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参加了清华大学信息系统与工程研究所组织的一次工作流研讨会。
会上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介绍了他们对工作流研究的一些成果。其中主要关注了数据挖掘和分析。
关于数据挖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当企业没有应用工作流时,对企业日常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数据
之间的关联和逻辑,得出一套基本的企业应用业务流程,为将来应用工作流做出准备;第二个方面是当企业
已有工作流应用时,对相关流程数据进行挖掘,根据数据描绘出正在运行的流程,很显然,这个方面与流程
仿真有关。
关于数据分析,则主要是对流程数据进行分析,这个涉及的内容就比较多,包括流程的运行效率,人员效率
分析,统计等等。其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贪官A试图逃跑,逃跑前是有一定前兆的,比如向国外转移
账款,给小蜜频繁打电话,工作效率降低等等。于是数据分析就可以起作用,对A最近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他将要逃跑的结论。而来自有生博大的赵斌,谈论到他们已经实施的项目中,涉及到对一些电子公文
流程中的办文统计,并依据“指标”进行工作量和效率的分析。
这其实也反映出我们工作流软件中缺失的部分:数据分析-数据统计-优化流程。而这也正是BPM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功能缺失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实际上我们的软件没有研发只有开发。具体他们略微谈到了他们一些实现的方式,非常的理论,涉及到算法,数据结构等等。我们软件开发最主要的是满足用户的各种业务需求,比如说回退、收回、会签等等,这也是现实情况所决定的,开发团队的人员通常都不是很多,并且这种分析挖掘需要的人员无疑需要很高的理论水准,这个本科往往是达不到的(不得不承认研究生和博士就是比本科要优秀),博士硕士的研发团队的开发成本会非常的高,并且实际产生的利润很难评价,对于不大的公司来讲这个是很难接受的。于是就造成了这种状况:软件研发缺失掉了。
依托高校是个不错的想法,但是依托高校不等于说你把办公地点搬到清华大学门口就是依托高校了,也有这种依托,那是买煎饼的。
http://www.blogjava.net/ronghao 荣浩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posted on 2007-10-29 11:57
ronghao 阅读(1397)
评论(6)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SOA、B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