                  评审结论
                  
                  
                  
                  

                在设计合理性方面,主要考虑以下内容:

              类的职责单一、明确
              模块结构清晰、完整
              活动、行为描述清晰
              实体关联清楚,状态合理

                对需求附合度的要求要在评价之间确定。

               
            质量属性的评价权重一般在设计开始之前确定,这个工作多数在架构设计时刻完成。最后,
根据质量属性的权重,可以计算设计的总体质量分数。这些都是最终评审结论的素材。

               
            一般来说,对于设计的评价通过建立场景的方法来实现。比如评价可修改性,一般先建立一个修改的场景,
对设计进行模拟修改,观察其是否易于修改。有些质量属性无法通过这种方法检验,只能通过对设计模型进行观察得出
结论。
            

posted @ 2006-05-08 16:47 锋出磨砺 阅读(1304)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岩前倚杖看云起;
松下操琴待鹤归。

阅透人情知纸厚
踏穿世路知山平

多言即少味,
无欲斯有为。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长空有月明两岸;
秋水不波行一舟。

香分花上露;
水吸石中泉。

月下共对一壶酒,
花前相看知心人。

posted @ 2006-04-14 15:43 锋出磨砺 阅读(362) | 评论 (1)编辑 收藏

繁忙   繁杂的忙 让你劳累却不解决实质问题
忙碌 忙的碌碌无为
忙乱  忙的都乱了 不如不忙
慌忙 呵呵 别慌 慢慢来

所以我发明了个  忙果 忙的结了大结果(果实的果哟 不是恶果)

posted @ 2006-04-12 17:19 锋出磨砺 阅读(267) | 评论 (3)编辑 收藏

重购的基本思想:
第一,提取,包括类(子类,超类等),函数。也就是把表达一个单独的逻辑含义的包装在一起,更好的表现他独立的意义。
这个里面就有一系列的Extract方法,Extract Method,Extract Class,把长的逻辑表达式也表示为由意义的单元。
第二,为变量函数等选择合适的地方,可能他们更多的与其他的类或者函数交互因而更应该那个类的方法或者变量。有一系列的
Move方法。move from,to,up,down。
第三,替换,用类型和Override来替代Switch,用Stratey,State模式来特换函数,以提供可变的行为。改变函数名,类的名
字,让他们更有意义。
第四,所谓的臭味,如同我们维护别人的代码,看着看着我们就忘了他在做什么了。这个里面有两个最突出的臭味,大和长
(男人会认为有什么不对吗?个人感觉挺好的,特别是如果你身边有个马SS的话)。大的函数,大的类,长长的参数,长长的
数据成员等等。这时就要把他们break into pieces.
第五,重构的方法学,小步前进,重视单元测试,持续重构。

 

项目管理:
1,合理的计划制订和风险应对措施以及团队构建结构
2,深入了解团队成员并结合1的成果进行合理的分工或者人员招聘
3,建立完善的资源获取渠道和高效的沟通渠道
4,建立高效的培训指导机制和目标注入方式
5,和上层,客户,市场部门,质量部门等协同部门间平等且直通的渠道


架构设计:
1,优秀的架构和简洁的接口(简洁如艺术的优雅)
2,明晰的层次和良好的扩展
3,可检测的性能指标设计

概要设计:
1,合理的功能划分和类骨架设计
2,主要流程的时序设计
3,核心实体以及配置文件的数据结构
4,技术难点的攻克和核心算法的设计

详细设计:
1,类属性和方法的设计和核心程序的实现
2,内部流程的时序

 

代码实现:
1,标准的注释 简赅的语言
2,良好的程序结构和异常处理

质量保证:
1,每日的简短跟踪和每日的实现部署
2,严格的质量指标制订
3,严格的版本控制和资源控制

posted @ 2006-04-12 17:12 锋出磨砺 阅读(219) | 评论 (1)编辑 收藏

业务用例对角色(什么样的个体和接口访问到我们识别出来的各种业务任务)
业务对象对业务对象(各个业务对象之间是如何彼此交互的,和他们共享信息的种类)
用例对用例(任务彼此之间的依赖,和被一定的过程共享的公用任务

用例设计误区
用例被创建的太大或者太小 -- 粒度问题
用例在跨越团队的情况下不一致  -- 用例一致性(形式 含义)
没有对用例分组的包进行良好的计划  -- 模块划分不合理
不合理的对模型的访问进行控制,导致在团队分析协作的过程中发生冲突  -- 开放式团队管理
过于细致的定义用例,在用例进入原型、设计和开发任务之前就定义每一件事情  -- 粒度太小 需求确定的可以这么做 不稳定的当抽象为主 对应变更
定义用例时过于简单,使需求被工程团队可以有众多的解释  -- 言语还是不确定 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借助图形 图形无法描述的 定义术语集合 语言支持

角色模型
模块模型

在从用例向设计类转化的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够实现:

