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09-06-18 09:40
mingj 阅读(4132)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agile 敏捷 、
PM 项目管理
(本文发表于《程序员》2009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
在软件行业,大部分经理们都希望自己率领的团队能像军队一样具有铁的纪律性。在一次敏捷培训中,我们与众多来自国内软件公司的项目经理们讨论了敏捷,以及他们现在各自的开发方法和问题。闲谈中,一位学员冒出一句,“开发团队应该像军队,不仅要整体阵法严密,而且每个兵都要纪律分明。”这次培训主要是介绍敏捷的技术实践,比如测试驱动开发、持续集成、用户故事等,该学员认为这些敏捷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技战术,还可以塑造团队成员的纪律性。如果这些敏捷实践在日常开发中都能落在实处,势必将提高团队成员的“战斗素养”和“战术素养”。一言以蔽之,相较于其他软件开发模式,敏捷方法对团队成员的纪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团队成员成长为项目经理心中的“合格军人”。
其实,抛开敏捷方法,哪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又何尝不强调团队成员的纪律性?计划驱动的传统型开发方法给软件过程制定了严格的计划书和检验标准,希望能提高团队的纪律性。它们的出发点是对的,但因为缺少了具体的技术实践导致计划书并不能匹配团队的真实状态;检验标准大多是着眼于与最终交付软件无关的中间文档,这些都使得成员在工作中对项目开发的约束力感受不深。比如,很多项目里面的规范说明书、WBS表和甘特图都画得非常详细,但大多数时候这些东西与项目真实情况的落差太大,很难指导督促成员的日常开发工作。而且,这些文档与需要交付的软件产品的关联性不强,也很难能让成员和其他人通过这些文档建立对软件交付的信心。长期看到团队的表现与计划的不相符,项目经理们往往会感叹团队的纪律性不行。那么,为什么说敏捷方法能相对一定有效地提升团队成员的纪律性呢?我们先来看看纪律的定义。
纪律
一般来说,纪律有三种基本涵义:1.纪律是指惩罚;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部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这三层意思概括了纪律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良好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从纪律的含义来看,达到自律是最终的目标,也是施加外部约束的目的所在。通过奖惩来达到一定的纪律性,比如程序员开发过程中的bug率等等,这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这种方法因为检查的结果与具体生产过程差得太远,而且评判标准还是比较粗放,所以应该是最低级的方式。施加外部约束,比如检查列表,指导产品的具体生产,可以评判成员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标准,应该算中级方式。只有自律,真正让成员把纪律的观念贯穿在生产的每个环节,主动改进,从而改善生产。而这,也是纪律性的高级方式。
对比这个标准,我们可以看到:计划驱动型的软件方法学强调更多的是奖惩,也涉及到一些外部约束(代码复审等),这也是为什么它们在培养团队成员纪律性上难度比较大。而敏捷方法,通过强调承诺,强调每个成员都是“理性人”的事实,借助于成员的自律性来达到严明的纪律性。国内有一家业内非常有名的技术网站InfoQ,四月份在北京举行的QCon
Beijing就是由InfoQ主办。除了有限的几位全职员工,大部分的中文编辑都是社区的活跃分子,他们走到一起,通过之间的承诺和信任维持着日常工作,也给全国技术爱好者传播国内外的业界最新新闻和技术。撇开具体项目团队而言,这就是敏捷团队最好的写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InfoQ类型的团队是可遇不可求的。现实中,大部分的开发团队还是良莠不齐,项目经理们很难去完全授权给手下的员工。为什么敏捷方法又能有效地提升成员纪律性呢?答案在于敏捷方法不仅仅强调承诺,也包含了丰富的技术实践:不仅给个人带来更短更频繁的反馈,也给团队和组织带来了多层次较全面的反馈。而反馈的频繁程度,则是外部约束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也即提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
戴明环(PDCA)
我们来看看被认为是组织或团队改进或解决质量问题的基本准则的戴明环。戴明环(PDCA)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博士戴明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的顺序进行,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是一个立体多层级的螺旋式的演化过程。PDCA循环最开始是用在质量管理领域,但实际上它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导性原则。下面我们就用它来说明外部约束对纪律养成是如何影响。
PDCA循环里面的Action是一个循环的关键,对Check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但它必须以上一环节的Check结果为基础。如果Check不到位,不能具体到实际工作,Action的正确性和出发依据就很值得商榷。软件开发是一个以不确定性为主要特征,强调知识的活动。为了采取的Action具有较高的正确几率,更需要强调开发过程的Check比较频繁、具体,不断给团队提出直接的反馈,这样才能减少不断累积的不确定性最后带来成不可控制的后果。如此来看,短而频繁的反馈对外来约束真正施加到个人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PDCA循环还有一个特点是多层级性:各层级质量管理都有一个PDCA循环,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软件开发通常会把个人、团队和组织都牵扯进来:个人完成功能的开发,团队完成软件的开发,组织负责完成客户需求的完成。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更多的是强调团队、组织层级的计划、图表等文档,关注于团队与组织层级的反馈。对于真正创造产品质量的日常开发环节,则缺少必要的检查和反馈。与之相反,支撑敏捷方法的敏捷实践,就从“个人-团队-组织”的几个层面都提供了相应的反馈:低层次的反馈,为上一层次的反馈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作为上一层次反馈的落实和具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