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59,  comments - 323,  trackbacks - 0

二、追求定论


  这篇文章的标题就叫定论,那么什么是定论呢?就是不再有异议的结论。就是每个人都能同意的结论。A方法比B方法好,好在哪里?好多少?为什么好?我们追求定论,就是追求一种有效的比较和评价标准。


  软件开发有那么多方法,有那么多过程,那么多“最佳实践”,但是却从来没有定论,为什么没有定论呢?因为软件开发的“方法学”还处于蒙昧的“隐喻时代”,各家各派,都从自己的隐喻出发来看问题,所谓“鸡同鸭讲”,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但是追求定论的努力,并不是从我才开始的。在此之前也有人追求过,这样的努力,统称为——“软件度量”,这当然是典型的西方观点:能够量化,就能够比较;能够比较,就能够改进。这样的观点,一点没错,但是还少了前面一句,首先要理解,才有可能量化。如果我们不能真正理解软件开发的本质,就无法判断哪些可以量化,如何量化,以及度量得出的数据又该如何解释,数据的重要性如何?不能回答这些问题,追求定论,依然是不可能的。


  请允许我先把话题扯远一点,谈一谈管理学,谈一谈泰勒以及泰勒之后的管理学。


 1.“科学管理”与“泰勒式管理”


  泰勒是毫无疑问的科学管理之父,为什么我会起这样一个标题呢?“科学管理”和“泰勒式管理”还有什么不同吗?


  所谓“科学管理”,在我看来,就是以科学的方式研究管理。而泰勒正是以这样的方式研究如何进行管理的第一人。在泰勒之前的所有管理,无论好坏,都只是停留在经验的层面,而经过泰勒的科学方式的研究,管理也终于可以当之无愧的称之为一门科学,而泰勒以这样的研究方式,得出的结论,就可以称之为“泰勒式的管理”,这两者并不能等同。


  我们知道,一个科学体系,包含两个方面,假设(公理)与逻辑推论。从哲学上来说,我们把假设称为世界观,而把推出结论的方式,称为方法论。无论谁来研究管理,只要他运用的是科学的逻辑的方法,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科学管理研究”,而如果他的初始假设与泰勒的不同,那么他得出的结论,就不是“泰勒式的管理”,但却肯定是“科学管理”。


  无数的人可以有无数种不同的假设,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哪一种假设更为合理,得出的结论更有价值呢?答案是:通过解释和预言。一套理论,必须自洽,也就是仅仅依靠本体系内已知的,有限的假设,通过逻辑推理,能够解释所有已知的、相关的现象。其次就是通过推理得出的预言,要能够接受验证,并且不被证伪。两种不同的假设得出的不同的预言,就能够通过验证,判断他们的胜负。而在预言没有被证伪前,该理论体系,就和其他尚未被证伪的理论一样,是有效的。而所谓的伪科学,就是只能解释,无法给出预言的理论。


  “泰勒式的管理”,首先被证明是有效的。通过发现或者发明某个具体岗位上的最佳办法和最佳工具,大幅度的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以搬运生铁为例,工场工人裁减数从400~600下降到140,人均工作量从每天16吨,上升到每天59吨,人均收入从每天1.15美元上升到每天1.88美元,平均费用从每吨0.072美元,下降到每吨0.033美元。另外还有更为重要的效果是在工人本身,工人中喝酒的人大为减少,浪费钱的人也少了,因此都比以前生活得更好,他们把自己的顶头上司和教师,看成是最好的朋友而不是强逼他们做工的人。


  泰勒的研究方式十分科学,他寻找并假设了影响工人效率的几大因素:技能、工具、激励、外部环境。并一一研究这些因素对于效率的影响,进而通过实验的效果来得出结论。这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什么错,只是当时的科学研究,尚无法证伪泰勒的诸多假设。而这些假设,也只有通过更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才有可能证伪。这个研究在管理学历史上大大有名,被称之为:“霍桑试验”,由乔治.埃尔顿.梅奥主持。


  “霍桑试验”原本是一次典型的“泰勒式的科学试验”。根据科学的思维模式,一个待研究的系统,接受很多输入变量,也产生很多输出变量,在严密的、可控的、量化的输入变量的变化情况下,观察输出变量的变化,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去分析系统可能的数学模型,而“霍桑试验”的第一阶段,就是要研究各种外界工作条件,对生产率的影响。他们把女工分为试验组和控制组(始终不改变条件,以作对照)然后每次试验只改变一项条件,比如照明条件,工间休息时间和频率,工作日长度等等。按照试验计划,第3、第10和第13试验期的工作条件将完全相同。但实际记录到的产量,却分别是:2500、2800、3000。这是完全不符合预测的,也不是简单的测量误差可以解释的,更令人不解的是,对照组的产量也在持续的提高。


  这究竟说明了什么问题?到底是哪里出错了?梅奥是这样分析这个问题的:他认为存在着两种研究方法,“临床式研究”和“实验室”式研究。“临床式研究”的目的在于对事物的本质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学会处理实际材料的技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区分哪些方面可以继续进行更详细的“试验室”式研究。如果随后的“试验室”方法由于排除了某些未知的重要因素而归于失败,研究人员就应当回到“临床式研究”中去,以便弄清自己忽略了哪些因素。


  而在我看来,所谓的“试验室”研究,就是在不动摇基本假设的前提下,进行逻辑推理,对照现实,丰富理论的细节。只有当这一理论的预言失败,或者出现无法解释的现象时,基础假设才会被置疑,研究者需要重新去寻找能够解释现有现象的新的假设,这样的研究往往非常困难,而且一旦成功就一定意义非凡。这在科学哲学上,被成为“范式的转换”。


  科学范式的转化,从来都不是科学的失败,而是科学的重要的,甚至是跨越式的进步。在管理学上,从“经济人”假设转换为“社会人”假设,就是这样一次重要的进步。但是却有很多人,既不了解科学进步的规律,也不了解管理学的演变,却简单的认为人际关系学派的兴起,就意味着科学管理学派的失败和错误,并进而认为科学管理学派的失败,就意味着以科学方法研究管理底失败,这样的误会,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http://spaces.msn.com/members/zbw25/Blog/cns!1pA6-3FOo9yNp_4lmEHxdDqA!659.entry
posted on 2005-10-31 22:33 读书、思考、生活 阅读(203) 评论(0)  编辑  收藏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
 
<2005年10月>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常用链接

留言簿(20)

随笔档案

友情BLOG

搜索

  •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