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去过好几次,每一次去都是匆匆而过,每一次去都是为了工作。毕业时到南京考公务员,由于学位没有拿到,能报考的职位寥寥无几,而且都是很偏门的职位,左挑右选报了个监狱部门的网络管理,报名、笔试、面试,然后面试挂了。
也曾在慧通面试过4轮,慧通据说是华为的人力中介机构,去面试的时候人数众多,感觉上好像是只要投了简历,都会被招过来面试一把似的,层层筛选之后优胜劣汰,所以最终能录取的凤毛麟角,即使侥幸通过据说工资也不是很高,在那里进行过一面、二面、三面,貌似比较注重于算法,然后也挂了。每次都是一天内来回奔波,始终感觉南京的生活气息比较浓,相比而言还是苏州的环境更安适惬意,要去那里呆上两三个月,却是从没有想过的,从孙总那里听到要出差的时候,实在是感觉很突然。
刚开始总以为出差挺舒服,可以到处逛逛看看风景吃吃小吃,可惜出去的时候哪里能挤的出时间,就算那有,反反复复的项目也够折腾人的,出差,其实就是个苦差事,在公司呆了一段时间的员工,心理上都不愿意出差的。想起孙总动员会上说的话,“本来这个项目是打算在苏州这边做,可总公司的那边不愿意,也不知道为什么,以前.net的项目都是拿到苏州来做的。可能这个项目是苏州这边接的第一个java方面的项目,所以总公司不放心,打算派你们几个过去。大家不要勉强,去不去靠自愿。”
国内的软件公司不少做外包起家,一种把人包出去,一种是把项目包进来。而像苏软这样的集团子公司,当时的情况差不多是从包项目开始的,苏州的项目都是从南京总公司拿过来的,公司本身有市场部,不过当时也仅仅是拉一些.net的客户。所以孙总就给我们鼓劲说,“这个项目做好了,以后陆续还会有其它项目给我们做,总公司对我们也能放心。” 言下之意就是说这个项目确实需要大家辛苦点。
私下里我们中有几个是不想出差的,johnny是苏州人,按他的想法,出差哪里有家里舒服,吃喝都比在外面舒服滋润的多,又不敢当着孙总的面说,底气不足,只好到时候随机应变了。本来孙总想让老肖也过去,多一个人多一份力,老肖推说家里老婆孩子要照顾,孙总也不好说话,都要走的人了,还要派出去出差,怎么也说不过去。
匆忙收拾了东西,买了个皮箱,还好天气暖和,衣服也不用带太多,打了包就上路了,比较郁闷的就是刚搬了家,三个月的房租算是白交了。
工作这么长时间,好多地方都没有去过,北京的长城,西藏的布达拉宫,还有神秘的云南,都是一直想去的地方。南京的夫子庙、秦淮河、雨花台久已听说,却没有游玩过,特别是小说中秦淮河的画舫,更是让人浮想联翩,传说董小宛、李香君、陈圆圆都曾风尘于此,能有机会去凭吊一番,感觉不错,唯一可惜的就是生不逢时。
去南京的几个人除了小张,tom、老季、johnny和我都是刚招进来的新人,六个人窝在一辆别克里,虽然也有点不情不愿,可毕竟是第一次出差,总觉得很新鲜。
在车上是八卦的最好时间,女人在一起,讨论的多是服装、美容、男人,男人在一起,讨论的多是足球、电影、女人,程序员在一起,讨论的多是现实和理想,johnny问我,“你以前出过差吗?”我说,“头一次,怎么,你不想去?”
“也不是不想去,就是有点担心,孙总说过去还要搞培训,又要培训,又要做项目,只有两三个月,到时候做不完怎么办?”
“有什么担心的,在公司是上上班,下下班,到南京也无非是这,说不定还能吃吃饭,喝喝酒之类的。”
“要是真的有饭局就爽了,不过到时真的喝酒,你可得帮我,你酒量怎么样?”
