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中央台的一个科普节目,用一个家庭的案例生动介绍了心理学在教育孩子,包括幼儿的作用。影片中的家庭由五个成员,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和最小的妹妹艾米利。在父母看来,前两个孩子很正常,没有给他们太大的压力,而这个三岁的小姑娘艾米利就显得有点累人了:脾气很坏,什么事情都要听她的,否则就哭闹不停;晚上一定要抱着奶瓶,并且由爸爸抱着在沙发上睡;等等。爸爸妈妈被搞的疲惫不堪,姐姐和弟弟也觉得这个小妹妹很烦人。
这时候,研究儿童心理的专家天使般的降临了。她先是观察了这家人生活的片断,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分析了艾米利这样表现的原因:他们得出了初步的结论:
1 爸爸妈妈有主要的责任,他们认为艾米利是他们最小的孩子,潜意识中,他们不愿让艾米利长大,于是,不知不觉中,总把艾米利当成一个小婴儿看待;
2 艾米利发脾气的时候,在大部分情况下其实并不是因为悲伤或者难过,而是为了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力,并强化自己的控制低位;而爸爸妈妈一听到艾米利哭闹,很快就会妥协,这样也加强了艾米利哭闹的诱因。
从上面的分析看来,双方都对目前的状况负有责任。
接着,心理学家帮助他们来解决问题:
1 首先,要求爸爸妈妈把艾米利当成正常的,和她年龄相当的儿童对待,而不是婴儿。这样,爸爸妈妈对艾米利就可以提出期望和要求;
2 其次,在艾米利表现良好的时候给她更多的关注,鼓励和拥抱,而不是在她哭闹的时候。在她无理取闹的情况下,要冷落她,对她不理不睬,不要看她的眼睛,不要接触她的身体,甚至可以把她关到一个独立的安全的地方(当然,要控制好时间,专家的建议是孩子几岁就关几分种);
3 再有,爸爸妈妈在孩子胡闹的时候要直接了当的说出自己的要求,而不应该去协商,谈判。如果没有效果,就直接去推动这个结果的达成,不要被孩子的哭闹吓退。
…………(记不住了)
结果令人惊奇:困扰了爸爸妈妈很长时间的“坏姑娘”艾米利,在不到两周的行为治疗后,就回到了“正确的轨道”!
我没有结婚,更没有小孩子,不过,因为假期回家,有时候带妹妹女儿的关系,对此也等同身受。所以,兴致勃勃的看完了节目,感触很多。无事无学问啊!特地把心得记录下来,给其它有此苦恼的爸爸妈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