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WAS)是一个JVM容器+WEB容器+EJB容器,能
解析JAVA的指令,能对HTTP的请求作响应,能解析EJB指令。
WAS只须装一次,就能自定义多个CONTAINER,表现在访问的网址上为不同的
端口。
部署在WAS上的J2EE程序包只能是EAR包或WAR包,如果一个项目内必需多个
WEB的PROJECT,则只能部署EAR包,EAR包中指定所要包含的WEB PROJECT,事实
上EAR包的作用就是指定项目中有几个WEB PROJECT而已;如果一个项目中只有
一个WEB PROJECT,则部署EAR包或WAR包均可以。
安装EAR包或WAR包都是从控制台的“安装新应用程序”中开始,两者的区别
是安装EAR包无须指定上下文根,即:http://localhost:9080/web1中的web1,
而安装WAR包则必须指定上下文根,其余则没什么区别,均须指定安装在哪个
CONTAINER上,是否可以使用别名(网址上的不同)等。
打包可用Application Server ToolKit,支持从CVS上下载代码。
摘要: 很久不来这里写东西了,一是工作忙,还有就是我是个初学者也写不出什么东西。这几天因工作需要学习了一下
WebSphere5.1,
在网上找了些资料终于了解了如何通过
JNDI
连接
Sybase
数据库。贴上来一个是怕自己以后忘了,另外就是希望能帮助像我一样苦苦探索的初学者。
...
阅读全文
本文介绍WebSphere下Oracle、SQL
Server、Sybase、MySQL数据库连接池的配置方法,并给出相应调用连接池的示例。相对于Weblogic,WebSphere连接池的配置要稍微复杂一些,因为缺少相关的文档,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完整的配置好Websphere连接池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一、系统准备
1.在相应的数据库中建立本文用到的表
create table TEST(C1 CHAR(10) )
insert into TEST values('FromTest')
2.准备环境变量,此部分往往会被初学者忽略。
点击“管理WebSphere变量”,ORACLE_JDBC_DRIVER_PATH的值输入操作系统中jar文件(classes12.jar)的位置。
“确认”后,界面最上方,点击“保存”,会再提示“保存”还是“放弃”,再选“保存”。
为方便起见,本文中,SQL
Server的jar文件(msbase.jar、mssqlserver.jar、msutil.jar
)、Sybase的jar文件(jconn2.jar)、mySQL的jar文件(mysql-connector-java-3.1.10-bin.jar)都放在同一目录(如:C:\oracle\ora92\jdbc\lib)。
3.本文中的所有例子测试均通过,环境:Windows2003、WebShpere5.1、ORACLE9I、SQL
Server 2000、SYBASE12.5、MySQL5.0。
二、Oracle、SQL
Server、Sybase、MySQL数据库连接池在WebSphere中的详细配置步骤
(一)、Oracle连接池的配置
1.进入管理控制台(http://localhost:9090/admin/)
2.选择:资源->JDBC提供程序,点击“新建”,建立JDBC提供程序。
点击“应用”后,类路径中,输入“${ORACLE_JDBC_DRIVER_PATH}/classes12.jar”,再点击“应用”。
3.定义数据源
点击界面中“数据源后”再点击“新建”,建立数据源。
JNDI取名ORACLE_JNDI,点击“应用”。
4.界面上点击“定制属性”,定义连接池的JDBC
Driver、URL、用户名和口令等信息。
点击“URL”,URL的值输入:jdbc:oracle:thin:@localhost:1521:MYHORA,其中,localhost可以为ORACLE的IP地址,MYHORA是ORACLE的服务名称。
点击“确定”保存配置。
同样的方法输入:
driverType的值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r
databasename的值MYHORA
servername的值localhost
preTestSQLString的值为SELECT
COUNT(1) FROM
TEST
其余的取默认值。
5.本部分比较关键,是初学着比较困惑的地方。
我们看到,界面上并没有输入用户名、口令的地方,而没有用户名称、口令是无法连接数据库的。
在“定制属性”中点击“新建”,“名称”中输入user,“值”中输入数据库的用户名称,如:study,点击“确定”;
