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概念
PDA:全称为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纸面意思就是“个人数码助理”。PDA最初是用于PIM(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个人信息管理),替代纸笔,帮助人们进行一些日常管理,主要为日程安排、通讯录、任务安排、便笺。随着科技的发展,PDA逐渐融合计算、通信、网络、存储、娱乐、电子商务等多功能,成为人们移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掌上电脑:由于PDA具有台式电脑某些功能,而且体积小巧,便于携带,所以有些人把PDA称作“掌上电脑”。这个名字非常贴切,一看就能明白这台设备的主要功能。不过截止到今天,“掌上电脑”也就是PDA,相对于普通电脑来说,只是一个功能精简的系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具有普通电脑的所有功能。它主要体现在便携方便上,也就是“掌上”,并不能完全代替电脑。
智能手机:随着科技的发展,原来的PDA增加了手机功能,例如Palm、Windows Mobile、Linux系统;或者手机增加了PDA功能,例如Symbian系统。这些手机又被统称为“智能手机”,以便与以前的传统手机相区别。之所以称为
“智能”,相当与传统手机来说,增加了PDA功能。
从以上定义来看,其实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都是PDA的一种,而且掌上电脑范围涵盖智能手机,一台智能手机从功能上来说,也算的上是掌上电脑。
不过日常一般为了便于区分,我们常说
PDA=掌上电脑+智能手机。这里的“掌上电脑”主要指本身不具备手机功能的PDA,也就是传统的PDA。
PDA最大的特点就是,该设备具有一个开放的系统,就像电脑的操作系统一样,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安装不同的软件,实现不同的功能。
这也是“智能手机”、“智能设备”被称作“智能”的根本原因。
一台PDA最基本的功能当然是日常个人信息管理(PIM),常用的4大天王:日历、联系人、任务、便笺。
日历:日程管理,例如你计划9月10日上午9点到11点召开部门经理会议。
联系人:也就是我们说的通讯录,里面有很详细的条目记录人员信息,有点像名片。
任务:字面意思很好理解,辞海解释为:需要去做的事情
便笺:就是可以随手记录的纸片
安装相应的同步软件就可以和PC上的PIM程序同步了,最常用的PC PIM程序就是微软office里面带的outlook了。所谓“同步”,就是有2个资料库,最初资料内容完全相同。如这2个资料库各自的资料内容经过不同修改,删除等系列处理,为了让这2个资料库资料内容仍保持一致,就必须执行一个让双方资料内容一致的操作,这个操作就是叫“同步”。而当这2个资料库进行同步后,资料内容一致后,称作“已同步”或者“同步状态”。
经常换手机的人可能最头痛的事是如何转移电话本,一般SIM卡容量只能保存200个号码。但如果你用的是具有PDA功能的手机,手机丢了都没有关系,因为包括联系人这些记录在手机和PC同步的时候已经保存到PC里面,只需要再同步一下到新的PDA手机上即可。这也是我多年来选择手机的最低条件:必须能和outlook同步。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对于PDA来说,虽然经常被叫做掌上电脑,但如果你以为它能实现电脑所有功能,那会非常失望。它仅仅是因为自身的便携,让你能够随时随地利用时间,说通俗一点,就是让你在坐车或者排队时能够消磨时光。所以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企图让PDA取代电脑是不现实的。PDA应该作为电脑的辅助工具。对于相同软件PC版本和PPC版本来说,PC版本功能应该强于PPC,正确的使用方式是尽量在PC上完成相应工作,外出时再同步到PDA上,这样才能事倍功半。
二、Palm
1992年,杰夫•霍金斯(Jeff Hawkins)和唐娜•杜宾斯基(Donna Dubinsky)创立palm公司。看到“牛顿”推出后潜在的市场需求,杰夫•霍金斯将兴趣放在PDA产品上。经过市场调查,掌上设备应该作为台式电脑的扩展,而不应该代替它,而且应该能够小得轻易放入上衣口袋中这个理念得到确立。
1994年,Graffiti输入法诞生。“通过将一些工作赋予操作者来简化对识别算法的要求”,作为代替以往那种对所有笔迹都可以识别的较慢的万能识别算法,Graffiti通过将英文字母正常输入做了一些轻微改动,达到快速输入和接近100%的识别率的效果。
1996年,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palm操作系统(Palm OS1.0 )的PalmPilot 1000诞生。
显示屏幕:单色STN;160x160象素;2级灰度;无背光;处理器: MOTOROLA Dragonball(龙珠) 16MHz ;操作系统: Palm OS 1.0 ;RAM: 128KB ;尺寸: 12 x 8.1 x 1.8 (cm) ;重量: 162g ;
通讯:串口同步
PalmPilot 1000功能虽然十分简陋,但是它已经具备了今天Palm的很多特征,从外型、按钮布局到手写识别系统。内建的日历、地址簿、日程表、记事本,直到今天一直都是所有PDA或者PIM程序必备的。
截止到2000年初,PalmPilot总共售出了600万台,大大超出原先的估计,一个新的时代诞生了。
1997年2月,Palm OS 2.0发布。与1.0相比,主要改进在增加了TCP/IP支持,能使Palm Pilot在TCP/IP网络上通信。
1998年4月,Palm OS 3.0随着工业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Palm III一起发布。
显示屏幕:单色STN;160x160象素;4级灰度;背光;处理器: MOTOROLA Dragonball 16MHz;
操作系统: PalmOS 3.0;尺寸: 12 x 8.1 x 1.8 (cm);RAM/ROM: 2MB/2MB flash;重量: 162g
