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Java对Excel表格的操作
目前软件开发多采用B/S架构。正B/S架构可以给软件的开发部署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与此同时这种架构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Web报表的处理等,在B/S架构下,客户端的开发并没有丰富的、互动性能良好的界面组件供开发人员调用,而且调用客户端机器上的设备也很不方便。这些缺陷将会导致B/S架构的软件在客户端的一些功能开发陷入困境。
&n...
阅读全文
1如何将字串 String 转换成整数 int?
A. 有两个方法:
1). int i = Integer.parseInt([String]); 或
i = Integer.parseInt([String],[int radix]);
2). int i = Integer.valueOf(my_str).intValue();
注: 字串转成 Double, Float, Long 的方法大同小异.
2 如何将整数 int 转换成字串 String ?
A. 有叁种方法:
1.) String s = String.valueOf(i);
2.) String s = Integer.toString(i);
3.) String s = "" + i;
注: Double, Float, Long 转成字串的方法大同小异.
JAVA数据类型转换 ynniebo [收藏]
关键字 类型转换
出处
这是一个例子,说的是JAVA中数据数型的转换.供大家学习引
package cn.com.lwkj.erts.register;
import java.sql.Date;
public class TypeChange {
public TypeChange() {
}
//change the string type to the int type
public static int stringToInt(String intstr)
{
Integer integer;
integer = Integer.valueOf(intstr);
return integer.intValue();
}
//change int type to the string type
public static String intToString(int value)
{
Integer integer = new Integer(value);
return integer.toString();
}
//change the string type to the float type
public static float stringToFloat(String floatstr)
{
Float floatee;
floatee = Float.valueOf(floatstr);
return floatee.floatValue();
}
//change the float type to the string type
public static String floatToString(float value)
{
Float floatee = new Float(value);
return floatee.toString();
}
//change the string type to the sqlDate type
public static java.sql.Date stringToDate(String dateStr)
{
return java.sql.Date.valueOf(dateStr);
}
//change the sqlDate type to the string type
public static String dateToString(java.sql.Date datee)
{
return datee.toStr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ava.sql.Date day ;
day = TypeChange.stringToDate("2003-11-3");
String strday = TypeChange.dateToString(day);
System.out.println(strday);
}
}
JAVA中常用数据类型转换函数
虽然都能在JAVA API中找到,整理一下做个备份。
string->byte
Byte static byte parseByte(String s)
byte->string
Byte static String toString(byte b)
char->string
Character static String to String (char c)
string->Short
Short static Short parseShort(String s)
Short->String
Short static String toString(Short s)
String->Integer
Integer static int parseInt(String s)
Integer->String
Integer static String tostring(int i)
String->Long
Long static long parseLong(String s)
Long->String
Long static String toString(Long i)
String->Float
Float static float parseFloat(String s)
Float->String
Float static String toString(float f)
String->Double
Double static double parseDouble(String s)
Double->String
Double static String toString(Double)
++++++++++++++++++++++++++++++++++++++++++++++++++++++
数据类型
基本类型有以下四种:
