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的简历
潇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级 经贸阿拉伯语专业
实践经验:
2006.04-2007.07 香港《博天》杂志社 欧洲分社负责人兼自由撰稿人
(休学一年) 负责在欧洲多个国家发展合作赠刊机构、通讯联络员以及开展杂志英文法文的代理发行工作
2005.06-2006.03 黎巴嫩阿布德拉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总代表助理
独立查询联系国内国际客户、协助进行客户谈判以及货运,并完成新员工的招聘培训
2004.07-2005.08 中日学生会议 中方执行委员会委员
筹备并参与分别于北京、东京举行的三次中日大学生会议
2005. 11 为中兴公司接待埃及文化部副部长并负责其在京文化参观安排
2005.10 国际会展中心机械展翻译
校内经验:
2003-2006 03级阿拉伯语班班长 负责班级事物及外语文化节大使接待
2004-2005 外语学院宣传部部长 负责学院活动的整体宣传和具体操作
获奖情况:
2005-2006 两次入选本科生科研创新论文(每年仅10人左右)并获科研经费
2004-2005 三等综合奖学金
2003-2004 年度校优秀培训干部
看到以上的简历,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有许多疑惑:在大学毕业生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今天,一个大三的在校学生,如何已经拥有一年多的工作经验、而且是担任外资企业驻京代表处总代表助理这样重要的职位?如何能被一家香港的杂志聘用为自由撰稿人、并被派驻欧洲一年?潇潇的求职生活,相信会给对职场充满困惑乃至恐惧的大学生朋友带来很多启发。
以下宋体字内容均为我的一位小朋友潇潇所写,楷体字部分为本人所注。苏文平(本论坛专家)
我的求职生活
文/潇潇 点评/苏文平(本论坛专家)
第一阶段:
刚上大一的时候,学习真的是很艰苦的事情,特别是阿拉伯语初期的学习,我始终忘不了宿舍里三个女孩抱头痛哭的情景,因为谁都没有想到,大学的学习会这么辛苦……学习之余的时间很少,但是我还是参加了学生会,因为我从小就喜欢书法和艺术体的设计,我希望可以继续写好看的字,而且也希望可以通过学生会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事实上,学生会的工作在不知不觉中让我学会了如何服从,如何配合,如何做出一份合适的计划,以及后来的如何领导一个团队;虽然占用了我一部分的时间,可是我还是很无怨无悔。
其间,也曾尝试过一些工作,比如推销、礼仪、中文语伴等,但是我深刻地感受到,这些并不需要专业知识的大众性的工作收获比较小,而且付出与回报比较不成比例。最后我放弃了这些实践,专心的投入到学习和学生会的工作中。
学院学生会最后承接了在北京举行的中日学生会议,我因为表现优秀,有机会通过学生会进入中方执行委员会,并有幸成为委员会中有机会到日本交流的成员之一。在这几次活动组织中,我不但熟悉了如何组织一个国际性的交流活动,如何将这些活动一点点的细节化,还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坚持中日友好的日本大学生,参观了日本先进的企业,了解了日本的文化,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有两点:
一,不走出来不会知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际上是什么样,也不会知道自己的知识有多么的匮乏,世界的前进有多么的让人措手不及。
二,日本的大学生有着很强的民族忧患意识,所以很多人选择国际关系或政治作为自己的专业,他们有着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也知道自己应如何为自己的祖国服务,而这些是我们很多人还比较欠缺的。
而这段时间我在学习上的坚持口语训练为了接下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潇潇的“第一步”与很多大学生朋友没有大的不同:参与学生会的工作,寻找一些兼职工作的机会。但不同的是:潇潇在工作中用心领悟、有意识地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潇潇很快地找准了大方向,放弃了诸如推销、礼仪乃至中文语伴等“工作”机会,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在专业学习和学生会工作当中,并在学生会工作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更大机会。第二阶段:
