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接口(interface)与内部类(inner class)
接口(interface)
可以把它想象成“纯的”abstract类。能让开发人员定义类的形式:方法名,参数列表,返回值的类型,但是却没有方法的正文。interface也可以包含数据成员,但是它天生就是static和final的。interface只提供形式,不谈实现。
interface会被用作定义类之间的“协议(protocol)”。
当你implements一个interface的时候,你必须把这个interface的方法定义成public的。如果你不这么做,那它就会编程package权限的,这样经过继承,这些方法的访问权限就会收到限制,而这是Java的编译器所不允许的。
Java的“多重继承(multiple inheritance)”。
只要基类的设计里面可以不包括方法合成员变量的定义,你就应该优先使用interface。只有在不得不定义方法或成员变量的情况下,你才能把它改成abstract类,或者根据需要改成实体类。
合并接口时的名字冲突
用继承扩展interface
你可以用继承,往interface里面添加新的方法,也可以用继承把多个interface合并成一个新的interface。在这两种情况下,你所得到的都只是一个新的interface。
常量的分组
由于interface的数据成员自动就是static和final的,因此interface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创建一组常量值的工具。
interface的成员自动就是public的。
初始化接口中的数据成员
接口的嵌套
内部类
内部类与上传
实际上,将对象上传给它所实现的接口与将它上传给基类是完全相同。
普通类(非内部类)是不能被定义成private或protected的;它们只可能是public或package权限的。
在方法和作用域里的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
如果你在定义匿名内部类的时候,还要用到外面的对象,那编译就会要求你把这个参数的reference生命成final的。如果你忘了,编译的时候就会报错。
实际上实力初始化过程就是匿名内部类的构造函数。当然,它的功能是有限的:你不能重载实例初始化,因此你只能有一个构造函数。
与宿主类的关系
如果你创建了一个内部类,那么这个内部类的对象,就与创建它的“宿主类的对象(enclosing object)”产生了某种关系,这样它就能访问宿主类对象的成员了--不需要任何特别的授权。此外,内部类还能访问宿主类的所有元素。
嵌套类
如果你不需要这种“内部类对象和宿主类对象之间的”联系,那么你可以把内部类定义成static的。这通常被称作“嵌套类(nested class)”。嵌套类的意思是:
1。无须宿主类的对象就能创建嵌套类的对象。
2。不能在嵌套类的对象里面访问非static的宿主类对象。
interface里面是不能有任何代码的,但嵌套类却可以是interface的一部分。
引用宿主类的对象
除非你还已经创建了宿主类的对象,否则根本不可能创建内部类的对象。但是,如果你创建的是嵌套类(static的内部类)的话,那就不需要宿主类对象的reference了。
在多层潜逃的类里向外访问
当你在另一个类里创建多层嵌套的内部类的对象的时候,应当使用哪种语法。“.new”语句指明了正确的作用域,因此你无须在调用构造函数的语句里再去限定类的名字了。
继承内部类
你必须传给他宿主类对象的reference。此外,你还必须在构造函数里面使用这种语法:
enclosingClassReference.super();
内部类可以被覆写吗?
当你继承宿主类的时候,内部类的戏法就到此为止了。这两个内部类是相互肚里的两个实体,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空间。
本地内部类(Local inner classes)
用本地内部类来代替匿名内部类的唯一正当的理由就是,你需要一个有名字的构造函数,并且/或者要重载这个构造函数,因为匿名内部类只能进行实力初始化。
选择本地内部类而不是匿名内部类的唯一原因就是,你必须创建多个那种类的对象。
内部类的标识符(Inner class identifiers)
为什么要有内部类?
每个内部类都可以独立地继承某个“实现(implementation)”。因此,内部类不会受“宿主类是否已经继承了别的实现”的约束。
有了内部类,你就得到了如下的附加特性:
1。内部类可以有多个实例,而每个又都可以有它自己的,与宿主类对象无关的状态信息。
2。一个宿主类里可以放上好几个内部类,他们可以用各自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同一个interface或继承同一个类。
3。内部类对象创建的时机与宿主类对象的创建没什么关系。
4。内部类不存在什么让人头晕的“是”关系;他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Closure与回调(Closures & Callbacks)
closure是一种能调用的对象,它记录了创建它的那个作用域的信息。内部类就是一种面向对象的closure,因为它不仅保存了宿主类的所有信息(“创建它的作用域”),而且还自动保存指向那个宿主类的对象的reference,更何况它还有权操控这个对象的所有成员,即使他们是private 的。
内部类与控制框架(Inner classes & control frameworks)
“应用程序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是一个或一组为解决某种特定类型的问题而设计的类。控制框架是应用程序框架的一种,主要用于响应时间;如果系统的首要人物就是对事件作出响应,那么它就被称为“事件驱动系统(event-driven system)”。
总结:相比绝大多数别的OOP语言,接口和内部类的概念会更为复杂,但是和C++的MI相比,JAVA的接口和内部类还是简单的许多。虽然,这些特性本身还是比较简单,但是它们具体用法就属于设计的范畴了,这点同多态性非常相似。
2005年03月15日 3:29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