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 Jiang

我的最新工程MobileIMSDK:http://git.oschina.net/jackjiang/MobileIMSDK
posts - 504, comments - 13,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1

1、引言

沟通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复杂多变的沟通内容、沟通方式,正是人类文明之所以如此璀璨的关键所在。

在自然界中,要完成一件事情的沟通,我们可以直接通过声音传递给对方,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靠“吼”就能解决)。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现在,“有什么事微信或QQ上找我”已经是很多的人口头禅了。

那么,作为不懂技术的普通人,有没有想过,你每次使用QQ或微这种IM聊天应用时,你所发送的消息,是如何被计算机送达给对方的?(这显然不可能靠“吼”解决 ^_^)

本文将从非技术人员的视角,为你讲解一下IM聊天应用中的聊天消息是怎么发送的。

学习交流:

- 即时通讯/推送技术开发交流4群:101279154[推荐]

- 移动端IM开发入门文章:《新手入门一篇就够:从零开发移动端IM

(本文同步发布于:http://www.52im.net/thread-2433-1-1.html

2、关于作者

巩鹏军:专注移动开发十多年,热爱即时通讯技术。个人微信公众号:“巩鹏军”。

3、阅读对象

本文适合非技术背景的读者阅读,如您喜欢本文,则下列文章您也可能喜欢:

技术往事:微信估值已超5千亿,雷军曾有机会收编张小龙及其Foxmail

QQ和微信凶猛成长的背后:腾讯网络基础架构的这些年

闲话即时通讯:腾讯的成长史本质就是一部QQ成长史

腾讯开发微信花了多少钱?技术难度真这么大?难在哪?

技术往事:史上最全QQ图标变迁过程,追寻IM巨人的演进历史

开发往事:深度讲述2010到2015,微信一路风雨的背后

开发往事:记录微信3.0版背后的故事(距微信1.0发布9个月时)

微信七年回顾:历经多少质疑和差评,才配拥有今天的强大

前创始团队成员分享:盘点微信的前世今生——微信成功的必然和偶然

QQ的成功,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顺利和轻松

[技术脑洞] 如果把14亿中国人拉到一个微信群里技术上能实现吗?

QQ和微信止步不前,意味着即时通讯社交应用创业的第2春已来?

那些年微信开发过的鸡肋功能,及其带给我们的思考

为什么说即时通讯社交APP创业就是一个坑?

即时通讯创业必读:解密微信的产品定位、创新思维、设计法则等

老罗最新发布了“子弹短信”这款IM,主打熟人社交能否对标微信?

盘点和反思在微信的阴影下艰难求生的移动端IM应用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

那些年微信开发过的鸡肋功能,及其带给我们的思考

渐行渐远的人人网:十年亲历者的互联网社交产品复盘和反思

中国互联网社交二十年:全民见证的互联网创业演义

IM热门功能讨论:为什么微信里没有消息“已读”功能?

读懂微信:从1.0到7.0版本,一个主流IM社交工具的进化史

王欣回应微信封禁,解释为何取名“马桶MT”

同为IM社交产品中的王者,QQ与微信到底有什么区别

还原真实的腾讯:从最不被看好,到即时通讯巨头的草根创业史

如果您是专业技术人员,则跟本文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等,可以以下文章中找到:

从客户端的角度来谈谈移动端IM的消息可靠性和送达机制

移动端IM中大规模群消息的推送如何保证效率、实时性?

IM消息送达保证机制实现(一):保证在线实时消息的可靠投递

IM消息送达保证机制实现(二):保证离线消息的可靠投递

如何保证IM实时消息的“时序性”与“一致性”?

IM单聊和群聊中的在线状态同步应该用“推”还是“拉”?

IM群聊消息如此复杂,如何保证不丢不重?

完全自已开发的IM该如何设计“失败重试”机制?

好了,费话不多说,我们开始正文部分。。。

4、在微信里,我们发送一条聊天消息是如此简单

李雷在手机上打开微信(IM客户端),在聊天输框中输入“Hello!”,点击发送。几乎是瞬间,韩梅梅手机上的微信(IM客户端)就会显示李雷的头像后面跟着“Hello!”。

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 一条聊天消息发送的全过程

从上面的图示可以看到,整个过程涉及三大部分:

1)李雷手机上的IM客户端(微信);

2)IM服务端;

3)韩梅梅手机上的IM客户端(微信)。

下面,我们逐一介绍每个部分的具体工作原理。

5、消息发送者:发送端是怎么工作的?

