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4  文章 - 10  trackbacks - 0
<2025年1月>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常用链接

留言簿(1)

随笔档案

文章分类

文章档案

搜索

  •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计算机中的字是如何处理的?

    如果你用放大镜看一下,可以看出屏幕上的字是由一个一个的像素点组成的,每一个字符用一组像素点拼接出来,这些像素点组成一幅图像,变成了我们的文字,计算机又是如何将我们的文字保存起来的呢?是用一个个的点组成的图像将文字保存起来的吗?当然不是,让我们从英文开始,由于英文是拼音文字,实际上所有的英文字符和符号加起来也不超过 100 个,在我们的文字中存在着如此大量的重复符号,这就意味着保存每个字符的图像会有大量的重复,比如 e 就是出现最多的符号等等。所以在计算机中,实际上不会保存字符的图像。

什么是字符编码?

    由于我们的文字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字符,而计算机天生就是用来处理数字的 , 为了减少我们需要保存的信息量,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数字编码来表示每一个字符,通过对每一个字符规定一个唯一的数字代号,然后,对应每一个代号,建立其相对应的图形,这样,在每一个文件中,我们只需要保存每一个字符的编码就相当于保存了文字,在需要显示出来的时候,先取得保存起来的编码,然后通过编码表,我们可以查到字符对应的图形,然后将这个图形显示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文字了,这些用来规定每一个字符所使用的代码的表格,就称为编码表。编码就是对我们日常使用字符的一种数字编号。

第一个编码表 ASCII

在最初的时候,美国人制定了第一张编码表《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简称 ASCII ,它总共规定了 128 个符号所对应的数字代号,使用了 7 位二进制的位来表示这些数字。其中包含了英文的大小写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常用的字符,数字代号从 0 127 ASCII 的表示内容如下:

0 – 31              控制符号

32                                 空格

33-47                           常用符号

48-57                           数字

58-64                           符号

65-90                           大写字母

91-96                           符号

97-127                        小写字母

  注意, 32 表示空格,虽然我们再纸上写字时,只要手腕动一下,就可以流出一个空格,但是,在计算机上,空格与普通得字符一样也需要用一个编码来表示, 33-127 95 个编码用来表示符号,数字和英文的大写和小写字母。比如数字 1 所对应的数字代号为 49 ,大写字母 A 对应的代号为 65, 小写字母 a 对应的代号为 97 。所以,我们所写的代码 hello, world 保存在文件中时,实际上是保存了一组数字 104 101 108 108 111 44 32 119 111 114 108 100 。我们再程序中比较英文字符串的大小时,实际上也是比较字符对应的 ASCII 的编码大小。

    由于 ASCII 出现最早,因此各种编码实际上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并尽量与其相兼容。

  扩展 ASCII 编码 ISO8859

     美国人顺利解决了字符的问题,可是欧洲的各个国家还没有,比如法语中就有许多英语中没有的字符,因此 ASCII 不能帮助欧洲人解决编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借鉴 ASCII 的设计思想,创造了许多使用 8 位二进制数来表示字符的扩充字符集,这样我们就可以使用 256 种数字代号了,表示更多的字符了。在这些字符集中,从 0 - 127 的代码与 ASCII 保持兼容,从 128 255 用于其它的字符和符号,由于有很多的语言,有着各自不同的字符,于是人们为不同的语言制定了大量不同的编码表,在这些码表中,从 128 - 255 表示各自不同的字符,其中,国际标准化组织的 ISO8859 标准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ISO8859 的编码表中,编号 0 – 127 ASCII 保持兼容,编号 128 – 159 32 个编码保留给扩充定义的 32 个扩充控制码, 160 为空格, 161 -255 95 个数字用于新增加的字符代码。编码的布局与 ASCII 的设计思想如出一辙,由于在一张码表中只能增加 95 种字符的代码,所以 ISO8859 实际上不是一张码表,而是一系列标准,包括 14 个字符码表。例如,西欧的常用字符就包含在 ISO8859-1 字符表中。在 ISO8859-7 种则包含了 ASCII 和现代希腊语字符。

 

问题出现了!