;外壳:硬塑料;通讯:串口同步/红外
Palm OS 3.0第一次支持红外线,使得与其它设备交换数据成为可能。而且底层的稳定性和易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种应用软件开始大量出现,palm迈入黄金时期。
1999年年初,palm最经典的产品 Palm V发布。出色的外型设计,颇具质感的铝合金外壳,内置可方便充电的锂电池,超轻超薄的机身,都让每一个看到的人爱不释手。当年获得工业设计大奖的外形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一代典范,所以后来的M500系列也沿用其外形设计。
处理器: MOTOROLA Dragonball EZ 16 MHz;操作系统: PalmOS 3.1 ;显示屏幕:增强的屏幕技术;加强型STN;16级灰度;背光;RAM/ROM: 2MB/2MB Flash;尺寸: 11.5 x 7.7 X 1(cm);
重量: 113g;外壳:铝合金;电池:内置锂电;通讯:串口同步/红外
1999年7月,由于与管理层意见不合,杰夫•霍金斯(Jeff Hawkins)和唐娜•杜宾斯基(Donna Dubinsky)离开原来公司,并成立了一家新的企业 Handspring(有人直接翻译为:掌上春天),继续生产Palm OS,但比Palm便宜的PDA。1999年9月,发布了第一款产品--Visor Delux,5种颜色炫丽的外型,搭配略为透明的外壳,如同苹果电脑那般,深受年轻时尚人群喜爱。
Visor系列采用了Springboard扩展技术,配合各种springboard模块,例如如内存模块,mp3模块,手机模块,相机模块,Xircom 56k modem模块,扩大了各方面应用。
2000年,Sony获得Palm授权,开始生产Palm OS设备,命名为“Clie”,第一款产品为PEG-S300,这也是noah购买的第2款palm产品,2001年初北京售价为3500元。
凭着在家用娱乐领域的经验,Sony频繁推出设计各异的新品。截止到04年9月最后一款PEG-VZ90,一共推出32款产品,极大扩充了Palm产品线。Clie相对于Palm单一商务功能来说,增强了多媒体应用,例如内置音频解码器,摄像头,高分辨率屏幕等。而时尚外形、记忆棒插槽、Jog滚轮也具有强烈的Sony风格。
2000年,Palm OS设备占据掌上市场90%以上的份额,在人们心中,PDA=Palm。而对于一开始就抱定PDA应该是PC的替代品的微软来说,从1996年推出Windows CE 1.0以来,屡败屡战,甚至1998年发布的Windows CE 2.0产品,都不得不委屈的叫做“Palm Size PC”(像Palm那么大小的PC),可以想象到微软当时的窘迫。不过,2000年,微软也发布了其PDA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OS:Windows CE 3.0,也就是我们熟悉的 Pocket PC。凭借这个系统,微软开始慢慢蚕食Palm原来的市场份额了。
2000年2月,配备Palm OS 3.5的第一款彩色产品 Palm IIIc 问世,Palm OS 3.5的最大特点就是支持彩色。
2002年10月,Palm OS 5.0舍弃原来的Motorola DragonBall CPU,开始采用更高频率芯片,并支持320x320和320x480高分辨率和蓝牙以及WiFi连接功能,但依然没有实现多任务功能。产品主要为高端的Tungsten系列和低端的Zire系列。
Tungsten T 是其首款产品,其拉伸式设计被人称道。处理器: 德州仪器(TI)OMAP1510 144Mhz CPU;操作系统: Palm OS 5.0;显示屏幕: 分辨率:320x320;侧投反射式背光TFT彩色屏幕/16位64K真彩;增强背光;RAM/ROM: 16MB/8MB FLASH;尺寸: 10.1(拉开12.2) X 7.6 x 1.52(cm);扩展: SD/MMC插槽;重量: 158g;外壳: 深灰色铝制金属磨砂外壳;电池: 内置锂电;通讯: USB同步/红外
2003年6月,Palm收购Handspring,并继承推出大受好评的智能手机产品Treo 600以及Treo650。
2004年6月,Sony由于日益萎缩的传统掌上电脑市场宣布放弃除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场,并在同年9月发布最后一款PEG-VZ90后,将重心转移到Symbian UIQ产品上。这也表明了智能手机在逐步威胁传统掌上电脑的地位
2003年10月,负责Palm OS的PalmSource有限公司正式宣布从Palm股份有限公司分拆出来将成为一家独立上市、主营针对智能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软件公司。
由于下一代Palm OS迟迟不能推出(从03年就持续跳票),Palm新品推出缓慢,基本处于停滞阶段。从04年10月发布Treo650以后,再也没有一个重量级的产品出现,这就给了其它竞争对手追赶的机会。2004年下半年,微软的Windows Mobile设备已经超过Palm出货量。
2005年9月,Palm公司宣布其新款智能手机Treo 700 W 将采用来自微软的操作系统。同月,PalmSource公司被日本公司Acess以3.24亿美元收购,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三、Windows Mobile
Windows Mobile发展历史可以参考《带你走进CE历史博物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你走进CE历史博物馆(开始)
经历了八年的发展历史,CE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她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身边的CE,重新审视她的魅力吧!
话要从1996年说起了。1996年,第一代Palm Pilot面世不久,由于她的身材小巧操作简便很快便受到了用户的欢迎。而Palm Pilot的风行引起了微软的高度重视。于是在美国的COMDEX大展中,微软发布了供手持设备使用的第一个操作系统Windows CE(英文版),正是涉足PDA市场。
为什么叫做Windows CE呢?
