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314  评论-209  文章-0  trackbacks-0
 

Flashback query(闪回查询)原理

  Oracle根据undo信息,利用undo数据,类似一致性读取方法,可以把表置于一个删除前的时间点(SCN),从而将数据找回。

Flashback query(闪回查询)前提:

SQL> show parameter undo;

NAME                                TYPE       VALUE

------------------------------------ ----------- ------------------------------

undo_management                     string     AUTO

undo_retention                        integer    900

undo_tablespace                       string     UNDOTBS1

其中undo_management = auto,设置自动undo管理AUM),该参数默认设置为:auto

Undo_retention = n(),设置决定undo最多的保存时间,其值越大,就需要越多的undo表空间的支持。修改undo_retention的命令如下:

SQL> alter system set undo_retention = 3600;

System altered

闪回实现方式

1.      获取数据删除前的一个时间点或scn,如下:

SQL>select to_char(sysdate, 'yyyy-mm-dd hh24:mi:ss') time, to_char(dbms_flashback.get_system_change_number) scn from dual;

TIME               SCN

------------------- ----------------------------------------

2010-06-29 23:03:14 1060499

2.      查询该时间点(或scn)的数据,如下:

SQL> select * from t as of timestamp to_timestamp('2010-06-29 22:57:47', 'yyyy-mm-dd hh24:mi:ss');

SQL> select * from t as of scn 1060174;

3.      将查询到的数据,新增到表中。也可用更直接的方法,如:

SQL>create table tab_test as select * from t of timestamp to_timestamp('2010-06-29 22:57:47', 'yyyy-mm-dd hh24:mi:ss');
SQL>insert into tab_test select * from1060174;

示例:

Create table t(id number);

insertinto t values(1);
insert into t values(2);
insert into t values(3);
insert into t values(4);
insert into t values(5);

1.查看t表中的原始数据

SQL> select * from t;

       ID

---------

        1

        2

        3

        4

        5

2.获取数据删除前的一个时间点或scn

SQL> select to_char(sysdate, 'yyyy-mm-dd hh24:mi:ss') time, to_char(dbms_flashback.get_system_change_number) scn from dual;

TIME               SCN

------------------- ----------------------------------------

2010-06-29 23:23:33  1061279

3.删除t表中的数据,并提交事物

SQL> delete from t;

5 rows deleted

SQL> commit;

Commit complete

4.在查看t表,此时t表中数据以删除

SQL> select * from t;

       ID

----------

5.查看t表中scn1061279(或时间点为2010-06-29 23:23:33)时的数据

SQL> select * from t as of scn 1061279;

       ID

----------

        1

        2

        3

        4

        5

6.确认要恢复后,将t表中的数据还原到scn1061279(或时间点为2010-06-29 23:23:33)时的数据,并提交事物

SQL> insert into t select * from t as of scn 1061279;

5 rows inserted

SQL> commit;

Commit complete

7.确认t表数据的还原情况

SQL> select * from t;

       ID

----------

        1

        2

        3

        4

        5

注:推荐使用scn,由于oracle9i中,因为scn与时间点的同步需要5分钟,如果最近5分钟之内的数据需要Falshback query查询,可能会查询丢失,而scn则不存在这个问题。Oracle10g中这个问题已修正(scn与时间点的大致关系,可以通过logmnr分析归档日志获得)。

Falshback query查询的局限:

1. 不能Falshback5天以前的数据。

2. 闪回查询无法恢复到表结构改变之前,因为闪回查询使用的是当前的数据字典。

3. 受到undo_retention参数的影响,对于undo_retention之前的数据,Flashback不保证能Flashback成功。

4. drop,truncate等不记录回滚的操作,不能恢复。

5. 普通用户使用dbms_flashback包,必须通过管理员授权。命令如下:

SQL>grant execute on dbms_flashback to scott;

posted @ 2010-08-04 20:39 xzc 阅读(2777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上一回演示了运用闪回表查询恢复delete删除的数据以及其原理,今天了解下闪回表。

原理:

  闪回表(Flashback table)与闪回查询(Flashback query)的原理大致相同,也是利用undo信息来恢复表对象到以前的某一个时间点(一个快照),因此也要确保AUM有足够的Retention值。但闪回表不等于闪回查询,其区别如下:

闪回查询只是查询以前的一个快照而已,并不改变当前表的状态。

闪回表则是将恢复当前表及附属对象一起回到以前的时间点。

特性:

1.  在线操作

2.  恢复到指定的时间点(或者SCN)的任何数据

3.  自动恢复相关属性

4.  满足分布式的一致性

5.  数据的一致性,所有相关对象将自动一致。

语法:

 SQL> flashback table tab_test to timestamp to_timestamp('2010-06-30 22:43:07', 'yyyy-mm-dd hh24:mi:ss');

 SQL> flashback table tab_test to scn 1154953;

 SQL> flashback table tab_test to timestamp to_timestamp('2010-06-30 22:43:07', 'yyyy-mm-dd hh24:mi:ss') enable triggers;

运用闪回表前提

  1.普通用户中需要有Flashback any table的系统权限。命令如:

  SQL>grant flashback any table to scott;

  2.有该表的select、insert、delete、alter权限。

  3.必须保证该表有row movement(行移动)。

示例:

 1.创建tab_test表

SQL> create table tab_test as select * from all_objects;

Table created

2.查询tab_test表中数据量

SQL> select count(*) from tab_test;

 COUNT(*)

----------

    40699

3.为tab_test表创建索引和触发器(触发器为null,不做任何操作)

SQL> create index ind_test on tab_test(object_name);

Index created

SQL> create or replace trigger tr_test

 2 after update on tab_test

 3 for each row

 4 begin

 5     null;

 6 

 7 end tr_test;

 8 /

Trigger created

4.记录当时的时间点,试图恢复到该时间点

SQL> select to_char(sysdate, 'yyyy-mm-dd hh24:mi:ss') time, to_char(dbms_flashback.get_system_change_number) scn from dual;

TIME               SCN

------------------- ----------------------------------------

2010-06-30 23:02:37 1160764

5.删除tab_test表中数据

SQL> delete from tab_test;

40699 rows deleted

SQL> commit;

Commit complete

6.查询删除数据后的tab_test,确定其表中已没有数据

SQL> select count(*) from tab_test;

 COUNT(*)

----------

7.删除tab_test表中索引ind_test

SQL> drop index ind_test;

Index dropped

8.更改tr_test触发器

SQL> create or replace trigger tr_test

 2 after insert on tab_test

 3 for each row

 4 begin

 5     null;

 6 

 7 end tr_test;

 8 /

Trigger created

9.确保该表中的行迁移(row movement)功能

SQL> alter table tab_test enable row movement;

Table altered

10.恢复tab_test表到刚记录的时间点(或scn),由于表中存在触发器,因此使用了关键字enable triggers;

SQL> flashback table tab_test to timestamp to_timestamp('2010-06-30 23:02:37', 'yyyy-mm-dd hh24:mi:ss') enable triggers;

Done

11.查看恢复结果如下:

SQL> select count(*) from tab_test;

 COUNT(*)

----------

    40699

SQL> select index_name from user_indexes where table_name = 'TAB_TEST';

INDEX_NAME

------------------------------

SQL> select object_name, status from user_objects where object_name in('TR_TEST', 'IND_TEST');

OBJECT_NAME                                                                     STATUS

------------------ -------

TR_TEST            VALID

SQL> set pages 0

SQL> set lines 1000

Cannot SET LINES

SQL> set long 2000

SQL> select text from user_source t where t.name = 'TR_TEST' order by line;

trigger tr_test

after insert on tab_test

for each row

begin

   null;

end tr_test;

总结:

1. Flashback table在真正的高可用环境中,使用意义不大,受限比较多,要必须确保行迁移功能

2. Flashback table过程中,阻止写操作

3. 表中数据能恢复,而表中索引确不能正常恢复

4. 恢复的触发器本身还是修改后的,并不随表flashback到修改以前的时间点。说明关键字enable triggers只能保证触发器的状态正常,而不是内容回滚.