将分析小组的知识传授给工程团队。   -- 文档传承 结构合理易于理解的文档(加以详细注释)不失为最好的选择
识别能够满足所有需求的技术方案 — 或者,什么地方不是可能的,识别与技术方案冲突的需求,并确定是否他们是重要的或者被改变或者被删除。
 -- 需求阶段应该加入这样的分析和模型了
识别能够帮助确定团队结构、架构层次和对于购买软件的候选的接口。
 -- 整合好的方案 不能整合的以清晰的头脑单做
指定技术方案的细节并开始计划如何在团队之中分配工作。
 --
基于设计模型的细化时间进行计划和预算的预估。
 -- 经验 改进
分配类到平台、产品和私有代码。
 -- 拿手完
为了反馈和同步的目的,生成软件架构文档,软件架构文档能够被分发到内部和外部的团队成员。
 -- 传承沟通

我们如何组织通用的服务?
回答:公用服务被单独的放在一个子包中(日志服务;数据同步和备份服务;访问控制服务和登陆服务)。
我们应该在 shipping 和 part management 之间画线吗?
回答: 我们不需要连接他们两个。
我们根据领域还是架构来定义子系统?
回答:架构在大多数地方都能与领域结合。
我们允许包之间的双向依赖吗?
回答:不。这是违背我们内部设计指导方针的不好的设计实践。
MDA 的观点下有四个原则:

以一种定义良好的符号表示的模型是理解企业级方案系统的基础。
系统的构建能够围绕着一系列模型通过使用在模型之间的一系列转换被组织的,并且能被组织到一个分层的和转换的体系架构框架中。
以一系列元模型来描述模型的一种正式的支持能力能够使在模型中有意义的集成和转换变得容易,并且是通过工具实现自动化的基础。
接受和广泛采纳基于模型的方法需要工业的标准提供开放性给客户,并鼓励供应商之间的竞争。

OMG已经定义了一系列的层次和转换,他们为MDA提供了概念性的框架和词汇表。
特别的,OMG 确定了四种模型类型:
计算无关的模型(CIM),
平台无关的模型(PIM),
被一个平台模型(PM)描述的平台相关的模型(PSM)和
一个实现相关的模型(ISM)。

问题领域模型和方案领域模型
业务建模 数据建模 安全建模 性能建模
狭义上讲,它是关于一个系统的不同抽象模型,和在模型之间定义良好的模型转换的。
广义上讲,它是关于抽象的各种级别上的模型,这些抽象作为基础为软件架构服务,这些架构最终将通过各种实现技术被实现。

posted @ 2006-04-12 17:10 锋出磨砺 阅读(247) | 评论 (1)编辑 收藏

痴人痴梦斥耻泪
缘散缘尽怨鸳恨

立绝壁顶望三千尺深沟
握金刚钻凿五万里长卷

倾半生力写七仞行酸诗
给一张脸抽九百团红印


春时青草绿欲滴
冬秋枯黄灶底柴
青春人生过有时
惜时打拼遍尝味

 

住田园种梯田年年穿戴田产棉
听泉声饮冽泉天天侍弄泉浇园
剩余的粮食和棉卖成钱
换来闲钱买来了纸和盐
写下了酸文撞倒了醋坛
可怜不可怜 唉 梦醒了

posted @ 2006-04-12 17:07 锋出磨砺 阅读(141)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在浮躁的年代里,我们进取心太切,患得患失;虚荣心太强,战战兢兢。一心争强好胜,惟恐榜上无名。
     说起来夸夸其谈、头头是道,做起事来心中无数、手足无措。
在浮躁的年代里,我们哗众取宠,急功近利,惟名是图。于是我们盲目追赶朝流、投机取巧,不做实事、也做不出实事。
在浮躁的年代里,我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于是我们盗版,随意践踏别人的劳动成果,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
在浮躁的年代里,我们随波逐流,没有主见,没有定力,人云亦云。于是我们只能整天围着Microsoft、IBM、SUN转圈。

因为我们浮躁,所以我们没有目标。
因为我们浮躁,所以我们没有发明C/C++、Java、Ruby,甚至面对Spring、Hibernate,我们也只有膜拜。
因为我们浮躁,所以我们做学问只得天天面对无趣的English,并美其名曰:“师夷长技以自夷”。
做官因为浮躁,所以成为庸官;做学问因为浮躁,所以一事无成;做人因为浮躁,所以为人浅薄。
在浮躁的年代里做学问难,做好学问更是难上加难!

                -----以上引自某强人贴    

当浮躁成为流行的时候  给你打招呼的时候 我会说:这两天你浮躁了吗
你会说 当然浮躁了 不浮躁别人不给发工资呀

为了不浮躁,先用好别人的东西,再创新出自己的产品!!
8月18 Infoer-BDF(bussiness data flow)-EAI For Soa 第一版一定出品。

posted @ 2006-04-12 17:01 锋出磨砺 阅读(358) | 评论 (1)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
共14页: First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L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