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 Willeke在思考:任务看板上的那些没有通过测试的用户故事,该怎么处理呢?应该把它回退到“开发”状态,还是保留“测试中”的状态?他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方案:
● 一个方法是把开发和测试状态合并为“完成”状态,这样就不存在状态变化了。团队通过协作,分解出一系列小到能分配给单个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的子任务,但直到每个人都同意所有子任务都完成了,这个用户故事才算完成。
● 另外一种方法是把故事移到测试状态,需要的话再移回去,如此反复。如果这就是你日常工作中的真实情况,那么你应该以此建立模型。
● 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某项上放置一个“缺陷”标志(或者缺陷卡片),但是在测试过程中当开发人员来帮忙修复缺陷的时候,标志还会一直放在那里,直到所有问题都被修复。如果这种情况更符合你的实际工作,你更应该以这种方式建立模型。
Thierry Henrio提出了不同的方案,他从精益制造行业借鉴过来了“红卡箱”(red bins)的概念:
我是这么做的:
● 每个状态栏都准备一个专用的红卡箱, 放在看板的底部靠上方
● 当某个状态栏的任务出现了问题,就把红卡箱移过去
● 我们有30分钟解决问题,消灭红卡箱
这套机制对于鼓励团队高效处理问题还是很有效的。但当问题出现在上游工序,那么30分钟就不够了,这种方法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专用的红卡箱相比红色标志,有更加强烈的可视化效果。
Ron Jeffries举了一个例子,解释了在任务板上,什么时候任务卡片应该流转回上游工序:
[...]如果任务又回到了原来的那位本应该搞定它的负责人的手上,那么把任务回退到前一步工序是一个不错的建立工作模型的方法。 不管你用哪种方法,Adam Sroka认为你的看板应该反映现实情况,而不是一些理想状态:
我们要为正在采用的步骤建立模型,而不是去给设想中的步骤建模,这一观点是很微妙的,却也非常重要。对我来说,这是今年夏天我参加了David主讲的研 讨会后,对看板最深刻的理解。可视化你在做的事情,随后,引入清晰的WIP限制,不断改进,等等。 对我而言,看板很适用。我也有XP的背景,我把流动可视化(visualizing flow)看成一种委婉的引入改变的方式。我过去常常在第一天就想做很多改变,现在我意识到,我可以通过帮助大家诚实地面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来轻松地做到 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