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IT行业飞速发展,令世界刮目相看。令IT行业头疼的人才问题也随之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调查显示,在未来10年内中国每年需求的40万的软件空缺。有需求就有市场,据估计,全国开展IT培训业务的有将近3000家,各家规模不等,开展的培训项目主要分布在软件开发培训(如北大青鸟)、网络工程师培训(如思科认证)、美工设计培训等等。
软件培训的主要培训内容为Java程序培训和.net程序培训。
市场需求是培训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础。纵观林林总总的培训机构,属IT厂商认证培训的超过2/3,这些认证培训在IT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的确提高了IT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及动手能力。但是这种从厂商角度推行的IT认证培训,本身存在着推动其产品销售的动机,因此厂商之间的认证本身在知识体系和内容构架之间存在着彼此之间的竞争壁垒,然而技术的发展趋向融合,市场的变化导致用户的选择的多样性,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等现象的产生,产生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由各厂商推行的认证获得者在本身的知识结构中存在着一定的技能的缝隙,使学习者无法“融汇贯通”。
但随着国内IT市场的发展,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厂商设计了实践性较强的多种认证统一的中立性认证的培训服务,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并可以满足企业信息化处理的需求。如APTECH与北大青鸟合作推出的ACCP认证,并非由单纯的IT厂商开发的认证培训,而是基于通用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软件开发培训。
连锁经营成为主流
品牌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行业全面走向成熟的标志。随着北大青鸟和清华IT等强势品牌的出现,IT教育与IT培训机构由原来的“作坊式”经营升级为“品牌连锁”经营模式,而整个行业也开始告别群雄逐鹿的混战状态,逐渐步入规范有序的良性发展阶段。大型的培训单位在自身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开始走出地域限制,向外扩张,积极发展全国连锁加盟分部。这方面突出的是北大青鸟集团与清华IT。拿北大青鸟来说,从1994年开始,北大青鸟集团开始把特许经营的理念引入IT培训界,发展连锁分部,并且连续召开了两届品牌推广年会,迄今为止,已经发展了300余家分部。他们主要是在各地寻找一些有实力的IT机构,与其合作,使用北大青鸟统一的品牌与标准,使授权培训分部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流程都与总部保持统一。
以职业导向为目的
早期的IT培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侧重基本软件操作与应用的培训班,这类培训主要是针对那些对计算机知之甚少的用户,基本定位就是“扫盲”;另一类是强调计算机理论学习的培训班,在模式上主要沿袭高校“学历教育”将“证书”看的很重;第三类是以知名IT厂商为背景的所谓“技术认证”,如微软认证,IBM认证等,内容比较单一。这些培训的一个共同缺点就是没有明确的职业培训目标。
但随着IT技术的发展普及,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IT人才尤其是高校背景出身的IT人才出现严重过剩,这样对技能与经验的要求一下子提升到相应的高度。“企业需要的不是满腹经纶的学者,而是能甩开膀子做事的人,没有技能和经验的人才是很难跨入这个行业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实力雄厚的IT培训机构纷纷开始探索IT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北大青鸟和清华IT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前者通过与印度知名的培训机构APTECH合作,将印度“软件蓝领”的培养模式全面引入中国,使“职业导向”的教育理念在IT培训行业深入人心。而清华IT是结合中国IT产业发展的趋势、IT企业的用人需求,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技能+经验”的“T”型人才培养计划。
IT培训把好质量关
教育行业是一个立足长远的行业,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呢?北大青鸟APTECH总经理杨明告诉记者,秘密就是特许经营在职业教育市场的尝试和成功。以教材研发为例,一套定位合理、内容完善、设置科学的教材,要经过企业调研、专家论证、教程编写等多个环节,历时日久而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规模小的培训机构显然是无法胜任这类工作,加上市场份额有限,从投入与产出来看这样做也是极不经济的。而大的培训机构则不然,由于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他们能将产品推向更大市场,让产品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实现,这对培训机构收回成本、实现正常盈利来说提供了保障,在客观上也刺激了产品的创新。如北大青鸟承诺教材18个月更新一次跟随市场需求变动教材。小的培训机构就无法胜任这点。
采编: 武汉北大青鸟
原载: 北大青鸟鲁广校区 whhpaccp.com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出处及本声明
参考文献:调查数据均来自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