5. 由于原理利用其undo信息,来恢复其对象,因此也是不能恢复truncate数据

6. 恢复数据用flashback query实现比较好

posted @ 2010-08-04 20:39 xzc 阅读(3079)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在数据库的日常学习中,发现公司生产数据库的默认临时表空间temp使用情况达到了30G,使用率达到了100%;待调整为32G后,使用率还是为100%,导致磁盘空间使用紧张。根据临时表空间的主要是对临时数据进行排序和缓存临时数据等特性,待重启数据库后,temp会自动释放。于是想通过重启数据库的方式来缓解这种情况,但是重启数据库之后,发现临时表空间temp的使用率还是100%,一点没变。虽然运行中应用暂时没有报什么错误,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定的隐患,有待解决该问题。由于临时表空间主要使用在以下几种情况:
1、order by or group by (disc sort占主要部分);
2、索引的创建和重创建;
3、distinct操作;
4、union & intersect & minus sort-merge joins;

5、Analyze 操作;
6、有些异常也会引起TEMP的暴涨。

Oracle临时表空间暴涨的现象经过分析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 没有为临时表空间设置上限,而是允许无限增长。但是如果设置了一个上限,最后可能还是会面临因为空间不够而出错的问题,临时表空间设置太小会影响性能,临时表空间过大同样会影响性能,至于需要设置为多大需要仔细的测试。
2.查询的时候连表查询中使用的表过多造成的。我们知道在连表查询的时候,根据查询的字段和表的个数会生成一个迪斯卡尔积,这个迪斯卡尔积的大小就是一次查询需要的临时空间的大小,如果查询的字段过多和数据过大,那么就会消耗非常大的临时表空间。
3.对查询的某些字段没有建立索引。Oracle中,如果表没有索引,那么会将所有的数据都复制到临时表空间,而如果有索引的话,一般只是将索引的数据复制到临时表空间中。
针对以上的分析,对查询的语句和索引进行了优化,情况得到缓解,但是需要进一步测试。
总结:
1.SQL语句是会影响到磁盘的消耗的,不当的语句会造成磁盘暴涨。
2.对查询语句需要仔细的规划,不要想当然的去定义一个查询语句,特别是在可以提供用户自定义查询的软件中。
3.仔细规划表索引。如果临时表空间是temporary的,空间不会释放,只是在sort结束后被标记为free的,如果是permanent的,由SMON负责在sort结束后释放,都不用去手工释放的。查看有哪些用户和SQL导致TEMP增长的两个重要视图:v$sort_usage和v$sort_segment。

通过查询相关的资料,发现解决方案有如下几种:
一、重建临时表空间temp
Temporary tablespace是不能直接drop默认的临时表空间的,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达到。
查看目前的Temporary Tablespace
SQL> select name from v$tempfile;

NAME
———————————————————————
D:\ORACLE\ORADATA\ORCL\TEMP01.DBF

SQL> select username,temporary_tablespace from dba_users;
USERNAME TEMPORARY_TABLESPACE
------------------------------ ------------------------------
MGMT_VIEW TEMP
SYS TEMP
SYSTEM TEMP
DBSNMP TEMP
SYSMAN TEMP

1.创建中转临时表空间
create temporary tablespace TEMP1 TEMPFILE 'D:\ORACLE\ORADATA\ORCL\temp02.DBF' SIZE 512M REUSE AUTOEXTEND ON NEXT 1M

MAXSIZE UNLIMITED;
2.改变缺省临时表空间 为刚刚创建的新临时表空间temp1
alter database default temporary tablespace temp1;
3.删除原来临时表空间
drop tablespace temp including contents and datafiles;
4.重新创建临时表空间
create temporary tablespace TEMP TEMPFILE 'D:\ORACLE\ORADATA\ORCL\temp01.DBF' SIZE 512M REUSE AUTOEXTEND ON NEXT 1M MAXSIZE

UNLIMITED;
5.重置缺省临时表空间为新建的temp表空间
alter database default temporary tablespace temp;
6.删除中转用临时表空间
drop tablespace temp1 including contents and datafiles;

以上的方法只是暂时释放了临时表空间的磁盘占用空间,是治标但不是治本的方法,真正的治本的方法是找出数据库中消耗资源比较大的sql语句,然后对其进行优化处理。下面是查询在sort排序区使用的执行耗时的SQL:

Select se.username,se.sid,su.extents,su.blocks*to_number(rtrim(p.value))as Space,tablespace,segtype,sql_text
from v$sort_usage su,v$parameter p,v$session se,v$sql s
where p.name='db_block_size' and su.session_addr=se.saddr and s.hash_value=su.sqlhash and s.address=su.sqladdr order by se.username,se.sid;
或是:
Select su.username,su.Extents,tablespace,segtype,sql_text
From v$sort_usage su,v$sql s
Where su.SQL_ID = s.SQL_ID;
注:如果原临时表空间无用户使用(select tablespace_name,current_users,total_blocks,used_blocks,free_blocks,free_blocks/total_blocks from v$sort_segment;),如果是文件系统可以看看文件的时间戳。
我们可以删除该表空间:如果原临时表空间还有用户在使用,你是删除不了这个表空间的!在一次生产环境的临时表空间切换中,原临时表空间始终有用户在上面,即使我关闭了前台程序,也还是有用户,新的临时表空间已经没有用户在使用了。我估计用户进程已经死在原临时表空间了,后来只有重新启动数据库才能把原来旧的临时表空间给删除。

二、修改参数(这个方案紧适用于8i及8i以下的版本)
修改一下TEMP表空间的storage参数,让Smon进程观注一下临时段,从而达到清理和TEMP表空间的目的。
SQL>alter tablespace temp increase 1;
SQL>alter tablespace temp increase 0;

三、Kill session
1、 使用如下语句a查看一下认谁在用临时段
SELECT se.username, se.SID, se.serial#, se.sql_address, se.machine, se.program, su.TABLESPACE,su.segtype, su.CONTENTS FROM

v$session se, v$sort_usage su WHERE se.saddr = su.session_addr
2、kill正在使用临时段的进程
SQL>Alter system kill session 'sid,serial#';
3、把TEMP表空间回缩一下
SQL>Alter tablespace TEMP coalesce;

注:这处方法只能针对字典管理表空间(Dictionary Managed Tablespace)。于本地管理表空间(LMT:Local Managed Tablespace),不需要整理的。9i以后只能创建本地管理的表空间。
CREATE TABLESPACE TEST DATAFILE 'D:\TEST01.dbf' SIZE 5M EXTENT MANAGEMENT DICTIONARY
CREATE TABLESPACE TEST DATAFILE 'D:\TEST01.dbf' SIZE 5M EXTENT MANAGEMENT LOCAL;

四、使用诊断事件,也是相对有效的一种方法

1、查询事件代码
SQL>select ts#, name from sys.ts$ ;
TS# NAME
---------- ------------------------------
0 SYSTEM
1 UNDOTBS1
2 SYSAUX
3 TEMP
4 USERS
5 UNDOTBS2
 2、 执行清理操作
 SQL>alter session set events 'immediate trace name DROP_SEGMENTS level 4';
说明:temp表空间的TS# 为 3, So TS#+ 1= 4。

oracle临时表空间过大的原因
2009-05-12 11:22
Oracle临时表空间主要是用来做查询和存放一些缓存的数据的,磁盘消耗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需要对查询的结果进行排序,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在磁盘空间的(内存)的分配上,Oracle使用的是贪心算法,如果上次磁盘空间消耗达到1GB,那么临时表空间就是1GB,如果还有增长,那么依此类推,临时表空间始终保持在一个最大的上限。Oracle临时表空间暴涨的现象经过分析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 没有为临时表空间设置上限,而是允许无限增长。但是如果设置了一个上限,最后可能还是会面临因为空间不够而出错的问题,临时表空间设置太小会影响性能,临时表空间过大同样会影响性能,至于需要设置为多大需要仔细的测试。
        2.查询的时候连表查询中使用的表过多造成的。我们知道在连表查询的时候,根据查询的字段和表的个数会生成一个迪斯卡尔积,这个迪斯卡尔积的大小就是一次查询需要的临时空间的大小,如果查询的字段过多和数据过大,那么就会消耗非常大的临时表空间。
       3.对查询的某些字段没有建立索引。Oracle中,如果表没有索引,那么会将所有的数据都复制到临时表空间,而如果有索引的话,一般只是将索引的数据复制到临时表空间中。
       针对以上的分析,对查询的语句和索引进行了优化,情况得到缓解,但是需要进一步测试。

       总结:
       1.SQL语句是会影响到磁盘的消耗的,不当的语句会造成磁盘暴涨。
       2.对查询语句需要仔细的规划,不要想当然的去定义一个查询语句,特别是在可以提供用户自定义查询的软件中。
       3.仔细规划表索引。

如果临时表空间是temporary的,空间不会释放,只是在sort结束后被标记为free的,如果是permanent的,由SMON负责在sort结束后释放,都不用去手工释放的。查看有哪些用户和SQL导致TEMP增长的两个重要视图:
v$sort_usage和v$sort_segment
对于非LMT管理方式的TEMP表空间,最简单的方法是Metalink给出的一个方法:
修改一下TEMP表空间的storage参数,让Smon进程观注一下临时段,从而达到清理和TEMP表空间的目的。
SQL>alter tablespace temp default storage(pctincrease 1);
SQL>alter tablespace temp default storage(pctincrease 0);

而对于LMT管理方式的TEMP表空间,需要重新建立一个新的临时表空间,将所有用户的默认临时表空间指定到新的表空间上,然后offline旧的临时表空间,并drop掉。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查询用户的缺省临时表空间:

[oracle@jumper oracle]$ sqlplus "/ as sysdba"

SQL*Plus: Release 9.2.0.4.0 - Production on Wed Apr 12 11:11:43 2006

Copyright (c) 1982, 2002, Orac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Connected to:
Oracle9i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9.2.0.4.0 - Production
With the Partitioning option
JServer Release 9.2.0.4.0 - Production

SQL> select username,temporary_tablespace from dba_users;

USERNAME                       TEMPORARY_TABLESPACE
------------------------------ ------------------------------
SYS                                 TEMP2
SYSTEM                         TEMP2
OUTLN                           TEMP2
EYGLE                            TEMP2
CSMIG                            TEMP2
TEST                               TEMP2
REPADMIN                     TEMP2
......

13 rows selected.

SQL> select name from v$tempfile;

NAME
---------------------------------------------------------------------
/opt/oracle/oradata/conner/temp02.dbf
/opt/oracle/oradata/conner/temp03.dbf
 

重建新的临时表空间并进行切换:

SQL> create temporary tablespace temp tempfile '/opt/oracle/oradata/conner/temp1.dbf' size 10M;

Tablespace created.

