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he die is cast 一切已成定局
posted @
2007-12-13 12:37 jadmin 阅读(52)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 (logical NOT)
!= (not equal)
"
% (modulo)
% (wildcard character)
& (bitwise AND)
&& (logical AND)
() (06-3)
(Control-Z) \z
* (multiplication)
+ (addition)
- (subtraction)
- (unary minus)
/ (division)
/etc/passwd
< (less than)
<< (left shift)
<= (less than or equal)
<=> (Equal to)
<> (not equal)
= (equal)
> (greater than)
>= (greater than or equal)
>> (right shift)
\" (double quote)
\' (single quote)
\0 (ASCII 0)
\\ (escape)
\b (backspace)
\n (newline)
\r (carriage return)
\t (tab)
\z (Control-Z) ASCII(26)
^ (bitwise XOR)
_ (wildcard character)
`
A
ABS()
ACOS()
ADDDATE()
addition (+)
AES_DECRYPT()
AES_ENCRYPT()
ALTER COLUMN
ALTER TABLE
AND, bitwise
AND, logical
AS
AS
ASCII()
ASIN()
ATAN()
ATAN2()
AVG()
B
backspace (\b)
BEGIN
BENCHMARK()
BETWEEN ... AND
BIGINT
BIN()
BINARY
BIT
BIT_AND()
BIT_COUNT()
BIT_LENGTH()
BIT_OR()
BLOB
BLOB
BOOL
C
CASE
CAST
CEILING()
CHAR
CHAR
CHAR VARYING
CHAR()
CHAR_LENGTH()
CHARACTER
CHARACTER VARYING
CHARACTER_LENGTH()
COALESCE()
Comment syntax
COMMIT
CONCAT()
CONCAT_WS()
CONNECTION_ID()
control flow functions
CONV()
CONVERT
COS()
COT()
COUNT()
COUNT(DISTINCT)
CREATE DATABASE
CREATE INDEX
CREATE TABLE
CROSS JOIN
CURDATE()
CURRENT_DATE
CURRENT_TIME
CURRENT_TIMESTAMP
CURRENT_USER()
CURTIME()
D
DATABASE()
DATE
DATE
DATE_ADD()
DATE_FORMAT()
DATE_SUB()
DATETIME
DATETIME
DAYNAME()
DAYOFMONTH()
DAYOFWEEK()
DAYOFYEAR()
DEC
DECIMAL
DECODE()
DEGREES()
DELAYED
DELETE
DES_DECRYPT()
DES_ENCRYPT()
DESC
DESCRIBE
DISTINCT
DIV
division (/)
DO
DOUBLE
DOUBLE PRECISION
double quote (\")
DROP DATABASE
DROP INDEX
DROP INDEX
DROP PRIMARY KEY
DROP TABLE
DUMPFILE
E
ELT()
ENCODE()
ENCRYPT()
ENUM
ENUM
equal (=)
escape (\\)
EXP()
EXPORT_SET()
EXTRACT()
F
FIELD()
FILE
FIND_IN_SET()
FLOAT
FLOAT
FLOAT(M,D)
FLOAT(precision)
FLOAT(precision)
FLOOR()
FORCE INDEX
FORCE INDEX
FORMAT()
FOUND_ROWS()
FROM_DAYS()
FROM_UNIXTIME()
G
GET_LOCK()
greater than (>)
greater than or equal (>=)
GREATEST()
GROUP_CONCAT()
H
HANDLER
HEX()
hexadecimal values
HOUR()
I
identifiers, quoting
IF()
IFNULL()
IGNORE INDEX
IGNORE INDEX
IGNORE KEY
IGNORE KEY
IN
INET_ATON()
INET_NTOA()
INNER JOIN
INSERT
INSERT ... SELECT
INSERT DELAYED
INSERT()
INSTR()
INT
INTEGER
INTERVAL()
IS NOT NULL
IS NULL
IS_FREE_LOCK()
ISNULL()
ISOLATION LEVEL
J
JOIN
K
L
LAST_INSERT_ID([expr])
LCASE()
LEAST()
LEFT JOIN
LEFT OUTER JOIN
LEFT()
LENGTH()
less than (<)
less than or equal (<=)
LIKE
LIMIT
LN()
LOAD DATA INFILE
LOAD_FILE()
LOCATE()
LOCATE()
LOCK TABLES
LOG()
LOG10()
LOG2()
LONGBLOB
LONGTEXT
LOWER()
LPAD()
LTRIM()
M
MAKE_SET()
MASTER_POS_WAIT()
MATCH ... AGAINST()
MAX()
MD5()
MEDIUMBLOB
MEDIUMINT
MEDIUMTEXT
MID()
MIN()
minus, unary (-)
MINUTE()
MOD()
modulo (%)
MONTH()
MONTHNAME()
multiplication (*)
mysql_info()
mysql_info()
mysql_info()
mysql_info()
mysql_real_escape_string()
N
NATIONAL CHAR
NATURAL LEFT JOIN
NATURAL LEFT OUTER JOIN
NATURAL RIGHT JOIN
NATURAL RIGHT OUTER JOIN
NCHAR
newline (\n)
NOT BETWEEN
not equal (!=)
not equal (<>)
NOT IN
NOT LIKE
NOT REGEXP
NOT, logical
NOW()
NUL
NULL value
NULLIF()
NUMERIC
O
OCT()
OCTET_LENGTH()
OLD_PASSWORD()
OR, bitwise
OR, logical
ORD()
ORDER BY
P
parentheses ( and )
PASSWORD()
PERIOD_ADD()
PERIOD_DIFF()
PI()
POSITION()
POW()
POWER()
PRIMARY KEY
PRIMARY KEY
Q
QUARTER()
QUOTE()
quoting of identifiers
R
RADIANS()
RAND()
REAL
REGEXP
RELEASE_LOCK()
RENAME TABLE
REPEAT()
REPLACE
REPLACE ... SELECT
REPLACE()
return (\r)
REVERSE()
RIGHT JOIN
RIGHT OUTER JOIN
RIGHT()
RLIKE
ROLLBACK
ROUND()
RPAD()
RTRIM()
S
SEC_TO_TIME()
SECOND()
SELECT
SESSION_USER()
SET
SET
SET TRANSACTION
SHA()
SHA1()
SIGN()
SIN()
single quote (\')
SMALLINT
SOUNDEX()
SOUNDS LIKE
SPACE()
SQL_CACHE
SQL_NO_CACHE
SQRT()
START TRANSACTION
STD()
STDDEV()
STRAIGHT_JOIN
STRCMP()
SUBDATE()
SUBSTRING()
SUBSTRING()
SUBSTRING_INDEX()
subtraction (-)
SUM()
SYSDATE()
SYSTEM_USER()
T
tab (\t)
TAN()
TEXT
TEXT
TIME
TIME
TIME_FORMAT()
TIME_TO_SEC()
TIMESTAMP
TIMESTAMP
TINYBLOB
TINYINT
TINYTEXT
TO_DAYS()
TRIM()
TRUNCATE
TRUNCATE()
Types
U
UCASE()
unary minus (-)
UNION
UNIQUE
UNIX_TIMESTAMP()
UNLOCK TABLES
UPDATE
UPPER()
USE
USE INDEX
USE INDEX
USE KEY
USE KEY
USER()
V
VARCHAR
VARCHAR
VARIANCE()
VERSION()
W
WEEK()
WEEKDAY()
Wildcard character (%)
Wildcard character (_)
X
XOR, bitwise
XOR, logical
Y
YEAR
YEAR
YEAR()
| (bitwise OR)
|| (logical OR)
~
posted @
2007-12-03 07:26 jadmin 阅读(87)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每次我想要演示实际代码时,我会对mysql客户端的屏幕就出现的代码进行调整,将字体改成Courier,使他们看起来与普通文本不一样(让大家区别程序代码和正文)。在这里举个例子:
mysql> DROP FUNCTION f;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如果实例比较大,则需要在某些行和段落间加注释,同时我会用将"<--"符号放在页面的右边以表示强调。例如:
mysql> CREATE PROCEDURE p ()
-> BEGIN
-> /* This procedure does nothing */ <--
-> END;//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有时候我会将例子中的"mysql>"和"->"这些系统显示去掉,你可以直接将代码复制到mysql客户端程序中(如果你现在所读的不是电子版的,可以在mysql.com网站下载相关脚本)
所以的例子都已经在Suse 9.2 Linux、Mysql 5.0.3公共版上测试通过。在您阅读本书的时候,Mysql已经有更高的版本,同时能支持更多OS了,包括Windows,Sparc,HP-UX。因此这里的例子将能正常的运行在您的电脑上。但如果运行仍然出现故障,可以咨询你认识的资深Mysql用户,这样就能得到比较好的支持和帮助。
Why Triggers 为什么要用触发器
我们在MySQL 5.0中包含对触发器的支持是由于以下原因:
MySQL早期版本的用户长期有需要触发器的要求。
我们曾经许诺支持所有ANSI标准的特性。
您可以使用它来检查或预防坏的数据进入数据库。
您可以改变或者取消INSERT, UPDATE以及DELETE语句。
您可以在一个会话中监视数据改变的动作。
在这里我假定大家都读过"MySQL新特性"丛书的第一集--"MySQL存储过程",那么大家都应该知道MySQL至此存储过程和函数,那是很重要的知识,因为在触发器中你可以使用在函数中使用的语句。特别举个例子:
复合语句(BEGIN / END)是合法的.