2005年6月,我的大二即将结束,我决定要找到一个和自己的专业相关的暑期工作,这样就可以将我的暑期学习和实践计划很有效的结合起来;我的专业是外贸和阿拉伯语,所以阿拉伯外贸公司成了我的首选。
我调查了一些阿拉伯外贸公司, 大多集中在雅宝路(附近有清真寺方便他们礼拜)和国贸地区,都是属于小型的皮包公司,也许并没有什么很好的管理类的经验,可是因为公司小也许能最直接的接触到外贸知识。咨询过穆斯林的旁听生,知道雅宝路的京华豪园里面阿拉伯公司较多,找了一个周五的上午我就出发了。
在楼下就碰到了刚搬过来的阿拉伯商人。我趁机跟他们一起走进电梯,然后用阿语跟他们打招呼。他们感到很惊奇;然后我就对他们介绍了我自己,告诉他们我可以用阿语和英语操作外贸流程,想找一份工作。他们很热情的邀请我去他们九楼的办公室,我心里很开心:没有想到这么顺利。可是到了九楼,他们已经雇佣了的一位中国男士把我拦在门口,然后斥责地对我说不需要人,又用土语对那群阿拉伯人说了些什么,就关上门不再理会我的敲门声。那一刻我感到特别的无助,更加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如果我可以掌握土语的话也许还有争取的机会。但是既然来了就不可以放弃!我乘电梯到了12楼,准备厚着脸皮一层层往下找。
十二楼有一个黎巴嫩的外贸公司。我敲门进去之后,看到客厅里坐着好几个老外,就大声对他们说:”你们好!我是来找工作的。”然后就跟着其中一位走进了经理办公室。
刚开始的介绍很顺利,因为我已经提前准备过阿语和英语的自我介绍和相关的词汇;可是,当他听到我只能待2个月的时候就很认真的拒绝我了。他对我说,两个月之后我可以做的很好了,但是却不能继续工作了,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大的损失。这时候找到一份工作的渴望充斥着我全部的内心;我反复的说我可以做些什么, 只要你们找到合适的人我立刻把我学到的教给他就走,我不需要任何工资,我只希望获得经验,……反正我就是赖着不肯走……就算不录用我我也当找人练习口语的好了
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口语练习”最后他很无奈的对我说:那随时欢迎你来吧!不过是你自己说不要工资的。
虽然有点觉得委屈,但是我第二个星期就来上班了。
刚开始的时候工作是很枯燥的,这段时间我都在不断地查询国内哪些公司生产哪些产品,然后收发传真,然后给客人冲咖啡、红茶……这样重复的机械性的劳动几乎快让自己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了;唯一幸运的是,办公室里从老板到客户基本上都是阿拉伯人,对语言的学习还是很有裨益的。当然,当暑假结束的时候,我拿到了应得的工资-我自己要求的800元。那天我很兴奋,请男友大吃了一顿。
开学之后,老板给我打电话了,问我愿不愿意上学的时候兼职去,于是我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每个周二四下午和周六全天,往往是早上上课到11:30,然后就买袋饼干、开始倒车去上班。这时候工资是每月600元,但是相比工作时间而言,还是上涨了很多。很开心自己终于可以渐渐不再成为家人的负担了。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今年(2006年)的三月,也就是我陆陆续续在那里呆了9个月。最枯燥的日子过去之后,他们开始带着我一起看货,我可以独立的联系国内的厂商让他们发样品然后再和他们签协议,也可以帮着做一些集装箱相关的单据;最有趣的时候就是招聘的那段时间:我自己负责招人、面试、考核。中午老板常常请我们和客户一起出去吃饭,我偷偷印了个人的英阿文的名片,然后给一些我熟悉的客户,没有想到这小小的举动却带给我新的机会,虽然我内心并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是有违职业道德的。
后来我也曾推荐我的师妹去那里工作,但是她们工作了两个星期不到就借口离开了,让我觉得对以前的老板很是愧疚。她们离开的原因我也明白,因为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工作真的是很枯燥和重复,但是作为一个新人而言,想要一开始就学到很多东西都是不可能的,大家需要时间建立一个彼此的信任。现在我和老板仍然是很好的朋友,他还主动给我介绍了一些欧洲的代理商朋友,这样在我欧洲工作不忙的时候可以继续作一些兼职。