在“定制属性”中点击“新建”,“名称”中输入password,“值”中输入数据库的口令,如:study,点击“确定”;
我们看到,“定制属性”中多了两个我们自定义的属性user、password
6.保存配置,在“定制属性”界面的最上方点击“保存”。
7.测试连接
系统提示:成功信息,表明,连接池配置成功。
连接池配置成功后,WebSphere需要重新启动。
(二)、SQL
server连接池的配置
SQL Server连接池的配置步骤同Oracle,具体的参数值:
JDBC 提供程序:下拉选择Microsoft
JDBC driver for MSSQLServer
2000
Sybase连接池的配置步骤也同Oracle,具体的参数值:
常规属性中的名称:Microsoft JDBC driver for
MSSQLServer 2000
常规属性中的描述:Microsoft JDBC driver for MSSQLServer
2000
常规属性中的类路径:
${ORACLE_JDBC_DRIVER_PATH}/msbase.jar
${ORACLE_JDBC_DRIVER_PATH}/mssqlserver.jar
${ORACLE_JDBC_DRIVER_PATH}/msutil.jar
常规属性中的实现类名:默认
数据源中的名称:SQLSERVER_JNDI
数据源中的JNDI:SQLSERVER_JNDI
定制属性中的databaseName:数据库名称
定制属性中的serverName:Sybase数据库服务器的名称或IP
定制属性中的portNumber:端口号
定制属性中的preTestSQLString:SELECT
COUNT(1) FROM
TEST
同Oracle,手工“新建”user和password属性,值为数据库的用户名和口令,该用户的缺省数据库必须为databaseName的值。
其他默认。
(三)、Sybase连接池的配置
JDBC
提供程序:下拉选择Sybase JDBC Driver
Sybase连接池的配置步骤也同Oracle,具体的参数值:
常规属性中的名称:SYBASE
JDBC Driver
常规属性中的描述:SYBASE JDBC
Driver
常规属性中的类路径:${ORACLE_JDBC_DRIVER_PATH}/jconn2.jar
常规属性中的实现类名:默认
数据源中的名称:SYBASE_JNDI
数据源中的JNDI:SYBASE_JNDI
定制属性中的databaseName:数据库名称
定制属性中的serverName:Sybase数据库服务器的名称或IP
定制属性中的portNumber:端口号
定制属性中的preTestSQLString:SELECT
COUNT(1) FROM
TEST
同Oracle,手工“新建”user和password属性,值为数据库的用户名和口令,该用户的缺省数据库必须为databaseName的值。
其他默认。
(四)、MySQL连接池的配置
MySQL连接池的配置步骤同Oracle稍有不同,JDBC
提供程序中并没有MySQL中的选项,选Oracle JDBC
Driver就可以,实际运行中,WebSphere是以设置的参数为准的。
具体的参数值:
常规属性中的名称:MySQL JDBC
Driver
常规属性中的描述:MySQL JDBC
Driver
常规属性中的类路径:${ORACLE_JDBC_DRIVER_PATH}/mysql-connector-java-3.1.10-bin.jar
常规属性中的实现类名:com.mysql.jdbc.jdbc2.optional.MysqlConnectionPoolDataSource
数据源中的名称:MYSQL_JNDI
数据源中的JNDI:MYSQL_JNDI
由于WebSphere没有缺省的MySQL选项,“定制属性”全部需要手工新建。具体的值要根据MySQL的实际环境要做相应修改(petshop是我机器上的数据库名称)。
三、应用程序中测试连接池。
1.
jsp程序中测试连接池
附件中的TestConnPoolWeb.ear文件直接发布后,
运行:http://localhost:9080/TestConnPoolWeb/oracle_pool.jsp,结果:ORACLE_JNDI:FromTest
运行:http://localhost:9080/TestConnPoolWeb/sqlserver_pool.jsp,结果:SQLSERVER_JNDI:FromTest
运行:http://localhost:9080/TestConnPoolWeb/sybase_pool.jsp,结果:SYBASE_JNDI:FromTest
运行:http://localhost:9080/TestConnPoolWeb/mysql_pool.jsp,结果:MYSQL_JNDI:FromTest
2.