SQL> alter tablespace temp add tempfile '/opt/oracle/oradata/conner/temp2.dbf' size 20M;

Tablespace altered.

SQL> alter database default temporary tablespace temp;

Database altered.

SQL> select username,temporary_tablespace from dba_users;

USERNAME                       TEMPORARY_TABLESPACE
------------------------------ ------------------------------
SYS                                 TEMP
SYSTEM                         TEMP
OUTLN                           TEMP
EYGLE                            TEMP
CSMIG                           TEMP
TEST                               TEMP
REPADMIN                     TEMP
.......

13 rows selected.
 

如果原临时表空间无用户使用(select tablespace_name,current_users,total_blocks,used_blocks,free_blocks,free_blocks/total_blocks from v$sort_segment;),如果是文件系统可以看看文件的时间戳。

我们可以删除该表空间:(如果原临时表空间还有用户在用,你是删除不了这个表空间的!在一次生产环境的临时表空间切换中,原临时表空间始终有用户在上面,即使我关闭了前台程序,也还是有用户,新的临时表空间已经没有用户在使用了。我估计用户进程已经死在原临时表空间了。后来只有重新启动数据库才能把原来旧的临时表空间给删除。)

SQL> drop tablespace temp2;

Tablespace dropped.

SQL>
SQL> select name from v$tempfile;

NAME
---------------------------------------------------------------
/opt/oracle/oradata/conner/temp1.dbf
/opt/oracle/oradata/conner/temp2.dbf

SQL> select file_name,tablespace_name,bytes/1024/1024 MB,autoextensible
2 from dba_temp_files
3 /

FILE_NAME                              TABLESPACE_NAME              MB AUTOEXTENSIBLE
-------------------------------------- -------------------- ---------- --------------
/opt/oracle/oradata/conner/temp2.dbf   TEMP                         20 NO
/opt/oracle/oradata/conner/temp1.dbf   TEMP                         10 NO
 

drop tablespace temp including contents and datafiles; --将表空间的内容和数据文件一起删除。

下面是查询在sort排序区使用的执行耗时的SQL:
Select se.username,se.sid,su.extents,su.blocks*to_number(rtrim(p.value))as    Space,tablespace,segtype,sql_text
  from v$sort_usage su,v$parameter p,v$session se,v$sql s
  where p.name='db_block_size' and su.session_addr=se.saddr and s.hash_value=su.sqlhash and s.address=su.sqladdr
  order by se.username,se.sid

或是:

Select su.username,su.Extents,tablespace,segtype,sql_text
From v$sort_usage su,v$sql s
Where su.SQL_ID = s.SQL_ID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xiaozhang0731/archive/2010/05/05/5557856.aspx

posted @ 2010-08-04 17:13 xzc 阅读(2883) | 评论 (2)编辑 收藏
此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整理关于分区表的概念及操作:
        1.表空间及分区表的概念
        2.表分区的具体作用
        3.表分区的优缺点
        4.表分区的几种类型及操作方法
        5.对表分区的维护性操作.
(1.) 表空间及分区表的概念
表空间:
  是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的集合,所有的数据对象都存放在指定的表空间中,但主要存放的是表, 所以称作表空间。
 
分区表:
当表中的数据量不断增大,查询数据的速度就会变慢,应用程序的性能就会下降,这时就应该考虑对表进行分区。表进行分区后,逻辑上表仍然是一张完整的表,只是将表中的数据在物理上存放到多个表空间(物理文件上),这样查询数据时,不至于每次都扫描整张表。
 
( 2).表分区的具体作用
Oracle的表分区功能通过改善可管理性、性能和可用性,从而为各式应用程序带来了极大的好处。通常,分区可以使某些查询以及维护操作的性能大大提高。此外,分区还可以极大简化常见的管理任务,分区是构建千兆字节数据系统或超高可用性系统的关键工具。
 
分区功能能够将表、索引或索引组织表进一步细分为段,这些数据库对象的段叫做分区。每个分区有自己的名称,还可以选择自己的存储特性。从数据库管理员的角度来看,一个分区后的对象具有多个段,这些段既可进行集体管理,也可单独管理,这就使数据库管理员在管理分区后的对象时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但是,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看,分区后的表与非分区表完全相同,使用 SQL DML 命令访问分区后的表时,无需任何修改。
 
什么时候使用分区表:
1、表的大小超过2GB。
2、表中包含历史数据,新的数据被增加都新的分区中。
 
 (3).表分区的优缺点
表分区有以下优点:
1、改善查询性能:对分区对象的查询可以仅搜索自己关心的分区,提高检索速度。
2、增强可用性:如果表的某个分区出现故障,表在其他分区的数据仍然可用;
3、维护方便:如果表的某个分区出现故障,需要修复数据,只修复该分区即可;
4、均衡I/O:可以把不同的分区映射到磁盘以平衡I/O,改善整个系统性能。
 
缺点:
分区表相关:已经存在的表没有方法可以直接转化为分区表。不过 Oracle 提供了在线重定义表的功能。
 
(4).表分区的几种类型及操作方法
 一.范围分区:
范围分区将数据基于范围映射到每一个分区,这个范围是你在创建分区时指定的分区键决定的。这种分区方式是最为常用的,并且分区键经常采用日期。举个例子:你可能会将销售数据按照月份进行分区。
当使用范围分区时,请考虑以下几个规则:
1、每一个分区都必须有一个VALUES LESS THEN子句,它指定了一个不包括在该分区中的上限值。分区键的任何值等于或者大于这个上限值的记录都会被加入到下一个高一些的分区中。
2、所有分区,除了第一个,都会有一个隐式的下限值,这个值就是此分区的前一个分区的上限值。
3、在最高的分区中,MAXVALUE被定义。MAXVALUE代表了一个不确定的值。这个值高于其它分区中的任何分区键的值,也可以理解为高于任何分区中指定的VALUE LESS THEN的值,同时包括空值。
例一:
假设有一个CUSTOMER表,表中有数据200000行,我们将此表通过CUSTOMER_ID进行分区,每个分区存储100000行,我们将每个分区保存到单独的表空间中,这样数据文件就可以跨越多个物理磁盘。下面是创建表和分区的代码,如下:
CREATE TABLE CUSTOMER
(
    CUSTOMER_ID NUMBER NOT NULL PRIMARY KEY,
    FIRST_NAME  VARCHAR2(30) NOT NULL,
    LAST_NAME   VARCHAR2(30) NOT NULL,
    PHONE        VARCHAR2(15) NOT NULL,
    EMAIL        VARCHAR2(80),
    STATUS       CHAR(1)
)
PARTITION BY RANGE (CUSTOMER_ID)
(
    PARTITION CUS_PART1 VALUES LESS THAN (100000) TABLESPACE CUS_TS01,
    PARTITION CUS_PART2 VALUES LESS THAN (200000) TABLESPACE CUS_TS02
)
例二:按时间划分
CREATE TABLE ORDER_ACTIVITIES
(
    ORDER_ID      NUMBER(7) NOT NULL,
    ORDER_DATE    DATE,
    TOTAL_AMOUNT NUMBER,
    CUSTOTMER_ID NUMBER(7),
    PAID           CHAR(1)
)
PARTITION BY RANGE (ORDER_DATE)
(
  PARTITION ORD_ACT_PART01 VALUES LESS THAN (TO_DATE('01- MAY -2003','DD-MON-YYYY')) TABLESPACEORD_TS01,
  PARTITION ORD_ACT_PART02 VALUES LESS THAN (TO_DATE('01-JUN-2003','DD-MON-YYYY')) TABLESPACE ORD_TS02,
  PARTITION ORD_ACT_PART02 VALUES LESS THAN (TO_DATE('01-JUL-2003','DD-MON-YYYY')) TABLESPACE ORD_TS03
)
例三:MAXVALUE
CREATE TABLE RangeTable
(
  idd   INT PRIMARY KEY ,
  iNAME VARCHAR(10),
  grade INT 
)
PARTITION  BY  RANGE (grade)
(
      PARTITION  part1 VALUES  LESS  THEN (1000) TABLESPACE  Part1_tb,
      PARTITION  part2 VALUES  LESS  THEN (MAXVALUE) TABLESPACE  Part2_tb
);
 
二.列表分区:
该分区的特点是某列的值只有几个,基于这样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列表分区。
例一
CREATE TABLE PROBLEM_TICKETS
(
    PROBLEM_ID   NUMBER(7) NOT NULL PRIMARY KEY,
    DESCRIPTION  VARCHAR2(2000),
    CUSTOMER_ID  NUMBER(7) NOT NULL,
    DATE_ENTERED DATE NOT NULL,
    STATUS       VARCHAR2(20)
)
PARTITION BY LIST (STATUS)
(
      PARTITION PROB_ACTIVE   VALUES ('ACTIVE') TABLESPACE PROB_TS01,
      PARTITION PROB_INACTIVE VALUES ('INACTIVE') TABLESPACE PROB_TS02
例二
CREATE  TABLE  ListTable
(
    id    INT  PRIMARY  KEY ,
    name  VARCHAR (20),
    area  VARCHAR (10)
)
PARTITION  BY  LIST (area)
(
    PARTITION  part1 VALUES ('guangdong','beijing') TABLESPACE  Part1_tb,
    PARTITION  part2 VALUES ('shanghai','nanjing')  TABLESPACE  Part2_tb
);
)
 