潇潇第一次在社会的求职经历并不比大多数大学生朋友幸运;但据我所知,很少有同学在第一次被拒绝后就有勇气当时打起精神、“厚着脸皮”挨门挨户地进行自我推销。其实,抵御挫折的伤害是我们在职场上必上的一课。有一位专家说得好:找工作就是你得到一连串的“不行!”“不行!”“不行”……后听到对方说:‘行,来吧!’的过程。这一连串的“不行!”有多长?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运气,但更取决于个人判断力和勇气。潇潇的勇气可嘉,但其判断力尤其值得欣赏:选择怎样的区域寻找工作机会及“工作机会”是什么-并非一定先从名企开始找机会,而是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发挥自己所长;并非一定要先谈好工资,锻炼自己的能力是第一位的;并非一定要先找到有兴趣的工作,刚开始的工作可能是很枯燥的。按说潇潇的师妹们更轻易地得到了潇潇的机会,可她们没能把握;因此,在工作无趣的时候需要坚持。第三阶段:
三月底,我离开了那家黎巴嫩的公司,因为那里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我学习的所需了。我准备休整一段时间,好好思索一下自己究竟需要的是什么,好开始准备下一阶段的实习。
四月初,机会突然降临。一个过去也门的客人给我发邮件,然后到了北京之后给我打了电话,说想见我。他这次带着一个也门政府的项目过来,和现在这家杂志社的一个股东正在商讨工程合作。然后了解到这家杂志社准备在中东地区发行阿拉伯语版的杂志,他很有兴趣做中东的代理,所以准备把我从外贸公司“挖出来”帮他做杂志社代理的助手,然后带我去也门工作。
见面之后他知道我已经结束工作了很开心,然后问我愿不愿意去也门工作。去也门做一个公司的部门负责人,既可以锻炼语言,还可以四处游历,倒真的很吸引我。可是去也门真的很难说服我的家里人同意我休学,也很难保证安全问题,何况这样和我欧洲的男友分开时间更长了,心中有很多的犹豫。但是我还是和他一起去拜访了杂志社的董事们。
听完杂志介绍,他们准备以简体繁体中文、英文、法文、阿拉伯文在世界出版发行一个介绍中国和世界民族文化以及政治经济发展的杂志。我突然感觉到也许有机会得到欧洲的工作机会!
于是我对他们说,我可以获得欧洲的签证(他们还没有建立国外的代表处,较难获得长期签证);有一定的工作和国际交流经历;而且我可以先在国外建立网络型欧洲分社,等找到合适的代理时候再将网络型转换为实体型。更主要的是,一个欧洲分社的花销对于杂志社的初期是很大的,而我并不是为了钱而来,我的开销不会对杂志社造成损失;而且我对这件事情很有兴趣,一个年轻人做事有着年轻人的执著和倔强,拿我做一个先锋,一个试验品,不啻为一个好主意。
我并没有抱着太大的希望,只是想尽自己的努力,做过了,就不会后悔了。出乎我意料的是,老总居然并没有表示反对,他让我先留下来看看。于是,我开始了这边的新工作。
至于也门的工作,我推荐了我身边的一位朋友给那位也门先生,自己内心还是感觉很愧疚,辜负了他的厚望。
四月底我开始了杂志社的工作,这个时期主要的事情就是整合人力资源,我帮助接待了迪拜电信局的负责人,还有迪拜酋长亲王,准备通过他们打开中东市场。同时,我和杂志社一起经历了申请刊号,版面设计,制度制订,以及人员的招募,这段时间所学习到的东西让我受益匪浅。一直到七月,我从来没有和董事们谈过这段时间的报酬,直到董事长最后找我谈话,说经过这段时间,我已经通过了考验,如果我真的可以成功的将欧洲分社做好,回国的时候可以得到杂志社的一些股份。但是我没有要求这些股份,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需要的只是这一段欧洲的经历,而做杂志我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如果我得到了这些股份,我再离开杂志社就太不仁不义了。而我从欧洲回来的那一年大四,我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规划去实现。
暑假,办好了休学证明,通过男友担保办好了欧洲的签证,说服了家人,身上只有第一个月的生活费,然后现在正在杂志社准备到了欧洲所需要的各种赠刊制度,联络通讯员制度,约稿制度,还有我自己的国际记者证,国际学生证(方便我云游)和工作合同。还有两个星期,我就要踏上一个人的异域之旅了。虽然害怕,虽然紧张,可是毕竟这么辽阔的一个舞台,只要可以不断的提升学习,总是能让我感到兴奋!而且现在是真正的可以养活我自己,还可以经常见到男友,让我对自己当时的勇气感激不已。
在欧洲期间,除了把工作做好之外,我会随身带着新出的阿拉伯语考级的书,阿拉伯语是一门较少人掌握的语言,所以它永远是我前进的一个最有效的武器,一个人有自己的专长真的是很重要。我在欧洲期间要能够熟练的将阿语和英文达到相互间的交替口译,这才是更加胜任一筹的地方。