Microsoft的解释是:“CE”不具任何意义,只暗示Windows CE的“精简(Compact)、连接性(Connectable)、兼容性(Compatible),以及工作伙伴(Companion)”等等的设计理念,而非外界所传的“Consumer Electronics”的缩写。
CE 的标徽
Microsoft Windows CE 是一个用于各种通讯、娱乐和移动式计算设备的操作系统平台。它可促成新一类的企业和客户非 PC 设备的产生,这些设备能够相互通讯、与基于 Windows 的个人计算机共享信息以及连接到 Internet 上。首批基于Windows CE 的手持式个人计算机于 1996 年 10 月在美国由领先的个人计算机和客户类电子设备 OEM 发售。Windows CE 是从头开始建立的全新的操作系统,它经过压缩,可以移植,能够开发广泛的企业和客户类设备,包括:新的手持式个人计算机(即“口袋型”计算机),无线通讯设备(例如数字信息寻呼机和蜂窝式智能电话),下一代娱乐和多媒体平台。其中包括 DVD 播放机,以及针对 Internet 访问的设备,例如:Internet 电视、数字式顶盒、Internet“Web 电话”等。
由于Windows CE提供精简板的Microsoft Word、Microsoft Excel和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等搭配软件。个人信息管理(PIM)软件可以和Microsoft Schedule+ 7.0a和Outlook兼容,可用于管理联络人、日历以及待办事项。Windows CE内置标准的通讯支持、联机Internet收发电子邮件或浏览Web。此外,Windows CE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掌上型和桌上型计算机之间做资料的同步处理,保持最新的PIM信息,以及轻轻松松交换档案与Microsoft Office文件。
Windows CE是一套32位、多任务、多线的操作系统,采用开放架构设计,专为各种装置提供支持。Windows CE使新类别的产品可与Windows平台PC相互沟通、交换与分享信息,以及和各种企业级系统通讯、从Internet存取电子邮件或存取网页。这样一来,Microsoft的PDA一开始身段就相当的放不下。Windows CE需要大量的内存以及速度更快的处理器,但其速度慢,而且成本高昂。而且由于微软只开发操作系统,所以很多情况下系统的开发要听取硬件厂商的意见,比如惠普公司就曾经要求微软在Windows CE里支持键盘。另外,微软在开Windows CE的时候还保持了开发Windows的毛病——追求华丽的界面。最后的结果就是,Windows CE系统不仅庞大,而且执行效率又低。
就在Palm Pilot大肆占领市场的1997年,微软决定效仿Apple赌上一把,他们认为消费者需要类似于笔记本电脑的掌上型电脑,只不过尺寸小一些罢了。这样采用Windows CE1.0版本的PDA借鉴了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的设计,这就和以前的Apple Newton的设计理念——“掌上电脑是个人电脑的替代品”如出一辙。其结果就不言而喻,微软遭到市场的抛弃,消费者们喜欢的是小巧、简单易用、便宜、基于笔输入的产品,就像Palm Pilot那样。
不久,微软在1998年改变了策略,开发了Windows CE2.0。这次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笔式输入和小巧的设备上,微软把这种新的掌上电脑称为Palm PC ,但很快被Palm公司高上法庭。最后,微软把它改名为Palm-Size PC这个名字。这时,微软仍然坚信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PIM管理设备,还应该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小电脑”。
2.0版的PDA有所改观,同样小巧迷人,不仅运行速度比Windows CE1.0快,而且还支持彩色屏幕 ,相对于Palm的黑白显示而言,当然可爱的多。1年之后,微软推出了中文版的CE操作系统。当时国内许多厂商生产的掌上电脑多是采用这种CE系统,版本号为2.11 Build 8308。
这些机器你还记得吗?
基于Windows CE 2.0的PDA同样有她独特的魅力,因为CE是专门为信息家电、移动设备、嵌入式系统等设计的操作系统产品。它是一种模块化、实时用、具有强大的通讯功能、基于Win32 API并与处理器无关的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的兼容性设计,允许开发者只部分的运用他们所需的操作系统即可,这一点代表了CE可以出现在任何场所,不管是智能化的手表还是收银机。微软在当时推出了Auto PC的试用版,在汽车的仪表上放上这个CE构架的PDA,通过声音控制,就可以寻行车方向,当时挺起来很不可思议。
Windows CE阵营强大,大多数消费类电子厂商都与微软合作,生产CE机种的PDA。国内方正、海信、海尔、长城、联想等纷纷与微软结盟,合作生产基于CE的掌上电脑;在日本,CE的合作伙伴又卡西欧 、夏普等;在美国,则有康柏、惠普等。据估计,当时加入CE阵营的厂商有33家之多。
虽然使用Windows CE 2.0的Palm-Size PC支持更快的CPU,更大的内存和更多的附件产品,不过微软还是忽略了一点,就是人们观念问题,在当时大家的概念里,Palm就是掌上电脑的代名词(就像商务通就是真正的掌上电脑一样。我在刚上初中时也一直是这样认为——只有商务通才是掌上电脑),Palm的简单易用代表了一切,加上Palm-Size PC确实不争气,运行程序速度满,还经常崩溃死机,几乎没什么人喜欢它。
Windows CE的推出没有在市场上引起波澜。微软当然不甘心,而且微软公司从来就没有放弃他们的想法—— 一个大而全的系统,提供种类繁多的功能。不久在2000年4月19日的CES 2000大展上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操作系统——Pocket PC(也就是Windows CE 3.0)。Pocket PC弥补了CE操作系统的诸多不足,新增许多对Palm具有竞争性的新功能(将在下面具体说明)。
2000年1月6日,微软发布PPC样机,接着WINCE的忠实支持者卡西欧(Casio)、康柏(COMPAQ)、惠普(HP)和Symbol于2000年4月19日分别推出采用Windows CE 3.0版本操作系统的Pocket PC。接着在一年多的时间里,WINCE3.0不仅应用于PDA,还应用到手机(2000年11月6日萨基姆Sagem发布基于WINCE3.0的手机)、车载系统等方面。采用WINCE3.0的系统不断增多,如有日本的NEC、东芝、台湾LEO(LEO Freestyle E300是最先推出中文WINCE操作系统的PPC)、国内联想公司(2001年4月18日推出)。这使Windows CE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初露锋芒。