流控制(Flow-of-control)语句(IF, CASE, WHILE, LOOP, WHILE, REPEAT, LEAVE,ITERATE)也是合法的.
变量声明(DECLARE)以及指派(SET)是合法的.
允许条件声明.
异常处理声明也是允许的.
但是在这里要记住函数有受限条件:不能在函数中访问表.因此在函数中使用以下语句是非法的。
ALTER 'CACHE INDEX' CALL COMMIT CREATE DELETE
DROP 'FLUSH PRIVILEGES' GRANT INSERT KILL
LOCK OPTIMIZE REPAIR REPLACE REVOKE
ROLLBACK SAVEPOINT 'SELECT FROM table'
'SET system variable' 'SET TRANSACTION'
SHOW 'START TRANSACTION' TRUNCATE UPDATE
在触发器中也有完全一样的限制.
触发器相对而言比较新,因此会有(bugs)缺陷.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警告,就像我在存储过程书中所说那样.不要在含有重要数据的数据库中使用这个触发器,如果需要的话在一些以测试为目的的数据库上使用,同时在你对表创建触发器时确认这些数据库是默认的。
Syntax 语法
1. Syntax: Name 语法:命名规则
CREATE TRIGGER <触发器名称> <--
{ BEFORE | AFTER }
{ INSERT | UPDATE | DELETE }
ON <表名称>
FOR EACH ROW
<触发器SQL语句>
触发器必须有名字,最多64个字符,可能后面会附有分隔符.它和MySQL中其他对象的命名方式基本相象.
这里我有个习惯:就是用表的名字+'_'+触发器类型的缩写.因此如果是表t26,触发器是在事件UPDATE(参考下面的点(2)和(3))之前(BEFORE)的,那么它的名字就是t26_bu。
2. Syntax: Time 语法:触发时间
CREATE TRIGGER <触发器名称>
{ BEFORE | AFTER } <--
{ INSERT | UPDATE | DELETE }
ON <表名称>
FOR EACH ROW
<触发的SQL语句>
触发器有执行的时间设置:可以设置为事件发生前或后。
3. Syntax: Event语法:事件
CREATE TRIGGER <触发器名称>
{ BEFORE | AFTER }
{ INSERT | UPDATE | DELETE } <--
ON <表名称>
FOR EACH ROW
<触发的SQL语句>
同样也能设定触发的事件:它们可以在执行insert、update或delete的过程中触发。
4. Syntax: Table 语法:表
CREATE TRIGGER <触发器名称>
{ BEFORE | AFTER }
{ INSERT | UPDATE | DELETE }
ON <表名称> <--
FOR EACH ROW
<触发的SQL语句>
触发器是属于某一个表的:当在这个表上执行插入、更新或删除操作的时候就导致触发器的激活.
我们不能给同一张表的同一个事件安排两个触发器。
5. Syntax: Granularity 语法:( :( 步长)触发间隔
CREATE TRIGGER <触发器名称>
{ BEFORE | AFTER }
{ INSERT | UPDATE | DELETE }
ON <表名称>
FOR EACH ROW <--
<触发的SQL语句>
触发器的执行间隔:FOR EACH ROW子句通知触发器每隔一行执行一次动作,而不是对整个表执行一次。
6. Syntax: Statement 语法:语句
CREATE TRIGGER <触发器名称>
{ BEFORE | AFTER }
{ INSERT | UPDATE | DELETE }
ON <表名称>
FOR EACH ROW
<触发的SQL语句> <--
触发器包含所要触发的SQL语句:这里的语句可以是任何合法的语句,包括复合语句,但是这里的语句受的限制和函数的一样。
Privileges权限
你必须拥有相当大的权限才能创建触发器(CREATE TRIGGER)。如果你已经是Root用户,那么就足够了。这跟SQL的标准有所不同,我也希望能尽快改成标准的。
因此在下一个版本的MySQL中,你完全有可能看到有一种叫做CREATE TRIGGER的新权限。然后通过这样的方法赋予:
GRANT CREATE TRIGGER ON <表名称> TO <用户或用户列表>;
也可以通过这样收回权限:
REVOKE CREATE TRIGGER ON <表名称> FROM <用户或用户列表>;
Referring to OLD and NEW columns 关于旧的和新创建的列的标识
在触发器的SQL语句中,你可以关联表中的任意列。但你不能仅使用列的名称去标识,那会使系统混淆,因为那里可能会有列的新名(这可能正是你要修改的,你的动作可能正是要修改列名),还有列的旧名存在。因此你必须用这样的语法来标识:
"NEW . column_name"或者"OLD . column_name".这样在技术上处理(NEW | OLD . column_name)新和旧的列名属于创建了过渡变量("transition variables")。
对于INSERT语句,只有NEW是合法的;对于DELETE语句,只有OLD才合法;而UPDATE语句可以在和NEW以及OLD同时使用。下面是一个UPDATE中同时使用NEW和OLD的例子。
CREATE TRIGGER t21_au
BEFORE UPDATE ON t22
FOR EACH ROW
BEGIN
SET @old = OLD . s1;
SET @new = NEW.s1;
END;//
现在如果t21表中的s1列的值是55,那么执行了"UPDATE t21 SET s1 = s1 + 1"之后@old的值会变成55,而@new的值将会变成56。
Example of CREATE and INSERT CREATE和INSERT的例子
CREATE table with trigger创建有触发器的表
这里所有的例程中我都假定大家的分隔符已经设置成//(DELIMITER //)。
CREATE TABLE t22 (s1 INTEGER)//
CREATE TRIGGER t22_bi
BEFORE INSERT ON t22
FOR EACH ROW
BEGIN
SET @x = 'Trigger was activated!';
SET NEW.s1 = 55;
END;//
在最开始我创建了一个名字为t22的表,然后在表t22上创建了一个触发器t22_bi,当我们要向表中的行插入时,触发器就会被激活,执行将s1列的值改为55的动作。
INSERT on table w ith a trigger使用触发器执行插入动作
mysql> INSERT INTO t22 VALUES (1)//
让我们看如果向表t2中插入一行数据触发器对应的表会怎么样?