三.散列分区:
这类分区是在列值上使用散列算法,以确定将行放入哪个分区中。当列的值没有合适的条件时,建议使用散列分区。
散列分区为通过指定分区编号来均匀分布数据的一种分区类型,因为通过在I/O设备上进行散列分区,使得这些分区大小一致。
例一:
CREATE TABLE HASH_TABLE
(
  COL NUMBER(8),
  INF VARCHAR2(100)
)
PARTITION BY HASH (COL)
(
  PARTITION PART01 TABLESPACE HASH_TS01,
  PARTITION PART02 TABLESPACE HASH_TS02,
  PARTITION PART03 TABLESPACE HASH_TS03
)
简写:
CREATE TABLE emp
(
    empno NUMBER (4),
    ename VARCHAR2 (30),
    sal   NUMBER
)
PARTITION BY  HASH (empno) PARTITIONS 8
STORE IN (emp1,emp2,emp3,emp4,emp5,emp6,emp7,emp8);
 
hash分区最主要的机制是根据hash算法来计算具体某条纪录应该插入到哪个分区中,hash算法中最重要的是hash函数,Oracle中如果你要使用hash分区,只需指定分区的数量即可。建议分区的数量采用2的n次方,这样可以使得各个分区间数据分布更加均匀。
 
四.组合范围散列分区
这种分区是基于范围分区和列表分区,表首先按某列进行范围分区,然后再按某列进行列表分区,分区之中的分区被称为子分区。
CREATE TABLE SALES
(
PRODUCT_ID VARCHAR2(5),
SALES_DATE DATE,
SALES_COST NUMBER(10),
STATUS VARCHAR2(20)
)
PARTITION BY RANGE(SALES_DATE) SUBPARTITION BY LIST (STATUS)
(
   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TO_DATE('2003-01-01','YYYY-MM-DD'))TABLESPACE rptfact2009
          (
              SUBPARTITION P1SUB1 VALUES ('ACTIVE') TABLESPACE rptfact2009,
              SUBPARTITION P1SUB2 VALUES ('INACTIVE') TABLESPACE rptfact2009
          ),
   PARTITION P2 VALUES LESS THAN (TO_DATE('2003-03-01','YYYY-MM-DD')) TABLESPACE rptfact2009
          (
              SUBPARTITION P2SUB1 VALUES ('ACTIVE') TABLESPACE rptfact2009,
              SUBPARTITION P2SUB2 VALUES ('INACTIVE') TABLESPACE rptfact2009
          )
)
 
五.复合范围散列分区:
这种分区是基于范围分区和散列分区,表首先按某列进行范围分区,然后再按某列进行散列分区。
create table dinya_test
 (
 transaction_id number primary key,
 item_id number(8) not null,
 item_description varchar2(300),
 transaction_date date
 )
 partition by range(transaction_date)subpartition by hash(transaction_id)  subpartitions 3 store in (dinya_space01,dinya_space02,dinya_space03)
 (
     partition part_01 values less than(to_date(‘2006-01-01’,’yyyy-mm-dd’)),
     partition part_02 values less than(to_date(‘2010-01-01’,’yyyy-mm-dd’)),
     partition part_03 values less than(maxvalue)
 );
 
(5).有关表分区的一些维护性操作:
一、添加分区
以下代码给SALES表添加了一个P3分区
ALTER TABLE SALES ADD PARTITION P3 VALUES LESS THAN(TO_DATE('2003-06-01','YYYY-MM-DD'));
注意:以上添加的分区界限应该高于最后一个分区界限。
以下代码给SALES表的P3分区添加了一个P3SUB1子分区
ALTER TABLE SALES MODIFY PARTITION P3 ADD SUBPARTITION P3SUB1 VALUES('COMPLETE');
二、删除分区
以下代码删除了P3表分区:
ALTER TABLE SALES DROP PARTITION P3;
在以下代码删除了P4SUB1子分区:
ALTER TABLE SALES DROP SUBPARTITION P4SUB1;
注意:如果删除的分区是表中唯一的分区,那么此分区将不能被删除,要想删除此分区,必须删除表。
三、截断分区
截断某个分区是指删除某个分区中的数据,并不会删除分区,也不会删除其它分区中的数据。当表中即使只有一个分区时,也可以截断该分区。通过以下代码截断分区:
ALTER TABLE SALES TRUNCATE PARTITION P2;
通过以下代码截断子分区:
ALTER TABLE SALES TRUNCATE SUBPARTITION P2SUB2;
四、合并分区
合并分区是将相邻的分区合并成一个分区,结果分区将采用较高分区的界限,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分区合并到界限较低的分区。以下代码实现了P1 P2分区的合并:
ALTER TABLE SALES MERGE PARTITIONS P1,P2 INTO PARTITION P2;
五、拆分分区
拆分分区将一个分区拆分两个新分区,拆分后原来分区不再存在。注意不能对HASH类型的分区进行拆分。
ALTER TABLE SALES SBLIT PARTITION P2 AT(TO_DATE('2003-02-01','YYYY-MM-DD')) INTO (PARTITION P21,PARTITION P22);
六、接合分区(coalesca)
结合分区是将散列分区中的数据接合到其它分区中,当散列分区中的数据比较大时,可以增加散列分区,然后进行接合,值得注意的是,接合分区只能用于散列分区中。通过以下代码进行接合分区:
ALTER TABLE SALES COALESCA PARTITION;
七、重命名表分区
以下代码将P21更改为P2
ALTER TABLE SALES RENAME PARTITION P21 TO P2;
八、相关查询
跨分区查询
select sum( *) from
(select count(*) cn from t_table_SS PARTITION (P200709_1)
union all
select count(*) cn from t_table_SS PARTITION (P200709_2)
);
查询表上有多少分区
SELECT * FROM useR_TAB_PARTITIONS WHERE TABLE_NAME='tableName'
查询索引信息
select object_name,object_type,tablespace_name,sum(value)
from v$segment_statistics
where statistic_name IN ('physical reads','physical write','logical reads')and object_type='INDEX'
group by object_name,object_type,tablespace_name
order by 4 desc
 
--显示数据库所有分区表的信息:
select * from DBA_PART_TABLES
 
--显示当前用户可访问的所有分区表信息:
select * from ALL_PART_TABLES
 
--显示当前用户所有分区表的信息:
select * from USER_PART_TABLES
 
--显示表分区信息 显示数据库所有分区表的详细分区信息:
select * from DBA_TAB_PARTITIONS
 
--显示当前用户可访问的所有分区表的详细分区信息:
select * from ALL_TAB_PARTITIONS
 
--显示当前用户所有分区表的详细分区信息:
select * from USER_TAB_PARTITIONS
 
--显示子分区信息 显示数据库所有组合分区表的子分区信息:
select * from DBA_TAB_SUBPARTITIONS
 
--显示当前用户可访问的所有组合分区表的子分区信息:
select * from ALL_TAB_SUBPARTITIONS
 
--显示当前用户所有组合分区表的子分区信息:
select * from USER_TAB_SUBPARTITIONS
 
--显示分区列 显示数据库所有分区表的分区列信息:
select * from DBA_PART_KEY_COLUMNS
 
--显示当前用户可访问的所有分区表的分区列信息:
select * from ALL_PART_KEY_COLUMNS
 
--显示当前用户所有分区表的分区列信息:
select * from USER_PART_KEY_COLUMNS
 
--显示子分区列 显示数据库所有分区表的子分区列信息:
select * from DBA_SUBPART_KEY_COLUMNS
 
--显示当前用户可访问的所有分区表的子分区列信息:
select * from ALL_SUBPART_KEY_COLUMNS
 
--显示当前用户所有分区表的子分区列信息:
select * from USER_SUBPART_KEY_COLUMNS
 
--怎样查询出oracle数据库中所有的的分区表
select * from user_tables a where a.partitioned='YES'
 
--删除一个表的数据是
truncate table table_name;
 
--删除分区表一个分区的数据是
alter table table_name truncate partition p5;
posted @ 2010-07-31 17:53 xzc 阅读(196)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摘要: Oracle 分析函数使用介绍    分析函数是oracle816引入的一个全新的概念,为我们分析数据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处理方式.在分析函数出现以前,我们必须使用自联查询,子查询或者内联视图,甚至复杂的存储过程实现的语句,现在只要一条简单的sql语句就可以实现了,而且在执行效率方面也有相当大的提高.下面我将针对分析函数做一些具体的说明. 今天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以下几...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07-29 11:15 xzc 阅读(16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表压缩是如何工作的

Orcle9i2版中,表压缩特性通过删除在数据库表中发现的重复数据值来节省空间。压缩是在数据库的数据块级别上进行的。当确定一个表要被压缩后,数据库便在每一个数据库数据块中保留空间,以便储存在该数据块中的多个位置上出现的数据的单一拷贝。这一被保留的空间被称作符号表(symbol table)。被标识为要进行压缩的数据只存储在该符号表中,而不是在数据库行本身内。当在一个数据库行中出现被标识为要压缩的数据时,该行在该符号表中存储一个指向相关数据的指针,而不是数据本身。节约空间是通过删除表中数据值的冗余拷贝而实现的。

对于用户或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来说,表压缩的效果是透明的。无论表是否被压缩,开发人员访问表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所以当你决定压缩一个表时,不需要修改SQL查询。表压缩的设置通常由数据库管理人员或设计人员进行配置,几乎不需要开发人员或用户参与。

1.表级别:

1.1 创建一个压缩表:

创建表时使用COMPRESS关键字,COMPRESS关键字指示Oracle数据库尽可能以压缩的格式存储该表中的行。

SQL> create table tmp_test

(id number,phone varchar2(20),create_time date)

compress;

1.2 修改现有表为压缩表:

SQL> alter table tmp_test compress;

取消表的压缩:

SQL> alter table tmp_test nocompress;

1.3 确定表是否被压缩:

确定一个表是否使用了压缩,查询user_tables,compression字段表明表是否被压缩.

