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开发

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陈海春教授:大学四年该这么过

陈海春教授:大学四年该这么过
2006年3月17日16:18:21

 

    我好郁闷啊!很多大学生都有这样的感慨。大学四年究竟要怎么过?记者(以下简称记)就此问题专门采访了大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陈海春教授(以下简称陈),并实录下来,以期让读者听到最真实的声音。

    记:“郁闷”可能是大学校园里面最流行的一个词了,最近全校都在讨论“上大学是为了什么”,请问您是怎么看待大学生的这种茫然的?

    陈:从心态上来讲,现在大学生的困惑是选择性的困惑,茫然也不是真的没有理想、目标,而是因为上大学,面对更加复杂的情况不知道怎么选择。根据大学生发展的时序分析来看,可能会有两个不适应期,一是初上大学时,由于交往层次增多、交往规模扩大、交往标准复杂化以及新的环境、新的教学模式带来的一种失落和不适应,要度过这个时期,就要多交朋友,多对大学加以了解,并要对自己的生活有所规划,最好是有很详细的计划表。第二就是到了大学后期,由于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以及在继续深造与工作之间的犹豫和徘徊造成的不稳定。但是总的来说,上面现象的存在都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记: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没有经历过下面三件事情就不是真正地经历过大学:恋爱、逃课和“挂科”。您是怎么看的?

    陈:其实大学就是一种经历,上大学要获得一种经历,一种身份,并培养内在素质,完善公共形象。现在大学生判断价值多样化,但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人价值限定。上面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是正常的。就拿逃课来说吧。上课说到底,和学生上课的欲望、兴趣、动机,老师上课的质量以及教育管理体制都是相关的。学生逃课,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更不用说“挂科”了,不仅要付出金钱的代价,还要在时间上有很多付出,很不划算。所以,我觉得虽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按部就班地过完大学很重要。

    记:大学活动很多,也有很多人积极投身学生工作,这样一来很可能和学习产生矛盾,你觉得要怎么样做比较好呢?

    陈:我觉得还是以学为主,兼蓄培养吧。这个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主次问题,学习是最主要的,这是肯定的。如果学习成绩好,做其他的事情,那叫锦上添花;如果学习都不好的话,那就叫雕虫小技。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多方面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就是好的。

    记:现在大学生听同样的歌曲,发同样的感慨,缺乏独立思辨能力,是不是也可能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呢?

    陈:这是肯定的。人格包括气质、性格、能力、态度等多方面,是一个人稳定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认可和自我控制。一个人要做到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个性,但是同时也要不断地和社会相融。独立思辨能力很重要,但是对于那些很有个性,我行我素的人,还是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社会不断融合;而那些没有自己的个性的人,就要强调一下自我了。总的说来,一个健康的人,基本上要做到,在人格上要协调,内心要安宁。

    记:《比较中美教育的差异》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在美国是上了大学而努力,在中国是为了上大学而努力。现在学生的这种茫然、失落导致的对上大学本身的质疑,除了学生本身的问题外,您觉得和整个的教育体制有关系吗?

    陈:现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不强,在某种程度上和教育体制是有关系的,但是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在体制上。体制的作用对象是多数人,在这种体制之下,有人适应,有人不适应,比如说我们现在的教学体制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一种适应,而不是用体制为自己开脱。在规则没有变之前按现行的规则办事,这是最基本的规则。 

 

posted on 2006-03-17 16:13 ymx 阅读(207) 评论(0)  编辑  收藏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