这里的插入的动作是很常见的,我们不需要触发器的权限来执行它。甚至不需要知道是否有触发器关联。
mysql> SELECT @x, t22.* FROM t22//
+------------------------+------+
| @x | s1 |
+------------------------+------+
| Trigger was activated! | 55 |
+------------------------+------+
1 row in set (0.00 sec)
大家可以看到INSERT动作之后的结果,和我们预期的一样,x标记被改动了,同时这里插入的数据不是我们开始输入的插入数据,而是触发器自己的数据。
Example of a "check" constraint
"check"完整性约束例子
What's a "check" constraint 什么是"check"约束
在标准的SQL语言中,我们可以在(CREATE TABLE)创建表的过程中使用"CHECK (condition)",
例如:
CREATE TABLE t25
(s1 INT, s2 CHAR(5), PRIMARY KEY (s1),
CHECK (LEFT(s2,1)='A'))
ENGINE=INNODB;
这里CHECK的意思是"当s2列的最左边的字符不是'A'时,insert和update语句都会非法",MySQL的视图不支持CHECK,我个人是很希望它能支持的。但如果你很需要在表中使用这样的功能,我建议大家使用触发器来实现。
CREATE TABLE t25
(s1 INT, s2 CHAR(5),
PRIMARY KEY (s1))
ENGINE=INNODB//
CREATE TRIGGER t25_bi
BEFORE INSERT ON t25
FOR EACH ROW
IF LEFT(NEW.s2,1)<>'A' THEN SET NEW.s1=0; END IF;//
CREATE TRIGGER t25_bu
BEFORE UPDATE ON t25
FOR EACH ROW
IF LEFT(NEW.s2,1)<>'A' THEN SET NEW.s1=0; END IF;//
我只需要使用BEFORE INSERT和BEFORE UPDATE语句就行了,删除了触发器不会对表有影响,同时AFTER的触发器也不能修改NEW的过程变量(transition variables)。为了激活触发器,我执行了向表中的行插入s1=0的数据,之后只要执行符合LEFT(s2,1) <> 'A'条件的动作都会失败:
INSERT INTO t25 VALUES (0,'a') /* priming the pump */ //
INSERT INTO t25 VALUES (5,'b') /* gets error '23000' */ //
Don't Believe The Old MySQL Manual
该抛弃旧的MySQL的手册了
我在这里警告大家不要相信过去的MySQL手册中所说的了。我们已经去掉了关于触发器的错误的语句,但是仍旧有很多旧版本的手册在网上,举个例子,这是一个德国的Url上的:
http://dev.mysql.com/doc/mysql/de/ANSI_diff_Triggers.html.
这个手册上说触发器就是存储过程,忘掉吧,你也已经看见了,触发器就是触发器,而存储过程还是存储过程。
手册上还说触发器可以从其他表上来删除,或者是当你删除一个事务的时候激发,无论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忘掉吧,MySQL不会去实现这些的。
最后关于说使用触发器会对查询速度产生影响的说法也是错的,触发器不会对查询产生任何影响。
Bugs
(不好的东西就不翻译了)
On December 14 2004, I did an "Advanced Search" in http://bugs.mysql.com for 'trigger' or
'triggers', I found that there were 17 active bugs as of that date. Of course they might disappear
before you read this, but just in case they haven't, I'll mention the important ones. If they're still
there, you'll have to work around them when you're trying triggers.
Bug#5859 DROP TABLE does not drop triggers.
(删除表的时候没有自动删除触发器)
When you drop a table, dropping the table's triggers should be automatic.
Bug#5892 Triggers have the wrong namespace.
(触发器的命名空间有错,你必须在前面加上表的名字才能删除触发器,下面是例子)
You have to say "DROP TRIGGER <table name> . <trigger name>".
The correct way is "DROP TRIGGER <trigger name>".
Bug#5894 Triggers with altered tables cause corrupt databases.
(触发器对表的改变可能会造成数据库数据被破坏)
Do not alter a table that has a trigger on it, until you know this is fixed.
posted @
2007-12-03 07:19 jadmin 阅读(82)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在数据库表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备份你的数据库是很重要的。如果发生系统崩溃,你肯定想能够将你的表尽可能丢失最少的数据恢复到崩溃发生时的状态。有时,正是 MySQL 管理员造成破坏。管理员已经知道表已破坏,用诸如 vi 或 Emacs 等编辑器试图直接编辑它们,这对表绝对不是件好事!
备份数据库两个主要方法是用 mysqldump 程序或直接拷贝数据库文件(如用 cp、cpio 或 tar 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mysqldump 与 MySQL 服务器协同操作。直接拷贝方法在服务器外部进行,并且你必须采取措施保证没有客户正在修改你将拷贝的表。如果你想用文件系统备份来备份数据库,也会发生同样的问题:如果数据库表在文件系统备份过程中被修改,进入备份的表文件主语不一致的状态,而对以后的恢复表将失去意义。文件系统备份与直接拷贝文件的区别是对后者你完全控制了备份过程,这样你能采取措施确保服务器让表不受干扰。
mysqldump 比直接拷贝要慢些。
mysqldump 生成能够移植到其它机器的文本文件,甚至那些有不同硬件结构的机器上。直接拷贝文件不能移植到其它机器上,除非你正在拷贝的表使用 MyISAM 存储格式。ISAM 表只能在相似的硬件结构的机器上拷贝。在 MySQL 3.23 中引入的 MyISAM 表存储格式解决了该问题,因为该格式是机器无关的,所以直接拷贝文件可以移植到具有不同硬件结构的机器上。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另一台机器必须也运行 MySQL 3.23 或以后版本,而且文件必须以 MyISAM 格式表示,而不是 ISAM 格式。
不管你使用哪种备份方法,如果你需要恢复数据库,有几个原则应该遵守,以确保最好的结果:
定期实施备份。建立一个计划并严格遵守。
让服务器执行更新日志。当你在崩溃后需要恢复数据时,更新日志将帮助你。在你用备份文件恢复数据到备份时的状态后,你可以通过运行更新日志中的查询再次运用备份后面的修改,这将数据库中的表恢复到崩溃发生时的状态。
以文件系统备份的术语讲,数据库备份文件代表完全倾倒(full dump),而更新日志代表渐进倾倒(incremental dump)。
使用一种统一的和易理解的备份文件命名机制。象 backup1、buckup2 等不是特别有意义。当实施你的恢复时,你将浪费时间找出文件里是什么东西。你可能发觉用数据库名和日期构成备份文件名会很有用。例如:
%mysqldump samp_db >/usr/archives/mysql/samp_db.1999-10-02
%mysqldump menagerie >/usr/archives/mysql/menagerie.1999-10-02
你可能想在生成备份后压缩它们。备份一般都很大!你也需要让你的备份文件有过期期限以避免它们填满你的磁盘,就象你让你的日志文件过期那样。
用文件系统备份备份你的备份文件。如果遇上了一个彻底崩溃,不仅清除了你的数据目录,也清除了包含你的数据库备份的磁盘驱动器,你将真正遇上了麻烦。
也要备份你的更新日志。
将你的备份文件放在不同于用于你的数据库的文件系统上。这将降低由于生成备份而填满包含数据目录的文件系统的可能性。
用于创建备份的技术同样对拷贝数据库到另一台机器有用。最常见地,一个数据库被转移到了运行在另一台主机上的服务器,但是你也可以将数据转移到同一台主机上的另一个服务器。
1 使用 mysqldump 备份和拷贝数据库
当你使用 mysqldumo 程序产生数据库备份文件时,缺省地,文件内容包含创建正在倾倒的表的 CREATE 语句和包含表中行数据的 INSERT 语句。换句话说,mysqldump 产生的输出可在以后用作 mysql 的输入来重建数据库。
你可以将整个数据库倾倒进一个单独的文本文件中,如下:
%mysqldump samp_db >/usr/archives/mysql/samp_db.1999-10-02
输出文件的开头看起来象这样:
# MySQL Dump 6.0# # Host: localhost Database: samp_db#-------------
--------------------------# Server version 3.23.2-alpha-log## Table st
ructure for table absence#CREATE TABLE absence( student_id int(10)
unsigned DEFAULT 0 NOT NULL, date date DEFAULT 0000-00-00 NOT NUL
L, PRIMARY KEY (student_id,date));## Dumping data for table absence
#INSERT INTO absence valueS (3,1999-09-03);INSERT INTO absence value
S (5,1999-09-03);INSERT INTO absence valueS (10,1999-09-08);......