SQL> select table_name,compression from user_tables where table_name not like 'BIN%';

TABLE_NAME COMPRESS

------------------------------ --------

CLASSES ENABLED

ROOMS ENABLED

STUDENTS DISABLED

MAJOR_STATS DISABLED

2.表空间级别:

2.1 创建表压缩空间:

可以在表空间级别上定义COMPRESS属性,既可以在生成时利用CREATE TABLESPACE来定义,也可以稍后时间利用ALTER TABLESPACE来定义。

与其他存储参数类似,COMPRESS属性也具有一些继承特性。当在一个表空间中创建一个表时,它从该表空间继承COMPRESS属性。

可以在一个表空间直接压缩或解压缩一个表,而不用考虑表空间级别上的COMPRESS属性。

2.2 使现有表空间转换为压缩表空间 SQL> alter tablespace sms default compress;
SQL> alter tablespace sms default nocompress;

2.3 确定是否已经利用COMPRESS对一个表空间进行了定义,可查询USER_TABLESPACES数据字典视图并查看DEF_TAB_COMPRESSION

SQL> select tablespace_name,def_tab_compression from user_tablespaces;

TABLESPACE DEF_TAB_

---------- --------

USERS DISABLED

TEST DISABLED

UNDOTBS01 DISABLED

STATPACK DISABLED

3.向一个压缩的表中加载数据

:当像上面那样指定compress,其它表中(表空间)的数据并没有压缩,它只是修改了数据字典的设置;只有在向一个表中加裁/插入数据时,才会压缩数据.

只有在使用下面4种方法时,表中的数据才会被压缩存放:

  • 直接路径的 sql*load
  • 带有/*+ append*/ insert语句
  • create table .. as select..
  • 并行insert

4.压缩一个已经存在但并未压缩的表

使用alter table .. move compress使一个已存在但未压缩的表转换为压缩表.

SQL> alter table tmp_test move compress;

同样,也可以使用alter table.. move nocompress来解压一个已经压缩的表:

SQL> alter table tmp_test move nocompress;

5.压缩一个物化视图

使用用于压缩表的类似方式来压缩物化视图。

基于多个表的联接生成的物化视图通常很适于压缩,因为它们通常拥有大量的重复数据项。

SQL> create materialized view mv_tmp_test

compress

as

select a.phone,b.create_time from tmp_test a,recv_stat b

where a.id=b.id;

可以使用ALTER MATERIALIZED VIEW命令来改变一个物化视图的压缩属性。

当你使用此命令时,请注意通常是在下一次刷新该物化视图时才会进行实际的压缩。

SQL> alter materialized view mv_temp_test compress;

6.压缩一个已分区的表

在对已分区的表应用压缩时,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你可以在表级别上应用压缩,也可以在分区级别上应用压缩。

你可以利用ALTER TABLE ...MOVE PARTITION命令对此分区进行压缩

SQL> alter table tmp_test move partition create_200606 compress;

要找出一个表中的哪些分区被压缩了,可以查询数据字典视图USER_TAB_PARTITIONS

SQL>SELECT TABLE_NAME, PARTITION_NAME,COMPRESSION FROM USER_TAB_PARTITIONS;

7.压缩表的性能开销

一个压缩的表可以存储在更少的数据块中,从而节省了储存空间,而使用更少的数据块也意味着性能的提高。 在一个I/O受到一定限制的环境中对一个压缩的表进行查询通常可以更快速地完成,因为他们需要阅读的数据库数据块要少得多。

使用sql*load加载100万数据:

表名

 

行数

 

路径

 

是否是压缩的

 

消耗的时间

 

test_nocom

 

1000000

 

直接

 

非压缩的

 

00:00:21.12

 

test_comp

 

1000000

 

直接

 

压缩的

 

00:00:47.77

 

由此可以看出,向压缩表中加入数据的时间是正常表的一倍.加载压缩的表所需要的额外时间来自于在数据加载过程中所执行的压缩操作。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很少改变的表上使用压缩技术还是可以的.表中数据经常变动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表压缩,它影响插入操作.

posted @ 2010-07-16 14:58 xzc 阅读(5509) | 评论 (2)编辑 收藏
一、Linux压缩工具概述

在Linux系统中,提供了许多压缩工具,虽然方便,但也难免造成一些混乱。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整理,将它们理一理顺,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看一下下面这张“压缩包扩展名与压缩工具对应表”,大家通过这张表,就知道网上下载的压缩包,该用什么软件来解了。
工具名 压缩包扩展名
gzip/gunzip “.gz”
compress/uncompress “.Z”
zip/unzip “.zip”
bzip2/bunzip2 “.bz2”
lha “.lzh”

接下来,我们通过实例,来测量一下它们的压缩效率与性能:

测试一:
测试数据:源文件是一个数据库文件,其大小为5,244,928;
测试结果:
gzip:19,136,2秒
compress:17,769,1秒
zip:19,261,2秒
bzip2:1902,2秒
测试二:
测试数据:源文件是一个/etc目录的tar包,其大小为2,631,680;
测试结果:
gzip:551,736,2秒
compress:877,391,3秒
zip:551,856,3秒
bzip2:478,512,11秒
测试三:
测试数据:源文件是一个avi视频文件,其大小为23,157,760;
测试结果:
gzip:17,151,395,43秒
compress:压缩失败,43秒
zip:17,151,509,42秒
bzip2:16,587,991,2分40秒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认为如果你需要高压缩率,就选择bzip2;否则最佳选择就是gzip,它的性价比较好,而且是纯正的自由软件:gzip就是GNU zip!
在LINUX/UNIX系统下,用这些压缩软件是不能直接对一个目录进行打包,当您需要这样做时,通常先使用tar进行归档,将整个目录打包成为一个tar包,然后用压缩软件来压缩。下面我们以备份/etc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为例,说明一下:
tar –cvf etc /etc (将在当前目录生成一个etc.tar)
gzip etc.tar (将会把etc.tar压缩成为etc.tar.gz)

关于tar的更多信息,我们将专文说明。
好了,说了这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逐一看一下这些压缩工具的用法。


二、Linux压缩工具概述

1.gzip和gunzip
压缩包扩展名:“.gz”
特点:
1)它是纯正的自由软件,性能不错!
2)若没有加上任何参数,生成压缩文件后,会删除原始文件;

命令使用:
1) 压缩一个文件:
gzip file 这样将生成file.gz,删除原文件file;

2) 压缩一个文件,并保留源文件:
gzip –c a > a.gz
3) 提高压缩率:gzip –9 file
注:压缩等级可以从1-9,数字越大压缩效果越好,但要花的时间也越长,默认值为6。
4) 解压缩:
gzip –d file.gz 或
gunzip file.gz

5) 显示详细信息:
gzip –v file
6) 显示版本信息:
gzip –V

2.bzip2和bunzip2
压缩包扩展名:“.bz2”
特点:
1)它采用了新的压缩演算法,压缩效果比传统的LZ77/LZ78压缩演算法来得好;
2)若没有加上任何参数,生成压缩文件后,会删除原始文件;
命令使用:
1) 压缩一个文件:
bzip2 file 这样将生成file.bz2,删除原文件file;
2) 压缩一个文件,并保留源文件:
bzip2 –k file
3) 提高压缩率:bzip –9 file
注:压缩等级可以从1-9,数字越大压缩效果越好,但要花的时间也越长。
4) 解压缩:
bzip2 –d file.bz2 或
bunzip2 file.bz2
5) 显示详细信息:
bzip2 –v file
6) 显示版本信息:
bzip2 –V
相关工具:
如果用bzip2压缩的文件出错的话,你可以尝试使用bzip2recover来恢复:
bzip2recover file-bad.bz2

3.compress和uncompress
压缩包扩展名:“.Z”
特点:
1)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压缩程序,在许多UNIX系统中都可以找到;
2)默认情况下,生成压缩文件后,会删除原始文件。
命令使用:
1) 压缩一个文件:
compress file
2) 压缩一个文件,并保留源文件:
compress –c a > a.Z
3) 提高压缩率:compress –b9 file
注:压缩等级可以从9-16,数字越大压缩效果越好,但要花的时间也越长。预设值是16。
4) 解压缩:
compress –d file.Z 或
uncompress a.Z
5) 显示详细信息:
compress –v file
6) 显示版本信息:
compress –V

4.zip和unzip
压缩包扩展名:“.zip”
特点:
1)它是一个使用广泛的压缩程序,其版本横跨十多种操作系统与硬件结构平台;
2)默认情况下,生成压缩文件后,不会删除原始文件。
命令使用:
1) 压缩一个文件:
注意:如果要压缩的是个文件夹,则要加上-r参数,表示调用递归压缩,如:
zip -r temp.zip temp
zip zipfile file (zipfile是压缩后的文件名,file要压缩的文件名)
2) 压缩一个文件,并删除源文件:
zip –m file
3) 提高压缩率:zip –9 file
注:压缩等级可以从1-9,数字越大压缩效果越好,但要花的时间也越长。预设值是6。
4) 解压缩:
zip –d file.zip 或
unzip file.zip
5) 显示详细信息:
zip –v file
6) 显示版本信息:
zip –V
相关工具:
在Linux中,还提供了一个叫zipinfo的工具,能够察看zip压缩文件的详细信息:
zipinfo file.zip


