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h的博客

Email:kissyan4916@163.com
posts - 26, comments - 19,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220

数据库范式(转)

Posted on 2009-06-15 16:52 啥都写点 阅读(218)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DB

数 据库范式是数据库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知识,没有对范式的理解,就无法设计出高效率、优雅的数据库。甚至设计出错误的数据库。而想要理解并掌握范式却并不是那 么容易。教科书中一般以关系代数的方法来解释数据库范式。这样做虽然能够十分准确的表达数据库范式,但比较抽象,不太直观,不便于理解,更难以记忆。

本 文用较为直白的语言介绍范式,旨在便于理解和记忆,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精确的表述。但对于初学者应该是个不错的入门。我写下这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 记忆,其实我也比较菜,我希望当我对一些概念生疏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写的笔记,可以快速地进入状态。如果你发现其中用错误,请指正。

         下面开始进入正题:

一、基础概念

要理解范式,首先必须对知道什么是关系数据库,如果你不知道,我可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说一下:关系数据库就是用二维表来保存数据。表和表之间可以……(省略10W字)。

然后你应该理解以下概念:

实体: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并可以被区别的事物。比如“一个学生”、“一本书”、“一门课”等等。值得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事物”不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它也可以是虚拟的,不如说“老师与学校的关系”。

属性教科书上解释为:“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由此可见,属性一开始是个逻辑概念,比如说,“性别”是“人”的一个属性。在关系数据库中,属性又是个物理概念,属性可以看作是“表的一列”。 

元组:表中的一行就是一个元组。

分量:元组的某个属性值。在一个关系数据库中,它是一个操作原子,即关系数据库在做任何操作的时候,属性是“不可分的”。否则就不是关系数据库了。

 

:表中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的某个属性(或者属性组),如果这样的码有不止一个,那么大家都叫候选码,我们从候选码中挑一个出来做老大,它就叫主码。

全码:如果一个码包含了所有的属性,这个码就是全码。 

主属性:一个属性只要在任何一个候选码中出现过,这个属性就是主属性。

非主属性:与上面相反,没有在任何候选码中出现过,这个属性就是非主属性。

外码:一个属性(或属性组),它不是码,但是它别的表的码,它就是外码。

 

二、6个范式

首先要明白,范式的包含关系。一个数据库设计如果符合第二范式,一定也符合第一范式。如果符合第三范式,一定也符合第二范式…

第一范式(1NF):属性不可分

在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属性值的概念,我们说,它是“不可分的”。而第一范式要求属性也不可分。那么它和属性值不可分有什么区别呢?给一个例子:

name

tel

age

大宝

13612345678

22

小明

13988776655

0101234567

21

 

 

 

 

Ps:这个表中,属性值“分”了。

name

tel

age

手机

座机

大宝

13612345678

0219876543

22

小明

13988776655

0101234567

21

Ps:这个表中,属性 “分”了。

这两种情况都不满足第一范式。不满足第一范式的数据库,不是关系数据库!所以,我们在任何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做不出这样的“表”来。

 

第二范式(2NF):符合1NF,并且,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码

听起来好像很神秘,其实真的没什么。

一 个候选码中的主属性也可能是好几个。如果一个主属性,它不能单独做为一个候选码,那么它也不能确定任何一个非主属性。给一个反例:我们考虑一个小学的教务 管理系统,学生上课指定一个老师,一本教材,一个教室,一个时间,大家都上课去吧,没有问题。那么数据库怎么设计?(学生上课表)

学生

课程

老师

老师职称

教材

教室

上课时间

小明

一年级语文(上)

大宝

副教授

《小学语文1

101

1430

一个学生上一门课,一定在特定某个教室。所以有(学生,课程)->教室

一个学生上一门课,一定是特定某个老师教。所以有(学生,课程)->老师

一个学生上一门课,他老师的职称可以确定。所以有(学生,课程)->老师职称

一个学生上一门课,一定是特定某个教材。所以有(学生,课程)->教材

一个学生上一门课,一定在特定时间。所以有(学生,课程)->上课时间

因此(学生,课程)是一个码。

然而,一个课程,一定指定了某个教材,一年级语文肯定用的是《小学语文1》,那么就有课程->教材。(学生,课程)是个码,课程却决定了教材,这就叫做不完全依赖,或者说部分依赖。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不满足第二范式!

有什么不好吗?你可以想想:

1             校长要新增加一门课程叫“微积分”,教材是《大学数学》,怎么办?学生还没选课,而学生又是主属性,主属性不能空,课程怎么记录呢,教材记到哪呢? ……郁闷了吧?(插入异常)

2             下学期没学生学一年级语文(上)了,学一年级语文(下)去了,那么表中将不存在一年级语文(上),也就没了《小学语文1》。这时候,校长问:一年级语文(上)用的什么教材啊?……郁闷了吧?(删除异常)

3             校长说:一年级语文(上)换教材,换成《大学语文》。有10000个学生选了这么课,改动好大啊!改累死了……郁闷了吧?(修改异常)

那应该怎么解决呢?投影分解,将一个表分解成两个或若干个表

学生

课程

老师

老师职称

教室

上课时间

小明

一年级语文(上)

大宝

副教授

101

1430

学生上课表新

课程

教材

一年级语文(上)

《小学语文1

课程的表

 

 

第三范式(3NF):符合2NF,并且,消除传递依赖

上面的“学生上课表新”符合2NF,可以这样验证:两个主属性单独使用,不用确定其它四个非主属性的任何一个。但是它有传递依赖!

在哪呢?问题就出在“老师”和“老师职称”这里。一个老师一定能确定一个老师职称。

有什么问题吗?想想:

1  老师升级了,变教授了,要改数据库,表中有N条,改了N次……(修改异常)

2  没人选这个老师的课了,老师的职称也没了记录……(删除异常)

3  新来一个老师,还没分配教什么课,他的职称记到哪?……(插入异常)

那应该怎么解决呢?和上面一样,投影分解:

学生

课程

老师

教室

上课时间

小明

一年级语文(上)

大宝

101

1430

 

老师

老师职称

大宝

副教授

 

BC范式(BCNF):符合3NF,并且,主属性不依赖于主属性

若关系模式属于第一范式,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键码,则R属于BC范式。

通常BC范式的条件有多种等价的表述:每个非平凡依赖的左边必须包含键码;每个决定因素必须包含键码。

BC范式既检查非主属性,又检查主属性。当只检查非主属性时,就成了第三范式。满足BC范式的关系都必然满足第三范式。

还可以这么说:若一个关系达到了第三范式,并且它只有一个候选码,或者它的每个候选码都是单属性,则该关系自然达到BC范式。

 

一般,一个数据库设计符合3NFBCNF就可以了。在BC范式以上还有第四范式、第五范式。

第四范式:要求把同一表内的多对多关系删除。

第五范式:从最终结构重新建立原始结构。

但在绝大多数应用中不需要设计到这种程度。并且,某些情况下,过于范式化甚至会对数据库的逻辑可读性和使用效率起到阻碍。数据库中一定程度的冗余并不一定是坏事情。如果你对第四范式、第五范式感兴趣可以看一看专业教材,从头学起,并且忘记我说的一切,以免对你产生误导。

 

所谓范式就是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通过分解把属于低级范式的关系模式转换为几个属于高级范式的关系模式的集合。这一过程称为规范化。  

   

  1、第一范式(1NF):一个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分的基本数据项。  

  2、第二范式(2NF):关系模式R属于第一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键码。  

  3、第三范式(3NF):关系模式R属于第一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键码。  

  4BC范式(BCNF):关系模式R属于第一范式,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键码。

                                                                                                       --    学海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