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leilove

blog已经转移至github,大家请访问 http://qaseven.github.io/

国内软件测试发展状况分析

【背景】

  记忆中,自2000年以来,软件测试在国内的兴起,犹如一阵春风来,业界感知到了,在网上终于看到些许软件测试相关的招聘信息了。接着便有了专业网站,培训机构等,再后来是更多的岗位需求,更多的培训机构等。那么10年后,国内的软件测试到底发展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又将会走向何方?带着这些问题,我搜集了一些资料,及结合亲身经历的一些案例,作以下总结分析,与大家分享。(了解不全面,不正确之处,欢迎拍砖!)

  【行业发展概况】

  ■ 测试专业走入高校

  1、2010年12月16日,国内知名测试专业网站51testing与郑州轻工业学院软件学院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签署协议,共同培养软件测试人才;(http://www.51testing.com/html/00/n-210000.html

  2、 目前,国内多间高校已专设有本科段软件测试方向的专业,如广州华软软件学院,如下图所示,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北京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等学校;

  3、 2011年11月12日~13日,由国家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主办的“2011年高等学校软件测试课程教学论坛”,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无疑对国内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及测试领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这里要特别感谢软件测试领域知名专家朱少民老师的分享,下面是来自兴浪微博关于此事的截图。

  ■ 测试技术沙龙多样化

  1、对于线下的技术沙龙活动,51testing应是国内举办场次最多,时间最早的一家了。自2007年开始,分别在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深圳轮流举行。在深圳举行的沙龙一般情况我都会参加,每次去叫上一些朋友,都有一些收获。乘着国内软件迅猛发展的态势,社会发展步伐的需求,今年7年份在天国之府的成都也开始举行,使得更多的同行朋友可以相互交流、分享,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2、软件测试是软件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网上不少软件研发社区也有专门的测试版块,在线下也组织一些演讲活动,如MPD(亚太软件研发团队管理)峰会,自去年开始,就在全国各地作不同巡回演讲,对推动软件测试领域的发展无疑是正向的。


 ■ 测试专业微群层出不穷

  自今年以来,比较关注微博生活,几乎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就收到不下10个测试微群的邀请。比如敏捷测试,落地微群,软件测试,软件测试俱乐部等,尽管这些微群的影响力还不足够突出,但有一点足可以说明在线上活动的测试同学非常活跃,大家都在积极讨论,相互学习与分享,且这种氛围的交流没有国界,常能让你感受到世界没有距离,技术无界,非常High!(这一点也是互联网的优势哦J)。

  ■ 不可忽视的信息福射影响

  从今年收到的一些二三线城市,如苏洲,桂林等地一些读者朋友的来信中,领略到社会对软件测试需求的变化,测试对软件质量的重要性已从几年前的认识层面,上升到了实施层的执行阶段。现在,这股气息已扩散到了华夏大地的大江南北。尽管目前他们那边的软件园才刚刚建成,公司软件开发模式还属小作坊等,但国内外此领域发展已有的积累一定可以使他们成长得更快,更顺利。这亦是好事,也是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大势所趋,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发展的必然。

  综上,看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变化,相信测试朋友们与我有一样:高兴,鼓舞倍增。然而,不时不时在网上或一些书报上,总是提及软件测试正处于萌芽阶段、初级阶段云云,一年过去了,二年过去了,几年后还是萌芽、初级阶段吗。常在想,我们现在到底走到一种什么阶段,这些阶段的划分又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的呢,并试图通过研究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软件测试的发展情况,尝试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答案,以致能按图索翼,寻找一些规律。以是有了下面的“测试领域发展阶段浅析”

  【测试领域发展阶段浅析】

  下面是世界顶级的软件公司微软的软件测试发展历程图,从这个图中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比较、借鉴。

  ■ 图解

  1、1975年微软成立,1979年,招入第一个测试实习生,名叫Lloyd Frink。<<微软的软件测试之道>>中有相关的故事介绍,也就在那时,微软开始意识到软件研发团队中需要有测试人员,属测试认识的萌芽阶段。

  2、1983,招入第一个全职的STE(Software Test Engineer)。在测试意识萌芽了近4年后,微软件有了第一个正式的测试人员,接下来也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正式的测试人员,意味着从测试的萌芽阶段迈入到测试初始阶段,属测试发展的必由路径。