int长度数据类型有:byte(8bits)、short(16bits)、int(32bits)、long(64bits)、
float长度数据类型有:单精度(32bits float)、双精度(64bits double)
boolean类型变量的取值有:ture、false
char数据类型有:unicode字符,16位
对应的类类型:Integer、Float、Boolean、Character、Double、Short、Byte、Long
转换原则
从低精度向高精度转换
byte 、short、int、long、float、double、char
注:两个char型运算时,自动转换为int型;当char与别的类型运算时,也会先自动转换为int型的,再做其它类型的自动转换
基本类型向类类型转换
正向转换:通过类包装器来new出一个新的类类型的变量
Integer a= new Integer(2);
反向转换:通过类包装器来转换
int b=a.intValue();
类类型向字符串转换
正向转换:因为每个类都是object类的子类,而所有的object类都有一个toString()函数,所以通过toString()函数来转换即可
反向转换:通过类包装器new出一个新的类类型的变量
eg1: int i=Integer.valueOf(“123”).intValue()
说明:上例是将一个字符串转化成一个Integer对象,然后再调用这个对象的intValue()方法返回其对应的int数值。
eg2: float f=Float.valueOf(“123”).floatValue()
说明:上例是将一个字符串转化成一个Float对象,然后再调用这个对象的floatValue()方法返回其对应的float数值。
eg3: boolean b=Boolean.valueOf(“123”).booleanValue()
说明:上例是将一个字符串转化成一个Boolean对象,然后再调用这个对象的booleanValue()方法返回其对应的boolean数值。
eg4:double d=Double.valueOf(“123”).doubleValue()
说明:上例是将一个字符串转化成一个Double对象,然后再调用这个对象的doubleValue()方法返回其对应的double数值。
eg5: long l=Long.valueOf(“123”).longValue()
说明:上例是将一个字符串转化成一个Long对象,然后再调用这个对象的longValue()方法返回其对应的long数值。
eg6: char=Character.valueOf(“123”).charValue()
说明:上例是将一个字符串转化成一个Character对象,然后再调用这个对象的charValue()方法返回其对应的char数值。
基本类型向字符串的转换
正向转换:
如:int a=12;
String b;b=a+””;
反向转换:
通过类包装器
eg1:int i=Integer.parseInt(“123”)
说明:此方法只能适用于字符串转化成整型变量
eg2: float f=Float.valueOf(“123”).floatValue()
说明:上例是将一个字符串转化成一个Float对象,然后再调用这个对象的floatValue()方法返回其对应的float数值。
eg3: boolean b=Boolean.valueOf(“123”).booleanValue()
说明:上例是将一个字符串转化成一个Boolean对象,然后再调用这个对象的booleanValue()方法返回其对应的boolean数值。
eg4:double d=Double.valueOf(“123”).doubleValue()
说明:上例是将一个字符串转化成一个Double对象,然后再调用这个对象的doubleValue()方法返回其对应的double数值。
eg5: long l=Long.valueOf(“123”).longValue()
说明:上例是将一个字符串转化成一个Long对象,然后再调用这个对象的longValue()方法返回其对应的long数值。
eg6: char=Character.valueOf(“123”).charValue()
说明:上例是将一个字符串转化成一个Character对象,然后再调用这个对象的charValue()方法返回其对应的char数值
前面的章节里对linux的文件的权限做了简单的解释。现在来看看常见的命令,从简单的开始:
1 、切换目录
cd
到/tmp 目录:cd /tmp
到上层目录:cd ..
2 、查看当前目录
pwd
3、 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
mkdir
创建一层目录:
创建多层目录:
4 、删除目录:
rmdir [-p] 如果需要层级删除目录,就需要带上p(只能删除空目录)
5、查询环境变量
echo $PATH 或者$PATH
6、切换用户:
su 用户名
7、移动文件
仔细阅读上面的命令,你会发现mv还可以对文件进行从命名,上面的命令将hellot.txt从a中移动到了b中,并改名为hello1.txt
8、查看文件与目录
ls
ls -a 目录名称:列出目录中所有的文件
ls -al 目录名:列出长字符串,包含文件的一些详细信息
如果没有给定目录名,那么就是当前目录
9、文件的复制:
cp [-adfilprsu] 源文件 目标文件 //将源文件拷贝到目标文件
cp src1,src2,... des //将多个源文件拷贝到目的文件夹
cp这个命令非常重要,不同的身份执行对命令产生不同的效果,尤其是-a,-p参数,对不同的身份来说,区别非常大。
例1:
使用root执行:
如果我们要将文件的所有的属性复制过来,则要加上参数-a
复制一个目录到另外一个目录 cp -r /src /desc
10 、移除文件或目录
rm [-fir] 文件或目录
-f 强制的意思,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不会出现警告信息
-i互动模式:删除前,会询问是否删除
-r :递归删除
这里不再演示,记得之前的rmdir吗,只能删除空目录,所以删除非空目录只能使用rm -r
11、文件类容查询
cat
-b:列出行号
-n:列出行号,包括空白行
cat 是一次性将数据显示到屏幕上,如果想一页一页的看怎么办?