三、其它压缩/解压缩工具

除了这四对压缩/解压缩工具外,在Linux下还有以下三种压缩/解压缩工具:

1.lha
lha是从lharc演变而来的压缩程序,文件经它压缩后,会产生一个具有“.lzh”的扩展名。使用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它是可以直接将一个目录打包的:
1) 压缩一个文件:
lha –a lhzfile file (lhzfile是压缩后的文件名,file要压缩的文件名)
2) 解压缩:
lha –xiw=/tmp lhzfile (其中/tmp是解压缩后的存放目录,lhzfile是压缩文件名)
3) 压缩一个目录:
lha –a lhzfile directory

2.gzexe
这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压缩工具,它用来压缩可执行文件。当您执行被gzexe压缩过的可执行文件时,该文件会自动解压后继续执行,和执行一般的可执行文件一样。
当然这一过程会多占用一些系统资源,只有你的可用磁盘空间十分有限时才建议使用。
1) 压缩
gzexe program
这样会生成一个program~,为的是万一压缩失败还能够恢复,当你确定压缩后可以使用后,应删掉它,否则不就白压缩了吗?
2) 解压缩
gzexe –d program

3.unarj
如果你有一些用arj压缩的包的话,你可以使用unarj解开它,不过它只能够解,却无法执行压缩。在Linux没有提供arj压缩工具。
解压时,很简单:unarj e arjfile
posted @ 2010-07-13 11:28 xzc 阅读(531) | 评论 (0)编辑 收藏
tar命令
[root@linux ~]# tar [-cxtzjvfpPN] 文件目录 ....
参数
-c :建立一个压缩文件的参数指令(create 的意思);
-x :解开一个压缩文件的参数指令!
-t :查看 tarfile 里面的文件!
特别注意,在参数的下达中, c/x/t 仅能存在一个!不可同时存在!
因为不可能同时压缩与解压缩。
-z :是否同时具有 gzip 的属性?亦即是否需要用 gzip 压缩?
-j :是否同时具有 bzip2 的属性?亦即是否需要用 bzip2 压缩?
-v :压缩的过程中显示文件!这个常用,但不建议用在背景执行过程!
-f :使用档名,请留意,在 f 之后要立即接档名喔!不要再加参数!
   例如使用『 tar -zcvfP tfile sfile』就是错误的写法,要写成
   『 tar -zcvPf tfile sfile』才对喔!
-p :使用原文件的原来属性(属性不会依据使用者而变)
-P :可以使用绝对路径来压缩!
-N :比后面接的日期(yyyy/mm/dd)还要新的才会被打包进新建的文件中!
--exclude FILE:在压缩的过程中,不要将 FILE 打包!

范例:
范例一:将整个 /etc 目录下的文件全部打包成为 /tmp/etc.tar
[root@linux ~]# tar -cvf /tmp/etc.tar /etc <==仅打包,不压缩!
[root@linux ~]# tar -zcvf /tmp/etc.tar.gz /etc <==打包后,以 gzip 压缩
[root@linux ~]# tar -jcvf /tmp/etc.tar.bz2 /etc <==打包后,以 bzip2 压缩
# 特别注意,在参数 f 之后的文件档名是自己取的,我们习惯上都用 .tar 来作为辨识。
# 如果加 z 参数,则以 .tar.gz 或 .tgz 来代表 gzip 压缩过的 tar file ~
# 如果加 j 参数,则以 .tar.bz2 来作为附档名啊~
# 上述指令在执行的时候,会显示一个警告讯息:
# 『tar: Removing leading `/' from member names』那是关於绝对路径的特殊设定。
范例二:查阅上述 /tmp/etc.tar.gz 文件内有哪些文件?
[root@linux ~]# tar -ztvf /tmp/etc.tar.gz
# 由於我们使用 gzip 压缩,所以要查阅该 tar file 内的文件时,
# 就得要加上 z 这个参数了!这很重要的!

范例三:将 /tmp/etc.tar.gz 文件解压缩在 /usr/local/src 底下
[root@linux ~]# cd /usr/local/src
[root@linux src]# tar -zxvf /tmp/etc.tar.gz
# 在预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压缩档在任何地方解开的!以这个范例来说,
# 我先将工作目录变换到 /usr/local/src 底下,并且解开 /tmp/etc.tar.gz ,
# 则解开的目录会在 /usr/local/src/etc 呢!另外,如果您进入 /usr/local/src/etc
# 则会发现,该目录下的文件属性与 /etc/ 可能会有所不同喔!

范例四:在 /tmp 底下,我只想要将 /tmp/etc.tar.gz 内的 etc/passwd 解开而已
[root@linux ~]# cd /tmp
[root@linux tmp]# tar -zxvf /tmp/etc.tar.gz etc/passwd
# 我可以透过 tar -ztvf 来查阅 tarfile 内的文件名称,如果单只要一个文件,
# 就可以透过这个方式来下达!注意到! etc.tar.gz 内的根目录 / 是被拿掉了!

范例五:将 /etc/ 内的所有文件备份下来,并且保存其权限!
[root@linux ~]# tar -zxvpf /tmp/etc.tar.gz /etc
# 这个 -p 的属性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当您要保留原本文件的属性时!

范例六:在 /home 当中,比 2005/06/01 新的文件才备份
[root@linux ~]# tar -N '2005/06/01' -zcvf home.tar.gz /home

范例七:我要备份 /home, /etc ,但不要 /home/dmtsai
[root@linux ~]# tar --exclude /home/dmtsai -zcvf myfile.tar.gz /home/* /etc

范例八:将 /etc/ 打包后直接解开在 /tmp 底下,而不产生文件!
[root@linux ~]# cd /tmp
[root@linux tmp]# tar -cvf - /etc | tar -xvf -
# 这个动作有点像是 cp -r /etc /tmp 啦~依旧是有其有用途的!
# 要注意的地方在於输出档变成 - 而输入档也变成 - ,又有一个 | 存在~
# 这分别代表 standard output, standard input 与管线命令啦!
# 这部分我们会在 Bash shell 时,再次提到这个指令跟大家再解释啰!




gzip, zcat 命令
[root@linux ~]# gzip [-cdt#] 档名
[root@linux ~]# zcat 档名.gz
参数:
-c :将压缩的资料输出到萤幕上,可透过资料流重导向来处理;
-d :解压缩的参数;
-t :可以用来检验一个压缩档的一致性~看看文件有无错误;
-# :压缩等级,-1 最快,但是压缩比最差、-9 最慢,但是压缩比最好!预设是 -6 ~
范例:
范例一:将 /etc/man.config 複制到 /tmp ,并且以 gzip 压缩
[root@linux ~]# cd /tmp
[root@linux tmp]# cp /etc/man.config .
[root@linux tmp]# gzip man.config
# 此时 man.config 会变成 man.config.gz !
范例二:将范例一的文件内容读出来!
[root@linux tmp]# zcat man.config.gz
# 此时萤幕上会显示 man.config.gz 解压缩之后的文件内容!!

范例三:将范例一的文件解压缩
[root@linux tmp]# gzip -d man.config.gz

范例四:将范例三解开的 man.config 用最佳的压缩比压缩,并保留原本的文件
[root@linux tmp]# gzip -9 -c man.config > man.config.gz



bzip2, bzcat 命令
[root@linux ~]# bzip2 [-cdz] 档名
[root@linux ~]# bzcat 档名.bz2
参数:
-c :将压缩的过程产生的资料输出到萤幕上!
-d :解压缩的参数
-z :压缩的参数
-# :与 gzip 同样的,都是在计算压缩比的参数, -9 最佳, -1 最快!
范例:
范例一:将刚刚的 /tmp/man.config 以 bzip2 压缩
[root@linux tmp]# bzip2 -z man.config
# 此时 man.config 会变成 man.config.bz2 !
范例二:将范例一的文件内容读出来!
[root@linux tmp]# bzcat man.config.bz2
# 此时萤幕上会显示 man.config.bz2 解压缩之后的文件内容!!