Pocket PC的行横空出世,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其实它只是改头换面的Windows CE 3.0,其研发代号为Rapier(意为更轻更小巧的剑)。从使用中得知Pocket PC的功能的确不同凡响。单从速度上讲就比原来的Windows CE设备快两倍之多。现在就来谈一下当时令人倾倒的特性。
首先是同步传输功能。捆绑在Pocket PC内的同步传输程序ActiveSync3有效地改进了旧版本中存在的不足,使即时传输变得更为方便。此外,还新增同步便笺的功能。更激动人心的是,在同步选项中增添了AventGo和新的离线浏览技术。
其次是更人性化的用户界面。直到Pocket PC出现,才真正让人体会到掌上电脑是用户的贴心助理。开始功能表中可以记录以前执行过的程序,并按使用频率排列,并把原来3D效果的界面改为2D,从而更加务实,使程序启动和运行速度大大加快。原来的移动列进行操作,改为在桌面上点选。还可以通过软键盘、手写笔和外界键盘进行操作。还有令人称道的是,Pocket PC的手写软件识别能力大大增强(用过E文系统的朋友应该知道其英文手写的识别率是很高的。笔者以前用的就是V35 2003的英文系统),从而有效的加快了手写的速度。
然后是捆绑的应用程序强大。新的通讯录非常聪明,可以自动取得内容摘要预览,并在预览中显示名片中的资料所处的栏目,简单明了。和以前的版本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
Pocket PC的收件箱除了可以设置POP3帐号,还可以接收Hotmail和HTML的文件,对某些用户来说,还增加了AOL和MSN支持。Pocket PC新增编辑工具Word和Excel,具有新的工具列切换以及新的软件功能。新增的Word和Excel和早先的替代性软件不同,除了具备以前的所有功能外还整合了文件传输和格式转换等功能,方便PDA和PC机之间的文件交换。在E文版机器中还内置了Microsoft Reader这款不错的电子书阅读软件,采用了先进的Clear type显示技术,使制作电子书和阅读更为方便和清晰。
Pocket PC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她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其内置的Windows Media Player更是把多媒体时代带到了Pocket PC的身上,她让我们第一次在掌上电脑上听到了接近于CD音质的立体声数字音乐。更为神奇的是当年康柏在发布iPAQ 系列Pocket PC的时候,借助第三方视频软件向人们展示了正在播放电影《角斗士》的iPAQ 3630。当时就有了这样一种宣传——您的掌上电脑能干这些吗? (记得笔者当时刚把商务通卖掉之后买了一台掌上通LZ-99B,不久就认识了康柏的iPAQ系列Pocket PC。当时被她的强大的功能和华丽的外观所迷住了。当时想想以前的商务通简直什么都不是。从那时起我对掌上电脑的概念发生了质的改变)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Pocket PC是一款体积庞大也很复杂的系统,它的功能太强大了,以至于不用安装其它任何软件就可以胜任平时的日产工作。但不幸的是,并非每个用户都要用到微软所提供的所有功能,若干程序白白闲置不算,还浪费了大量的空间,庞大的系统对硬件的要求更高,也使成本变得昂贵。尽管有诸多不足,随着时代的改变,部分用户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功能,他们在多媒体方面、网络方面需求的增加使Pocket PC有了新的生存机会。经过一年多的市场检验,可以说微软借助Pocket PC打了一场漂亮仗。Pocket PC的销售和市场占有率在一年的时间里均有显著的提高,从原来的不足10%上升到10%以上,Pocket PC的软件开发人员也增加到了数万名。
虽然Pocket PC仍然不够完美,但是它具有的新特性——强大的多媒体功能仍然吸引了大量的用户,这些用户为Pocket PC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你走进CE历史博物馆(结束)
我来把后面发展情况补充一下。
2005年5月11日,在微软公司一年一度的移动嵌入式开发者大会上,用来替代Windows Mobile 2003 SE新版本Windows Mobile 5.0(简称 WM 5,同样包含Pocket PC和Smartphone 2个版本)正式发布。
与之前版本相比,WM 5.0最重大的改进在于将数据储存由原来的RAM改在ROM中,这样即使断电也不会丢失数据,提高了设备稳定性。
Pocket PC屏幕底端增设的2个功能软键,给操作带来便利,也与手机操作方式相近。
新版MSN集成MSN Messenger和MSN Hotmail,可以直接收取Hotmail邮件。Outlook支持接收附件,而且可以在联系人中的个人信息里添加个性化图片和声音。
新版Office软件中,用户可以用Excel Mobile查看、创建图表,用Word Mobile编辑带有图形的文件,同时保证与其在PC上创建的文件格式一致。首次增加PowerPoint Mobile,终于可以不借助第三方软件,直接观看PowerPoint幻灯片了。
其它改进还有:
•网络支持:支持更高带宽的3G网络,支持Wi-Fi的Smartphone平台以及对现有支持蓝牙技术的改进等将使合作伙伴在通过多种网络进行整合移动服务时拥有更大的灵活性。
•安全性:为了让Windows Mobile平台中已涵盖的诸如蓝牙授权、虚拟专用网络上端到端编密码等安全功能更加完善,Windows Mobile 5.0经过了大量的建模测试,通过了微软可信赖计算严格的全面安全审核,且已经达到FIPS-140-2标准——美国ZF对于IT产品安全要求标准。
•Windows Media Player 10 Mobile:Windows Media Player 10 Mobile让用户能够享受到大量的受保护的数字音乐、视频和录制的电视文件;这些文件可以便捷地与PC同步,或是通过互联网以及运营商的音乐中心进行下载。Windows Media Player 10 Mobile同时还能提供与用户播放列表、唱片等的同步。另外,合作伙伴还可以加入数字版权管理技术来帮助其完善特定的媒体商业模式。
•图片和视频:图片与视频功将带有先进的脉冲模式和计时器功能,而这种功能目前仅用于高端数码相机。
•扩展存储:对硬盘和USB2.0的支持将帮助人们在移动设备上方便而快速的存储、与PC同步大量的信息,如完整的数码照片,媒体库等。
•针对Smartphone的WiFi支持。
•支持按键谈话和视频电话。
•为在多台计算机上通过Bluetooth使用ActiveSync的增强的Bluetooth。
•支持USB 2.0及内置硬盘。
•支持设备制造商选项以把微软的Voice命令工具集成到他们的设备中(Pocket PC以及Smartphone),这就允许用户通过在联系人应用程序中说出一个人的名字来实现拨号功能。
•新的GPS管理器,它将简化到GPS接收器的连接。
虽然有以上变化,但WM5相比以前版本并没有非常大的改变,只不过强调了稳定和网络通讯,似乎更适合智能手机(Pocket PC Phone和Smartphone)使用。各大厂商纷纷推出的WM5产品也以智能手机为主。
