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精致的程序员(转)

       

        说起精致,最容易想起的词大概是瓷器了,但这个词用到程序员身上,肯定让很多人觉得摸不着头脑,在详述"精致"这个词以前,还是先来看一个"破窗理论",让我们真正的理解"精致"的概念。

       最早的"破窗理论",也称"破窗谬论",源自于一位经济学家黑兹利特(也有人说源于法国19世纪经济学家巴斯夏),用来指出"破坏创造财富"的概念,以彻底地否定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政策。但后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和犯罪学家凯琳也提出了相应的"破窗理论"。

        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和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对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他摘掉了车牌,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而犯罪学家凯琳曾注意到一个问题:在她上班的路旁,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有一天,她注意到楼上有一窗子的玻璃被打破了,那扇破窗与整座大楼的整洁美丽极不调谐,显得格外的刺眼。又过了一段时间,她惊奇地发现:那扇破窗不但没得到及时的维修,反而又增加了几个带烂玻璃的窗子……这一发现使她的心中忽有所悟: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其结果是: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这就是凯琳著名的"破窗理论"。

        后来的"破窗理论",已经突破原有经济学上的概念,有了新的意义:残缺不全的东西更容易遭受到别人的破坏。前面的汽车和窗户都表明了这一点。

       其实作为程序员开发软件也是一样,可能有十种好的方法去写一个功能,一个类,但同时可能会有一百种更快捷但不好的方法去做同样的事情,很多程序员会因为各种原因,如时间压力,工作强度,技术水平等一系列问题选择了后者而非前者。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维护和修改阶段,当看到别人的代码写的随意,不好时,那么自然就会沿着别人的方向走下去,结果就是产生出更多不好的代码,这是在代码开发中的一个典型"破窗理论"的体现。

   承认一点,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特别是开发中,因为时间,精力,能力等各种因素,我们始终是要打破一些窗户,但是却要记住两点:
        1.一个月前多打破了一扇窗户,结果一个月就会打破10 扇甚至更多的窗户。
        2.如果打破了一扇窗户,就要记住,迟早应该将它补上。

        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一个程序员也许不能做到精致的代码,但是如果一个程序员不想去做精致的代码,那么又何必选择软件开发呢?

posted on 2011-01-11 22:35 胡鹏 阅读(182) 评论(0)  编辑  收藏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
 

导航

<2011年1月>
262728293031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统计

常用链接

留言簿(3)

随笔分类

随笔档案

agile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