先看看发送端,李雷手机上的IM客户端中发生了什么?

从上图可以看出,发送一条信息经过三个步骤:

1)消息编辑:

李雷操作键盘输入要发送的文字,点击“发送”按钮。这一切都发生在IM客户端的界面模块中。类似用笔在信纸上写信,键盘就是笔,聊天框就是信纸;

2)消息入库:

IM客户端中的数据模块会先将聊天内容“Hello!”加上谁发给谁等信息,按标准格式打包为一条IM消息,并存入本地数据库。这类似信纸装入信封,填写地址,投入邮箱的过程。一条IM消息就是一封信,本地数据库就是李雷家的邮箱;

3)消息发送:

IM客户端中的网络模块通过长连接将IM消息发给IM服务端。这类似邮递员将信件汇总发往邮政局。网络模块就是邮递员,IM服务端就是邮政局。(长连接是IM客户端跟IM服务端一直保持的网络链路)。

6、消息“中转站”:IM服务端是怎么工作的?

担负“邮政局”职责的IM服务端是IM世界中全知全能的神,它认识所有人,经手所有消息,跟每个人都一直保持联系(长连接)。

每条消息在IM服务端中都要至少经过以下处理:

1)消息接收:

长连接服务从和李雷的长连接接收到“Hello!”的IM消息。IM服务端跟所有登录的IM客户端保持长连接(一条一直活跃的网络链路,每个客户端一条),长连接上定时会有心跳消息来监测客户端的在线离线状态,心跳消息就像邮递员每天都会在邮政局和邮箱之间巡回一样;

2)消息验证:

用户服务查询IM消息的目标人韩梅梅,以及发送人李雷和目标人韩梅梅是否好友关系,确保韩梅梅是真实存在而非虚构的,并且韩梅梅愿意接收李雷的消息,否则会给李雷退信。(一般IM服务端会将IM消息的副本存入数据库中备份);

3)消息转发:

在长连接服务中找到跟韩梅梅手机上IM客户端保持的长连接,并将消息发送给韩梅梅。

7、消息接收者:接收端又是怎么工作的呢?

下面看看韩梅梅手机上发生了什么?

韩梅梅手机上的IM客户端和李雷(发送者)的是一样的,但处理步骤是不同的:

1)消息接收:

网络模块通过跟IM服务端保持的长连接接收IM消息;

2)消息入库:

网络模块会将IM消息存入本地数据库,即信件投入了韩梅梅家的邮箱。网络模块就是邮递员,本地数据库就是韩梅梅家的邮箱;

3)消息展示:

界面模块获取发送人头像,和消息内容一起显示在聊天界面上。

经过上述过程,韩梅梅在自己手机上就看到了李雷发过来的“Hello!”,因为李雷和韩梅梅都是一直和服务器保持长连接,所以上述过程是瞬间完成的,李雷和韩梅梅感觉就像面对面聊天一样方便。这也是Instant Messaging名字的来历。