程序说明
得到连接的方法:
private stat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String strConnPoolJndi) throws NamingException, SQLException {
Context ctx = null;
ctx = new InitialContext();
DataSource ds = (DataSource)ctx.lookup(strConnPoolJndi);
Connection conn = ds.getConnection();
return conn;
}
参数strConnPoolJndi分别为:ORACLE_JNDI、SQLSERVER_JNDI、SYBASE_JNDI、MYSQL_JNDI,对于相应的数据库。
从表中查询一条数据: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DBData(String strConnPoolJndi) {
String strReturn="";
Connection conn = null;
Statement st = null;
ResultSet rs = null;
try {
conn = getConnection(strConnPoolJndi);
st = conn.createStatement();
rs = st.executeQuery( "select C1 from TEST" );
if (rs.next()) {
strReturn = rs.getString(1);
}
}
jsp中打印出表中的一条记录:
<%
out.println("ORACLE_JNDI:" + test.pool.TestPool.getDBData("ORACLE_JNDI"));
%>
附件TestConnPoolWeb.ear(包括源程序)
[
Download File]
采用<JSP:FORWORD>
该方法是利用服务器端先将数据输出到缓冲区的机制,在把缓冲区的内容发送到客户端之前,原来的不发送,改为发送该页面的内容,如果在<JSP:
FORWORD>之前有很多输出,前面的输出已使缓冲区满,将自动输出到客户端,那么该语句将不起作用,这一点应该特别注意.
如下面的例子中(1)会输出index.html的内容,2
不会输出index.html的内容,而是输出out.println("@@@@@@@@@@@@@@@@@");
中的内容,并且在服务端会抛出:java.lang.IllegalStateException: Response already
committed 异常,但客户端没有任何错误输出。
(1)
<%@page buffer="1kb"%>
<%
long i=0;
for(i=0;i<10;i++)
{
out.println("@@@@@@@@@@@@@@@@@");
}
%>
<jsp:forward page="./index.html" />
(2)
<%@page buffer="1kb"%>
<%
long i=0;
for(i=0;i<600;i++)
{
out.println("@@@@@@@@@@@@@@@@@");
}
%>
rico 是另外一套開放軟體的 JavaScript Framework, 根基於 prototype.js, 但是不僅僅是 prototype.js 的延伸而已, 還創造出一些它獨有的功能, 其中包含以下幾個特色:
1. 支援 AJAX。
2. 支援拖拉式介面。
3. 動畫效果, 如動態改變元件位置大小等。
rico 的套用方式也非常簡單, 不過它需要配合 prototype.js, 因此必須在 HTML 文件中同時套用這兩套 Framework, 方法如下。
<head>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script/prototype.js">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script/rico.js"></script>
</head>
rico 範例:旅遊網站
rico 的 ajax 實作是以一個 ajaxEngine 物件為核心, 任何 ajax 的動作都是透過這個物件來完成, 事實上, 它的觀念也非常簡單, 非常適合初次使用 ajax 的人學習。在這個小節中, 筆者將透過簡單的範例來介紹 rico ajax 的使用。
我們設計了一個「台灣走透透 — 縣市情報通」的網站, 主要功能是提供使用者查詢台灣各縣市資訊及小吃特產等資訊, 類似旅遊資訊之類的情報站。但是如果我們只是單純將各個縣市的情報寫成 HTML 檔案, 然後讓使用者點選超連結瀏覽, 這樣就不符合前面章節所提的非同步通訊的好處, 所以在這裡我們就改變設計, 讓使用者選擇想要瀏覽的縣市之後, 立刻出現該縣市相關資訊, 當然在這裡我們是要學習 AJAX, 所以這個範例就是利用 AJAX 來完成這樣的動作。
整個 HTML 檔案主要是由一個 select box 和一個 <DIV> 標籤所構成, 當使用者選取了 select box 中任一個地名時, 右手邊的 <DIV> 區塊便會被置換成相對應的地區介紹, 當然這些介紹文字都是經由 AJAX 向伺服器要來的。
rico_exam.html
01 <html>
02 <head>