使用more命令
more在运行的过程中,你有几个按键可以按:
空格键:代表向下翻一页
Enter:代表向下滚动一行
q:离开more
b:往回翻页
12 、创建文件
touch
touch a.txt 就会在当前目录下创建a.txt
13、查找文件的命令
whereis ,find
whereis [-bmsu] 文件或目录名
-b:二进制文件
-m:只找在说明文件manual路径下的问津
-s:只找source源文件
-u:查找不在上述三个选项中的其他特殊文件
whereis ifconfig
下面看看find命令
find [path] [option] [actioin]
查找/home下面属于gavin的文件
find /home -user gavin
查找系统中不属于任何人的文件
find / -nouser
查找文件名为passwd的这个文件
find / -name passwd
查找文件类型为socket的文件
find / -type s
14、磁盘和目录的容量
df: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
du:评估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量
15 创建链接文件
ln [-sf] 源文件 目标文件
-s :创建软连接,如果不加则是硬连接
-f:如果目标文件存在,则删除后再建
[root@localhost test2]# echo 'good'>a.txt
[root@localhost test2]# ls
a.txt
[root@localhost test2]# ln -s a.txt b
[root@localhost test2]# ls
a.txt b
[root@localhost test2]# ll
total 12
-rw-r--r-- 1 root root 5 Aug 8 01:09 a.txt
lrwxrwxrwx 1 root root 5 Aug 8 01:09 b -> a.txt
[root@localhost test2]# echo 'hello'>>b
[root@localhost test2]# cat b
good
hello
[root@localhost test2]# cat a.txt
good
hello
[root@localhost test2]# ln a.txt c
[root@localhost test2]# ll
total 20
-rw-r--r-- 2 root root 11 Aug 8 01:09 a.txt
lrwxrwxrwx 1 root root 5 Aug 8 01:09 b -> a.txt
-rw-r--r-- 2 root root 11 Aug 8 01:09 c
[root@localhost test2]# echo 'bad'>>c
[root@localhost test2]# cat c
good
hello
bad
[root@localhost test2]# cat a.txt
good
hello
bad
[root@localhost test2]# cat b
good
hello
bad
[root@localhost test2]# rm a.txt
rm: remove regular file `a.txt'? y
[root@localhost test2]# cat b
cat: b: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root@localhost test2]# cat c
good
hello
bad
[root@localhost test2]#
运行上面的命令行,相信你对ln的使用会非常清楚的。
15、挂载CD
16、文件压缩
tar
-c:创建一个压缩文件
-v:显示压缩过程
-f:给出压缩文件名
-x:解压文件
-t::查看压缩包中又哪些文件
linux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对于每一个文件它的属性中都包括:文件所有者(owner),文件所属组(group),其他用户(other),还必须具备与这三个角色对应的读,写,执行的权限,如下图:
在tmp目录下面有一个a.txt文件,我们通过ls -l命令可以查看其详细信息:
-:表示普通文件,d:表示目录文件,l:链接文件,b:设备文件中可以供存储的接口设备,c:设备文件中串行端口设备如键盘。
由于最前面是-:所以a.txt是普通文件。
再看 rw-r--r--部分,我们将其分为三组,分别对应文件所有者,文件所属组,其他用户的权限.
其中r代表读取权限,w:代表写权限,x:代表执行权限(这里没出现),-:代表没有某种权限。
那对上面的权限的解释就是:
owner:可以读和写,不能执行
group:可以读取不能写,不能执行
other:可以读取,不能写,不能执行
第一个root代表文件所有者,第二个root代表文件所属组
那么现在我如果想修改文件所有者,文件所属组,文件权限该怎么做,请继续向下阅读:
chgrp:修改用户所属组,chown:修改文件所有者,chmod:修改文件权限
假设我的系统中又一个叫gavin的组(通过/etc/group查看)
如上图,通过chgrp命令将该文件的group修改为了gavin
下面修改其所有者:
修改其权限:
chmod 777 a.txt 这个777代表什么?
