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来看一下Oracle内部几个重要的参数配置: ①DB_BLOCK_SIZE: 数据块大小,数据存储的最小单位,这个参数在Oracle9i以前各个版本中,数据库创建完成后是不可改变的。db_block_size设定偏小造成记录不能在单一数据块中存储,因此访问一条用户记录不能在一次物理I/O操作中完成,需要多次I/O,导致性能下降
②DB_CACHE_SIZE: db_block_buffers决定内存中可存放的大小为db_block_size的Oracle数据块的数量。应用程序第一次访问数据时从硬盘中读取,然后数据存储在内存中,直到数据长时间不被访问,同时内存中不能容纳更多数据时,数据被写回硬盘,下次需要访问时,再从硬盘中读取。该参数越大,Oracle在内存中找到所需数据的可能性就越大。
③SHARE_POOL_SIZE: 内存中存放sql语句访问路径,相关访问权限,表结构信息的位置,单位是字节。
④SORT_AREA_SIZE: 可在内存中进行排序的最大字节数。应用程序向数据库发出类似orderby,group by 或创建索引时,需要进行排序操作。
⑤LOG_BUFFER: 日志缓存大小,对于数据库的dml/ddl 等语句首先写入log_buffer,然后写入日志文件。
⑥PROCESSES: 同时访问Oracle数据库的进程数,包括后台进程(dbwr,lgwr,chpt)和Enus,Cnus 各个模块建立的到数据库的长连接数,设定大一点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如果偏小则会造成不能进行数据库连接的错误。建议配置为150。
⑦OPEN_CURSORS: 用户可以同时打开的游标数。设定大一点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如果偏小则会出现不能打开游标的错误。 建议配置为500。
⑧DB_FILES: 数据库数据文件的数目。建议设定为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