03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04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05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script/prototype.js">
06 </script>
07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script/rico.js">
08 </script>
09
10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11 var cur_sel;
12 function init() {
13 cur_sel = '0';
14 document.getElementById('selField').value=cur_sel;
15 // 向 ajaxEngine 註冊一個新的要求 - AID_LOCQUERY
16 【ajaxEngine.registerRequest('AID_LOCQUERY', 'loc.php');】
17 // 向 ajaxEngine 註冊一個新的元件 - descField
18 【ajaxEngine.registerAjaxElement('descField');】
19 }
20
21 function queryLocDesc(sel) {
22 var locName = sel.value;
23 if (locName != '0' && locName != cur_sel) {
24 // 送出 AID_LOCQUERY 的要求,並指定參數
25 【ajaxEngine.sendRequest ('AID_LOCQUERY', 】
26 【'locName='+locName);】
27 cur_sel = locName;
28 }
29 }
30 </script>
31 <title>台灣走透透 — 縣市情報通</title>
32 </head>
33 <body onload="init()">
34
35 <table width="50%" border=0>
36 <tr>
37 <td width="25%" valign="top">
38 請選擇縣市情報:
39 <select id="selField" onchange="queryLocDesc(this)">
40 <option value="0" selected>----------</option>
41 <option value="1">台北市</option>
42 <option value="2">台北縣</option>
43 <option value="3">基隆市</option>
44 <option value="4">宜蘭縣</option>
45 <option value="5">桃園縣</option>
46 </select>
47 </td>
48 <td>
49 <div id="descField"></div>
50 </td>
51
52 </tr>
53 </table>
54
55 </body>
56 </html>
執行結果
程式說明
這個範例的流程圖如右:
這個範例看起來簡單多了, 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使用 Framework 的目的之一, 重複利用別人的成果, 可以為自己解省力氣, 並專注在開發更精緻的產品上。
在範例一開始, 我們首先要載入兩個 JavaScript 程式庫, 一個是前面所介紹的 prototype.js, 而一個是 rico.js, 因為 rico.js 實際上是植基於 prototype.js 上, 所以在使用 rico 之前, 務必要先載入 prototype.js, 而且要使用對的版本, 例如在筆者撰寫本章節時, rico 最新的版本是 1.1.0, 它所需要的 prototype.js 最低需求是 1.4.0, 所以你如果要使用這個版本, 同樣的也需要一份 prototype.js 1.4.0 的函式庫。
在載入 prototype.js 以及 rico.js 之後, 接下來的 script 區塊便是我們自己的程式碼了, 在這個範例中, 筆者只用了短短兩個函式, 第一個函式 init() 是用來在頁面被載入的同時做初始化, 另外一個函式 queryLocDesc() , 是當使用者選擇了 select box 中不同的選項時, 做出對應的動作, 所以我們必須在 select box 的 onchange 事件被觸發時去執行這個函式。
前面有提到 rico 的 AJAX 是以 ajaxEngine 為核心, 所以整個頁面不管有幾個 AJAX 需求, 都是要跟這個物件註冊, 在第一個範例中, 我們只有一種 AJAX 需求, 所以我們也只對 ajaxEngine 註冊一個要求, 在 rico 中, 你要完成這個動作就是要呼叫 registerRequest() 函式, 不過註冊的動作並不會觸發 XMLHttpRequest 立刻去執行, 而是必須等到我們呼叫了 sendRequest() 這個函式後, ajaxEngine 才會真正有動作。
因為我們可以對 ajaxEngine 註冊好幾個 AJAX 需求, 為了區別不同的需求, 便需要一個 ID 來辨識, rico 是以一個字串 ID 來為每個 AJAX 需求作辨認, 所以不管你呼叫 registerRequest() 以及 sendRequest() 時都要指定這個 ID, 讓 rico 可以知道你要做的是那個 AJAX 動作, 在我們第一個範例中, 就是以 AID_LOCQUERY 作為這個 ID 字串。又例如以下程式碼便是我們註冊了好幾個 AJAX 需求, 且個別去執行動作。
