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
面向切面编程(AOP)通过提供另外一种思考程序结构的途经来弥补面向对象编程(OOP)的不足。在OOP中模块化的关键单元是类(classes),而在AOP中模块化的单元则是切面。切面能对关注点进行模块化,例如横切多个类型和对象的事务管理。(在AOP术语中通常称作横切(crosscutting)关注点。)
AOP框架是Spring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Spring IoC容器并不依赖于AOP,这意味着你有权利选择是否使用AOP,AOP做为Spring IoC容器的一个补充,使它成为一个强大的中间件解决方案。
AOP即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面向切面(或方面)编程。AOP实际上是一种编程思想,可以通过预编译方式和运行期动态代理实现在不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给程序动态统一添加功能的一种思想。
AOP在Spring Framework中的作用
目前AOP主要有:Spring AOP ,JBOSS AOP ,AspectJ AOP
AOP与OOP:可以理解为OOP是纵向的采用继承树形式的。而AOP是横向的
Spring AOP:
由于Spring AOP是容易实现的,如果你计划在Spring Beans之上将横切关注点模块化,Spring的这一目标将是要点之一。但同样的目标也可能成为一个限制,如果你用的是普通的Java对象而不是Spring beans,并基于此将横切关注点模块化的话。另一方面,AspectJ可用于基于普通Java对象的模块化,但在实施之前需要良好的关于这个主题的知识。
Spring AOP致力于提供一种能够与Spring IoC紧密集成的面向方面框架的实现,以便于解决在开发企业级项目时面临的常见问题。明确你在应用横切关注点(cross-cutting concern)时(例如事物管理、日志或性能评估),需要处理的是Spring beans还是POJO。如果正在开发新的应用,则选择Spring AOP就没有什么阻力。但是如果你正在维护一个现有的应用(该应用并没有使用Spring框架),AspectJ就将是一个自然的选择了。为了详细说明这一点,假如你正在使用Spring AOP,当你想将日志功能作为一个通知(advice)加入到你的应用中,用于追踪程序流程,那么该通知(Advice)就只能应用在Spring beans的连接点(Joinpoint)之上。
AspectJ AOP:
使用“AspectJ”你可以在任何Java对象上应用通知,而不需要在任何文件中创建或配置任何bean。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你是希望在编译期间进行织入(weaving),还是编译后(post-compile)或是运行时(run-time)。Spring只支持运行时织入。如果你有多个团队分别开发多个使用Spring编写的模块(导致生成多个jar文件,例如每个模块一个jar文件),并且其中一个团队想要在整个项目中的所有Spring bean(例如,包括已经被其他团队打包了的jar文件)上应用日志通知(在这里日志只是用于加入横切关注点的举例),那么通过配置该团队自己的Spring配置文件就可以轻松做到这一点。之所以可以这样做,就是因为Spring使用的是运行时织入。
因为Spring基于代理模式(使用CGLIB),它有一个使用限制,即无法在使用final修饰的bean上应用横切关注点。因为代理需要对Java类进行继承,一旦使用了关键字final,这将是无法做到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也许会考虑使用AspectJ,其支持编译期织入且不需要生成代理。
于此相似,在static和final方法上应用横切关注点也是无法做到的。因为Spring基于代理模式。如果你在这些方法上配置通知,将导致运行时异常,因为static和final方法是不能被覆盖的。在这种情况下,你也会考虑使用AspectJ,因为其支持编译期织入且不需要生成代理。
缺点:
使用AspectJ的一个间接局限是,因为AspectJ通知可以应用于POJO之上,它有可能将通知应用于一个已配置的通知之上。对于一个你没有注意到这方面问题的大范围应用的通知,这有可能导致一个无限循环。
面向切面编程,把散落在程序中的公共部分提取出来,做成切面类,这样的好处在于,代码的可重用,一旦涉及到该功能的需求发生变化,只要修改该代码就行,否则,你要到处修改,如果只要修改1、2处那还可以接受,万一有1000处呢。
AOP底层的东西就是JDK动态代理和CGLIB代理,说白了就是增强类的功能。
最常用的AOP应用在数据库连接以及事务处理上。
AOP:面向切面编程。(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
AOP可以说是对OOP的补充和完善。OOP引入封装、继承和多态性等概念来建立一种对象层次结构,用以模拟公共行为的一个集合。当我们需要为分散的对象引入公共行为的时候,OOP则显得无能为力。也就是说,OOP允许你定义从上到下的关系,但并不适合定义从左到右的关系。例如日志功能。日志代码往往水平地散布在所有对象层次中,而与它所散布到的对象的核心功能毫无关系。在OOP设计中,它导致了大量代码的重复,而不利于各个模块的重用。
将程序中的交叉业务逻辑(比如安全,日志,事务等),封装成一个切面,然后注入到目标对象(具体业务逻辑)中去。
实现AOP的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采用动态代理技术,利用截取消息的方式,对该消息进行装饰,以取代原有对象行为的执行;二是采用静态织入的方式,引入特定的语法创建“方面”,从而使得编译器可以在编译期间织入有关“方面”的代码.
AOP(Aspect Orient Programming),作为面向对象编程的一种补充,广泛应用于处理一些具有横切性质的系统级服务,如事务管理、安全检查、缓存、对象池管理等。 AOP 实现的关键就在于 AOP 框架自动创建的 AOP 代理,AOP 代理则可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两大类,其中静态代理是指使用 AOP 框架提供的命令进行编译,从而在编译阶段就可生成 AOP 代理类,因此也称为编译时增强;而动态代理则在运行时借助于 JDK 动态代理、CGLIB 等在内存中"临时"生成 AOP 动态代理类,因此也被称为运行时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