 

    ISO 8859 标准解决了大量的字符编码问题,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说,没有办法在一篇文章中同时使用 ISO8859-1 ISO8859-7 ,也就是说,在同一篇文章中不能同时出现希腊文和法文,因为他们的编码范围是重合的。例如:在 ISO8859-1 217 号编码表示字符 ù ,而在 ISO8859-7 中则表示希腊字符 Ω ,这样一篇使用 ISO8859-1 保存的文件,在使用 ISO8859-7 编码的计算机上打开时,将看到错误的内容。为了同时处理一种以上的文字,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同时包含原来不属于同一张码表的字符的新码表。

 

大字符集的烦恼

    不管如何,欧洲的拼音文字都还可以用一个字节来保存,一个字节由 8 个二进制的位组成,用来表示无符号的整数的话,范围正好是 0 – 255

但是,更严重的问题出现在东方,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文字包含大量的符号。例如,中国的文字不是拼音文字,汉字的个数有数万之多,远远超过区区 256 个字符,因此 ISO 8859 标准实际上不能处理中文的字符。

通过借鉴 ISO8859 的编码思想,中国的专家灵巧的解决了中文的编码问题。

既然一个字节的 256 种字符不能表示中文,那么,我们就使用两个字节来表示一个中文,在每个字符的 256 种可能中,低于 128 的为了与 ASCII 保持兼容,我们不使用,借鉴 ISO8859 的设计方案,只使用从 160 以后的 96 个数字,两个字节分成高位和低位,高位的取值范围从 176-247 72 个,低位从 161 – 254 94 这样,两个字节就有 72 * 94 = 6768 种可能,也就是可以表示 6768 种汉字,这个标准我们称为 GB2312-80

6768 个汉字显然不能表示全部的汉字,但是这个标准是在 1980 年制定的,那时候,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存储能力都还很有限,所以在制定这个标准的时候,实际上只包含了常用的汉字,这些汉字是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报纸,电视,电影等使用的汉字进行统计得出的,大概占常用汉字的 99% 。因此,我们时常会碰到一些名字中的特殊汉字无法输入到计算机中的问题,就是由于这些生僻的汉字不在 GB2312 的常用汉字之中的缘故。

由于 GB2312 规定的字符编码实际上与 ISO8859 是冲突的,所以,当我们在中文环境下看一些西文的文章,使用一些西文的软件的时候,时常就会发现许多古怪的汉字出现在屏幕上,实际上就是因为西文中使用了与汉字编码冲突的字符,被我们的系统生硬的翻译成中文造成的。

不过, GB2312 统一了中文字符编码的使用,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各种电子产品实际上都是基于 GB2312 来处理中文的。

GB2312-80 仅收汉字 6763 个,这大大少于现有汉字,随着时间推移及汉字文化的不断延伸推广,有些原来很少用的字,现在变成了常用字,例如:朱镕基的 字,未收入 GB2312-80 ,现在大陆的报业出刊只得使用(金 + 容)、(金容)、(左金右容)等来表示,形式不一而同,这使得表示、存储、输入、处理都非常不方便,而且这种表示没有统一标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全国信息技术化技术委员会于 1995 12 1 《汉字内码扩展规范》。 GBK 向下与 GB2312 完全兼容,向上支持 ISO 10646 国际标准,在前者向后者过渡过程中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GBK 亦采用双字节表示,总体编码范围为 8140-FEFE 之间,高字节在 81-FE 之间,低字节在 40-FE 之间,不包括 7F 。在 GBK 1.0 中共收录了 21886 个符号,汉字有 21003 个。

GBK 共收入 21886 个汉字和图形符号,包括:

* GB2312 中的全部汉字、非汉字符号。

* BIG5 中的全部汉字。

* ISO 10646 相应的国家标准 GB13000 中的其它 CJK 汉字,以上合计 20902 个汉字。

* 其它汉字、部首、符号,共计 984 个。

 