范例三:将范例一的文件解压缩
[root@linux tmp]# bzip2 -d man.config.bz2

范例四:将范例三解开的 man.config 用最佳的压缩比压缩,并保留原本的文件
[root@linux tmp]# bzip2 -9 -c man.config > man.config.bz2



compress 命令
[root@linux ~]# compress [-dcr] 文件或目录
参数:
-d :用来解压缩的参数
-r :可以连同目录下的文件也同时给予压缩呢!
-c :将压缩资料输出成为 standard output (输出到萤幕)

范例:
范例一:将 /etc/man.config 複制到 /tmp ,并加以压缩
[root@linux ~]# cd /tmp
[root@linux tmp]# cp /etc/man.config .
[root@linux tmp]# compress man.config
[root@linux tmp]# ls -l
-rw-r--r-- 1 root root 2605 Jul 27 11:43 man.config.Z
范例二:将刚刚的压缩档解开
[root@linux tmp]# compress -d man.config.Z

范例三:将 man.config 压缩成另外一个文件来备份
[root@linux tmp]# compress -c man.config > man.config.back.Z
[root@linux tmp]# ll man.config*
-rw-r--r-- 1 root root 4506 Jul 27 11:43 man.config
-rw-r--r-- 1 root root 2605 Jul 27 11:46 man.config.back.Z
# 这个 -c 的参数比较有趣!他会将压缩过程的资料输出到萤幕上,而不是写入成为
# file.Z 文件。所以,我们可以透过资料流重导向的方法将资料输出成为另一个档名。
# 关於资料流重导向,我们会在 bash shell 当中详细谈论的啦!



dd 命令
[root@linux ~]# dd if="input_file" of="outptu_file" bs="block_size" \
count="number"
参数:
if :就是 input file 啰~也可以是装置喔!
of :就是 output file 喔~也可以是装置;
bs :规划的一个 block 的大小,如果没有设定时,预设是 512 bytes
count:多少个 bs 的意思。
范例:
范例一:将 /etc/passwd 备份到 /tmp/passwd.back 当中
[root@linux ~]# dd if=/etc/passwd of=/tmp/passwd.back
3+1 records in
3+1 records out
[root@linux ~]# ll /etc/passwd /tmp/passwd.back
-rw-r--r-- 1 root root 1746 Aug 25 14:16 /etc/passwd
-rw-r--r-- 1 root root 1746 Aug 29 16:57 /tmp/passwd.back
# 仔细的看一下,我的 /etc/passwd 文件大小为 1746 bytes,因为我没有设定 bs ,
# 所以预设是 512 bytes 为一个单位,因此,上面那个 3+1 表示有 3 个完整的
# 512 bytes,以及未满 512 bytes 的另一个 block 的意思啦!
# 事实上,感觉好像是 cp 这个指令啦~

范例二:备份 /dev/hda 的 MBR
[root@linux ~]# dd if=/dev/hda of=/tmp/mbr.back bs=512 count=1
1+0 records in
1+0 records out
# 这就得好好瞭解一下啰~我们知道整颗硬盘的 MBR 为 512 bytes,
# 就是放在硬盘的第一个 sector 啦,因此,我可以利用这个方式来将
# MBR 内的所有资料都纪录下来,真的很厉害吧! ^_^

范例三:将整个 /dev/hda1 partition 备份下来。
[root@linux ~]# dd if=/dev/hda1 of=/some/path/filenaem
# 这个指令很厉害啊!将整个 partition 的内容全部备份下来~
# 后面接的 of 必须要不是在 /dev/hda1 的目录内啊~否则,怎么读也读不完~
# 这个动作是很有效用的,如果改天你必须要完整的将整个 partition 的内容填回去,
# 则可以利用 dd if=/some/file of=/dev/hda1 来将资料写入到硬盘当中。
# 如果想要整个硬盘备份的话,就类似 Norton 的 ghost 软体一般,
# 由 disk 到 disk ,嘿嘿~利用 dd 就可以啦~厉害厉害!



cpio 命令
[root@linux ~]# cpio -covB > [file|device] <==备份
[root@linux ~]# cpio -icduv < [file|device] <==还原
参数:
-o :将资料 copy 输出到文件或装置上
-i :将资料自文件或装置 copy 出来系统当中
-t :查看 cpio 建立的文件或装置的内容
-c :一种较新的 portable format 方式储存
-v :让储存的过程中文件名称可以在萤幕上显示
-B :让预设的 Blocks 可以增加至 5120 bytes ,预设是 512 bytes !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大文件的储存速度加快(请参考 i-nodes 的观念)
-d :自动建立目录!由於 cpio 的内容可能不是在同一个目录内,
如此的话在反备份的过程会有问题! 这个时候加上 -d 的话,
就可以自动的将需要的目录建立起来了!
-u :自动的将较新的文件覆盖较旧的文件!
范例:
范例一:将所有系统上的资料通通写入磁带机内!
[root@linux ~]# find / -print | cpio -covB > /dev/st0
# 一般来说,使用 SCSI 介面的磁带机,代号是 /dev/st0 喔!
范例二:检查磁带机上面有什么文件?
[root@linux ~]# cpio -icdvt < /dev/st0
[root@linux ~]# cpio -icdvt < /dev/st0 > /tmp/content
# 第一个动作当中,会将磁带机内的档名列出到萤幕上面,而我们可以透过第二个动作,
# 将所有的档名通通纪录到 /tmp/content 文件去!

范例三:将磁带上的资料还原回来~
[root@linux ~]# cpio -icduv < /dev/st0
# 一般来说,使用 SCSI 介面的磁带机,代号是 /dev/st0 喔!

范例四:将 /etc 底下的所有『文件』都备份到 /root/etc.cpio 中!
[root@linux ~]# find /etc -type f | cpio -o > /root/etc.cpio
# 这样就能够备份啰~您也可以将资料以 cpio -i < /root/etc.cpio
# 来将资料捉出来!!!!
posted @ 2010-07-12 16:47 xzc 阅读(23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一.tar命令

         tar可以为文件和目录创建档案。利用tar,用户可以为某一特定文件创建档案(备份文件),也可以在档案中改变文件,或者向档案中加入新的文件。tar 最初被用来在磁带上创建档案,现在,用户可以在任何设备上创建档案,如软盘。利用tar命令,可以把一大堆的文件和目录全部打包成一个文件,这对于备份文 件或将几个文件组合成为一个文件以便于网络传输是非常有用的。Linux上的tar是GNU版本的。

语法:tar [主选项+辅选项] 文件或者目录

使用该命令时,主选项是必须要有的,它告诉tar要做什么事情,辅选项是辅助使用的,可以选用。

主选项:

c 创建新的档案文件。如果用户想备份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就要选择这个选项。
r 把要存档的文件追加到档案文件的未尾。例如用户已经作好备份文件,又发现还有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忘记备份了,这时可以使用该选项,将忘记的目录或文件追加到备份文件中。
t 列出档案文件的内容,查看已经备份了哪些文件。
u 更新文件。就是说,用新增的文件取代原备份文件,如果在备份文件中找不到要更新的文件,则把它追加到备份文件的最后。
x 从档案文件中释放文件。

辅助选项:
b 该选项是为磁带机设定的。其后跟一数字,用来说明区块的大小,系统预设值为20(20*512 bytes)。
f 使用档案文件或设备,这个选项通常是必选的。
k 保存已经存在的文件。例如我们把某个文件还原,在还原的过程中,遇到相同的文件,不会进行覆盖。
m 在还原文件时,把所有文件的修改时间设定为现在。
M 创建多卷的档案文件,以便在几个磁盘中存放。
v 详细报告tar处理的文件信息。如无此选项,tar不报告文件信息。
w 每一步都要求确认。
z 用gzip来压缩/解压缩文件,加上该选项后可以将档案文件进行压缩,但还原时也一定要使用该选项进行解压缩。


二.Linux下的压缩文件剖析
         对于刚刚接触Linux的人来说,一定会给Linux下一大堆各式各样的文件名 给搞晕。别个不说,单单就压缩文件为例,我们知道在Windows下最常见的压缩文件就只有两种,一是,zip,另一个是.rar。可是Linux就不同 了,它有.gz、.tar.gz、tgz、bz2、.Z、.tar等众多的压缩文件名,此外windows下的.zip和.rar也可以在Linux下使 用,不过在Linux使用.zip和.rar的人就太少了。本文就来对这些常见的压缩文件进行一番小结,希望你下次遇到这些文件时不至于被搞晕:)

   在具体总结各类压缩文件之前,首先要 弄清两个概念:打包和压缩。打包是指将一大堆文件或目录什么的变成一个总的文件,压缩则是将一个大的文件通过一些压缩算法变成一个小文件。为什么要区分这 两个概念呢?其实这源于Linux中的很多压缩程序只能针对一个文件进行压缩,这样当你想要压缩一大堆文件时,你就得先借助另外的工具将这一大堆文件先打 成一个包,然后再就原来的压缩程序进行压缩。

  Linux下最常用的打包程序就是tar了,使用tar程序打出来的包我们常称为tar包,tar包文件的命令通常都是以.tar结尾的。生成tar包后,就可以用其它的程序来进行压缩了,所以首先就来讲讲tar命令的基本用法:

  tar命令的选项有很多(用man tar可以查看到),但常用的就那么几个选项,下面来举例说明一下:
  # tar -cf all.tar *.jpg
  这条命令是将所有.jpg的文件打成一个名为all.tar的包。-c是表示产生新的包,-f指定包的文件名。
  # tar -rf all.tar *.gif
  这条命令是将所有.gif的文件增加到all.tar的包里面去。-r是表示增加文件的意思。
        # tar -uf all.tar logo.gif
  这条命令是更新原来tar包all.tar中logo.gif文件,-u是表示更新文件的意思。

