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7日,是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250周年诞辰。35年的生命短暂,却如烟花般灿烂。在这个奥地利人身后,留下的是后人代代咏
叹的传世音乐。而近十几年,据称“能够提高人的智商,改善人体机能和空间感知能力”的“莫扎特效应”则让人们了悟:原来莫扎特,不仅仅是用来享受的。
卡蒂亚·伊利亚德是生活在巴黎的一位艺术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伊利亚德曾陷入茫然无措的困境。她觉得缺乏创造力,整个人失去了艺术灵感,而且因为某种她自己也无法解释的原因,她甚至不能在抽象画里使用蓝色或绿色。
于是从去年春天开始,伊利亚德接受了一项非常规治疗:用一个特制的、可筛掉某些低音部的震动耳机,连续三周每天听莫扎特的音乐两小时。这位33岁的艺术家
说,疗效是非凡的。“当我独处、与别人相处,或是做任何事情时,都轻松自如得多。就好像我在几个月里完成了别人10年的心理治疗。”蓝色和绿色也重新回到
了她的画布上。“现在对我来说,莫扎特就像是一个当你半夜从噩梦中惊醒后,能宽慰你重新安然入眠的老祖父。”伊利亚德说。
他写出的音乐就是处方
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出生。正如他的名字阿玛迪乌斯在拉丁语中意为“上帝的宠儿”,他不可思议的天赋的音乐才华,让他即使身处那个没有“传媒”的时代,也声名赫赫。
这位200多年前被父亲利奥波德在欧洲皇室到处展示其天才的少年,这个喜欢黄色笑话的口出狂言的小子,最近十多年来被冠以一个最具争议性的全新角色:他是
位医生,他写出的音乐就是处方。外科医生说,听莫扎特的音乐,能降低癫痫病者发病的频率和强度;儿科医生说,莫扎特能治疗您童年时期的各种障碍,比如口
吃;甚至老年痴呆者听了他的音乐都不那么痴呆,更重要的是,莫扎特还能让你的孩子更聪明。
“无所不能”的美国科学家据说发现了“莫扎特效应”的“分子基础”。1999年,美国神经生物学家利用核磁共振绘出了受试者大脑中对莫扎特音乐、20世纪
30年代流行音乐和贝多芬音乐发出反应的区域。所有音乐都刺激了大脑的听觉皮质,“但莫扎特的音乐使整个大脑皮层都兴奋起来”,而且也刺激了大脑中分管运
动协调、视觉的区域。
加州大学的研究者还发现,某些老年痴呆症患者在听莫扎特的音乐10分钟后,在智力测试中会有较好的表现。美国著名临床神经科学家丹尼尔·阿门所著的《大脑
处方》一书中也提到,一项研究发现,聆听莫扎特的音乐对治疗儿童多动症有帮助。听莫扎特音乐的那组儿童的“西他”脑电波(多动症患者的这种脑电波往往过
多)明显减少,同时变得更为专注,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大为提高,社交技巧也有较大改善。
“听莫扎特能提高智商”
目前为止流传最广、也最受争议的是所谓“莫扎特音乐能提高人的智商”,使孩子变得更聪明。支持这个观点的科学依据首次出现在1993年的《自然》杂志上,
有篇文章写到,给大学生们播放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后,他们的空间推理能力有很大提高。比如,与听放松指令和不听音乐时相比,听了音乐的
大学生智商得分提高了8-9分。这种现象就是后来被广泛传播的“莫扎特效应”。这篇论文的主要作者、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副教授弗朗西丝·劳舍尔本身也是
一位大提琴演奏家。
此后十多年,劳舍尔的研究引发了一场学术风暴,她的同行们对新发现或修正或抨击,并衍生了许多相关研究,还导致了一场流行心理学热潮,“莫扎特音乐使人更
聪明”的观点开始流行。现在莫扎特曲子已经成了最受欢迎的胎教音乐。“莫扎特效应”也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极大关注,1998年,美国佐治亚州政府开始向每位
新生儿免费发放古典音乐CD,在科罗拉多州等地也有类似计划。
不过,对于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曲解,劳舍尔愤怒得像只刺猬,“从来没人说过听莫扎特会让人变得更聪明。”她说,她的研究只表明试验对象的空间推理能力得到暂
时和有限的提高,而非在智商上有根本提升。劳舍尔最近甚至开始修正自己最初的结论,她认为听莫扎特对大脑的好处可能只不过与做某种令人享受的事情时所得到
的一般性反应相当。但借“莫扎特效应”发了财的坎贝尔先生毫不慌乱地“见招拆招”:科学证明不了什么,也反驳不了什么。我们不理解为什么音乐会对大脑产生
影响,但听音乐总是有好处。
坎贝尔先生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人们十多年来一直希望解开大脑与音乐之间的迷团。有研究显示,当一个人听音乐时大脑的许多不同部分都处于活跃状态,其中
一些最活跃的部分与人们进行空间推理时的活跃部分是相交叠的。但科学无法解释的是,为什么有些音乐片段对人脑的刺激明显强于其他部分。另一个问题是,为什
么是莫扎特、而不是其他人的音乐引发这么多争论?
