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们的就业更难,但接受了高等教育,并且具备坚忍的品质,一样可以创
造价值
残疾大学生:别自己把自己看扁了
招聘方和求职者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言语交谈,现场显得格外安静,一个个聋人
大学生正在通过手语与用人单位洽谈。这特殊的场景发生在5月20日由北京市残疾
人联合会和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举办的北京市第五届残疾大学生专场招聘上。虽然
这些残疾大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微笑,但他们的就业之路显然更难。
“我的同学很多已经找到合适的工作了,我到现在还没有着落。不过我也没觉
得不平衡,因为我已经习惯被拒绝了。”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王
志国说。王志国左肢残疾,“大学期间也努力找过一些兼职或是实习,但就因为身
体的原因总是被人拒绝。我没去参加那些普通的招聘会,简历也投得很少,因为基
本上都会石沉大海,所以我还是等到这种残疾人的专场招聘会再来看看”。
2003年国家修改高考考生体检标准之后,残疾学生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增加
了,但同时,“出”的矛盾也开始呈现。据北京市残疾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主任李雪
梅介绍,今年北京市有应届残疾大学毕业生60人,在京就读的京外生源毕业生近百
人,主要为视力、听力言语和肢体三类残疾大学生,涉及中医按摩、钢琴调律、广
告设计、机械制造、工商企业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几十个专业。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是北京各高校中集中培养残疾大学生规模较大的
教育机构,据该校特殊教育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的王老师介绍,今年从该院毕业的大
学生共有92人,其中京籍学生25人,外地在京就读的学生67人,“到目前为止,这
些学生中只有个别的已经签约,多数学生都要等到每年的助残日,会有一些集中性
的活动帮助他们就业。外地生可能会困难一些,北京很多单位对外地生的顾虑更多”。
“企业对这个群体了解不足,总把招聘残疾员工当作单位的负担。其实这些大
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并且具备坚忍的品质,只要给他们合适的岗位,他们完全可
以干得和普通人一样好,甚至更好。”北京市残疾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庄
立说。
聋人姑娘刘瑜(化名)是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的大二学生,目前在韩国一家企业做兼职,“公司里有一些员工也是聋人,他们非
常有才华,有些还是业务骨干。我觉得中国社会对聋人很不重视,而像韩国、日
本、美国等对聋人是很平等的,这些国这家的企业提供岗位给聋人不是因为可怜他
们,而是相信他们一样可以创造价值”。
招聘会现场,北京润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毅告诉记者,残疾大学生就业难除了
社会偏见的因素,大学生自身也需要改进。“你看今天来应聘的,好多都有家长陪
着,这说明什么?残疾大学生不要自己就把自己看特殊了。”金毅说,“我接触过不
少残疾大学生,有些同学的就业观还停留在上世纪,就想找一份工作稳稳当当做一
辈子了。现在就业难是普遍现象,你既然要求平等地享有机会,就应该平等地承受
压力。”
据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
业组织、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照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否则就要缴纳残
疾人就业保障金,以用于专项扶持残疾人就业。“以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缴标
准比较低,很多企业宁愿交钱也不愿给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庄立说,“现在这项
制度正在改革,保障金征缴标准在调整,北京地区的调整幅度肯定会比较大。”
第一次参加残疾大学生招聘会的中视农影电视节目制作中心工作人员单女士表示,
之所以决定招残疾大学生,看重的就是他们的坚忍和吃苦精神,但也希望他们能更
加积极主动地把握机会,“不要人家第一次拒绝你,你自己就放弃了。现在就业本
来就难,残疾大学生们更要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