科技的发展,使得传统PDA产品手机化成为可能,这也是人们渴望集成化的要求。相比IT硬件的飞速发展,移动设备的电力供应已经成为一个绊脚石。电池的技术基本上没有大的突破,这就迫使新的智能手机在性能和持久电力之间平衡,这也是看上去,WM5设备硬件反而比原来版本弱的原因。对于移动设备来说,特别是时刻不能离开的手机,没有电,再强的性能也没有用。
这个新版本相对以前做了很大的改变,重新设计了Kernel,支持的进程数从32个扩展到3.2万,每个进程的地址空间从32MB扩展到2GB。很多系统模块(如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器)将运行在kernel模式,OAL也从kernel独立出来,driver可以运行在kernel模式和user模式。这种架构将有助于开发更复杂的设备,并保证设备的稳定性。以前基于5.0的BSP,必须要做一定的修改才能移植到6.0上。代号为“Photon”的Windows Mobile 6.0也将基于CE 6.0来开发,将在2007年晚些时候推出。
在此之前为了填补这段时间空白,微软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代号为“Crossbow”的Windows Mobile 5 SE。
而传统的掌上电脑则在功能上更偏向与多媒体中心和GPS导航。
相关概念解释
由于微软在其PDA发展历史中多次更改定义名称,造成一定程度混淆,现在特地解释一下
-Windows Mobile:直译就是移动的Windows,这也恰恰表示了微软的目标。按照微软官方的说法:“Windows Mobile将熟悉的Windows体验扩展到了移动环境中,所以您可以立即使用它投入工作。”微软希望在移动设备领域也是Windows的天下。所以单独说“Windows Mobile”就是指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目前包括3类产品:Pocket PC、Smartphone和Media Centers。
而“Windows Mobile+数字”则是指不同时期的采用Windows CE技术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名称。
1997年,第一代微软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名称为 Windows CE 1.0;
1998年,升级版本为 Windows CE 2.0(设备称为Palm-Size PC);
2000年,新的操作系统改名为Pocket PC 2000(也简称为 Pocket PC或者Windows CE 3.0);
2001年底,Pocket PC 2002问世;
2002年,推出增加手机功能的 Pocket PC Phone 2002;
同年,主要针对Symiban系统的Smartphone 2002诞生。
2003年,微软将Pocket PC 2003和Smart Phone 2003统一改称为Windows Mobile 2003,依然包括Windows Mobile 2003 for Pocket PC、Windows Mobile 2003 for Pocket PC Phone Edition和Windows Mobile 2003 for Smartphone。
2005年,微软没有延续年号的命名方法,采用操作系统所采用的Windows CE内核版本命名,将新的操作系统称为 Windows Mobile 5.0。依然包括Windows Mobile 5.0 for Pocket PC、Windows Mobile 5.0 for Pocket PC Phone 和Windows Mobile 5.0 for Smartphone。
由于Windows Mobile Pocket PC Phone与Windows Mobile Pocket PC功能完全一样,仅仅多了手机功能,所以一般我们说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分成2种,for Pocket PC 和 for Smartphone。
另外由于操作系统决定了硬件规格,所以有时候我们操作系统的名称来称呼整个系统——硬件与操作系统的总和。
-Windows CE:Windows CE是微软为嵌入式设备打造的操作系统,例如用于掌上电脑、信息家电等。由于嵌入式设备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最终操作系统必须适应不同设备硬件情况,所以微软将Windows CE设计为模块化的软件,可以根据需要定制最终操作系统。我们可以把Windows CE想像成一盒积木,你可以用积木搭建出任何物体,但不一定要把所有的积木都用上。Windows CE诞生于1996年, 2001年10月新版本称为Windows CE.NET。
而Windows Mobiele设备的操作系统正是采用Windows CE技术,也可以说Windows CE包含Windows Mobiele设备的操作系统。早期微软直接把Windows CE版本作为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名称,例如Windows CE 1.0、Windows CE 2.0。2000年开始,采用Windows CE 3.0技术的操作系统被单独称作Pocket PC。
Pocket PC、Pocket PC 2002 和Smartphone 2002是采用Windows CE 3.0技术,Windows Mobile 2003是采用Windows CE.NET 4.2技术,Windows Mobile 5.0 是采用Windows CE.NET 5.0技术。
-Pocket PC:光看字面意思,口袋电脑,可以领悟到微软2000年将其作为最新一代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名字的用心,这与微软一直认为PDA能够代替电脑的的想法是一致的。现在泛指使用Windows Mobile for Pocket PC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也就是PDA。
微软官方解释“Pocket PC是一种手持设备,可帮助您存储并检索电子邮件、联系人和约会信息,播放多媒体文件,玩赏电子游戏,借助MSN Messenger交换文本消息,浏览Web内容……您将能够与台式机实现信息交换和同步。” 如前所述,Pocket PC包括带手机功能的Pocket PC Phone。
-Smartphone:前面“Windows Mobile”、“Pocket PC”都一语双关,而“Smartphone”英文本意就是“聪明手机,智能手机”,更是表露了微软的野心。我的产品都叫“智能手机”,那整个智能手机市场应该全是我的产品,呵呵。正是因为这样,大家常常把“Smartphone”和“Windows Smartphone”相混淆。
“Smartphone”单独使用时,并没有表明是“Windows Smartphone”,就是指“智能手机”,也就是前面所说的PDA中的一种,是一种泛称。