(本文同步发布于:http://www.52im.net/thread-2433-1-1.html

posted @ 2019-04-01 18:22 Jack Jiang 阅读(14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摘要: 【来源申明】本文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鲜枣课堂”,官方网站:xzclass.com,原题为:《通信交换的百年沧桑(上)》,本文引用时已征得原作者同意。为了更好的内容呈现,即时通讯网在收录时内容有稍许调整,转载时请注明原文来源信息,请尊重原作者的劳动。1、本系列文章目录《IM开发者的零基础通信技术入门(一):通信交换技术的百年发展史(上)》(* 本文)《IM开发者的零基础通信...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3-26 12:08 Jack Jiang 阅读(146)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摘要: 本文来自公众号“玩不好就别玩”原创分享,原文链接:mp.weixin.qq.com/s/x5_OfICU2ijsxwMuVpqojg。文章内容为个人真实经历,虽平凡无奇,但感同身受。1、点评本文来自公众号“玩不好就别玩”原创分享。本次文章内容为个人真实经历,记录了作者个人离职鹅厂前最后一个月工作交接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历程。内容虽平凡无奇,但同为程序员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3-01 18:25 Jack Jiang 阅读(15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摘要: 本文为原创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1、引言即时通讯IM应用中的聊天消息时间显示是个再常见不过的需求,现在都讲究用户体验,所以时间显示再也不能像传统软件一样简单粗地暴显示成“年/月/日 时:分:秒”这样。所以,市面上几乎所有的IM都会对聊天消息的时间显示格化做人性化处理,从而提升用户体验(使用感受会明显友好)。这两天正在继续开发RainbowChat-Web产品,所以正需要这样...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2-23 16:54 Jack Jiang 阅读(299)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摘要: 本文原文内容引用自高可用架构公众号,内容有整理和修订。1、引言大家对下面这个排队的场景应该非常熟悉,这个是小米手机抢购的用户排队交互图,大家看到这些排队的兔子时,说明也有很多用户在同一时间向小米抢购系统提交了购买请求。▲ 小米手机抢购排队中...小米抢购系统后端服务面临巨大的压力,下图可以反映小米抢购系统面临的瞬间峰值压力。这张图截取自某年米粉节大秒服务后端其中一组LB(负载均衡层)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1-24 20:27 Jack Jiang 阅读(20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摘要: 本文来自网易云音乐音视频实验室负责人刘华平在LiveVideoStackCon 2017大会上的分享,并由LiveVideoStack根据演讲内容整理而成(本次演讲PPT文稿,请从文末附件下载)。1、引言大家好,我是刘华平,从毕业到现在我一直在从事音视频领域相关工作,也有一些自己的创业项目,曾为早期Google Android SDK多媒体架构的构建作出贡献。就音频而言,无论是算法多样性,Code...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1-18 22:02 Jack Jiang 阅读(211)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摘要: 本文由爱奇艺技术团队原创分享,原题《爱奇艺Android客户端启动优化与分析》。1、引言互联网领域里有个八秒定律,如果网页打开时间超过8秒,便会有超过70%的用户放弃等待,对Android APP而言,要求更加严格,如果系统无响应时间超过5秒,便会出现ANR,APP可能会被强制关闭,因此,启动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关系着用户的第一体验。爱奇艺安卓APP非常重视启动速度的优化,本文将从启动过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1-14 11:53 Jack Jiang 阅读(13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摘要: 1、点评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高度发达,而对于互联网应用(尤其即时通讯技术这一块)的开发者来说,网络编程是基础中的基础,只有更好地理解相关基础知识,对于应用层的开发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对于Android程序员来说,如果您觉得本文内容稍显枯燥,可以看看即时通讯网之前整理过的一篇类似文章《迈向高阶:优秀Android程序员必知必会的网络基础》,该文内容更偏向于知识点的概括。如果您希望更系统地学习网络编程方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1-10 11:15 Jack Jiang 阅读(16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摘要: 本文来自腾讯QQ技术团队工程师许灵锋、周海发的技术分享。一、引言自 2015 年春节以来,QQ 春节红包经历了企业红包(2015 年)、刷一刷红包(2016 年)和 AR 红包(2017 年)几个阶段,通过不断创新玩法,活跃度节节攀升,成为春节一大玩点,给火红的春节带来一抹亮色。2017 年除夕,AR 红包、刷一刷红包再创新高,抢红包用户数达 3.42 亿,共刷出红包 37.77 亿个。那么,QQ...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1-07 12:10 Jack Jiang 阅读(21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摘要: 本文原作者“minminaya”,作者网站:minminaya.cn,为了提升文章品质,即时通讯网对内容作了幅修订和改动,感谢原作者。1、引言对于IM应用和消息推送服务的开发者来说,在Android机型上的后台保活是个相当头疼的问题。老板一句:“为什么微信、QQ能收到消息,而你写的APP却不行?”,直接让人崩溃,话说老板你这APP要是整成微信、APP...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27 15:08 Jack Jiang 阅读(716)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
共51页: First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Last 
Jack Jiang的 Mail: jb2011@163.com, 联系QQ: 413980957, 微信: hellojack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