微软公司自 Windows 95 简体中文版开始支持 GBK 代码,但目前的许多软件都不能很好地支持 GBK 汉字。

GBK 编码区分三部分:

* 汉字区 包括

GBK/2 OXBOA1-F7FE, 收录 GB2312 汉字 6763 个,按原序排列;

GBK/3 OX8140-AOFE ,收录 CJK 汉字 6080 个;

GBK/4 OXAA40-FEAO ,收录 CJK 汉字和增补的汉字 8160 个。

* 图形符号区 包括

GBK/1 OXA1A1-A9FE ,除 GB2312 的符号外,还增补了其它符号

GBK/5 OXA840-A9AO ,扩除非汉字区。

* 用户自定义区

GBK 区域中的空白区,用户可以自己定义字符。

 GB18030 是最新的汉字编码字符集国家标准 , 向下兼容 GBK GB2312 标准。 GB18030 编码是一二四字节变长编码。一字节部分从 0x0~0x7F ASCII 编码兼容。二字节部分 , 首字节从 0x81~0xFE, 尾字节从 0x40~0x7E 以及 0x80~0xFE, GBK 标准基本兼容。四字节部分 , 第一字节从 0x81~0xFE, 第二字节从 0x30~0x39, 第三和第四字节的范围和前两个字节分别相同。

  不一样的中文

  中文的问题好像也解决了,且慢,新的问题又来了。

中国的台湾省也在使用中文,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那里没有使用大陆的简体中文,还在使用着繁体的中文,并且他们自己也制定了一套表示繁体中文的字符编码,称为 BIG5, 不幸的是,虽然他们的也使用两个字节来表示一个汉字,但他们没有象我们兼容 ASCII 一样兼容大陆的简体中文,他们使用了大致相同的编码范围来表示繁体的汉字。天哪 ! ISO8859 的悲剧又出现在同样使用汉字的中国人身上了,同样的编码在大陆和台湾的编码中实际上表示不同的字符,大陆的玩家在玩台湾的游戏时,经常会遇到乱码的问题,问题根源就在于,大陆的计算机默认字符的编码就是 GB2312, 当碰到台湾使用 BIG5 编码的文字时,就会作出错误的转换。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日文和韩文中也包含许多的汉字,象汉字一样拥有大量的字符,不幸的是,他们的字符编码也同样与中文编码有着冲突,日文的游戏在大陆上一样也会出现无法理解的乱码。《中文之星》,《南极星》,《四通利方》就是用于在这些编码中进行识别和转换的专用软件。

  互联的时代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互联网出现了,一夜之间,地球村上的人们可以直接访问远在天边的服务器,电子文件在全世界传播,在一切都在数字化的今天,文件中的数字到底代表什么字?这可真是一个问题。

 UNICODE

  实际上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有太多的编码表。

  如果整个地球村都使用一张统一的编码表,那么每一个编码就会有一个确定的含义,就不会有乱码的问题出现了。

实际上,在 80 年代就有了一个称为 UNICODE 的组织,这个组织制定了一个能够覆盖几乎任何语言的编码表,在 Unicode3.0.1 中就包含了 49194 个字符,将来, Unicode 中还会增加更多的字符。 Unicode 的全称是 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 ,简称为 UCS

由于要表示的字符如此之多,所以一开始的 Unicode1.0 编码就使用连续的两个字节也就是一个 WORD 来表示编码,比如 UCS 编码就是 6C49 。这样在 Unicode 的编码中就可以表示 256*256 = 65536 种符号了。

直接使用一个 WORD 相当于两个字节来保存编码可能是最为自然的 Unicode 编码的方式,这种方式被称为 UCS-2 ,也被称为 ISO 10646 ,,在这种编码中,每一个字符使用两个字节来进行表示,例如, 使用 11598 来编码,而大写字母 A 仍然使用 65 表示,但它占用了两个字节,高位用 0 来进行补齐。

 