在linux中使用数字代表权限:
r:4 w:2 x:1
r-- =4+0+0=4;
rw- =4+2+0=6;
rwx =4+2+1=7
相信写到这里大家都应该明白了吧。
权限对于文件和文件夹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对于文件:
r:代表可以读取文件的内容,w:代表可以修改文件的内容,x:可以执行这个文件
对于文件夹:
r:可以获取文件夹中又哪些文件,w:可以添加和删除文件夹中的内容,x:可以进入文件夹,
如果某个角色对于一个文件夹的权限是rw-;
那么他仅仅可以使用ls获取文件夹中的内容,但是不可以使用cd进入该文件夹。
文件的权限告一段落,现在来看看linux中的那些常见目录中的内容:
/bin 系统有很多放置执行文件的目录,但是/bin比较特殊,因为/bin放置的是在单用户维护模式下还能够被操作的命令,在/bin下面的命令可以被root和一般账户使用,如:cat,chmod,chown,data,mv,mkdir,cp ,bash等常用命令。
/boot 主要放置开机使用到的文件
/dev 在linux系统中任何设备与接口设备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于这个目录当中,你只要访问某个文件就相当于访问该设备
/etc 系统的主要配置文件几乎都在这个文件夹类。
/home 这是系统默认的用户主文件夹
/lib 系统的函数库非常多,二/lib放置的是开机会使用到的函数库
/mnt 如果你想临时挂在一些外部设备(光盘)一般建议放置到这个目录。
/opt 这是给第三方软件放置的目录
/root 系统管理员的主文件夹
/tmp 这是让一般用户或者正在执行的程序放置文件的地方,这个目录是任何人都可以访问的,所以你需要定期清理一下,当然重要数据时不能放到这里来的。
关于文件权限的最后一点就是:文件默认权限umask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如何新建或者改变一个目录的属性了,不过你知道当你新建一个新的文件或则目录是,它的默认权限是什么吗?那就是于umask这东西有关了,那么umask是在搞什么呢,基本上,umask就是制定目前用户在新建文件或目录的时候权限的默认值,如果获得或设置umask,方法如下:
#umask 或则 umask -S
(四位数,第一位我们先不管,表示特殊权限,我们从第二位开始看起)
在默认权限上,文件和目录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个目录,x权限是非常重要的 ,而对于一个文件,x权限在默认是不应该有的,因为文件大多是用来存储数据的,所以在linux中,文件的默认权限是666,目录的默认权限是777
要注意的是umask的分数指的是“默认值需要剪掉的权限”,
所以新建文件时权限:rw--r--r--
新建目录:r-xr-xr-x
上一节初步介绍了什么是单元测试,为什么要做单元测试,以及junit4的初步使用,这里我们接着说一下junit4中的注解。
=============本节知识点============================
* Error和Failures
* Junit4 Annotation
==================================================================
1. 在讲注解之前,先来认识 Error和Failures这两种错误有什么不同。
Errors:表示程序本身错误
@Test
publicvoid testAdd() {
int z=new T().add(5,3);
assertEquals(8,z);
int a=8/0; //这一句是有错误的
}
运行方法,会有一下错误提示:
Failures: 是指测试失败。
@Test
publicvoid testAdd() {
int z=new T().add(5,4); //这里修改了数值,把4该为3就正确了
assertEquals(8,z);
}
在来运行这个方法,看一下错误提示:
所以,我们在写测试程序的时候,要先保证Errors是没有错误的,再来看Failures有没有错误。
2. 下面介绍junit4 的常用注解
-----------------------------------------------------------------------------------------------
* @ Test:测试方法
A) (expected=XXEception.class)
B) (timeout=xxx)
*. @ Ignore: 被忽略的测试方法
*. @Before: 每一个测试方法之前云行。
*. @After : 每一个测试方法之后运行。
*. @BefreClass 所有测试开始之前运行。
*. @AfterClass 所有测试结果之后运行。
------------------------------------------------------------------------------------------------
下面通过一个测试程序来解释这些注解含义
package com.junit4.cc.test;
importstatic org.junit.Assert.*;
importstatic org.hamcrest.Matcher.*;
import org.junit.Test;
import com.junit4.cc.*;
import org.junit.Before;
import org.junit.BeforeClass;
import org.junit.AfterClass;
import org.junit.After;
import org.junit.Ignore;
publicclass TTest {
@BeforeClass //的所有方法运行之前运行。
publicstaticvoid beforeClass(){
System.out.println("------------beforeClass");
}
@AfterClass //在所有方法运行之后运行
publicstaticvoid afterClass(){
System.out.println("-------------afterClass");
}
@Before //每个测试方法运行之前运行