  # tar -tf all.tar
  这条命令是列出all.tar包中所有文件,-t是列出文件的意思
  # tar -xf all.tar
  这条命令是解出all.tar包中所有文件,-x是解包的意思
  以上就是tar的最基本的用法。为了方便用户在打包解包的同时可以压缩或解压文件,tar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功能。这就是tar可以在打包或解包的同时调用其它的压缩程序,比如调用gzip、bzip2等。
  1) tar调用gzip
  gzip是GNU组织开发的一个压缩程序,.gz结尾的文件就是gzip压缩的结果。与gzip相对的解压程序是gunzip。tar中使用-z这个参数来调用gzip。下面来举例说明一下:
  # tar -czf all.tar.gz *.jpg
  这条命令是将所有.jpg的文件打成一个tar包,并且将其用gzip压缩,生成一个gzip压缩过的包,包名为all.tar.gz
  # tar -xzf all.tar.gz
  这条命令是将上面产生的包解开。
  2) tar调用bzip2
  bzip2是一个压缩能力更强的压缩程序,.bz2结尾的文件就是bzip2压缩的结果。与bzip2相对的解压程序是bunzip2。tar中使用-j这个参数来调用bzip2。下面来举例说明一下:
  # tar -cjf all.tar.bz2 *.jpg
  这条命令是将所有.jpg的文件打成一个tar包,并且调用bzip2压缩,生成一个bzip2压缩过的包,包名为all.tar.bz2
  # tar -xjf all.tar.bz2
  这条命令是将上面产生的包解开。
    3)tar调用compress


compress也是一个压缩程序,但是好象使用compress的人不如gzip和bzip2的人多。.Z结尾的文件就是bzip2压缩的结果。与compress相对的解压程序是uncompress。tar中使用-Z这个参数来调用gzip。下面来举例说明一下:

  # tar -cZf all.tar.Z *.jpg
  这条命令是将所有.jpg的文件打成一个tar包,并且调用compress压缩,生成一个uncompress压缩过的包,包名为all.tar.Z
  # tar -xZf all.tar.Z
  这条命令是将上面产生的包解开
  有了上面的知识,你应该可以解开多种压缩文件了,下面对于tar系列的压缩文件作一个小结:
  1)对于.tar结尾的文件
  tar -xf all.tar
  2)对于.gz结尾的文件
  gzip -d all.gz
  gunzip all.gz
  3)对于.tgz或.tar.gz结尾的文件
  tar -xzf all.tar.gz
  tar -xzf all.tgz
  4)对于.bz2结尾的文件
  bzip2 -d all.bz2
  bunzip2 all.bz2
  5)对于tar.bz2结尾的文件
  tar -xjf all.tar.bz2
  6)对于.Z结尾的文件
  uncompress all.Z
  7)对于.tar.Z结尾的文件
  tar -xZf all.tar.z
  另外对于Window下的常见压缩文件.zip和.rar,Linux也有相应的方法来解压它们:
  1)对于.zip
  linux下提供了zip和unzip程序,zip是压缩程序,unzip是解压程序。它们的参数选项很多,这里只做简单介绍,依旧举例说明一下其用法:
  # zip all.zip *.jpg
  这条命令是将所有.jpg的文件压缩成一个zip包

      注意:如果要压缩的是个文件夹,则要加上-r参数,表示调用递归压缩,如:

      zip -r temp.zip temp


        # unzip all.zip
  这条命令是将all.zip中的所有文件解压出来

  2)对于.rar
  要在linux下处理.rar文件,需要安装RAR for Linux,可以从网上下载,但要记住,RAR for Linux
不是免费的;然后安装:
  # tar -xzpvf rarlinux-3.2.0.tar.gz
  # cd rar
  # make
  这样就安装好了,安装后就有了rar和unrar这两个程序,rar是压缩程序,unrar是解压程序。它们的参数选项很多,这里只做简单介绍,依旧举例说明一下其用法:
  # rar a all *.jpg
  这条命令是将所有.jpg的文件压缩成一个rar包,名为all.rar,该程序会将.rar 扩展名将自动附加到包名后。
  # unrar e all.rar
  这条命令是将all.rar中的所有文件解压出来
   到此为至,我们已经介绍过linux下的tar、gzip、gunzip、bzip2、bunzip2、compress、uncompress、 zip、unzip、rar、unrar等程式,你应该已经能够使用它们对.tar、.gz、.tar.gz、.tgz、.bz2、.tar.bz2、. Z、.tar.Z、.zip、.rar这10种压缩文件进行解压了,以后应该不需要为下载了一个软件而不知道如何在Linux下解开而烦恼了。而且以上方 法对于Unix也基本有效。
  本文介绍了linux下的压缩程式tar、gzip、gunzip、bzip2、bunzip2、 compress、uncompress、zip、unzip、rar、unrar等程式,以及如何使用它们对.tar、.gz、.tar.gz、. tgz、.bz2、.tar.bz2、.Z、.tar.Z、.zip、.rar这10种压缩文件进行操作。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hbcui1984/archive/2007/04/25/1583796.aspx

posted @ 2010-07-12 16:42 xzc 阅读(7191) | 评论 (0)编辑 收藏

6.2.1 Pfile文件
    Pfile(Parameter File)文件是基于文本格式的参数文件,含有数据库的配置参数。
    Oracle 9i在安装时为每个数据库建立了一个Pfile,默认的名称为“init+例程名.ora”,这是一个文本文件,可以用任何文本编辑工具打开。
表6.1 数据库的初始化参数文件分析

内容 说明
# Copyright (c) 1991, 2001 by Oracle Corporation Oracle公司版权标识
# MTS 多线程服务器配置标识,在Oracle 9i里称为共享服务器配置

dispatchers="(PROTOCOL=TCP)(SER=MODOSE)", "(PROTOCOL=TCP)
(PRE=oracle.aurora.server.GiopServer)", "(PROTOCOL=TCP)
(PRE=oracle.aurora.server.SGiopServer)"

多线程服务器配置
# 其他 配置其他参数
compatible=9.0.0 兼容版本9.0.0
db_name=myoracle 数据库名称为myoracle
# 分布式, 复制和快照 配置分布式、复制和快照参数
db_domain=mynet 数据库域名为mynet,加上数据库名称db_name构成全局数据库名称
remote_login_passwordfile=EXCLUSIVE 指定操作系统或口令文件是否具有检查用户口令的权限。设置为EXCLUSIVE, 将使用数据库的口令文件对每个具有权限的用户进行验证。
# 排序, 散列联接, 位图索引 配置排序、散列联接、位图索引参数
sort_area_size=524288 指定排序区使用的最大内存量为512KB。排序完成后, 各行将返回, 并且内存将释放。增大该值可以提高大型排序的效率。
# 文件配置 文件配置参数
control_files=("C:\oracle\oradata\myoracle\CONTROL01.CTL",
"C:\oracle\oradata\myoracle\CONTROL02.CTL",
"C:\oracle\oradata\myoracle\CONTROL03.CTL")
指定控制文件的路径及文件名
# 池 内存配置参数
Java_pool_size=33554432 指定Java存储池的大小为32MB,用于存储 Java 的方法、类定义和Java对象。
large_pool_size=1048576 指定大型池的大小为1MB, 用于共享服务器的会话内存、并行执行的消息缓冲区以及RMAN备份和恢复的磁盘 I/O 缓冲区。
shared_pool_size=33554432 指定共享池的大小为32MB,用于存储共享游标、存储的过程、控制结构和并行执行消息缓冲区等对象。较大的值能改善多用户系统的性能
# 游标和库高速缓存 配置游标和高速缓存参数
open_cursors=300 指定一个会话一次可以打开的游标的最大数量为300,应将该值设置得足够高,这样才能防止应用程序耗尽打开的游标
# 系统管理的撤消和回退段 配置系统管理撤消和回滚段参数
undo_management=AUTO 指定系统使用的撤消空间管理方式为SMU 方式,在SMU方式下, 撤消空间会像撤消表空间一样在外部分配
undo_tablespace=UNDOTBS 指定回滚表空间为UNDOTBS
# 网络注册 配置网络注册参数
instance_name=myoracle 例程名称为myoracle
# 诊断和统计 配置诊断和统计参数
background_dump_dest=C:\oracle\admin\myoracle\bdump 后台进程跟踪文件目录
core_dump_dest=C:\oracle\admin\myoracle\cdump 核心转储跟踪文件目录
timed_statistics=TRUE 收集操作系统的计时信息,这些信息可被用来优化数据库和 SQL 语句
user_dump_dest=C:\oracle\admin\myoracle\udump 用户进程跟踪文件目录
# 进程和会话 配置进程和会话信息
processes=150 指定可同时连接到一个Oracle Server上的操作系统用户进程的最大数量为150
# 重做日志和恢复 重做日志和恢复参数设置
Fast_start_mttr_target=300 指定从单个数据库例程崩溃中恢复所需的时间为300秒
# 高速缓存和 I/O 配置高速缓存和I/O参数
db_block_size=4096 指定数据块大小为4KB
db_cache_size=33554432 指定数据缓冲区为32MB,该值越大,可以减少对数据库文件的I/O次数,提高效率

6.2.2 SPfile文件
    SPfile(Server Parameter File,服务器参数文件)是基于二进制格式的参数文件,含有数据库及例程的参数和数值,但不能用文本编辑工具打开。
    下面对两种初始化参数文件进行比较如表6.2所示。
表6.2 Spfile和Pfile文件的比较

比较内容 SPfile Pfile
格式 二进制格式 文本格式
编辑方式 (1)利用企业管理器对Pfile进行修改,然后转换为Spfile (2)在SQL Plus里使用ALTER SYSTEM语句进行修改 (1)利用文本工具直接进行修改 (2)在企业管理器里修改配置后导出形成
默认名称 SPfile+例程名.ora Init+例程名.ora 实际参数文件Init.ora
默认路径 Oracle\ora90\database\ Oracle\ora90\database\ Init.ora位于Oracle\admin\数据库例程名\pfile\
启动次序 SPfile优先于Pfile Pfile低于Spfile
posted @ 2010-06-28 10:43 xzc 阅读(15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
共32页: First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L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