  3、1985, 招入一批STE(下图为当时微软刊登在西雅图时报上的一则招聘广告),并成立独立的测试部门,标志着在微软公司,软件测试步入了正轨,开始了他们正式的软件测试发展时期。到了2005年,他们在全球已有9000多名STE。由于公司业务的发展,及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带来一系列的质变等。STE已不能很好地表达对这个岗位人员的称呼时,他们对测试工程师的称谓改为SDET(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 in Test),这又是一个进步,是历经了20年历练后总结出来的给测试人员的最合适的称谓。那么这20年,对于微软的测试来说,它是一个高速发展变化的发展阶段,而在SDET之后是迈向更高一个台阶的阶段。

(注:上图来自于《微软的软件之道》)

 从宏观的角度,纵横国内外关于软件测试的所见所闻所感,分享下我对国内软件测试发展阶段的看法(划分),如下图所示。

  ■ 图解

  1、萌芽阶段:2000年之前,国内软件公司有专门设立软件测试岗位的可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情况是代码设计人员编码完成后,进行调试,对基本功能自行进行确认。据悉,即使是目前排名等一的软件公司华为也是在1997年才有正式的测试岗位。

  我是在1997年开始在一家台资企业从事软件测试的,那时找到这份工作向同学、朋友说起,基本没人知道是做什么的。好在自己是学计算机出身,软件工程这门课中有一些章节专门介绍软件测试。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还是需要把它做好,这是对工作负责的基本要求,于是到处找相关的书籍、资料进行学习,只可惜那时基本找到的仍是软件工程类的书。后来,随着国内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在90年代未,在家里终于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话线上网了。记忆比较深刻的是上国外的www.QAForums.com网站,也就在哪,发现了我们与国外测试领域发展的区别。

  2、初始阶段:2000年后,由于互联网信息产业的迅速掘起,不仅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也影响着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同学、朋友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就是在互联网上,在国内首家上线的“中国人才热线”上,第一次看到有一家港资公司发布了招聘软件测试员的信息。后来,每隔一段时间,我又到网上搜搜,发现关于招聘软件测试员、甚至提到招聘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公司越来越多,甚喜!朦胧前行几年后,终于依稀看到前方的曙光,正穿过厚厚的云层向我们走来,走来……。

  自2003年后,随着国内软件外包公司的快速发展,市场把对软件测试的需求推向了一个高潮。同时,属国内高科技领域的软件行业一方面是受国家政策的倾斜,另方面也是社会发展之需,本土软件公司的发展势头同是异常迅猛。而大家都知道,有软件的地方,就需要有软件测试,因为软件测试仍是至今为止最好的提高软件质量的手段。此阶段,在互联网上百度或google一下“软件测试员”,“软件测试工程师”,便有成千上万的相关信息出来。冥冥之中,全国上下,大大小小与软件相关的公司都开始设立软件测试岗位,并招聘相关人才。也正因为有这些社会需求,全国各地的测试培训、测试服务机构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涌现,如领测软件测试,北大青鸟、达内,51testing等,也就在这个阶段的2004年,目前国内知名的测试专业网站51testing出现了。

  3、发展阶段:如同其他专业领域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变化,测试专业领域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软件测试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与软件开发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测试模式、测试方法上与开发的模式、架构直接相关。比如:由.net架构开发的软件,测试对象分析必会涉及到.net软件运行原理及相关知识等。如果操作系统是采用嵌入式开源Linux系统,那么采取的测试模式、方法会与Linux系统相关,等等。

  大家都知道,在IT领域,软件的开发技术更新换代日新月异,换而言之,伴随着不断变化的测试对象,测试技术、测试方法、测试知识也在快速地变化着。近几年,大家对这方面的讨论比较多,或许是要学要做的事多了,在网上讨论一些如薪水低,测试不受重视,技术含量低等这些方面的贴子少了,取而代之更多的是相对比较务实的贴子。如工作中的点滴总结分享,问题解决方法分享,技术应用分享,行业信息分享等。

  最后是最近这二三年,测试专业走进了高校,可以说给测试领域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突破性的推进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在学校的集中成培养,可以更系统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例如统一的课程,用书,实习与管理,相当于批量生产。

posted on 2011-12-07 11:32 顺其自然EVO 阅读(875) 评论(0)  编辑  收藏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
 
<2011年12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导航

统计

常用链接

留言簿(55)

随笔分类

随笔档案

文章分类

文章档案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