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251  文章 - 504  trackbacks - 0
<2007年12月>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本博客系个人收集材料及学习记录之用,各类“大侠”勿扰!

留言簿(14)

随笔分类

收藏夹

My Favorite Web Sites

名Bloger

非著名Bloger

搜索

  •  

积分与排名

  • 积分 - 199893
  • 排名 - 286

最新评论

一口气看完了34集的传奇大片《血色湘西》,美丽的湘西风景,动人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动的地方很多。我是湘西人,家就在剧中提起的麻溪铺。剧中的风俗或多或少我都见过听过。湘西就是一片原始,充满血性的地方。湘西男女的性格重情重义,对爱情忠贞不屈。就如剧中的可怜女孩月月。总的感觉我更喜欢抗战之前的故事,似乎导演的重点也在前半段,抗战只是一面让任务灵魂得以回归的旗帜。

关于湘西的文化,历史;我没有足够的文字能力进行很好的叙述。下面是一篇很好的文字:沉到长河里的湘西

  湘西究竟在哪里?湘西到底是么样子?

这两个看起简单的问题,怕没几个人敢拍着胸脯说他能说清楚。当人们谈论起“湘西”这两个字时,所指的内涵和外延是模糊而不一致的。它可能 是地理上的湘西,历史上的湘西,文化上的湘西,或者仅仅是一些外乡人通过沈从文的小说和散文,通过走马观花的旅游所知晓的碎片,一个住着千万男女、有着美 丽山川的地方,被简化为撩人的情歌、土匪的刀枪、河边的吊脚楼以及放蛊、赶尸、拜傩神这类文化或旅游的符号。

再原生态的山歌、再好的文艺作品,想要用声相准确传神描摹出湘西或许只能是执象而求。佛说一个实体的我是不存在的,人生如飞瀑流转,一刹 那间千百般变化,各不相同。一个地方何尝不是如此,有死去的湘西,有活着的湘西,这生死两头也许有一种叫“传统”的桥梁搭接,但这座桥并不是蛮牢靠的。

就地域而言,湘西有大小之分,今日许多人所指的湘西,仅仅是行政区划中的湘西州加上张家界市------原来的大庸。但有些人说到湘西, 则包括资水、沅水流域,雪峰山脉到武陵山脉之间的大片土地,即电视连续剧《血色湘西》中常提起的“六府三州”。从行政区划来说,今天的湘西州、张家界市、 怀化市大部分、常德的石门、慈利和益阳的桃园、安化,以及雪峰山东麓的娄底市所辖新化,邵阳市所辖的新梢、隆回、洞口、绥宁、城步、新宁驻县的全部或部 分,都可算作湘西,大半个湘省囊括在内。也就是说,一百多年前,某个行脚客,吃完早饭背着包袱,出了宝庆城,坐船过了资水往西,他就算是一脚一脚走进湘西 了,走过丘陵间歇脚的一个个小铺镇,山势陡峭起来,开始爬雪峰山,进入湘西的腹地。

因为曾经的偏远和交通不便,在外人眼里,这是块神秘而蛮荒的土地,沈从文的小说又给许多外面的人对湘西插上想象的翅膀;这些年来杀鸡取卵 式的旅游开发中,那些为游客表演的伪民俗,也误导了外人对湘西的印象。20年前的《乌龙山剿匪记》开启了银屏中的“湘西”潮,一部部有关湘西的连续剧,重 点必定是这里的江湖,江湖里的土匪,直至使外人认为湘西和土匪之间可以划等号。

土匪,仅仅是曾经的湘西一种出产而已。这里的人并非都是尚气好斗的,大部分是些只求平安过日子的良民,他们怕官府,怕土匪,不愿意轻易和 人争执。就在抗战晚期的雪峰山之战时,大批倭寇进入宝庆以西的湘西腹地,这里多数的人所能想到的只是扶老携幼躲到岩洞或山林里去避祸。