而“Windows Smartphone”是指使用indows Mobile for PSmartphone操作系统的手机,是智能手机中的一种。目前和Pocket PC Phone最大的区别就在于,Smartphone屏幕是非触摸的,主要面向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微软官方解释“Smartphone将PDA所具有的功能特性集成至外观尺寸与现有移动电话相仿的手持语音设备。Smartphone的袖珍键盘可供用来以单手操作方式调用语音或数字功能。这种设备已围绕语音和文本通讯功能实施了优化;可针对Outlook信息进行无线访问调用,并以具备安全保障的方式对企业和Internet信息及服务进行浏览。Smartphone不仅允许您在语音和文本这两种通讯方式之间进行选择,而且,还为您赋予了针对信息与服务实施访问调用的能力,从而,使您得以在百忙之中保持联络通畅。”
2000年,随着Pocket PC 2000成功推出,微软又把注意力放在市场范围更广的普通手机用户上。为了对抗以Nokia为首的Symbian手机,微软推出“Stinger”智能手机系统。 Stinger界面风格与Pocket PC相似,但是为了考虑普通手机用户使用手机键盘的习惯,另外为了控制成本, Stinger系统手机没有使用触摸屏幕,采用普通手机键盘+功能软键的设计。Stinger和早先的Windows CE一样,完全贯彻了微软希望移动设备能够替代PC的梦想,自然也犯有“中看不中用”的毛病,所以一直没有产品正式面市。
2002年,微软将Stinger升级版本改名叫Smartphone 2002,并且于同年10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采用微软Smartphone的彩屏手机Orange SPV。随后多家硬件厂商跟进,相续推出多款产品,终于在智能手机市场打开局面。但与Symbian丰富的产品线相比,仍显势单力薄。不过随着 Smartphone 2003、Windows Mobile 5.0 for Smartphone在功能上的改进,特别是传统手机厂商逐渐加入,带来更多手机时尚元素,已经吸引了更多人们的视线。
Pocket PC Phone和Smartphone,分别构成了微软在智能手机市场高低端2条战线。纵观Smartphone发展历史,就像Pocket PC曾经面对Palm的战争,依然是秉承微软传统的屡败屡战的精神,只不过对手换成了Symbian,鹿死谁手,我们拭目以待。
用过Palm的兄弟转到Pocket PC后,会认为拥有强大硬件设备的Pocket PC为啥运行类似程序时没法和Palm相比。确实,由于微软一直希望掌上设备是桌面电脑的替代品,所以Windows Mobile也和Windows一样,拥有与华丽外表不相称的效能。但一直使用Pocket PC的老鸟们来说,Windows Mobile的改进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到了2003SE以后的版本,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平台。
大家常常讥笑Windows Mobile是啥都能干,但干不精。因为它的界面与台式电脑相似,大家都不自觉的拿它和台式电脑作比较,忘记了它仅仅是个“PDA”。当然,变成真正的掌中电脑是微软的最终梦想;现在的手机如果能具有台式电脑的功能也是大家的梦想。不过连台式电脑这2-3年以来除了频率和容量的变化,没有任何革新的突破;现在出的UMPC,还需要在价格、电力、体积方面多下功夫,起码对于2年前就使用10寸屏幕,重量仅800克的笔记本的我来说,吸引力不大。
综观Windows Mobile各种软件,虽然在有些单项比不上其它平台的软件更实用,但该有的得基本上都全了。而Windows Mobile目前强大的市场份额,也促进了各种程序的开发;硬件和软件之间已经是一种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关系。在现阶段,对于一个功能要求比较多的人来说,没有其它更好的选择了。例如我自己,要求能手写、能随时上网浏览、能用MSN、能看书、能用GPS导航,这些要求不算过分吧,可以说是基本要求。而现在市场上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除了Pocket PC Phone以外,只有摩托罗拉的“明”。再比较一下Linux系统和Windows Mobile可用的软件,以及目前市场上的价格,我最后选用了 Qtek9100,也就是国内称为dopod 838,让朋友从国外带的,折合人民币4000元。
四、Symbian
与Palm、Windows Mobile先掌上电脑后智能手机发展顺序不同,1999年诞生的Symbian OS从一开始就是一款为手机量身定做的操作系统。
Symbian OS前身是Psion公司为移动设备推出的EPOC操作系统。EPOC 是 Electronic Piece of Cheese的缩写,意思就是“使用电子产品就好像吃奶酪一样简单”。由此可以看出,简单、易用是它在设计时所坚持的理念。
1980年,David Potter成立Psion公司。
1984年,Psion发布Organiser,采用HD 6301X 92 MHz CPU,4K Rom、2K Ram、36 键键盘, 也算的上PDA的老老祖-宗。
1991年,配置qwerty键盘的 Psion Series 3面世,搭载EPOC16操作系统,已经具有PDA的雏形。
1997年,EPOC32位操作系统诞生,并推出 Psion Series 5(EPOC Release 3.0),采用 ARM 710@36MHz CPU,6M ROM、8M RAM、屏幕分辨率达到480*160,加上与PC相近的键盘,可以说是当时PDA市场上的重磅炸弹。即使现在看来,仍具有很高的实用意义。
1998年6月,诺基亚(NOKIA)、摩托罗拉(MOTOROLA)、爱立信(ERICSSON)和Psion在英国伦敦共同投资成立Symbian公司。这个公司继承了Psion公司EPOC操作系统软件的使用授权,承接Psion 公司在移动设备的系统开发方面的所有经验。其目标是设定无线移动设备的标准操作系统,主要致力于无线移动设备的核心技术开发以及无线信息传输的应用程序,提供无线设备系统的开发技术及应用程式开发工具,并积极地建立无线核心技术上一套标准架构,使无线网路环境和其服务系统可以应用於企业或个人。由于是手机巨头的参与,与当时的Palm和WIndows CE相比,Symbian在在通信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
1999年3月,EPOC Release 5.0(EPOC Release 4.0 产品面市时间很短)发布,也称Symbian OS 5.0(由于这一代系统)。为了能够适合不同产品需要,EPOC采用内核和用户界面分离的方式,允许开发者自行定制和设计具有不同的风格和增强的特性的用户界面。在核心功能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根据不同硬件配置,采用不同的用户界面和接口,发展出不同的产品系列。