“他的音乐直接作用于大脑”
有人相信,莫扎特的音乐被神话了,从印度船歌到海潮扑岸,各种令人愉悦的声音都能在病理学上对病人起到安慰作用,巴黎歌剧院的艺术总监杰拉尔德·莫迪耶就
是持这种观点的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最适合的音乐。有人可以听《勃兰登堡协奏曲》(巴赫),有人可以听《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瓦格纳的歌剧),有人
的药是舒伯特,有人的药是莫扎特。”莫迪耶说。
尽管如此,位于芝加哥的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医学中心专攻癫痫症的神经外科专家约翰·休斯还是认为,莫扎特音乐的治疗效果最好。休斯曾抱着尝试心态给他的一名
癫痫病人播放了与劳舍尔试验中相同的莫扎特乐曲《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结果他惊讶地发现,病人的癫痫发作频率大幅降低。他又对另外36名病人进行尝试,
其中29人的症状得到减轻。“效果是毋庸置疑的,莫扎特音乐对80%的癫痫病人都产生了良好的疗效。”休斯也用其他古典音乐做过试验,但他发现只有莫扎特
的音乐疗效明显且持续。
休斯认为,关键在于莫扎特音乐重复的频率。“他的音乐比较简单,总是让某一旋律多次重复,而且是以大脑喜欢的模式。”巴赫的某些音节很高,门德尔松和海顿
的音乐亦然。而莫扎特的音乐相对和缓,音乐模式平均每20-30秒会重复一次,这与脑电波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活动时间相一致;这一频率恰好中和了癫痫病
人脑部不规则的活动,可能这就是莫扎特音乐神奇效果的奥秘所在。休斯说:“我的病人大多数都处于昏迷中,因此莫扎特音乐的效果不能用那套抚慰情绪的理论解
释。他的音乐能直接作用于大脑。”对于莫扎特音乐的神奇效果,米歇尔·珂泉不知道原因,却至少看到了结果,因为它真实地发生在了她患有自闭症的6岁女儿露
西身上。“她以前常常独自坐在角落,一声不吭。”珂泉说。两年前,她带着女儿去了刘易斯市(英格兰东苏赛克斯郡首府)的一个音乐治疗中心。珂泉承认自己一
开始充满怀疑,但现在完全改变了想法。“第一个让我吃惊的转变就是露西竟然能坐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听两个小时的莫扎特,而且一听就是连续14天。”随着治
疗次数的增多,女儿一天天好转的病情让珂泉简直惊喜得发抖。“露西开始交朋友。她与外界的眼神交流增多,语言能力也提高得很快,就好像一夜之间她把自己打
开了。”
催熟葡萄催产奶牛的奇迹
不过在正式的音乐疗法界,“莫扎特效应”却被视为一种经由过分炒作而形成的接近迷信的现象。注册音乐治疗师通常会让自闭儿或残障儿童自己作曲,以表达自我
和与他人沟通。在英国,“音乐治疗师”作为一个新行当在1999年获得政府正式承认。作为专业的音乐治疗人士,伦敦罗宾斯音乐治疗中心的加里·安斯戴尔代
表不少同行表达了对“莫扎特效应”的不屑。“音乐疗法的重点是主动地创作音乐,而非被动地听音乐。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之归因为所谓的‘
莫扎特效应’。”
但在这个属于莫扎特的诞辰纪念时刻,任何有关他的奇迹似乎都是可能的。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的一名葡萄园主卡洛·卡格诺兹宣称,莫扎特的音乐对种植葡萄也有
神奇效果,在过去五年里,他都坚持给葡萄播放莫扎特音乐。卡格诺兹说,当他还是个小伙子的时候就兴起了这个念头。“我当时就想,要是能用手风琴给葡萄演奏
莫扎特就好了。”成了葡萄种植园主后,他实现了梦想:昼夜不停地在他的葡萄园播放莫扎特。“这产生了戏剧性效果,葡萄成熟得更快,而且还能驱走害虫和鸟
类。”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牛奶业协会也作了一项调查:听了莫扎特《小夜曲》的奶牛,产奶量增加了0.6%。
即使莫扎特真的如传闻中繁华一世、却最终潦倒地葬在维也纳一个公墓中的话,他也应该能在九泉下偷笑了:200多年了,他创造的神话从未中断———先是他的音乐,现在是关于他音乐的奇迹。
莫扎特年表
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莫扎特3岁起显露音乐才能,4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5岁作曲,6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8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了第一首歌剧。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在35岁时就离开了人世。
以平均每年20部作品的速度,莫扎特总共创作了626部音乐作品,涉及几乎所有的音乐体裁,最重要的成就当推歌剧。代表作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
璜》、《魔笛》;交响乐《降E调第39号交响曲》(帝王)、《G小调第40号交响曲》、《C大调第41号交响曲》(丘比特);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第4号》、《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5号》、《C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1号》、《A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3号》等。
1756.1.27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1761办音乐会,创作第一支作品,钢琴短曲。
1762父亲开始带莫扎特姐弟俩到欧洲旅行演出,为期十年。
1768歌剧《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安娜》在维也纳首演。
1769在萨尔茨堡大主教府工作。
1781遭萨尔茨堡大主教府解雇。到维也纳,写作、演出和授课使他生活奢华。
1782与20岁的康施坦莎·韦伯结婚。歌剧《后宫诱逃》在维也纳首演。
1786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首演。
1787歌剧《唐·璜》在布拉格首演。
1790歌剧《女人心》在维也纳首演。
1791歌剧《魔笛》在维也纳首演。1791125卒于维也纳贫民窟。《安魂曲》未完成。
原载美国《时代》周刊 彼得·康贝尔撰文 早报记者 王靓 编译
Identify the aspects of your application that vary and separate them from what stays the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