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Java SE Lesson 3     1.   接口中所声明的方法都是抽象方法。接口中的方法都是 public 的。  2.   接口中也可以定义成员变量。接口中的成员变量都是 public、final、static 的。  3.   一个类不能既是 final,又是 abst...  
阅读全文
			
			
	
		 
	
			
			
			     摘要:          JAVA SE Lesson 1        1. 类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对象是类的一种具体表示形式,是具     体的概念。先有类,然后由类来生成对象(Object)。对象又     叫做实例(Instance)。     2. 类由两大部分构成:属性以及方法。属性一般用名词来表...  
阅读全文
			
			
	
		 
	
			
			
			     摘要:          Java SE  第九讲     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三大基本特征:继承(Inheritence)、封装(Encapsulation)、多态  (Polymorphism)  2.   封装:类包含了数据与方法,将数据与方法放在一个类中就构成了封装。  3.   ...  
阅读全文
			
			
	
		 
	
			
			
			   
   
   
  Java SE  第六节
   
  1.   条件运算符(三元表达式),其形式为:
  type d = a ? b : c; 具体化形式为:int d = 2 < 1 ? 3 : 4;
  2.   轻量级的文本编辑器:UltraEdit、Editplus、vi、vim、gvim
  3.   流程控制语句 if 的用法为:
   
  第一种形式:
   
  if(布尔表达式)
  {
  //待执行的代码
  }
   
  第二种形式:
   
  if(布尔表达式)
  {
  //待执行的代码
  }
  else
  {
  //待执行的代码
  }
   
  第三种形式:
   
  if(布尔表达式)
  {
  //待执行的代码
  }
  else if(布尔表达式)
  {
  //待执行的代码
  }
  else if(布尔表达式)
  {
  //待执行的代码
  }
  else
  {
  //待执行的代码
  }
     
    
   
   
  4.   switch 语句,使用形式为:
   
  switch(变量) //此处的变量类型就目前所学内容来看,只能为 4 种类型:byte, short, int, 
  char。
  {
  case 常量 1:
  //待执行的代码
  break;
  case 常量 2:
  //待执行的代码
  break;
  case 常量 3:
  //待执行的代码
  break;
  default:
  //待执行的代码
  }
   
  虽然 case 语句中的 break 是可选的,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 break,程序的逻
  辑就会发生错误,因此,通常情况下都需要加上 break。
 Java SE 第 7 讲
   
  1.   Java 中的循环控制语句一共有 3 种,分别是 while,do… while 以及 for 循环。
  2.   while 循环,形式为:
  while(布尔表达式)
  {
  //待执行的代码
  }
  3.   do…while 循环,新式为:
  do
  {
  //待执行的代码
  }
  while(布尔表达式);
   
  4.   while 与 do…while 之间的区别:如果布尔表达式的第一次判断就为 false,那么 while 循
  环一次也不执行;do…while 循环则会执行一次。如果布尔表达式第一次判断为 true,
  那么 while 循环与 do…while 循环等价。
  5.   for 循环(使用最多的一种循环),形式为:
  for(变量初始化;  条件判断;  步进)
  {
  //待执行的代码
  }
   
  for 循环的执行过程:
  1) 执行变量初始化。
  2) 执行条件判断。如果条件判断结果为假,那么退出 for 循环,开始执行循环后面的
  代码;如果条件判断为真,执行 for 循环里面的代码。
  3) 执行步进。
  4) 重复步骤 2。
 
	
			
			
			 
   
   
  Java SE  第四讲:
   
  1.   当有若干个变量参与运算时,结果类型取决于这些变量中表示范围最大的那个变量类型。
  比如,参与运算的变量中,有整型 int,有双精度浮点型 double,有短整型 short,那么
  最后的结果类型就是 double。
  2.   int a = 1;
  int b = 2;
  double c = (double)a / b; 
   
  上面的代码中,a 与 b 都是整型,但是通过(double)a 这种转换将 a 转换为一个匿名的变
  量,该变量的类型是 double,但是要注意:a 本身依旧是 int 类型,而不是 double 类型,
  这样,(double)a / b 就是 double 类型除以 int 类型,结果自然是 double 类型。
  3.   取模运算符:使用%表示。
  int a = 5;
  int b = 3;
   
  int c = a % b; 
  上面代码的运行结果是 2,因为 5 除以 3 结果是 1 余 2。
   
  取模的规律:取模的结果符号永远与被除数的符号相同
   
   
  int a = 5;
  int b = -3;
   
  int c = a % b;
  被除数是 5,那么取模的结果是 2
   
  int a = -5;
  int b = 3;
   
  int c = a % b;
  被除数是-5,那么取模的结果是-2。
  
 
   
   
  Java SE  第五讲:
   
  1.   关系运算符:大于(>)、小于(<)、等于(==)、不等于(!=)、大于等于(>=)、小于等
  于(<=),关系运算的结果是个 boolean 值。
  2.   逻辑运算符:重点讲解两个,逻辑运算符本身也返回一个 boolean 值。
  1) 逻辑与:使用&&表示,逻辑与是个双目运算符(即有两个操作数的运算符),只有
  当两个操作数都为真的时候,结果才为真;其余情况结果均为假。逻辑与表示的并
  且的意思。
  2) 逻辑或:使用||表示,逻辑或也是个双目运算符,只有当两个操作数都为假的时候,
  结果才为假;其余情况结果均为真。逻辑或表示或者的意思。
  3.   关于逻辑运算符的短路特性。
  1) 逻辑与:如果第一个操作数为 false,那么结果肯定就是 false,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将不会执行逻辑与后面的运算了,即发生了短路。
  2) 逻辑或:如果第一个操作数为 true,那么结果肯定就是 true,所在在这种情况下,
  将不会执行逻辑或后面的运算了,即发生了短路。
  4.   关于变量的自增与自减运算。
  1) 关于 int b = a++,作用是将 a 的值先赋给 b,然后再让 a 自增 1.
  2) 关于 int b = ++a,作用是将 a 的值先自增 1,然后将自增后的结果赋给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