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1 、经济学 (economics) :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与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2 、稀缺 (scarcity) :是指这样一个状态: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

3 、效率 (efficiency) :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地愿望和需要。

4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是研究市场、企业和居民户等单个实体的行为。

5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是研究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学的运行。

6 、规范经济学 (normative) :只能靠政治辩论和决策来解决,而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分析

7 、证实经济学 (positive) :能利用经济分析和经验例证就可以找到答案。(是纯经济问题)

8 、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failure to hold other things constant) :当分析一个变量对于经济体系的影响时,一定要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9 、合成谬误 (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 :认为对局部成立的东西,对总体也必然成立,那就犯了合成谬误

10 、后此谬误 (the post hoc fallacy) :如果我们仅仅因为一件事发生在另一件事之前,就想当然地认为前者是后者地原因,那么,我们就犯下了这里所说的后此谬误。

社会必须寻找无情的“市场规则”与慷慨的“国家福利”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只有在充满热情的同时保持好冷静的头脑,经济科学才能发挥作用,社会的繁荣才可能得到保证。

 

二、经济组织地关键问题:

1 、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a. 生产什么:必须在生产物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之间进行选择。

              b. 如何生产:在不同的生产技术之间进行选择。

              c. 为谁生产:必须决定谁消费这些物品。

2 、市场经济 (market economy) :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3 、指令经济 (command economy) :是由政府做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

4 、自由放任经济 (laissez-faire) :市场经济的极端情况,即政府不对经济施加任何影响。

5 、混合经济 (mixed economy) :是既带有市场经济的成分又带有指令经济的成分。

三、生产可能性之间进行选择

1 、投入 (inputs) :指的是生产和劳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物品和劳务。(一个经济体系使用其现有的技术将投入转换为产出)

2 、产出 (outputs) :是指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有用的物品或劳务,他们可以用于消费或用于进一步生产。

3 、生产要素 (factors of production)

              a. 土地:是指生产过程中用到的自然资源。(土地只是一种)

              b. 劳动: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和精力。

              c. 资本:是一个经济体为生产其他的物品而生产出来的耐用品。

4 、生产可能性边界 (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  PPF) :表示在技术知识和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 PPF 代表可供社会利用的物品和劳动的不同组合。

5 、生产有效率 (productive efficiency) :当经济体无法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的前提下生产更多的另一种物品时,也即,当选择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时候,我们就说该经济体的生产是有效率的。

6 、生产无效率:一个经济体拥有为利用的资源。

7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在存在稀缺的世界上,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需要放弃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