function init() {
ajaxEngine.registerRequest('AID_FOODQUERY', 'food.php');
ajaxEngine.registerRequest('AID_FUNQUERY', 'fun.php');
ajaxEngine.registerRequest('AID_INFO', 'info.php');
}
function queryFood() {
ajaxEngine.sendRequest('AID_FOODQUERY');
}
function queryFun() {
ajaxEngine.sendRequest('AID_FUNQUERY');
}
function queryInfo() {
ajaxEngine.sendRequest('AID_INFO');
}
利用 rico 開發 AJAX 有個限制, 也就是你必須給它適當格式的 XML 文件, 底下便是我們給第一個範例的 XML 文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ajax-response>
<response type="element" id="descField">
<img src="/images/sights/taipeicity00.jpg" />
<table border="0">
<tr><td><b>面積</b>: 271.7997平方公里</td></tr>
<tr><td><b>人口</b>:264萬6474人(2001.6)</td></tr>
<tr><td><b>知 名 小 吃:</b></td></tr>
<tr><td>香腸、麵線、小籠包、麻辣鍋、滷味、豆乾、芒果冰
、牛肉麵、藥燉排骨、大餅包小餅、豆花、蛇肉、下午茶、飲茶
、茶點、夜市小吃、各省料理、各國料理</td></tr>
</table>
</response>
</ajax-response>
在每個給 rico ajaxEngine 的 XML 文件中, 必須是由 <ajax-response> </ajax-response> 所包裝起來, 而在這個區塊中, 你又必須將你真正的資料包裝在 <response> </response> 區塊中, 不過在同一個 <ajax-response> 區塊中, 可以包含多個 <response> 區塊。
在每個 <response> 的標籤中, 你必須描述這個回應的屬性和辨識 ID, 屬性可以是 element 或者是 object, 端看你向 ajaxEngine 註冊的是 element 或者是 object 而定, 例如在第一個範例中, 我們註冊了一個 element, 它的 ID 是 descField:
ajaxEngine.registerAjaxElement('descField');
不過, 在你的 HTML 文件中, 你所註冊的 ID 必須要有相對應的 <DIV> 區塊, 因為當 ajaxEngine 收到伺服器的回應後, 會對這個 <DIV> 區塊做替換的工作, 例如, 在第一個範例中, ajaxEngine 會將 <response> </response> 中所夾帶的 HTML 內容替換到 <DIV id="descField"> </DIV> 中, 因此在瀏覽器上, 我們就可以看到資料的呈現。
服务器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进行的调整.
=======================================================================
一、中文问题
如果操作系统不支持中文,应首先使操作系统支持中文。
附录中提供为Aix安装中文补丁包的步骤,其他操作系统请参照相关资料。
(1)weblogic
修改startweblogic.sh(startweblogic.cmd)中启动server的命令,重新设置虚拟机参数
添加-Ddefault.client.encoding=GBK -Dfile.encoding=GBK -Duser.language=Zh -Duser.region=CN
具体如下:
%JAVA_HOME%\bin\java %JAVA_VM% %MEM_ARGS% %JAVA_OPTIONS%
-Ddefault.client.encoding=GBK -Dfile.encoding=GBK -Duser.language=Zh -Duser.region=CN
-Dweblogic.Name=%SERVER_NAME%
-Dweblogic.ProductionModeEnabled=%PRODUCTION_MODE%
-Djava.security.policy="%WL_HOME%\server\lib\weblogic.policy" weblogic.Server
(2)websphere
修改应用程序服务器->进程定义->JVM虚拟机->一般自变量定义
添加-Ddefault.client.encoding=GBK -Dfile.encoding=GBK -Duser.language=Zh -Duser.region=CN
=======================================================================
二、内存调优
通过分析运行日志,在中间件服务器运行时,可找到管理信息->日志分析
服务器不运行情况下,可超找服务器主目录下的fpplogs目录.
