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Li's Java See

抓紧时间,大步向前。
随笔 - 95, 文章 - 4, 评论 - 58, 引用 - 0

导航

<2007年1月>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常用链接

留言簿(7)

随笔分类

随笔档案

文章档案

相册

大家都在博

  • 东东同学
  • 也许,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
  • 亚明先生
  • 谁说世间无高人?且看我“物质生活”
  • 大飞
  • 此大飞,非彼大飞,乃宿舍长兼学生会主席
  • 玉东同学
  • 小男人

搜索

  •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矢量格式向栅格格式的转化

栅格格式向矢量格式的转换

栅格格式向矢量格式转换的目的,是为了将栅格数据分析的结果,通过矢量绘图装置输出,更重要的是为了将自动扫描仪获取的栅格数据加入矢量形式的数据库。

多边形栅格格式向矢量格式转换:就是提取以相同编号的栅格集合表示的多边形区域的边界和边界的拓扑关系,并表示成多个小直线段的矢量格式边界线的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 多边形边界提取:采用高通滤波将栅格图像二值化或以特殊值标识边界点;

  • 边界线追踪:对每个边界弧段由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搜索,通常对每个已知边界点需沿除进入方向的其它7个方向搜索下一个边界点,直到连成边界弧段。

  • 拓扑关系生成:对于矢量表示的边界弧段,判断其与原因上各多边形的空间关系,形成完整的拓扑结构,并建立与属性数据的联系。

  • 去除多余点及曲线圆滑:搜索是逐个栅格进行的,必须去除由此造成的多余点记录,以减少数据冗余。曲线由于栅格精度的限制可能不够圆滑,需要采用一定的插补算法进行光滑处理。常用的算法有线性叠代法、分段三次多项式插值法、正轴抛物线平均加权法、斜轴抛物线平均加权法、样条函数插值法等。

栅格向矢量转换中最为困难的是边界线搜索、拓扑结构生成和多余点去除。

posted on 2007-01-19 00:45 小锋 阅读(990)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GIS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