潇潇的第三段求职经历显得有些戏剧化;但仔细看来,这不仅得益于其“丰富的想象力”(跳跃性思维),更源于其一贯的认真诚信和踏实肯干;否则,很难想象这样一家正规的杂志社愿意将这么一项开拓型的工作交给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外国在校大学生。潇潇在得到杂志社老总初步首肯后的积极投入,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欧洲工作机会;而在此后完成的一系列事件中,则充分展现了潇潇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从而使得杂志社对其未来一年在欧洲的工作更有信心。
而在整个过程中,潇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离开那家黎巴嫩的公司是因为那里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其学习所需;去欧洲工作更主要是希望有一段经历,而非对做杂志有很大的兴趣,因此不对股份提任何要求;在欧洲期间仍将坚持学习阿拉伯语,以拥有自己的专长;……这是处于顺境当中的年轻人尤其难能可贵的。个人小结:以下都并不是什么大道理,也许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都是我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的:
1,在工作或者实践中能够结合运用到自己的特长,工作起来比较容易事半功倍,而且会带来更大的信心。
2,在校期间不要考虑太多的报酬,机会和经历就是最好的报答。天道酬勤,踏踏实实做事就会有收获。
3,语言在任何时候都会带给自己机会,第二门语言就是第二条路;当没有精力掌握第二门语言的时候就精通第一门语言,精通就是特长。
4,有些事情看起来很难是因为没有尝试过,任何一个人只要可以坚持,都能在半年之内成为一个小范围领域的专家。
5,很少有人能够拒绝五次以上,而对自己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的请求。需要用勇气来支撑自己的自尊心。
在工作、学习中善于不断地总结,才能不断地进步!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1,语言是国际交流的最有效工具,任何时候我需要继续的不断巩固和学习;
2,通过在欧洲期间的工作对自己进行分析和观察:看自己比较倾向于沟通、宣传还是销售,或者其它的方向,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不断克服。
3,在欧期间多结识朋友和相关机构,建立人脉网络;争取一切可以争取到的机会,比如产品代理等。
4,以专长阿拉伯语为制胜点-中阿之间的关系归结到底还是能源和国际工程关系,多了解能源和国际承包的相关知识和专业术语,将传统能源以及国际工程承包这些领域制定为自己的正常考虑的从业方向。(包括BP, 中石油中海油等--更倾向于国际性的能源建筑公司,官僚性小,突破性比较强)
5,正式工作三年后再根据自己工作的情况和相关内容思考是否需要读在职研究生,或者欧洲的硕士项目,或者美国的MBA项目来更快的提升自我。
我的理想:我喜欢不断的学习提升和挑战自己,只要是一份可以让我继续汲取营养的工作我都会很开心的工作下去,因为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在不同的地方为社会做着贡献,奉献着自己的价值,做什么工作坚持做下去做好就行了。
所以我希望可以在一个国际化的可以用到自己的专长的公司,做些和能源以及阿拉伯世界相关的事情。中阿之间还有很多的误解,需要继续促进了解和推动。我希望在适当的时候,和一群合得来的朋友一起做一个专业的中阿商务网,走好现代的丝绸之路。
看了潇潇的生涯规划和理想,我丝毫不怀疑它们在不久的将来会一一成为现实甚至比现在的预计更接近其预期:潇潇的规划是基于自身的能力和兴趣并结合其已有的经历制定的,其理想将帮助她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时时校正方向,避免出现大的偏差。我仿佛已经看到成长中的潇潇走在一条金色的丝绸之路上!文/潇潇 点评/苏文平(本论坛专家)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http://blog.sina.com.cn/m/car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