文件剩下的部分有更多的INSERT和CREATE TABLE语句组成。如果你想压缩备份,使用类似如下的命令:
%mysqldump samp_db | gzip >/usr/archives/mysql/samp_db.1999-10-02.gz
如果你要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输出文件也将很庞大,可能难于管理。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在 mysqldump 命令行的数据库名后列出单独的表名来倾到它们的内容,这将倾倒文件分成较小、更易于管理的文件。下例显示如何将 samp_db 数据库的一些表倾到进分开的文件中:
%mysqldump samp_db student score event absence >grapbook.sql
%mysqldump samp_db member president >hist-league.sql
如果你生成准备用于定期刷新另一个数据库内容的备份文件,你可能想用 --add- drop-table 选项。这告诉服务器将 DROP TABLE IF EXISTS 语句写入备份文件,然后,当你取出备份文件并把它装载进第二个数据库时,如果表已经存在,你不会得到一个错误。
如果你倒出一个数据库以便能把数据库转移到另一个服务器,你甚至不必创建备份文件。要保证数据库存在于另一台主机,然后用管道倾倒数据库,这样 mysql 能直接读取 mysqldump 的输出。例如:你想从主机 pit- viper.snake.net 拷贝数据库 samp_db 到 boa.snake.net,可以这样很容易做到:
%mysqladmin -h boa.snake.net create samp_db
%mysqldump samp_db | mysql -h boa.snake.net samp_db
以后,如果你想再次刷新 boa.snake.net 上的数据库,跳过 mysqladmin 命令,但要对 mysqldump 加上--add-drop-table 以避免的得到表已存在的错误:
%mysqldump --add-drop-table samp_db | mysql -h boa.snake.net samp_db
mysqldump 其它有用的选项包括:
--flush-logs 和 --lock-tables 组合将对你的数据库检查点有帮助。--lock-tables 锁定你正在倾倒的所有表,而 --flush-logs 关闭并重新打开更新日志文件,新的更新日志将只包括从备份点起的修改数据库的查询。这将设置你的更新日志检查点位备份时间。(然而如果你有需要执行个更新的客户,锁定所有表对备份期间的客户访问不是件好事。)
如果你使用 --flush-logs 设置检查点到备份时,有可能最好是倾倒整个数据库。
如果你倾倒单独的文件,较难将更新日志检查点与备份文件同步。在恢复期间,你通常按数据库为基础提取更新日志内容,对单个表没有提取更新的选择,所以你必须自己提取它们。
缺省地,mysqldump 在写入前将一个表的整个内容读进内存。这通常确实不必要,并且实际上如果你有一个大表,几乎是失败的。你可用 --quick 选项告诉 mysqldump 只要它检索出一行就写出每一行。为了进一步优化倾倒过程,使用 --opt 而不是 --quick。--opt 选项打开其它选项,加速数据的倾倒和把它们读回。
用 --opt 实施备份可能是最常用的方法,因为备份速度上的优势。然而,要警告你,--opt 选项确实有代价,--opt 优化的是你的备份过程,不是其他客户对数据库的访问。--opt 选项通过一次锁定所有表阻止任何人更新你正在倾倒的任何表。你可在一般数据库访问上很容易看到其效果。当你的数据库一般非常频繁地使用,只是一天一次地调节备份。
一个具有 --opt 的相反效果的选项是 --dedayed。该选项使得 mysqldump 写出 INSERT DELAYED 语句而不是 INSERT 语句。如果你将数据文件装入另一个数据库并且你想是这个操作对可能出现在该数据库中的查询的影响最小,--delayed 对此很有帮助。
--compress 选项在你拷贝数据库到另一台机器上时很有帮助,因为它减少网络传输字节的数量。下面有一个例子,注意到 --compress 对与远端主机上的服务器通信的程序才给出,而不是对与本地主机连接的程序:
%mysqldump --opt samp_db | mysql --compress -h boa.snake.net samp_db
2 使用直接拷贝数据库的备份和拷贝方法
另一种不涉及 mysqldump 备份数据库和表的方式是直接拷贝数据库表文件。典型地,这用诸如 cp、tar 或 cpio 实用程序。本文的例子使用 cp。
当你使用一种直接备份方法时,你必须保证表不在被使用。如果服务器在你则正在拷贝一个表时改变它,拷贝就失去意义。
保证你的拷贝完整性的最好方法是关闭服务器,拷贝文件,然后重启服务器。如果你不想关闭服务器,要在执行表检查的同时锁定服务器。如果服务器在运行,相同的制约也适用于拷贝文件,而且你应该使用相同的锁定协议让服务器“安静下来”。
假设服务器关闭或你已经锁定了你想拷贝的表,下列显示如何将整个 samp_db 数据库备份到一个备份目录(DATADIR 表示服务器的数据目录):
%cd DATADIR%cp -r samp_db /usr/archive/mysql
单个表可以如下备份:
%cd DATADIR/samp_db%cp member.* /usr/archive/mysql/samp_db%cp score.*
/usr/archive/mysql/samp_db ....
当你完成了备份时,你可以重启服务器(如果关闭了它)或释放加在表上的锁定(如果你让服务器运行)。
要用直接拷贝文件把一个数据库从一台机器拷贝到另一台机器上,只是将文件拷贝到另一台服务器主机的适当数据目录下即可。要确保文件是 MyIASM 格式或两台机器有相同的硬件结构,否则你的数据库在另一台主机上有奇怪的内容。你也应该保证在另一台机器上的服务器在你正在安装数据库表时不访问它们。
3 复制数据库(Replicating Database)
复制(Replication)类似于拷贝数据库到另一台服务器上,但它的确切含义是实时地保证两个数据库的完全同步。这个功能将在 3.23 版中出现,而且还不很成熟,因此本文不作详细介绍。
4 用备份恢复数据
数据库损坏的发生有很多原因,程度也不同。如果你走运,你可能仅损坏一两个表(如掉电),如果你倒霉,你可能必须替换整个数据目录(如磁盘损坏)。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恢复,比如用户错误地删除了数据库或表。不管这些倒霉事件的原因,你将需要实施某种恢复。
如果表损坏但没丢失,尝试用 myisamchk 或 isamchk 修复它们,如果这样的损坏可有修复程序修复,你可能根本不需要使用备份文件。
恢复过程涉及两种信息源:你的备份文件和个更新日志。备份文件将表恢复到实施备份时的状态,然而一般表在备份与发生问题之间的时间内已经被修改,更新日志包含了用于进行这些修改的查询。你可以使用日志文件作为 mysql 的输入来重复查询。这已正是为什么要启用更新日志的原因。
恢复过程视你必须恢复的信息多少而不同。实际上,恢复整个数据库比单个表跟容易,因为对于数据库运用更新日志比单个表容易。
4.1 恢复整个数据库
首先,如果你想恢复的数据库是包含授权表的 mysql 数据库,你需要用 --skip -grant-table 选项运行服务器。否则,它会抱怨不能找到授权表。在你已经恢复表后,执行 mysqladmin flush-privileges 告诉服务器装载授权标并使用它们。
将数据库目录内容拷贝到其它某个地方,如果你在以后需要它们。
用最新的备份文件重装数据库。如果你用 mysqldump 产生的文件,将它作为 mysql 的输入。如果你用直接从数据库拷贝来的文件,将它们直接拷回数据库目录,然而,此时你需要在拷贝文件之前关闭数据库,然后重启它。
使用更新日志重复做备份以后的修改数据库表的查询。对于任何可适用的更新日志,将它们作为 mysql 的输入。指定 --one-database 选项使得 mysql 只执行你有兴趣恢复的数据库的查询。如果你知道你需要运用所有更新日志文件,你可以在包含日志的目录下使用这条命令:
% ls -t -r -1 update.[0-9]* | xargs cat | mysql --one-database db_name
ls 命令生成更新日志文件的一个单列列表,根据服务器产生它们的次序排序(主意:如果你修改任何一个文件,你将改变排序次序,这导致更新日志一错误的次序被运用。)
很可能你会是运用某几个更新日志。例如,自从你备份以来产生的更新日志被命名为 update.392、update.393 等等,你可以这样重新运行:
%mysql --one-database db_name < update.392
%mysql --one-database db_name < update.393
.....