publicvoid before(){
System.out.println("=======before");
}
@After //每个测试方法运行之后运行
publicvoid after(){
System.out.println("=======after");
}
@Test
publicvoid testAdd() {
int z=new T().add(5,3);
assertEquals(8,z);
System.out.println("test Run through");
}
@Test ()
publicvoid testdivision(){
System.out.println("in Test Division");
}
@Ignore //表示这个方法是不被运行的
@Test
(expected=java.lang.ArithmeticException.class,timeout=100) //timeout表示要求方法在100毫秒内运行完成,否则报错
publicvoid testDivide(){
int z =new T().divide(8,2);
}
}
运行结果如下:
标记红星(*)方法在每个方法开始和结尾都运行一次。
标记绿星(*)的方法只在所有方法的开始和结尾运行一次。
junit有多种注解,我们常用的也就上面几种。
这一节我们将学习进行批量处理,假如我们有多的测试,怎样进行批量处理,请跟着我做。
---------------------------------------------
假如我们写了两个被测程序。如下:
T.java
package com.junit4.cc;
publicclass T {
publicint add(int x ,int y){
return x+y;
}
publicstatic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z=new T().add(3,5);
System.out.println(z);
}
}
User.java
package com.junit4.cc;
publicclass User {
public String geName(){
return"刘若英"; //PS:她是我的偶像嘻嘻:)
}
}
------------------------------------测试类-------------------------
下面要对上面的两个类写测试类。(关于测试类的创建的方法,不懂的可以看我的第一篇《junit浅学笔记一》)
TTest.java 对应的是T.java的测试类。
package com.junit4.cc.test;
importstatic org.junit.Assert.*;
import org.junit.Test;
import com.junit4.cc.*;
publicclass TTest {
@Test
publicvoid testAdd() {
int z=new T().add(5,3);
assertEquals(8,z);
}
}
UserTest.java 对应的是User.java
package com.junit4.cc.test;
importstatic org.junit.Assert.*;
import org.junit.Test;
import com.junit4.cc.User;
publicclass UserTest {
@Test
publicvoid testGeName() {
assertEquals(new User().geName(),("刘若英"));
}
}
完成之后的列表如下:
要批量运行上面两个测试类,有两个方法。
方法一
右键点击测试包“com.junit4.cc.test”--->Run As--->Run Configurations.
这种方式设置简单,但灵活度不高,假如有100个测试类。我只想运行其中的某几个测试类。下面看第二中方式。
方法二
方法引入一种“测试套件”的概念,JUnit提供了一种批量运行测试类的方法,叫测试套件。
测试套件的写法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创建一个空类作为测试套件的入口;
2. 使用注解 org.junit.runner.RunWith 和 org.junit.runners.Suite.SuitClasses 修饰这个空类
3. 将org.junit.runners.Suite作为参数传入给注解RunWith,以提示Junit为此类测试使用套件运行器执行。
4. 将需要放入此测试套件的测试类组成数组作为注解SuiteClasses的参数
5. 保证这个空类使用public修饰,而且存在公开的不带任何参数的构造函数
下面在测试包(com.junit4.cc.test)下面创建一个测试类,内容如下:
AllTest.java
package com.junit4.cc.test;
import org.junit.runner.RunWith;
import org.junit.runners.Suite;
import org.junit.runners.Suite.SuiteClasses;
@RunWith(Suite.class)
@SuiteClasses({
TTest.class,
UserTest.class //这里自由加入需要运行的测试类
})
publicclass AllTest {
}
创建之后的列表:
运行AllTest.java的结果(这里,两个方法的运行结果是一样的):
ps:关于两种方式的比较,第一种方法简单,只用选择测试包,就可以批量运行里面的所有测试程序。第二种方式还有重新创建一个测试类,但它非常灵活,只用在这个类中加入需要运行的类就可以灵活的运行需要测试的类。
JUnit是一个回归测试框架(regression testing framework)。Junit测试是程序员测试,即所谓白盒测试,因为程序员知道被测试的
软件如何(How)完成功能和完成什么样(What)的功能。Junit是一套框架,继承TestCase类,就可以用Junit进行自动测试了。
虽然大多情况下他是程序员的活,但作为测试人员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毕竟也是测试工作,提高自己人技术,扩展思想是主要,边学边做笔记,这样学过的东西才不会忘记,嘻嘻~!