由于每个 WORD 表示一个字符,但是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实际上对 WORD 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高字节在前,或者低字节在前,为了在 UCS-2 编码的文档中,能够区分到底是高字节在前,还是低字节在前,使用 UCS-2 的文档使用了一组不可能在 UCS-2 种出现的组合来进行区分,通常情况下,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通过在文档的开头增加 FFFE 来进行表示。高字节在前,低字节在后,称为大头在前,即 Big Endian ,使用 FFFE 来进行表示。这样,程序可以通过文档的前两个字节,立即判断出该文档是否高字节在前。

Endian 这个词出自《格列佛游记》,小人国的内战就源于吃鸡蛋时要先吃大头 big endian 还是小头 little-endian ,并由此发生了内战。

 

理想与现实

 UCS-2 虽然理论上可以统一编码,但仍然面临着现实的困难。

首先, UCS-2 不能与现有的所有编码兼容,现有的文档和软件必须针对 Unicode 进行转换才能使用。即使是英文也面临着单字节到双字节的转换问题。

其次,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其所使用的编码,更换为一种新的编码不现实。比如在中国大陆,就规定 GB2312 是大陆软件、硬件编码的基础。

第三,现在还有使用中的大量的软件和硬件是基于单字节的编码实现的, UCS-2 的双字节表示的字符不能可靠的在其上工作。

 

新希望 UTF-8

  为了尽可能与现有的软件和硬件相适应,美国人又制定了一系列用于传输和保存 Unicode 的编码标准 UTF ,这些编码称为 UCS 传输格式码,也就是将 UCS 的编码通过一定的转换,来达到使用的目的。常见的有 UTF-7 UTF-8 UTF-16 等。

其中 UTF-8 编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UTF-8 的全名是 UCS Transformation Format 8, UCS 编码的 8 位传输格式,就是使用单字节的方式对 UCS 进行编码,使 Unicode 编码能够在单字节的设备上正常进行处理。

UTF-8 编码是变长的编码,对不同的 Unicode 可能编成不同的长度

 

UCS-2                                                              UTF-8

0000-007F   0- 127                         0xxxxxxx

0080-07FF 128- 2047                      110xxxxx 10xxxxxx

         0800-FFFF 2048-65535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例如 1 Unicode 编码是 31 00, 0-127 之间,所以转换后即为 31 ,而 字的 UTF-8 Unicode 编码为 11598 ,转换成 UTF-8 则为 e4 b8 ad

 

实际上, ASCII 字符用 UTF-8 来表示后,与 ASCII 是完全一样的,美国人又近水楼台的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但其他的编码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突破障碍 - Unicode 与本地编码的转换

UTF-8 编码解决了字符的编码问题,又可以在现有的设备上通行,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XML 中的问题

         XML 的设计目标是实现跨网络,跨国界的信息表示,所以,在 XML 设计之初,就规定 XML 文件的默认编码格式就是 UTF-8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特殊的说明, XML 文件将被视为  UTF-8 编码。

然而,大部分的中文编辑软件,是根据操作系统来决定编码的方式的,所以,在写字板中直接输入并保存的文件,将被保存为 GB2312 编码,所以,在读出 XML 文件内容时,往往就会出现文件错误的提示了。这种情况会出现在文件中有中文出现的时候,如果没有中文,只有英文信息,就不会出现问题。原因很简单,有中文时,因为中文的编码并不是 UTF-8 编码,所以会造成冲突,没有中文时,英文的编码在 GB2312 中与 ASCII 是兼容的,而 ASCII UTF-8 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不会出现问题。这种情况也包括 UltraEdit 软件。

但时,专业的 XML 编辑软件会自动将内容保存为  UTF-8 编码,不会有问题。

在通过 DOM XSLT 保存 XML 文件时也有着同样的问题。

默认情况下, XML 的处理程序一般会将内容作为 UTF-8 编码进行处理,所以保存下来的 XML 文件必须要用可以识别 UTF-8 的软件来进行查看,如 Windows 的记事本。

 

         Java 的处理

Java 的设计目标是一次编写,到处运行,所以在  Java 的内部对字符的处理采用了 UCS 来处理,因此 Java 的字符类型不再是 C++ 中的一个字节,而使用两个字节来保存一个字符。