如果你正在实施恢复且使用更新日志恢复由于一个错误建议的 DROP DATABASE、DROP TABLE 或 DELETE 语句造成丢失的信息,在运用更新日志之前,要保证从其中删除这些语句。
4.2 恢复单个表
恢复单个表较为复杂。如果你用一个由 mysqldump 生成的备份文件,并且它不包含你感兴趣的表的数据,你需要从相关行中提取它们并将它们用作 mysql 的输入。这是容易的部分。难的部分是从只运用于该表的更新日志中拉出片断。你会发觉 mysql_find_rows 实用程序对此很有帮助,它从更新日志中提取多行查询。
另一个可能性是使用另一台服务器恢复整个数据库,然后拷贝你想要的表文件到原数据库中。这可能真的很容易!当你将文件拷回数据库目录时,要确保原数据库的服务器关闭。
posted @
2007-12-03 07:17 jadmin 阅读(85)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在Web应用中,经常需要动态生成图片,比如实时股市行情,各种统计图等等,这种情况下,图片只能在服务器内存中动态生成并发送给用户,然后在浏览器中显示出来。
本质上,浏览器向服务器请求静态图片如jpeg时,服务器返回的仍然是标准的http响应,只不过http头的contentType不是text/html,而是image/jpeg而已,因此,我们在Servlet中只要设置好contentType,然后发送图像的数据流,浏览器就能正确解析并显示出图片。
在Java中,java.awt和java.awt.image包提供了基本的绘制图像的能力,我们可以在内存中绘制好需要的图形,然后编码成jpeg或其他图像格式,最后发送相应给浏览器即可。下面是使用Servlet动态创建图像的详细步骤:
1.创建BufferedImage对象,该对象存在内存中,负责保存绘制的图像;
2.创建Graphics2D对象,该对象负责绘制所需的图像;
3.当绘制完成后,调用com.sun.image.codec.jpeg包的JPEG编码器对其编码;
4.最后将编码后的数据输出至HttpResponse即可。
注意com.sun.image.codec.jpeg包位于JDK目录的rt.jar包中,它不是公开的API,需要将rt.jar复制到web应用程序的WEB-INF/lib下。
我们先创建一个最简单的Servlet:
public class CreateImageServlet extends HttpServlet {
protected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response.setContentType("image/jpeg");
}
}
我们首先设置了response的contentType为image/jpeg,这样浏览器就可以正确识别。
然后,创建一个大小为100x100的BufferedImage对象,准备绘图:
int width = 100;
int height = 100;
BufferedImage bi = new BufferedImage(width, height, BufferedImage.TYPE_INT_RGB);
接着,BufferedImage对象中获取Graphics2D对象并绘图:
Graphics2D g = bi.createGraphics(); // 创建Graphics2D对象
// 填充背景为白色:
g.setBackground(Color.BLUE);
g.clearRect(0, 0, width, height);
// 设置前景色:
g.setColor(Color.RED);
// 开始绘图:
g.drawLine(0, 0, 99, 99); // 绘制一条直线
// 绘图完成,释放资源:
g.dispose();
bi.flush();
然后,对BufferedImage进行JPEG编码:
JPEGImageEncoder encoder = JPEGCodec.createJPEGEncoder(out);
JPEGEncodeParam param = encoder.getDefaultJPEGEncodeParam(bi);
param.setQuality(1.0f, false);
encoder.setJPEGEncodeParam(param);
try {
encoder.encode(bi);
}
catch(IOException ioe) {
ioe.printStackTrace();
}
编码后的JPEG图像直接输出到了out对象中,我们只要传入response. getOutputStream()就可以直接输出到HttpResponse中。
下面是完整的代码:
package com.crackj2ee.web.util;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wt.image.*;
import javax.servle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
import com.sun.image.codec.jpeg.*;
/**
* @author Liao Xue Feng
*/
public class CreateImageServlet extends HttpServlet {
protected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response.setContentType("image/jpeg");
createImage(response.getOutputStream());
}
private void createImage(OutputStream out) {
int width = 100;
int height = 100;
BufferedImage bi = new BufferedImage(width, height, BufferedImage.TYPE_INT_RGB);
Graphics2D g = bi.createGraphics();
// set background:
g.setBackground(Color.BLUE);
g.clearRect(0, 0, width, height);
// set fore color:
g.setColor(Color.RED);
// start draw:
g.drawLine(0, 0, 99, 199);
// end draw:
g.dispose();
bi.flush();
// encode:
JPEGImageEncoder encoder = JPEGCodec.createJPEGEncoder(out);
JPEGEncodeParam param = encoder.getDefaultJPEGEncodeParam(bi);
param.setQuality(1.0f, false);
encoder.setJPEGEncodeParam(param);
try {
encoder.encode(bi);
}
catch(IOException ioe) {
ioe.printStackTrace();
}
}
}
最后将这个Servlet编译,注册到web.xml中,映射路径为/CreateImage,写一个简单的index.html测试:
<html><head></head>
<body>
<img src="CreateImage">
</body></html>
如能正确显示,大功告成!
posted @
2007-12-02 17:11 jadmin 阅读(81)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在任何一个综合性网站,我们往往需要上传一些图片资料。但随着高分辨率DC的普及,上传的图片容量会很大,比如300万象素DC出来的文件基本不下600K。为了管理方便,大家可能不愿意每次都用ACDsee修改它,而直接上传到服务器。但是这种做法在客户端看来就没有那么轻松了,对于拨号上网的用户简直是一场恶梦,虽然你可以在图片区域设置wide和high!
问题的解决之道来了!我们可以在类中处理一张大图,并缩小它。
前提是需要JDK1.4,这样才能进行处理。按以下方法做: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io.FileOutputStream;
import java.awt.Graphics;
import java.awt.Image;
import java.awt.image.BufferedImage;
import com.sun.image.codec.jpeg.JPEGCodec;
import com.sun.image.codec.jpeg.JPEGImageEncoder;
public class JpgTest {
public void JpgTset() throws Exception{
File _file = new File("/Order005-0001.jpg"); //读入文件
Image src = javax.imageio.ImageIO.read(_file); //构造Image对象
int wideth=src.getWidth(null); //得到源图宽
int height=src.getHeight(null); //得到源图长
BufferedImage tag = new BufferedImage(wideth/2,height/2,BufferedImage.TYPE_INT_RGB);
tag.getGraphics().drawImage(src,0,0,wideth/2,height/2,null); //绘制缩小后的图
FileOutputStream out=new FileOutputStream("newfile.jpg"); //输出到文件流
JPEGImageEncoder encoder = JPEGCodec.createJPEGEncoder(out);
encoder.encode(tag); //近JPEG编码
//System.out.print(width+"*"+height);
out.close();
}
}
过程很简单,从本地磁盘读取文件Order005-0001.jpg(2032*1524),变成Image对象src,接着构造目标文件tag,设置tag的长宽为源图的一半,对tag进行编码,输出到文件流out,最后关闭文件流。
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说明:
第一,目前只能支持JPG(JPEG)、GIF、PNG三种格式。
第二,对于源图的容量有限制,最好不要超过1M,否则会抛内存不足的错误,不过我试验过1.8M的源图,可以成功,但是也很容易抛内存不足。
引用一位前辈的话:图象运算本身是密集型运算,需要大量的内存存放象素值。我用VC试了一下,4M的图象也有问题,而且越是压缩比大的图片在内存中还原成BITMAP时需要的内存越大。解决的方法,可以重写编码类,先开一定的内存,然后一段一段编码写到临时文件中,输出的时候再一段一段读出来。或利用nio的内存映象来操作。JavaMail由于采用了Builder模式,先生成一个邮件的每一个部分,然后合并成一个完整的邮件对象,这样每个构件都要先生成到内存中,你如果发送一个上百兆的附件,那么在构造Part时肯定内存溢出,所以我就改写了BodyPart的构造,让他和一个临时文件关联,然后用临时文件保存Part而不是构造在内存中,这样任义大小的附件(硬盘能放得下为限)都可以发送了。
最后,如果大家对图像处理有更高的要求,不妨关注一下开源项目。比如JMagick,可以使用JMagick来实现图片的复制、信息获取、斜角、特效、组合、改变大小、加边框、旋转、切片、改变格式、去色等等功能。