传统带键盘PDA 5mx系列、Ericsson MC218、7系列、Revo、netBook、netPad就是采用EIKON界面。
而2000年3月面世的,Symbian第一款智能手机 Ericsson R380 采用支持unicode的EPOC Release 5.0 u(Symbian OS 5.1)+ECK界面。
Symbian预测从2000年起,今后2-3年内,结合无线通讯、个人资讯和移动上网的设备(WID)将会迅速占领市场,将产品规划成3大类别:Keypad Handheld Device(Communicator)(具备键盘的通讯器)、Smart Phone(普通智能手机)、及Pen based PDA(手写输入设备)。并以此在2000年发布的Symbian 6.0 核心技术上开发了 Crystal(Series80 原型)、Smart phone(Series60 原型)、Quartz(Symibna OS 7.0起开始改称为 UIQ) 3种图形界面。
由于重点放在无线通讯设备上面,Psion也停止原来传统PDA和亚笔记本的开发。
Symbian OS 6.0与5.0版本相比,增加了对GPRS、WAP 1.2、蓝牙技术的支持,配备安全性功能(SSL,HTTPS,WTLS),采用了16bit Unicode,PersonalJava 3.0和JavaPhone 1.0。
2001年6月,采用 Symbian OS 6.0+Crystal界面的 Nokia9210 个人通讯器面市。
2001年底,采用 Symbian OS 6.1+S60 第一版界面的 Nokia 7650诞生。
2002年2月,Symbian OS 7.0公布,增加了对J2ME MIDP v2.0以及多种通信网络的支持,改进了一些一些安全及认证功能。由于Symbian OS最初出发点是作为手机的操作系统,以完成通话的基本功能为主,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加入更多类似PC的功能。与同期微软的Pocket PC Phone 2002和 Smartphone 2002相比,与PDA、PC、互联网互通和扩展性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后期有 7.0s 改进版。
2002年7月,第一款采用UIQ界面的 索尼爱立信 P800露面。由于配置208x320彩色触摸屏,操作习惯与平常PDA无异,功能强大,我个人认为相对于采用S60界面的7650来说,P800才是名副其实的智能手机。
2003年9月,摩托罗拉为扭转在Symbian阵营中的被动局面,抢占智能手机市场,宣布将其所持Symbian公司的19%的股份出售给诺基亚(NOKIA)和Psion。这样诺基亚在Symbian公司的股份将由19%升至32.2%,Psion所持股份由25.3%提升至31.1%。这宣告了摩托罗拉将重点完全转移到Linux系统智能手机上。此时,爱立信占有17.5%股份;松下公司占有约7.9%的股份;三星公司持有约5%的股份;西门子公司持有约4.8%的股份;索爱持有约1.5%的股份。
2004年2月,Symbian OS 8.0问世,其中8.0a采用EKA1核心,主要为了保持对旧程序的兼容性;8.0b采用EKA2核心,提供更强的即时处理功能。后续8.1也有a、b2个版本针对不同核心。但 8.0b和 8.1b均没有实际产品问世。
Symbian OS 8.0 改进了远程接入控制系统功能,支持多种标准,其中包括JSR118、CLDC1.1(JSR139)、MobileMedia (JSR135)、3D图像数据(JSR184)、JTWI 1.0 c(JSR185),并且开始支持SDIO。
同年,Psion出售其持有的Symbian公司31.1%股份,经各方认购后,诺基亚占据了约47.9%的股份,继续保持一家独大的地位;爱立信15.6%,索尼爱立信13.1%,松下10.5%,三星4.5%,西门子8.4%。
Symbian OS 9.0 没有正式发表出来,它在2004年被停止开发。2005年初,Symbian OS 9.1发布,引入了新的系统安全模型,使用新型ARM处理器,而且使用EKA2内核,相对之前采用EKA1内核的机型有着众多的优越性,EKA1不支持可写数据段,而EKA2全面改进了EKA1的任务调度算法,能够更好利用最新的CPU特性,拥有性能更强的编译器,完全支持实时性。实时性是支持某些高带宽、高优先级的任务对系统的基本要求,如VoIP网络电话、高速率的视频在线点播等,都是今后手机发展的方向。
但正是因为这些改变,导致采用 Symbian OS 9.1 的机器均无法使用以前版本的应用程序,同样以前OS的机器也没法使用基于 Symbian OS 9.1 开发的程序,需要软件厂商重新编译。
Symbian OS 应用程序的兼容性,一般可分为三阶段,分别是ER1~ER5,接著是6.0~8.1b,最后是9.0以后。虽然9.0的工具和安全功能产生很大的改变,不过ARMv5处理器并未取消ARMv4的向下兼容支援。
2006年7月,Symbian OS 9.3发布。该版本减少了开机时间以及应用程序的启动时间;改善了软件开发环境,提供了更好的软件工具开发包;提升了对本地WIFI网络技术支持;支持USB 2.0 On-The-Go技术(“便携式USB”或者“移动USB”);提供了Firmware Over-The-Air(能够通过无线网络更新自己的软件)功能;HSDPA支持;支持Java JSR 248。
前面提到Symbian OS采用内核和用户界面及接口分离的方式,不同的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 )具有不同的输出设备(即屏幕),以及其他各方面硬件上的差别。
目前市场上存在4种不同用户界面及接口的Symbian OS产品,分别是Series 60、Series 80、Series 90和UIQ。
Series 60
Series60平台智能手机是目前Symbian智能手机中销售量最大的。据统计,2006年一季度,基于S60平台的产品销量占据了所有智能手机销量的54.1%,而基于Symbian操作系统其它平台的产品(Series80、Series90和UIQ等)总共才占据了22%的市场份额。而Windows Mobile、Palm、RIM和LINUX,市场份额加在一起还没有S60平台一家多。
虽然Series 60手机形态各异,但都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非触摸屏幕
2、数字键盘
3、九宫格菜单
这也可看出Series 60手机从外表上看与普通手机没有啥分别。不过随着Symbian OS 9.1系统和 S60 第三版的发布,支持更高的屏幕分辨率和更多功能,Series 60手机也开始形状更异,让人从外形上看就能体会其内含的强大功能。
Series 60从2001年底随着 Nokia 7650 面世,至今已有3个版本,其中第2版曾经发布过Feature Pack 1(统称为v2.1)、Feature Pack 2(统称为v2.6)和Feature Pack 3(统称为v2.8)共三个补丁包。2006年6月,针对 S60 第3版的第一个补丁包Feature Pack 1(FP1)正式发布,支持VGA分辨率的屏幕,支持220MHz-1GHz 处理器,支持屏幕旋转。这些与Pocket PC Phone相近的功能,充分表明了 S60 的野心。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下表是S60各版本与OS以及机型对应表。