《血色湘西》中也有江湖上的恩怨,但看上去这部连续剧的制作者试图做一种超越,超越以往有关湘西的电视剧以土匪为主打。这部戏里的排帮也 持枪抢劫,但他们不是单纯的土匪,几百年在当地遵循着没有形诸文字的地方规则。这部戏的主要情节是围绕湘西抗日展开的,但我认为抗日仅仅是这部戏的一个由 头,或者说顺便戴上一顶政治正确的帽子。导演所要表现的,可能不仅仅是江湖儿女的爱情,抗战中家国情仇冲突的痛苦与牺牲,导演似乎想通过借抗战这个大背 景,来表现出这方水土的一种处处充溢却无可触摸的气质,似乎要告诉观众,湘西的山川神灵和栖息其间的人,多年来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集体魂魄。这部戏的导演是 想把它拍成电影版的《九歌》或《长河》这类诗歌和小说。

这部戏的情调和风格受沈从文先生的影响是很明显的,连男主角石三怒的名字,也出自沈从文《湘西》里面一位曾名震湘黔川的游侠田三怒。多数 人对沈从文的了解更多是通过小说《边城》,但我以为,沈先生另一部小说《长河》对这部戏的影响更大。沈先生是想把《长河》写成一部反映湘西在社会转型时的 史诗,当无可阻挡的外力打破湘西的宁静时,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受到冲击。如果说《边城》里的翠翠对山外的想象,更多的是一个山野少女在青春期的自 然萌动,而《长河》则不一样,美丽而机灵的夭夭,能干而固执的长顺,善良而不乏圆滑的商会会长以及油滑而贪婪的保安队长、县衙师爷,构成了一幅湘西风情 图,但这风情图不是静止的《清明上河图》,而是如长河一样流动,不舍昼夜。山外政客和军人的游戏,波及到湘西,湘西不可能再沿袭几百年来不为山外势力左右 的状态。山民的淳朴和彪悍,挡不住挟裹着现代生活方式的社会大转型。可惜,沈先生这部《长河》没有继续写下去,《血色湘西》似乎想要将沈先生未曾全部表达 的东西,通过影视手段表现出来。

抗战,无疑是鸦片战争中国社会开始的“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对本民族影响最大的事件,它以无比惨烈的方式让数目超过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 人情愿或不情愿地参与转型。清末变法和民国初年的政治势力角力,对湘西这类偏僻之地影响不是很大,日子还是照常地过。可抗战的烽火影响到全国,真是地不分 南北,人不分老少。当山野里的人们面对一个用现代化武装起来、以国家名义支撑的抢劫团伙时,和袍哥、和土匪、和官府打交道的祖传经验统统不管用。剧中的童 老师和汪老板找到当地世袭统治者龙十四太爷,企图以爱国心感化,要求龙十四太爷出头和当地江湖人士交涉,保证运送抗战物质的商队平安通过雪峰山。龙十四太 爷的回答是,没人见过日本鬼是红眉毛还是绿眼睛,你要竿民为山外那些没见过的日本鬼子流血,是说不过去的。这段话比较准确地表现出湘西这种地区人们固有的 思维方式,所谓人世间交往的信义原则,是有其利益基础的,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朝廷律法约束力不强,当地人必然会通过争斗妥协,最后找出一种适合本地的规 则,这种规则对官、匪、民、兵都有约束力。受这种规则约束的人们,在乎的是宗族,是亲友,是帮派,因为这些才给他遮风挡雨,而传统的朝廷仅仅是字面上的统 治者,除了征税征兵外,和湘西人的生活没什么影响。那么这种生活状态下,如果没有现实中的剧烈冲击,你让他理解现在的国家和民族概念,有一种现代的国家或 民族认同,实在是太难了。因为按照历史上改朝换代的经验,谁坐龙庭,和他们无涉。当日本人刚刚进入这块土地时,他们还以为和往常一样军阀或江湖帮会争地 盘,谁来了躲一躲就过去了,躲不过交点保护费就行了。我小时候就听老辈人讲,他们刚听到日本鬼要打来时,大家不放在心上,有人说我们只要走到大山的山尖尖 上-----即雪峰山就万事大吉,外国来的人哪能爬得上那么高的山。到后来才晓得日本鬼的利害,岩洞、大山上的人都被抓出去当挑夫,我的爷爷就是其中一 个,日本败退的时候才逃了回家。他们把那段经历叫“走日本”。一个“走”字传达出山民面对外力侵犯时一种沿袭多年的无奈办法,长毛来了他们走长毛,日本人 来了他们走日本。