posted @
2007-12-02 17:07 jadmin 阅读(54)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有许多标准和实践准则可适用于Java开发者,但此处要说的,是每个Java开发者需坚守的基本原则。 一、为代码加注释。虽然每个人都知道这点,但有时却不自觉忘了履行,今天你“忘了”加注释了吗?虽然注释对 程序的功能没什么“贡献”,但过一段时间,比如说两星期之后或者更长,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代码,说不定已经记不住它是干什么的了。如果这些代码是你个人 的,那还算是走运了,不幸的是,当然了,大多数时候都是别人的不幸,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在为公司写代码,写代码的人也许早已经离开了公司,但别忘了一句古 话,有来有往嘛,为他人,也为我们自己,请为你的代码加上注释。 二、不要让事情复杂化。程序员有时候总是对简单问题想出复杂的解决方案,比如说,在只有五个用户的程序中引 入EJB、对程序实现了并不需要的框架(framework),之类的还有属性文件、面向对象解决方案、多线程等等。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也许我们并不知道 是否这样会更好,但这样做也许可以学到一些新东西,或者让自己更感兴趣一些。如果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建议多请教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如果是为了个人的目 的,麻烦让自己更专业一点。 三、始终牢记——“少即是好(Less is more)并不总是对的”。代码效率虽然很重要,但在许多解决方案中,编写更少的代码并不能改善这些代码的效率,请看下面这个简单的例子:if(newStatusCode.equals("SD") && (sellOffDate == null ||todayDate.compareTo(sellOffDate)<0 || (lastUsedDate != null &&todayDate.compareTo(lastUsedDate)>0)) ||(newStatusCode.equals("OBS") && (OBSDate == null ||todayDate.compareTo(OBSDate)<0))){newStatusCode = "NYP";} 能看明白if条件语句是干什么的吗?能想出来是谁写的这段代码吗?如果把它分成两段独立的if语句,是不是更容易理解呢,下面是修改后的代码:if(newStatusCode.equals("SD") && (sellOffDate == null ||todayDate.compareTo(sellOffDate)<0 || (lastUsedDate != null &&todayDate.compareTo(lastUsedDate)>0))){newStatusCode = "NYP";}elseif(newStatusCode.equals("OBS") && (OBSDate == null ||todayDate.compareTo(OBSDate)<0)){newStatusCode = "NYP";} 是不是读起来容易多了呢,在此只是多加了一个if和两个花括号,但代码的可读性与可理解性就一下子提高了一大截。 四、请不要硬编码。开发者经常有意“忘记”或忽略掉这点,因为有些时候开发日程逼得实在太紧。其实,多写一行定义静态变量的代码能花多少时间呢?public class A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S_CONSTANT_ABC = "ABC";public boolean methodA(String sParam1){if (A.S_CONSTANT_ABC.equalsIgnoreCase(sParam1)){return true;}return false;}} 现在,每次需要将“ABC”与其他变量进行比较时,不必记住实际代码,直接引用A.S_CONSTANT_ABC就行了,而且在今后需要进行修改时,也可在一处修改,不会翻遍整个源代码逐个修改了。 五、不要“创造”自己的框架(framework)。确切来说,有数以千计的各种框架存在,而且大多数是开 源的,这些框架都是优秀的解决方案,可用于日常程序开发中,我们只需使用这些框架的最新版本就行了,至少表面上要跟上形势吧。被大家广为接受的最为明显的 一个例子就是Struts了,这个开源web框架非常适合用在基于web的应用程序中。是不是想开发出自己的Struts呢,还是省点力气吧,回头看看第 二条——不要让事情复杂化。另外,如果正在开发的程序只有3个窗口,就不要使用Struts了,对这种程序来说,不需要那么多的“控制”。 六、不要使用println及字符串连接。通常为了调试方便,开发者喜欢在可能的所有地方都加上 System.out.println,也许还会提醒自己回过头来再来删除,但有些时候,经常会忘了删除或者不愿意删除它们。既然使用 System.out.println是为了测试,那么测试完之后,为什么还要留着它们呢,因为在删除时,很可能会删除掉真正有用的代码,所以不能低估 System.out.println危害啊,请看下面的代码:public class BadCode {public static void calculationWithPrint(){double someValue = 0D;for (int i = 0; i < 10000; i++) {System.out.println(someValue = someValue + i);}}public static void calculationWithOutPrint(){double someValue = 0D;for (int i = 0; i < 10000; i++) {someValue = someValue + i;}}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n) {BadCode.calculationWithPrint();BadCode.calculationWithOutPrint();}} 从测试中可以发现,方法calculationWithOutPrint()执行用了0.001204秒,作为对比,方法calculationWithPrint()执行可是用了10.52秒。 要避免浪费CPU时间,最好的方法是引入像如下的包装方法:public class BadCode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DEBUG_MODE = 1;public static final int PRODUCTION_MODE = 2;public static void calculationWithPrint(int logMode){double someValue = 0D;for (int i = 0; i < 10000; i++) {someValue = someValue + i;myPrintMethod(logMode, someValue);}}public static void myPrintMethod(int logMode, double value) {if (logMode > BadCode.DEBUG_MODE) { return; }System.out.println(value);}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n) {BadCode.calculationWithPrint(BadCode.PRODUCTION_MODE);}} 另外,字符串连接也是浪费CPU时间的一个大头,请看下面的示例代码:public static void concatenateStrings(String startingString) {for (int i = 0; i < 20; i++) {startingString = startingString + startingString;}}public static void concatenateStringsUsingStringBuffer(String startingString) {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sb.append(startingString);for (int i = 0; i < 20; i++) {sb.append(sb.toString());}} 在测试中可发现,使用StringBuffer的方法只用了0.01秒执行完毕,而使用连接的方法则用了0.08秒,选择显而易见了。 七、多关注GUI(用户界面)。再三强调,GUI对商业客户来说,与程序的功能及效率同等重要,GUI是一 个成功程序的最基本部分,而很多IT经理往往都没注意到GUI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公司可能为了节省开支,没有雇用那些有着设计“用户友好”界面 丰富经验的网页设计者,此时Java开发者只能依赖他们自身的HTML基本功及在此领域有限的知识,结果,很多开发出来的程序都是“计算机友好”甚于“用 户友好”。很少有开发者同时精通软件开发及GUI设计,如果你在公司“不幸”被分配负责程序界面,就应该遵守下面三条原则: 1、 不要再发明一次轮子,即不做无用功。现有的程序可能会有类似的界面需求。 2、 先创建一个原型。这是非常重要一步,用户一般想看到他们将使用的东西,而且可以先利用这个原型征求用户的意见,再慢慢修改成用户想要的样子。 3、 学会换位思考。换句话来说,就是从用户的角度来审查程序的需求。举例来讲,一个汇总的窗口可以跨页或者不跨页,作为一个软件开发者,可能会倾向于不跨页,因为这样简单一些。但是,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可能不希望看到上百行数据都挤在同一页上。 八、文档需求不放松。每个商业需求都必须记录在案,这可能听上去像童话,似乎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而我们要做的是,不管开发时间多紧迫,不管最终期限多临近,对每个商业需求都必须记录在案。 九、单元测试、单元测试、单元测试。关于什么是单元测试的最好方法,在此不便细说,只是强调,单元测试一定要完成,这也是编程中最基本的原则。当然了,如果有人帮你做单元测试自然是最好,如果没有,就自己来做吧,当创建一个单元测试计划时,请遵守以下三条最基本的原则: 1、 先于编写类代码之前编写单元测试。 2、 记录单元测试中的代码注释。 3、 测试所有执行关键功能的公有方法,这里不是指set和get方法,除非它们是以自己独特方式执行set和get方法。 十、质量,而不是数量。有些时候因为产品问题、期限紧迫、或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导致常常不能按时下班,但一般而言,公司不会因为雇员经常加班而对之表扬和奖励,公司只看重高质量的工作。如果遵守了前九条原则,你会发现自己写出的代码bug少且可维护性高,无形中质量提高了一大步。
posted @
2007-12-02 01:26 jadmin 阅读(70)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http://www.javaworld.com.tw/confluence/pages/viewpage.action?pageId=833
