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需时日话湘商
世人都说湖南人会读书会打仗,湖南人也向来以此自豪。这个美誉大概源于曾国藩湘军的显赫战功,而湘军战将尽皆儒生,他们又是会读书的典范。但书固然是天天可读的,仗却不是天天要打的。打仗也不是好事。而今天下太平日久,经年不见干戈。湖南人总不能老指望着打仗,借以证明自己的能干。所以现在动辄就说湖南人会读书会打仗,这话我听着怎么都像骂人。就像中国人如果只知道拿所谓四大发明说事儿,就显得后人太不争气了。
人类将长期处于财富主导社会,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那么,现在如果说哪个地方的人会做生意会赚钱,他们大概会觉得很荣耀。但这分荣耀湖南人从来没有拥有过,自古更无湘商的说法。当年曾国藩的湘军攻城掠地,攫取过大量财富回湘,却不见从此涌现出一批湘商,只是诞生了一批土财主。曾老九每次打了胜仗,便要请假回湘乡老家休养几个月,其实就是运回财宝,买田起屋。老九打下江宁,城内财宝尽被洗劫,也是世所尽知。曾国藩屡次规劝九弟不要贪财,免受世人诟病。一个半世纪过去了,只有曾国藩的故居富厚堂尚存大致规模,曾国荃的豪宅只余础石几片,胡林翼的府第只剩残垣数尺。湘军这笔财富如果放在山西、安徽、广东人手里,很可能就是做生意的大本钱,一批名商巨贾横空出世。
过去湖南人为什么不善商事,专家们或许有过深刻研究。不过以愚妄揣,可能恰恰同会读书大有关系。古人所谓读书,就是读儒家经典;而儒家传统却是重农轻商,耕读才是正途。田种好了终归有饭吃,书读好了终归有官做。所以描绘湖南人,还有两说:会读书会种田、会读书会养猪。总之依着这些说法,湖南人会读书是肯定的,但似乎从来不会经商。
湖南人不会经商,但并不等于说湖南人不爱财。爱财本不是坏事,只看这财从何来。古时候升官便可发财,打仗亦可发财,经商已为不屑。做官和打仗,便是更大的生意,大到可以经营天下,何用经营商业?故而有人说,吕不韦是古今最大的商人,他经营出一个王朝。而他获取的财富自是不在话下,食邑有陕西蓝田十二县,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宾客三千, 家僮万人。这比他当年做牛贩子合算多了。[这比
显然,现在仗是没有打的了,做官发财至少不敢明着说,经商便是发财的光明大道。于是,不管湘商之说成立与否,确有不少湖南商人开始叱咤风云。近几年每年出炉的各种富豪榜,总可以看到几个湖南商人的影子。中国近一两百年来开始出现的冠以地域符号的商人群体,虽说是个较模糊的概念,但仍有其可以辨识的独特文化面目。譬如历史上,晋商的形象是诚信、耐劳、俭朴,有顺口溜说过去山西商人走得慢,穿得烂,身上揣着几百万;徽商的形象是贾而好儒,亦贾亦儒,但拘于小农意识;粤商的形象是大刀阔斧,勇于创业,但敏于行而拙于思。湘商给人带来的是什么形象呢?也许现在就来勾画湘商的文化面目为时过早,尚需假以时日。
湖南人脑子里的商业细胞还远不发达,湖南走向成熟的商业文明的道路还很长。有回同上海朋友聊天,他说见湖南很多年轻人都是“月光族”,每个月的工资花光为止,不太考虑怎么投资、怎么划算着开支,真是不可理解。上海的年轻人是不会这么花钱的,那里是中国受商业文明浸淫最早的地方。有个调侃长沙人的笑话很生动:手头只剩十块钱了怎么办?不会考虑明天没钱吃早饭,先用这十块钱打的回去。
posted on 2006-10-15 12:34
matthew 阅读(205)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