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故障——从周期计划维修到状态维修

状态维修模式要求对设备进行相关参数测量,及时反映设备故障产生前的实际状态。测量的参数可以在足够的提前期间发出警报,以便采取适当的维修措施。这种预防维修方式的维修作业一般没有固定的间隔期,维修技术人员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作出判断,再确定设备的维修计划。这样,对设备故障规律的认识和故障诊断技术的掌握、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何谓设备故障?简单地说是一台装置(或其零部件)丧失了它应达到的功能。随着时间的变化,任何设备从投入使用到退役,其故障发生的变化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早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
       早期故障期,亦称磨合期,该时期的故障率通常是由于设计、制造及装配等问题引起的。随运行时间的增加,各机件逐渐进入最佳配合状态,故障率也逐渐降至最低值。偶发故障或随机故障期的故障是由于使用不当、操作疏忽、润滑不良、维护欠佳、材料隐患、工艺缺陷等偶然原因所致,没有一种特定的失效机理主导作用,因而故障是随机的。机械长期使用后,零部件因磨损、疲劳,其强度和配合质量迅速下降而引起的,其损坏属于老化性质。 
        设备故障率的三个阶段,真实地反映出设备从磨合、调试、正常工作到大修或报废故障率变化的规律。如准确地找出关键点,可延长偶发故障期,避免过剩修理。设备故障还可以分为可预防和不可预防两大类,若可预防的设备故障多,则说明设备的预防维修工作没有到位,若不可预防的设备故障多,说明设备本身的可靠性差,技术档次不高。我们控制和降低设备的故障,主要从提高预防维修能力和设计制造设备必须注意到其可靠性等两方面同时入手。 
        另一方面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故障观念仅认为设备某一零(元)件失效是故障的根源,或者说故障完全是由损坏的零部件所致。这种看法固然不错,但只适于由动力、传动和工作三大部分组成的传统简单机械。而现代机械增加了控制部分(即信息及其执行系统),形成了“人-机整体”,不少时候,机器的零部件完好无损,但也发生了故障。这是因为现代的故障观念也从微观发展到宏观。宏观故障观念认为,现代设备的“故障源”至少有6大因素:零元件缺陷;零(元)件间的配合不协调;信息指令故障;人员误操作;输入异常(原材料、能源、电、汽、工质不合格等);工作环境恶化。 
        鉴于至少是这些故障源因素,有时设备的实际故障尤其是疑难故障,往往程度不同地带有隐蔽性,随机性和多(继)发性,给诊断带来困难。然而一般故障由发展变化期到故障发生,并不是诸方面的全部因素同时表现出来,而只是单一因素或一两个因素起主要作用。从开展状态维修已有多年的部分纺织厂家看,据估计,单因素故障源占80%-95%左右,只要诊断准确排除及时,不会导致多发性故障。因此,故障的起因、特征是可认识和掌握的。从这个层面来说,故障起因、故障诊断的研究涵盖和综合了众多学科的技术知识,从自然学科到思维逻辑等社会学科,充满了辩证唯物思想论和方法论。以这一新思维新观念为基础的状态维修模式,理所当然的是当代机械设备高新技术的分支,体现和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

posted on 2006-05-31 18:38 大树 阅读(409) 评论(0)  编辑  收藏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
 
<2006年5月>
30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导航

统计

公告

本期话题
能源行业资产管理咨询
资产管理信息化方案提供
资产管理相关行业培训
大型企业软件体系架构整合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
信息集成
信息孤岛

常用链接

留言簿(6)

随笔档案(45)

文章档案(7)

新闻档案(1)

相册

wallgate management consulting

最新随笔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