========学习环境=================
java编辑器: Eclipse SDK 3.5.6
junit测试包:Eclipse中自带了junit 4 测试包
=================================
1.我们打开eclipse 创建一个工程名字为:Junit4,
创建一个包,命名为:com.junit4.cc ,
包下面创建一个类 T
代码如下:
package com.junit4.cc;
publicclass T {
publicint add(int x ,int y){
return x+y;
}
}
我们如何来做测试,当然了,上面的代码一眼就可以看出结果,需要测试么,我们这里只是想说明问题,如果我们不用测试框架,我们会用写一个main方法对上面的代码进行验证。全部代码如下。
package com.junit4.cc;
publicclass T {
publicint add(int x ,int y){
return x+y;
}
publicstatic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z=new T().add(3,5); //向T类传递两个参数3和5
System.out.println(z); //打印z进行查看3和5是否做了加法运算
}
}
云行上面的代码,通过查看结果来判断add方法是否正确。
---------------------------------------------------------------------------
上面的单元测试有很多弊端:
@ 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来写测试代码
@ 测试代码不可重用,一段测试代码对应一段被测代码。被测代码变,测试代码就没用了
@ 无法同时运行多个测试代码。假如有一百个被测试代码,要一个一个的运行测试代码,用肉眼观察结果,效率低还容易出错。
这是我简单总结的几个缺点。
---------------------------------------------------------------------------
2. 那么我们就要使用单元测试框架来提交效率。
下面我们就使用eclipse来创建一个测试。还是测试上面的代码为例子。
为了查看更加清晰,我们一般将测试代码与被测试的代码放在不同的包下面。
我们在Junit工程下面重新创建一个包,命名为:com.junit4.cc.test
----------------------------
创建一个测试类:TTest
注意:这里要创建的是一个测试类:在com.junit4.cc.test包上面右键点击-->new-->Junit test Case
点击“Next”会让你选择要测试的方法,选择后点击“Finish”则完成创建。
创建完成如下图:
TTest.java代码如下:
package com.junit4.cc.test;
importstatic org.junit.Assert.*;
import org.junit.Test;
import com.junit4.cc.*;
publicclass TTest {
@Test
publicvoid testAdd() {
int z=new T().add(5,3);
assertEquals(8,z);
}
}
3. 如果我们想要真正运行TTest.java这个测试类,还要对这个工程引入junit测试包。
右键点击工程(junit4)--->Properties
点击“next ” 按钮,celipse提供junit3和junit4两个测试包,我们选择junit4 点击“finish”就将测试包引入。
4. 下面来运行我们TTest.java测试代码。
看到我们左侧的绿色滚动条,说明我们的被代码是没有问题。
你可以试着修改下面代码的参数:
int z=new T().add(5,3);
assertEquals(8,z); //将5、3、8等数字任意修改,查看绿色滚动条的颜色,给出的提示是什么?