查看是否存在OutOfMemoryError错误,如果存在说明存在超出虚拟机分配的内存,
应该适当调整虚拟机内存。
(1)weblogic
可以设置-Xms(最小使用内存) -Xmx(最大使用内存),-XX:MaxPermSize
最大使用内存:对于UNIX而言,一般不应超过物理内存的75%;
对于Windows, 一般不应超过物理内存的50%;
-XX:MaxPermSize 一般应为ms(最大使用内存)的一半;
具体操作时,修改startweblogic.sh(startweblogic.cmd)中启动server的命令,重新设置虚拟机参数
set MEM_ARGS=-Xms128m -Xmx512m -XX:MaxPermSize=256m
%JAVA_HOME%\bin\java %JAVA_VM% %MEM_ARGS% %JAVA_OPTIONS%
-Dweblogic.Name=%SERVER_NAME%
-Dweblogic.ProductionModeEnabled=%PRODUCTION_MODE%
-Djava.security.policy="%WL_HOME%\server\lib\weblogic.policy" weblogic.Server
(2)websphere
修改应用程序服务器->进程定义->JVM虚拟机
设置最大最小内存,并重新启动服务器.
========================================================================
三、连接池的优化
可以参照同一时间连接数据库的用户数量,进行设置,
数据库的最大连接数不能小于高峰时期同一时间连接用户的数量。
(1)weblogic
Services->jdbc-->Connection Pools-->centerconn-->connections
initial Capacity(初始连接数):10
Maximum Capacity(最大连接数):50
CapacityIncrement:(每次递增数):3
(2)websphere
请参考weblogic设置数据源的最大最小连接数。
========================================================================
附录:
在AIX中使用中文有两种途径:第一是在安装AIX时选择中文语言,装好的系统自动显示中文(这种方法不推荐使用,它没有第二种方法使用起来灵活)。第二是安装AIX时选择英文,系统启动后手工设置中文环境,方法如下:
1. 将AIX系统盘的第一张光盘放入光驱;
2. 运行命令:
smitty
--> System Environments
--> Manage Languange Environment
--> Change/Show Primary Language Environment
--> Change/Show Cultural Convention, Language, or Keyboard
在随后显示的菜单中将光标分别移到以下字段:
Primary CULTURAL Convention
Primary LANGUAGE translation
Primary KEYBOARD
按下,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IBM-eucCN”将上述字段改为简体中文,按下回车键后系统自动从光盘安装中文环境软件包。此操作完成后重新启动系统,操作界面即为简体中文。
========================================================================
注:本文档只做参照,并不能千篇一律的这样做.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调试JSP时,在tomcat里改\conf\server.xml
< path="/myweb" docbase="C:\eclipse\workspace\MyJ2EEProject\myweb" workDir="C:\eclipse\workspace\MyJ2EEProject\j2src" />
< docBase="D:\workspace\myJSP\test" path="/test" reloadable="true" workDir="D:\workspace\myJSP\j2src"/>
j2src不要改动
Eclipse插件JSEclipse 1.5 近日宣布发布新版本。
JSEclipse 是个Eclipse 下的免费Javascript 脚本编辑器,最大的特点就是支持js的自动完成功能,支持普通DOM对象的点取,如文档对象,screen对象。除过基本的DOM对象支持外, JSEclipse对js文件内的Class和Function也能完美地支持自动完成。除过自动完成功能外,该插件还支持JS的语法高亮,错误和警告提示等等。该插件支持Eclipse 3.X。此次发布的新版本中进行了非常重要的提升。其中包括对代码完成引擎的大幅度的改进,增加了代码模板支持以及大量的帮助信息来简化工作。
JSEclipse 1.5 支持JRE 1.4。
下载地址:
http://www.interaktonline.com/Products/Eclipse/JSEclipse/Try- Download/
我在教授
軟體設計課程,尤其是以使用案例圖在說明架構設計時,每一個用套件(Package)所界定範圍的系統,係指軟體應用系統,但卻幾乎不會談及到資料庫。因
為,軟體應用系統與資料庫是兩個不同的層次,甚至,把資料庫視為是應用系統的 "私有倉儲(private storage)",會比較恰當。
不過,這衍生出一個問題,學員不容易分清楚如何 "mapping" 抽象面的架構設計至實體的 IT 系統,尤其是資料庫的問題。所以,我會先帶一個問題問學員:在設計層次的考量中,進銷存系統有幾個資料庫?