posted @
2007-12-01 17:09 jadmin 阅读(59)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第一种方法:在tomcat中的conf目录中,在server.xml中的,<host/>节点中添加:
<Context path="/hello" docBase="D:eclipse3.2.2forwebtoolsworkspacehelloWebRoot" debug="0" privileged="true">
</Context>
至于Context 节点属性,可详细见相关文档。
第二种方法:将web项目文件件拷贝到webapps 目录中。
第三种方法:很灵活,在conf目录中,新建 Catalina(注意大小写)\localhost目录,在该目录中新建一个xml文件,名字可以随意取,只要和当前文件中的文件名不重复就行了,该xml文件的内容为:
<Context path="/hello" docBase="D:eclipse3.2.2forwebtoolsworkspacehelloWebRoot" debug="0" privileged="true">
</Context>
posted @
2007-12-01 15:30 jadmin 阅读(44)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1、前言:
CVS是版本控制的利器,目前在Linux和Windows下都有不同版本;但是国内大多数应用介绍都是基于Linux等开放源代码的开放性软件组织,而且讲解的也不系统,让人摸不着头脑;Windows下的CVS使用介绍更是了了无几。
本文是针对Windows的LAN环境下使用CVS的经验介绍,一步一步的向您介绍如何配置和使用CVS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同时,本文只使用到了CVS当中最基本的东西,还有很多更为高级的东西,本文暂不涉及。下面是本文的另一个连接映射,欢迎大家讨论使用,共同进步。
文章连接http://www.kuihua.net/book/list.asp?id=66
论坛连接http://www.kuihua.net/bbs/dispbbs.asp?boardID=1&;RootID=670&ID=670
2、安装版本:
2.1、服务器端(CVSNT)
1. 本文使用的是CVSNT-2.0.4,这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版本,不要使用最新的CVSNT-2.1.1,本人在使用中发现有比较严重的Bug。
2. 下载连接http://www.cvsnt.org 目前,它提供2.0.6和2.1.1版本的下载。
3. 上面连接还提供源代码,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下载下来仔细研究:)。
4. 有心的朋友,仔细观察就会发现http://www.cvsnt.org 并没有提供任何客户端的下载,那是因为CVS.exe既可以用于服务器端又可以用于客户端,WinCVS是为了客户端使用的方便而定制的外壳。(关于这一点,本人未得到任何证实,只是本人在使用过程中的一种体会,欢迎大家讨论。)
2.2、客户端(WinCVS)
1. 本文使用的是WinCVS-1.3b13,这应该是一个最新版本:),本人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有任何严重的Bug。
2. 下载连接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cvsgui/
3. 此网站还提供丰富的CVS文档和相关源代码,以及多个OS下面的相关文档和代码;有收藏癖的朋友有福了:)。
4. WinCVS-1.3b13 使用的CVSNT的版本是CVSNT-2.0.2,在与服务器端的CVSNT-2.0.4 版本配合使用时,未发现任何不兼容或冲突现象。
5. 在本人的系统中用cvs version命令显示的结果如下:
Client: Concurrent Versions System (CVSNT) 2.0.2 (client/server)
Server: Concurrent Versions System (CVSNT) 2.0.4 (client/server)
3、服务器端(CVSNT)的安装与配置:
3.1、服务器端机器和环境配置:
1.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SP2中文版
2. 机器名称:Server
3. 机器地址:192.168.0.6 (内部IP)
4. 网络环境:100兆交换局域网
5. 硬盘分区格式:FAT32与NTFS都可以。
6. 准备2个CVSNT的工作目录:
F:\KHRoot (存放自己源代码的根目录)
F:\KHTemp (存放CVS出错信息的目录)
7. 本机上存在有的用户列表:(由NT或本机的使用者创建)
Administrator (系统管理员)
Jackey (普通用户)
Goury (普通用户)
Riolee (普通用户)
3.2、安装CVSNT:
1. 下载CVSNT-2.0.4;使用administrator登陆到Server机器上。
2. 双击自解压的exe文件,选择Full Install,其它按照默认方式安装;安装完毕后可以在服务控制器中发现多了2个服务:cvsnt与cvslocking
3. 发送Service Control Panel到桌面,形成快捷方式。
4. 安装程序会自动将CVS安装路径,设置到系统的Path环境变量当中,因此使用者可以在控制台(cmd)中任意位置执行cvs.exe,这一点对下面的配置很重要!!
3.3、配置CVSNT服务器:
1. 双击Service Control Panel快捷方式,在Service Status页面,确认2个服务正常和稳定运行。
2. 选择Repository页面,点按Add按钮,选择已经准备好的F:\KHRoot这个目录,确认,OK,Yes,这时会在F:\KHRoot下面建立CVSRoot目录,这是CVS默认的管理目录(默认模块)。如果报错,那是系统Path路径未设置正确。
3. 选择Advanced页面,勾上Use local users for pserver ...,(Why? I don't know!J),在Temporary栏选择已经准备好的F:\KHTemp,确认,OK。
4. 点按【应用】按钮,确认,退出,OK,搞定!!
3.4、小结:
1. 至此,CVSNT服务器端基本配置完毕,下面进行WinCVS的使用和管理。
2. 由于CVS支持远程管理,也就是客户端与服务器集成的特性,因此,我们将添加用户、权限控制、模块维护等所有的管理工作都放到远端(WinCVS)进行管理,服务器端这时可以Ctrl+Atl+Del进入锁定状态了,下面的所有工作都交给远端的WinCVS来进行管理。
4 客户端(WinCVS)的安装与配置:
4.1 客户端机器和环境配置:
1.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SP2中文版
2. 机器名称:YCW2000
3. 机器地址:192.168.0.2 (内部IP)
4. 网络环境:100兆交换局域网,可以直接访问到Server
5. 硬盘分区格式:FAT32与NTFS都可以。
4.2 安装WinCVS:
1. 下载WinCVS 1.3b13,全部按照默认安装就可以了。
2. 启动WinCVS,开始使用。特别注意:以下的所有操作都是在YCW2000(192.168.0.2)这台机器上远程完成的,此时的Server(192.168.0.6)主机已经进入了锁定状态。
5 管理员使用WinCVS进行远程管理:
5.1 配置WinCVS成管理员状态:
1. 准备管理员工作目录:(在YCW2000机器上)
E:\CVSClient\Admin (管理员工作目录)
E:\CVSTemp (WinCVS临时目录)
2. 第一次启动WinCVS时会自动弹出Preferences配置页面,也可以通过Admin=>Preference菜单进入;第一次使用时需要配置如下的3个页面:
General页面设置:
注:按照图示方式输入即可,需要注意的是Path部分的格式是Unix路径格式,它指的是CVSNT端设置的工作根目录。
CVS页面设置: 注:Home路径是设置密码等文件的存放位置,必须指定,否则在登陆时,WinCVS也要弹出设置框。这个Home路径需要Python.exe这个外挂程序才有效。这里选择已经准备好的路径:E\CVSTemp
WinCVS页面设置:
注:此页面设置WinCVS的外挂编辑程序,通常使用UltraEdit比较方便。
3. 设置管理员的工作路径:可以点按图标 ,或View=>Browse Location=>Change...菜单进行设置,选择已经准备好的路径:E:\CVSClient\Admin,确认,OK,这时此目录将出现在WinCVS的左边导航栏【Workspace】内。
4. 至此,WinCVS就被配置成了远程的管理员使用状态,下面进行一般管理员需要的基本操作演练。演练的内容为:Administrator需要管理Jackey,Goury,Riolee三个用户,分别为这3个用户建立工作目录,每个人只能访问自己的工作目录。同时,只有Administrator能够进行权限分配,其它人没有任何管理权限。
5.2 管理员进行管理演练:
1. 登陆远程CVSNT:
◇ 选择Admin=>Login菜单,默认设置,OK。
◇ 弹出密码输入框,确认,OK。注意观察输出框【OutPut】的返回结果。
2. Checkout默认模块:(CVSRoot管理模块)
◇ 在左边导航栏【Workspace】内,选择【Admin】点按右键,选择【Checkout
modules...】,在【Checkout settings】中输入CVSRoot,确定,OK。如下图:
◇ 如果成功的话,会在【Admin】栏下增加一个【CVSRoot】目录。表示您已经将【
CVSRoot】这个管理模块下载到本地了。
3. CVS中目录权限介绍:
◇ 系统支持的目录权限列表:
r (读取权限)
w (写入权限)
c (创建和删除权限)
n (没有任何权限)
◇ 默认情况下,任何用户都拥有任何目录的所有权限。
◇ 任何情况下只有目录的拥有者和Administrator才有权力更改目录的使用权限。下面将会介绍如何修改目录权限和目录的拥有者。
4. 修改CVSRoot的权限:只让Administrator拥有rcw三种全部权限。
◇ 选中刚刚下载的【CVSRoot】模块,【Ctrl+L】或Admin=>Command Line...,弹出Command Line Settings对话框,直接执行CVS命令。
◇ 取消所有用户的默认权限:cvs chacl default:n 回车,OK,完成。
◇ 设置Administrator拥有所有权限:cvs chacl administrator:rcw 回车,OK,完成。
◇ 更改【CVSRoot】的拥有者:cvs chown administrator 回车,OK,完成。
◇ 查看【CVSRoot】的权限状态:cvs lsacl 回车,OK,在【Output】中显示:
Owner: administrator
default:n
administrator:rwc
◇【CVSRoot】的权限配置完毕。
5. 编写代码库中的模块文件,便于多用户下载方便。
l 需要自己编写的模块文件格式如下:(实现基本功能)
【模块一的描述】【n个空格或参数】【相对目录路径一(DirA)】
【模块二的描述】【n个空格或参数】【相对目录路径二(DirB)】
......