上一节初步介绍了什么是单元测试,为什么要做单元测试,以及junit4的初步使用,这里我们接着说一下junit4中的注解。
=============本节知识点============================
* Error和Failures
* Junit4 Annotation
==================================================================
1. 在讲注解之前,先来认识 Error和Failures这两种错误有什么不同。
Errors:表示程序本身错误
@Test
publicvoid testAdd() {
int z=new T().add(5,3);
assertEquals(8,z);
int a=8/0; //这一句是有错误的
}
运行方法,会有一下错误提示:
Failures: 是指测试失败。
@Test
publicvoid testAdd() {
int z=new T().add(5,4); //这里修改了数值,把4该为3就正确了
assertEquals(8,z);
}
在来运行这个方法,看一下错误提示:
所以,我们在写测试程序的时候,要先保证Errors是没有错误的,再来看Failures有没有错误。
2. 下面介绍junit4 的常用注解
-----------------------------------------------------------------------------------------------
* @ Test:测试方法
A) (expected=XXEception.class)
B) (timeout=xxx)
*. @ Ignore: 被忽略的测试方法
*. @Before: 每一个测试方法之前云行。
*. @After : 每一个测试方法之后运行。
*. @BefreClass 所有测试开始之前运行。
*. @AfterClass 所有测试结果之后运行。
------------------------------------------------------------------------------------------------
下面通过一个测试程序来解释这些注解含义
package com.junit4.cc.test;
importstatic org.junit.Assert.*;
importstatic org.hamcrest.Matcher.*;
import org.junit.Test;
import com.junit4.cc.*;
import org.junit.Before;
import org.junit.BeforeClass;
import org.junit.AfterClass;
import org.junit.After;
import org.junit.Ignore;
publicclass TTest {
@BeforeClass //的所有方法运行之前运行。
publicstaticvoid beforeClass(){
System.out.println("------------beforeClass");
}
@AfterClass //在所有方法运行之后运行
publicstaticvoid afterClass(){
System.out.println("-------------afterClass");
}
@Before //每个测试方法运行之前运行
publicvoid before(){
System.out.println("=======before");
}
@After //每个测试方法运行之后运行
publicvoid after(){
System.out.println("=======after");
}
@Test
publicvoid testAdd() {
int z=new T().add(5,3);
assertEquals(8,z);
System.out.println("test Run through");
}
@Test ()
publicvoid testdivision(){
System.out.println("in Test Division");
}
@Ignore //表示这个方法是不被运行的
@Test
(expected=java.lang.ArithmeticException.class,timeout=100) //timeout表示要求方法在100毫秒内运行完成,否则报错
publicvoid testDivide(){
int z =new T().divide(8,2);
}
}
运行结果如下:
标记红星(*)方法在每个方法开始和结尾都运行一次。
标记绿星(*)的方法只在所有方法的开始和结尾运行一次。
junit有多种注解,我们常用的也就上面几种。
检查点:简单的来理解一下,上一章讲到,我们对用户名和密码进行了参数化,那么怎样来判断jmeter有没有正确调用test.dat里面的文件呢。当然,我们可以从结果图表中查看。但我还是想在“登录”这个地方进行一下检查。
jmeter里面的检查点通过添加断言来完成。
1.
右键点击我们的“登录”页面---->添加---->断言---->响应断言
来设置一下断言页面,我们想断言什么呢?调用的用户名和密码是不是我们test.dat文件里的用户名和密码,怎样来进行呢。
3.
这里我们需要分别准备两个文件,一个放用户名,一个放密码。
下面编写函数来调用这两个文件,如何编写先看我上一篇文章。
在响应断言页面添加两个“模式”
(第三步还有一种方法,直接调用原来test.dat的数据进行检查,我试了半天一直失败,不知道原因在哪儿?)
4.
添加一个断言结果
右键点击我们的“登录”页面---->添加---->监听器---->断言结果
还可以再添加一个“查看结果树” 右键点击我们的“登录”页面---->添加---->监听器---->查看结果树
在线程组中设置5个用户,点击运行运行。
查看断言结果:
查看结果做:
好了,检查点添加成功!
集合点:简单来理解一下,虽然我们的“性能测试”理解为“多用户并发测试”,但真正的并发是不存在的,为了更真实的实现并发这感念,我们可以在需要压力的地方设置集合点,
还拿那个用户和密码的地方,每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的地方,所有的虚拟用户都相互之间等一等,然后,一起访问。(红军排长说:等一等!大家一起冲啊!这样给敌人的压力是很大的。嘻嘻!)
1.
接着之前创建的脚本,右键点击 step1---->定时器---->Synchronizing Timer
这样子就添加了一个“集合点”,下面来设置一下集合点。
2.
我们添加完之后的列表是这个样子的,
发现了没,我们集合点的位置不对,应该在登录的前面才对。怎么弄呢?
点击“synchronizing Timer”拖动到“登录”面前的位置,不要松鼠标的左键,再点击鼠标的右键,选择在“之前插入”---有点难噢,慢慢来!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