但是,我们会发现,在 Java 的文件流中保存为文件后,我们可以直接使用记事本或 UltraEdit 打开察看。

在这里, Java 采用了一个灵巧的默认转换机制,当需要将内容中的字符保存到文件中时, Java 会自动的查看一下系统的本地编码,系统的本地编码可以在控制面板中查到,然后,自动将 UCS 编码的字符转换为本地编码,并进行保存。当需要从系统的文件系统中读入一个文件时, Java 通过查看系统的本地编码来决定如何识别文件的内容。这样, Java 就可以在内部使用 UCS ,但用户可以直接使用本地编码的文件了。

Java 在相应的方法中,提供了额外的参数,可以让用户自己来指定文件的编码。

          .Net 的处理

    在微软的 .Net 内部,同样使用 UCS 编码,但是,在对文件进行处理的时候,与 Java 有一些区别, .Net 不查询系统的本地编码,而是直接使用磨人的 UTF-8 编码进行文件的处理,所以,你保存的中文内容,在 UltraEdit 中可能就是乱码,但是,如果你使用记事本打开的话,就不会有问题,因为 Windows 的记事本可以识别 UTF-8 的编码。

.Net 软件的配置文件使用 XML 格式,默认的编码一样是 UTF-8 ,所以,必须使用可以识别 UTF-8 的软件进行处理,如: vs.net ,记事本等。

.Net 中,网页默认处理编码就是 UTF-8

 

         Web 中的问题

网页的编码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网页是如何编码的,二是如何告诉浏览器如何编码的。

第一个问题,又可以分成静态页面和动态页面两个问题。

对静态页面,网页的编码要看你保存文件时的编码选项,多数的网页编辑软件可以让你选择编码的类型,默认为本地编码,为了使网页减少编码的问题,最好保存为 UTF-8 编码格式。

对动态页面,如 Servlet 生成的页面,在 HttpServletResponse 类中有一个方法 setContentType ,可以通过参数来指定生成的页面的类型和编码,例如: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utf-8"); 来指定生成的页面的编码类型。

jsp 页面可以通过 <%@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2312" %> 来指定生成的页面的编码及类型。

第二个问题,如何通知浏览器网页的编码类型。

浏览器收到只是一个字节流,它并不知道页面是如何编码的,因此,需要一个机制来告诉浏览器页面的编码类型,标准的机制是使用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来指定页面的编码,当浏览器读取页面遇到这样的指示时,将使用这里制定的编码方式重新加载页面。

否则的话,浏览器将会试图猜出页面的编码类型。

 

         Tomcat 中的中文问题

  Tomcat 中,经常遇到取回客户端提交的信息是乱码的问题。

当提交表单的时候, HTML 页面的 Form 标签会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浏览器的编码方式取决于当前页面的编码设定,对 Form 标签也照此处理。这意味着如果 ASCII 格式的 HTML 页面用 ISO-8859-1 编码,那么用户在此页面中将不能提交中文字符。所以,如果你的页面使用的是 utf-8 ,那么 POST 的时候,也将使用 utf-8

由于 Tomcat 是美国人设计的, Tomcat 默认使用 ISO8859-1 编码队客户端返回的内容进行解码,由于编码与内容不一致,就会出现乱码的 ??? 出现,根据以上的分析,在服务器端读取客户端回送的内容时,需要首先设定回送内容的编码,然后再进行信息的读取,通过使用 HttpServletRequest 的方法 setCharacterEncoding("utf-8") 先行设定信息的编码类型。然后,就可以正确读取内容了。

  总结

  编码问题是信息处理的基本问题,但是由于历史和政治的问题,事实上存在着大量不统一的编码方式,造成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信息丢失,转换错误等问题, UCS 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但是,在现在的软件环境中,还没有达到全面地使用。在实际中工作中应尽量采用统一的编码格式,减少编码问题的发生

posted on 2009-02-16 11:42 冬天出走的猪 阅读(248)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技术文章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