Series 80
Series 90
与S60和S80非触摸屏幕不同,S90具有一个分辨率为640x320的触摸屏幕,有点象UIQ。当时S90发布的时候,作者还猜测这是Nokia用来针对采用UIQ的索爱的。目前面市的只有 Nokia 7710一款产品,定位于多媒体娱乐。但受原来 Symbian OS效能的限制,功能平平。不知道随着 OS 9的发布,这个平台能否重现光芒。最新消息,Nokia已经停止这个平台发展。
UIQ
原型是早期针对PDA发展的Quartz,主要特征是采用触摸屏幕,所以操作方式与平常PDA没有区别,可以算的上是PDA手机。其产品主要为索爱推出的P系列高端产品,摩托罗拉和诺基亚也有零星产品问世。2006年年初,配合 Symbian OS 9.1 的UIQ 3.0正式公布,
除了最高端P990外,索爱还在 针对BlackBerry和Nokia E61而推出的M系列手机,以及音乐手机 W950 上采用,对一支独秀的S60造成了不小冲击。
除了以上几种,还经常可以看见S40这个词。S40不是基于 Symbian OS的,只是Nokia自行研制的手机操作系统,一般用于Nokia普通手机,面对于中低端客户,只加入对JAVA的支持。
虽然目前基于Symbian系统的手机处于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上的优势,但前景仍就不甚明朗。
前面提到,Symbian手机是加了PDA功能的手机,而Palm及Pocket PC Phone是加了手机功能的掌上电脑。从中可以看到二者之间作重点的差别。
现在S60占居整个Symbian系统的手机主导地位,但相对于Pocket PC Phone来说,S60除了手机功能强大外,其它功能可算得上都沾一点边,但基本上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可以说不是一个级别对手。
首先,也是S60最大的弊端,屏幕非触摸式,输入和操作依赖于键盘。虽然在移动时,键盘实用性要远远强于手写输入,但是在做一些PDA应用,例如上网浏览、日程安排等方面,直接用手点击操作要比上下移动数行来选择要方便的多。即使第3版在网页浏览时能模拟鼠标,但单靠那一个摇杆,时间长了,手指是非常吃力的。另外长时间手写输入要比键盘输入更加容易。作者就经常在等老婆下班时,手写2000多字的文章。而有的PPCPhone配上键盘则更如虎添翼,但S60手机不可能配上触摸屏,一方面既增加成本,另一方面那也不能称为S60了吧。反观采用触摸屏的UIQ系统,倒是很好的调和这些矛盾。
其次,目前S60手机屏幕面积都太小,Pocket PC 2.8寸屏幕看电影都觉得吃力,更别提用S60手机屏幕欣赏了,当然如果你想废掉自己的眼睛,那请继续。同样在车载GPS导航中,小屏幕总是让司机分神太多,操作也比较繁琐,还是算了吧。当然现在出的手机屏幕也变大了,但体积也超过Pocket PC Phone了。
这里想到原来Palm使用者讥笑Pocket PC使用者的一句话:啥功能都有,但都不实用,用来形容现在的S60,确实不为过。不过将Symiban作为主要对手的Windows Smarphone来说,缺点也相仿。
S60这些天生弊病注定了其只能占据智能手机中低端的市场,这也是S60出货大的原因,购买的人并不知道这是一部Symbian系统的智能手机,仅仅是当作手机来用。但很多S60的手机并不便宜,动辄就3000多,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厂商增加了许多华而不实的功能。比如N73所谓的300万自动对焦摄像头,质量比不上任何千元级别的数码相机。有人会说,我觉得拍出来效果很不错呀,那是因为你是在狭小的手机屏幕上看,东施也能变西施。
再看看价格高昂的N93,水货都在5000左右,但宣扬的摄像功能,相信谁也不会在重要关头,例如结婚仪式上用它作为唯一留念,否则会遗憾。。。。最让我不解的是,N93屏幕侧翻功能,最先出现这个设计可以算得上摩托罗拉采用Windows Mobile 2003SE的MPX,
不过MPX侧翻的时候,键盘也可以横着使用,但N93横屏后,尴尬的键盘使其只能作为播放器使用。
超过3000元以上的Symbian手机就不值得购买了,这是因为相对软件资源丰富的S60平台来说,由于具有以上缺点,性价比太低。但对于S80、UIQ等平台手机来说,相对匮乏的软件也让其陷入非常尴尬的地位。这也是Symbian系统中,Nokia一家独大造成的局面。目前除了索爱坚持UIQ以外,其它Symbian厂家都在持张望态度,似乎谁也不愿助力。例如三星,Palm、Windows Mobile、Symbian、Linux,一个都没有落下。看来面对联合众多厂家,有着丰富屡败屡战经验的微软来说,战争才刚刚开始。
五、Linux
相对于前面几种PDA的兴旺,采用Linux操作系统的PDA可谓人丁稀少。早期有Sharp发布过几款带键盘的掌上电脑,现在主要是摩托罗拉力推的智能手机系列。
Linux系统与之前操作系统相比,具有开放式架构、授权费用低、开发资源丰富等优点。制造商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自己设备的Linux操作系统。这样既能让自己的产品有特色,又能避免受制于人,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多方面的应用。
摩托罗拉从2003年售出Symbian股份以来,专心致力于Linux操作系统的手机,并于当年推出第一款A760,采用MontaVista的Linux系统、32MB记忆体,与intel的200MHz PXA262处理器。随后又推出A768、A728、A780、E680多款产品。
特别是今年发布的 A1200,更是凭借优雅的外形,大受市场好评。
除了摩托罗拉,三星、松下也推出过Linux系统的手机。Palm新一代操作系统据说也要采用Linux平台,Nokia也莫名其妙的于2005年发布了 采用Linux系统,支持WiFI连接的掌上电脑 770。这一切都表明众多厂家对其市场的试探和期待。
但与前面几种操作系统具有统一的标准不同,每一个制造商都还在使用自己在Linux内核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独有的操作系统。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系统应用和软件,互相不能通用,资源不能共享。虽然2006年6月摩托罗拉、NEC、NTT Docomo、松下、三星和沃达丰等六家公司宣布将合作开发手机用的开放性Linux软件平台,但该计划目前仅有一个简单的架构规划而已,谁知道未来又会怎样呢?
以上信息全为转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当然对我个人而已应该是收益非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