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
本人乃围棋菜鸟一个,然最近输棋过多,心情着实郁闷。虽明了输赢皆空,心中仍不免耿耿于怀。何苦呢?
千年之前,释迦牟尼先生曾于菩提属下痛苦冥思,何以人会有如此多的烦恼呢?当菩提子砸在他的脑袋的时候——就像苹果落在牛顿桌子上,他想到了,原来万事万物生生死死,皆是一场空,那么既然知道世事皆空,现在又何必烦恼呢?于是他顿悟,建立了一套抛却烦恼,寻求极乐的修行方法——佛教。释迦牟尼是聪明的,他知道人的烦恼都是因为自我的妄念和欲望,于是佛家修行的第一条就是断欲。让和尚吃最简单的食物,甚至让他们挨饿,只要不死就行;让和尚穿最简陋的衣服,蔽体即可;让和尚住在渺无人烟的高山之上,无人问津;让和尚不准杀生,爱护生命,就像自己一样自然的幻灭;让和尚放弃一切的争斗,甚至生存的竞争,拿着钵四出乞食;让和尚不能正眼看女人,免得控制不了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女人是最麻烦的动物;让和尚承受各种痛苦,以期望他们达到无我的境界,自己都没有了,欲望当然也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烦恼自然就没有了。即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多么极端,多么简单,多么执著的哲学!它冷静地告诉我们,人只是一种动物,和花草树木一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老病死,就像时钟的指针一样不断旋转,圈圈轮回,并无二致;而人的种种烦恼也如镜花水月,转念即逝。没有永恒,万物皆空!这有点物理学的意味,甚至显得有点残酷。他告诉我们,在宇宙中你我不过是一粒微尘,而我们的一点点自尊,一点点虚荣,全都成了一缕青烟,一个笑话。可笑!既然万事皆空何必自寻烦恼呢?让我们念经吧!让我们都变成佛!这时候所有的事情都不值一提,所有的东西都平凡普通,所有的情感都是自作多情,所有的女人也都变成了平凡普通的雌性动物。所有的阴谋诡计变成空,所有的爱恨情仇也是空,所有的功名利禄还是空,反正,是空就对了。这时候没有错与对,没有正与斜,没有爱和恨,没有曲和直,因为一切皆空!世界因此而变得如此透明,如此简单,如此绝对!正如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还是归乎道,而在释迦牟尼这,道就是空。无可以生有,有了还是无。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看破红尘吧!
老子是对的,佛祖自然也没错,但显然老子的概括更加简洁明确,而佛祖则的理论则显得有些繁杂拖沓。佛祖的思想显然有点悲观了,既然万事万物皆空,我们的生存与死亡也是空,行不行善,念不念经也是空,又何来的极乐世界,天堂和地狱呢?惩罚和奖励岂不也是空?换个角度,既然色即是空,何不让颜色更加缤纷绚烂一些呢?既然一切皆空,何不摒弃各种世俗的束缚,活的更加逍遥自在一些呢?何必阻止自己想吃肉喝酒呢?何必阻止自己想女人的欲念呢?何必阻止自己想权利无边,妻妾成群的野心呢?既然做也是空,不做也是空,何不放手去干,无所顾忌呢?要爱就爱,要恨就恨,何必压制自己的本性呢?顺其自然不是很好吗?老子曾言所谓道法自然,不正是如此吗?从这一点来看,禅宗要比单纯的经典佛教要高明的多了。当然禅宗也是佛教的一支,但是,其作风却比严谨的佛教要开放的多。禅宗哲学是佛教的发展,很明显他比经典佛教多了一些人文的关怀。它开宗明义地树立自己哲学的地位,不是宗教,而是思想,不是要人信仰膜拜而是使用这种思想作为自己的工具。禅宗使佛教的到了解放,从高山到了平地,从寺院到了民间。禅宗的高明之处在于不避世,以佛教的思想运用于生活,从此天使到了人间。有了佛的思想,使你在俗世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像莲花一样圣洁。禅宗不需要痛苦的修炼,“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讲究的是顿悟,直截了当,领悟即可。你可以像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来研究它,但是否真的领悟,全凭悟性。它不要求你不近女色,也不要求你只能吃菜,可以说它没有任何限制——只要你有一颗佛心!可以喜悲,却很快忘却;可以爱恨,却转瞬即逝;可以有对错,却心中自明;可以有情仇,却轻描淡写;可以有名利,却算自然而然待若浮云。简单的说叫做顺其自然,心里明白。不沉迷,不执着,行乎当行,止乎当止。何其自然,何其潇洒!何其美妙!
可惜,我们并不是佛(这真是悲哀)。要做到生活中的佛,更是比做一个山寺中的佛难的多了。一盘棋的胜负尚且念念不忘,懊悔不已,心有不甘,可以想象如果有人抢走了我的老婆,我说不定会恨他一辈子,甚至我会杀了他。罪过!罪过!
人生岂不就是一盘棋嘛?!
唉——南无阿弥陀佛!
posted on 2005-08-30 14:25
蛇行天下 阅读(197)
评论(0) 编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