【模块X的描述】【n个空格或参数】【相对目录路径X(DirX)】
◇【描述信息】与【相对路径】在字面上不一致时,需要使用-a参数。
◇ 【相对路径】指的是CVS会自动带上根路径,这里是F:\KHRoot,所以上面例子的完整路径为:F:\KHRoot\DirA
◇ 了解了模块文件结构,现在来实际操作一把:双击【CVSRoot】模块下的modules文件,用UltraEdit打开进行编辑。
◇ 为Jackey,Goury,Riolee三个用户分配工作目录和完成其它模块描述。
CVSRoot CVSRoot
Jackey工作目录 -a Jackey
Goury工作目录 -a Goury
Riolee工作目录 -a Riolee
◇ 编辑完毕,存盘。回到WinCVS,选中modules这个文件【Ctlr+M】或右键选择【Commit selection...】,默认设置,【确认】,OK,完成上传。
6 . 为三个用户分别上传工作目录:
◇ 在YCW2000机器上的E:\CVSClient\Admin分别建立三个目录分别名为:Jackey,Goury,Riolee,作为临时交换目录。
◇ 在新创建的每个目录中用UltraEdit或拷贝一个Readme.txt作为引子文件!!:)
◇ 然后,回到WinCVS,在【Workspace】栏的【Admin】目录下形成如下的目录结构:
◇ 分别选中Goury,Jackey,Riolee,右键,点按【Import Module】,选择【Continue】,其它全部使用默认值,【确定】,OK,完成上传工作。
◇ 仔细观察【Output】窗口,确认都成功上传了。
◇ 转移到系统的Explore程序中,删除E:\CVSClient\Admin目录下的Jackey,Goury,Riolee三个目录。然后回到WinCVS当中。(一定要删除!!!:)
◇ 至此,就完成了工作目录的上传工作。
7. 【Checkout】下载3个用户的工作目录到【Admin】目录下:
◇ 在【Workspace】栏选择【Admin】目录,右键,点按【Checkout Module...】,如下图:
◇ 选择【...】,得到CVSNT上最新的模块配置情况,弹出如下的信息框:
◇ 这个结构图就是刚才在modules当中编写的模块文件格式信息。选择【Jackey工作目录】,下载到YCW2000机器的E:\CVSClient\Admin目录下。
◇ 按照以上操作,依次分别下载【Goury工作目录】和【Riolee工作目录】。形成如下状态:
8. 为三个用户分别设置各自目录的访问权限。(只有自己才能访问自己的工作目录)
◇ 选中【Goury】目录,【Ctrl+L】或Admin=>Command Line...,弹出Command Line Settings对话框,直接执行CVS命令。
◇ 取消所有用户的默认权限:cvs chacl default:n 回车,OK,完成。
◇ 设置Goury拥有所有权限:cvs chacl goury:rcw 回车,OK,完成。
◇ 查看【CVSRoot】的权限状态:cvs lsacl 回车,OK,在【Output】中显示:
Owner: administrator
default:n
goury:rwc
◇ 按照以上的方法依次分别设置【Jackey】与【Riolee】的工作目录访问权限。
◇ 至此,完成了3个用户的目录权限分配。注意,虽然Administrator也没有权力再次【Checkout】那3个用户的工作目录,但是它是这些目录的拥有者又是Administrator,因此,只有它才有权力更改这些目录的访问权限。
9. CVSNT系统中的用户管理原则:
◇ CVSNT的用户与本机(这里是Server机器)上的NT用户是相关联的,即CVSNT用的全是本机上存在的已有用户,因此在默认情况下可以不用设置任何用户名,只要使用本机上已经存在的用户名就可以用WinCVS进行登陆。
◇ 只有用Administrator身份登陆到CVSNT系统中,才有权力进行新用户的创建和删除。
◇ 使用CVS创建的新用户,必须与服务器端机器上的NT用户相绑定,才能生效;因此,这个新用户实际上是绑定它的NT用户的一个替身,在CVS系统中称为"别名"。
◇ 一个NT用户可以有多个‘替身'或‘别名',充当多个CVS用户。
10. 用WinCVS进行新用户的添加和删除。(确保使用Administrator登陆)
◇ 【Ctrl+L】或Admin=>Command Line...,弹出Command Line Settings对话框,直接执行CVS命令。
◇ 添加新用户【Killer】:cvs passwd -a Killer 回车,设置密码,OK,完成。
◇ 绑定【Killer】到【Jackey】:cvs passwd -r Jackey Killer 回车,设置密码,OK,完成。
◇ 两次输入的密码可以不同,但以第二次输入的密码为最终密码。
◇ 删除用户【Killer】:cvs passwd -X Killer 回车,OK,完成。
◇ 其它特殊的功能查看passwd命令的帮助。
11.使用完毕后,一定要【Logout】,因为WinCVS退出时并不会自动注销自己在远端的会话;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其它人接着打开WinCVS,不用登陆就可以完成你能进行的所有操作了。
6 WinCVS中常见的特殊操作:
6.1 如何删除下载的文件或目录:
1. 选中下载的某个或多个文件,执行【Remove】命令。
2. 再次选中这些文件,执行【Commit】命令就完成了删除文件的操作。
3. 本质上CVS是不会删除任何文件和目录的,即使是执行了以上操作,删除了某些文件,远端CVS实际执行的是将提交删除的文件放到了一个叫【Attic】的目录下,因此,这些被删除的文件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恢复的。
6.2 如何恢复已经删除的文件或目录:
1. 在执行了【Remove】命令之后恢复文件。
◇ 【Ctrl+L】直接输入命令cvs add xxxxx,或执行【Add Selection】界面操作。
◇ 这样就可以直接恢复还未提交的删除文件。
2. 在执行了【Commit】命令之后恢复文件。
◇ 只能用【Ctrl+L】直接输入命令cvs add xxxxx,这时会得到一个空的文件。
◇ 选中这个空文件,执行【Update】操作,得到这个文件的实体。
◇ 再次选中这个文件,执行【Commit】操作,得到这个文件最新版本。
3. 由于CVS系统中本质上不会删除任何目录,因此,谈不上对目录的恢复,但是CVS系统默认情况下是要在用户本机上(如:YCW2000)要删除空目录,因此,可以用如下方法得到已被删除的空目录:cvs checkout -p xxx,也可以在Admin=>Preference的【Globals】页面进行设置。
4. 可见,CVS系统能够保证:只要上传到服务器的文件,无论你怎么在远程进行如何的操作,正常的或非正常的操作,都可以用Administrator登陆上去,通过以上的方法找到丢失的文件。除非用户进入到远端服务器,将文件手动删除,那就没办法了:)
6.3 如何得到以前版本的文件:
1. 有时我们需要得到以前版本的文件,而WinCVS默认方式只传递最新的版本。
2. 选中某个文件,【Ctrl+G】或右键,点按【Graph selection...】,使用默认设置,就可以得到该文件所以版本的图形结构描述。
3. 选中一个版本,右键,点按【Retrieve revision】,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老版本文件。当然也可以得到最新版本的文件:)
6.4 有时WinCVS会变得异常缓慢,怎么办?
1. 确认安装了WinCVS的机器上没有安装CVSNT服务器端,因为它们使用的版本有可能不一致。
2. 只安装了WinCVS,但以前安装过其它版本的WinCVS,怎么办?
3. 先卸载所有的WinCVS系统,删除安装目录下的残留文件。
4. 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全程查找cvs关键字,找到一个删除一个,一直到找不到为止!!:)
5. 重新安装WinCVS,这个问题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了,我就是这样解决,不晓得你那里如何?:)
7 其它说明:
1. 本文的重点在介绍如何让使用者搭建CVSNT+WinCVS这个系统,因此重点介绍了管理员的常用操作,至于一般用户使用到的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和单一,使用WinCVS的次数多了,很快就会熟悉它了。
2. 这篇文档只是窥探了CVS的一点皮毛而已,CVS当中还有很多高级的用法,以及上百个命令,还有很多新鲜的管理源代码的方法,比如:tag,branch等模式;因此,热烈欢迎大家积极探索,不断共享,不断进步。。。。。。。。
3. 另外,cvs.html这个帮助,里面的信息也很丰富,但是,很多地方写得不够清楚,需要不断猜测和实践才能知道怎么回事,本文的很多经验都是看这个帮助,如此这般,采用这个笨办法得到的。。。。。。
4. 最后,祝愿看到此文的人,得到的帮助、提高等好处大于或等于浪费的时间、反而退步等坏处!!
posted @
2007-12-01 13:31 jadmin 阅读(63)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