這一個問題要能回答得出來,其假設前提的考量必須要瞭解,在整體的架構設計中,設計團隊到底將 "進銷存" 視為是一個,還是三個,甚至多個的子系統?
參考下圖1,這是把 "進銷存" 視為是單一的系統,所以,資料庫只有一個。
好處是什麼? 就是簡單,開發也容易。進銷存相關的資訊處理,都是在同一個資料庫內,並沒有分散的問題,所以當處理銷貨需要查詢庫存資訊時,只要下 SQL 敘述直接連結庫存的 TABLE 即可。
圖1、將進銷存視為一個整體系統
參考下圖2,架構設計之初時,就已把 "進銷存"
分為三個子系統(Sub-system),或者也可以稱之為元件(Component),以凸顯子系統之間的溝通,是透過介面(Interface)的呼
叫。其實,論子系統的範圍與規模,稱為 "模組(Module)" 更為適合,不過,我個人並不喜歡以 "模組"
二字來稱之,因為,這個術語被業界給濫用了,已淪落為在業務面的術語,卻並沒有在實體的系統間,嚴格遵循透過介面的呼叫。
所以圖2,有三個資料庫。
當銷貨人員處理銷貨需要查詢庫存資訊時,需要透過庫存系統所提供的介面來呼叫,介面的實做可能是 "Web Service"、"Java
Bean"、"Session Bean"、"COM+" 等,但絕對不能直接下 SQL
來呼叫位於庫存系統內的資料庫,否則,就違背了圖2的整體架構設計。不遵循整體架構設計的規範,私自偷偷連接,稱之為 "跳線"。
圖2、將進銷存分成三個獨立的子系統
上圖2的抽象設計與IT面的實做技術,比較困難,也需要花較多成本,以專案為主(Project-based)的開發,時程短、預算
低廉,不容易達成圖2的設計目標。但若重覆性的專案,專注在進銷存這個領域上,有豐富足夠的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且打算產品化(Product),那麼,圖2的系統架構來得有彈性很多,"進"、"銷"、"存"
三個子系統(元件),均可以隨意抽換,各自更新或改版,而不會影響到另一個子系統,如同 PC 主機板內的硬體元件,可以造成 "PnP(Plug
and Play)" 的效果。
請注意,上述問題的提問,會有幾個資料庫,是指抽象的邏輯設計層面,可千萬不要與實體的資料庫混為一
談。例如,圖2雖然需要三個資料庫,但若以 Oracle 資料庫系統,DBA 可以將邏輯層面的三個資料庫,切分為三個 "TABLE
SPACE",然後放在同一個實體的 Oracle 資料庫系統內;而若是 MS SQL 或是 MySQL,則是切割為三個
"database",放入同一個實體資料庫系統內。
當然,若有地理位置或資料庫系統負載的問題,要分散至多個實體的資料庫系統,那也沒問題。例如,進銷存位於三個地點不同的廠,各自配置了三個實體資料庫,各自存放自己的資訊。這也是圖2架構設計的優點,一切分合自如!
e
化的系統設計,即使是 ERP
如此重視資料存取與處理的系統,應該要能摒除傳統以資料庫為中心的設計觀點,因為,系統整體的彈性度會不佳,很難應變需求面的頻繁變更,或是 IT
實體平台,包括資料庫系統的變更等。設計重心應該要轉移至 "Middleware",這個術語可能太貼近 IT
平台面了,倒不如乾脆這麼說,設計的重心就是回歸至以 "應用系統"
為主,是觀察應用系統可以提供那些服務(services)或功能(functions),這些服務與功能其實就是系統一個個可以量化的子目標(Sub-
goal),次一步驟才是考量如何取得要能達成這些子目標的資訊(資料),要取得資訊,就是到實體的倉儲,也就是私有的資料庫系統去找,或是,透過標準的
程序,也就是透過標準的介面,至外部系統取得相關的資訓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