但日本兵进入湘西不是简单的官军和叛军,土匪和土匪之间的战斗,湘西的山民第一次真切感觉到现在的国家和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保卫国家 和维护自己利益有相同的地方,顺着这种逻辑,《血色湘西》中的竿子营山民面对兵强马壮的日本兵,举起了最原始的武器进行抗争。中国人在二战中付出了巨大的 牺牲,如果说收获的话,除日本投降这个胜利果实外,最大的收获是一个在战争开始时还停留在中世纪的国家,通过战争洗礼,人民初步觉醒,初步具有现代国民的 意识,包括湘西大山中的人,也觉得在家庭、宗族、帮派之外,还有一个国家和自己的命运有关。而在此之前,多数中国人的眼里,国家等于官府,仅仅是用来对自 己征税征兵的。而现代国家意识的形成,首先是民权意识的觉醒,代表国家的政府维护自己的权利,替自己办事,这样的国家遇到危难了,自己才有义务为他出力为 他牺牲。权利和责任是对等的这类现代政治理念,山民其实并不难懂得。宗族庇护他,他便效忠宗族,帮派庇护他,他便效忠帮派。如果掌握国柄的政府对他的保护 力度还不如宗族和帮派,甚至反过来欺凌他,用湘西的土话来讲,我受欺负了要是国家不管,那这国家结黄瓜解茄子管我的卵事。人们之所以能投身抗战,是他们明 白政府的抵抗是在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但对国家的效忠是动态的,你给他做多少,他才可能反过来回报。没有一种爱是无缘无故的,不可能要求人们只讲牺牲而 不求回报。尔后的内战其实只是抗战这一百年来最大历史事件的延续,它彻底改变了包括湘西在内的中国社会结构,龙十四太爷代表的乡绅权威,麻大拐子代表的帮 会控制力,被一种强大得多的力量取代了,湘西不再是过去的湘西。但要说湘西这样社会形态停滞数百年的落后地区,因此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还为时过早。

沈从文先生并不太注重故事的曲折和矛盾的冲突,他的小说更像散文诗,故事是否刺激不是顶重要的,散淡悠远的笔调写出一个地方人与风物的神 韵,也许才是沈先生所追求的。《长河》的故事情节一点也不曲折,吸引我的就是在人物对话中,在风景描写中传达出的韵味。我看《血色湘西》也是如此,论表现 英雄的气概,不如《亮剑》,论表现男女爱情被政治大背景的挤压和捉弄,不如《血色黄昏》,它在讲战争和爱情的同时,用很多的镜头去表现当地的风景和民俗, 没准导演就想把它拍成一个有故事的旅游宣传片。木板房以及院落里的鼓风车、石磨、舂米的礌子,系在腰后的柴刀,灌在竹筒里的米酒,弯弯的山路,溪流旁的水 车,这故乡的风物是那样的熟悉。还有对话中刻意保留的当地词汇,以及山歌中直白火辣,后生仔的逞强好胜,一切让我感到那样的亲切,亲切之余不免忧伤,因为 这一切有些已经消失,有些正在消失。

少年时我放牛或砍柴时,站在家背后的山包上,放眼看西北的板子山-----雪峰山的一条重要支脉,似乎就在咫尺,青黛的山脊看得清清楚 楚,清晨时还能望到山腰的雾岚。我晓得翻过那些山脉,就到了怀化,从资江流域进入到沅江流域,往西走更远能到贵州和四川。我想我长大后一定去山那边看看。 祖辈中的男人,谋生或避祸,雪峰山西边那片地区是首选,我爷爷,我老爷爷以及更老的祖先,没去过那块土地闯荡就会让乡人看不起,我的六世祖因家穷30多岁 还没讨婆娘,有一年穿着草鞋往西,领回一个贵州寡妇,才繁衍至今数百口人。

可是到了我这一代,多数人闯荡世界的方向很少朝西翻雪峰山,而是朝东奔长沙,朝南下广州,甚至朝北走更远的地方,西边那片山水世界,已经 渐渐地被遗忘,除了一些由导游带领的游客来去匆匆。年华易老,马齿徒增,我至今也没有圆翻越雪峰山的梦,更别提途中邂逅一个会唱山歌的多情妹子。翠翠、夭 夭、潇潇、穗穗、月月的后代们,多数离开了湘西,在珠江边某个工厂的流水线上劳作。

沉到长河里的湘西,我们是找不回了。



posted on 2007-12-10 10:39 matthew 阅读(337)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人文历史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