“马马虎虎还凑合。”
说起酒量,其实是在大学里锻炼出来的,同宿舍的几个哥们经常在一起斗地主,买来几扎啤酒,在床沿盘腿一坐,谁输了就灌谁。大学里锻炼出来的多是这样的稀有动物,往往喝的七荤八素了几根手指都看不清,偏偏看牌还一清二楚。
下榻在南京白下区的一家酒店,两人一个标间,在酒店里见到了欧阳,欧阳是单独的一间,技术总监,特殊情况自然有特殊待遇。欧美企业和国内公司的技术总监给人总是不同的第一眼感觉,欧美多是白衬衫,举手投足显得有冲劲,而国企的技术总监多半是穿着朴素,看起来不紧不慢,显得稳重和成熟。在什么样的公司就有什么样的气质,大概和打交道的人群有关系,在苏软,接触的客户90%都有政府背景,所以称呼起来多是张科、李处、王总之类的,而我们,多数是被叫做钱工、赵工之类的,说是工程师,听的次数多了,就和钳工、电工没什么区别了。
不知道是不是认知上的问题,欧美企业中多是称呼英文名字,国内企业多是小张、小王的称呼,所以心理上我是始终感觉有点小家子气。而实际上,国内软件也实在大气不起来,很多软件公司之所以一个接一个的起来,和政府的扶植脱不了关系。很多国内企业头上挂着高新技术企业、ISO9001认证企业一系列的荣誉称号,而且还煞费苦心的去过CMMI,一方面是因为弄个荣誉忽悠客户,另一方面是每个证书的背后都有政府的高额奖金,而且做项目做框架做的成熟了,又可以继续发展成产品,又可以拿到省市去申请专利,搞个专利又可以捞上不少科技项目奖金。
国内企业之所以容易存活,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也正是这样,国内的软件业很难发展壮大,往往是有单就做,有钱就赚,至于公司的发展,最多考虑今年明年,很少有考虑五年十年规划那么长远的。所以在国内的很多软件公司,不要指望在公司可以呆上一辈子,能在里面锻炼上两三年,翅膀硬一点,找个好公司沉淀下来才是正道。
刚见到欧阳就感觉比较投缘,后来知道他也曾在MIT呆过一段时间,也是厌烦了每天重复的修改bug才跳出来的,不知道有没有人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天重复的劳动,重复的修改bug,再热情的人也很难忍受这样的枯燥,所以和欧阳聊起来,很快就有了共同语言。而且发现他喜欢以长人一辈的语气说话,大概是习惯了,平时叫人他也是叫小张小王的,后来我才知道欧阳只比我大一岁,不过却比我老练成熟的多。我所经历的几家公司,每一家都有自己崇拜的人,有技术上,有做人上的,从他们身上好好学习,可以发现很多地方对自己的成长都有所帮助,我个人对技术不怎么感冒的,学技术,活学活用,不必死记硬背,要解决问题,学会怎样去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地税的项目是市局的,不过同时牵扯到省局和市局的不少数据,安顿好了之后,第二天欧阳就带着我们去市局,做做项目的调研,见识见识客户。和市局打交道的是信息科的秦科长,一个大腹便便的胖子,前额秃的发亮,脑门上就差没写“营养过剩”几个字了。秦科负责地税项目的沟通,据说可以负责80%的项目决策。
秦科的办公室有我们公司三分之一那么大,里面加上秦科办公的也才两个人,每个人桌子上都有一台台式机,一台笔记本,打印机、书橱、沙发、茶几、饮水机、小冰箱,应有尽有,诺大的地方只坐着两个人,空旷辽阔,政府部门的大气令人羡慕不已。
想起考公务员没考上就觉得遗憾,每年毕业的时候千军万马去争一个公务员的位子,和平年代做什么最好,自然是公务员,“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环境好,福利好,社会保障多,年纪大了不愁没人养老,所以现在考公务员的比考研的要多的多。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哪里是做个小程序员比得上的,钱工、赵工,做一辈子也没有机会成为张科、李处。当时真的有这样的冲动,想问问秦科,市局还招不招人,工作之后还时不时冒出这样的想法,实在是理想主义的居多,毕竟政府部门的待遇,实在很诱人。
即使是苏软这样响当当的国企,和地税这样的部门相比,一个天,一个地。苏软算是很正规的一家公司了,可就是简单的出差,也规定你尽量不能打的士,如果确实需要,必须把打的的目的地、相关项目一一写下来,还要报到总公司去审批,一来一去等批下来已经一两月之后才能拿到报销。出差补助是没有的,饭贴也不能超支的,如果在苏州,饭贴一天8块,去南京,档次稍微高一点,10块,除了餐补,就没有什么额外补助了,而且还要三令五申尽量替公司节约的原则。
国内的公司多数都是这个样子,在员工面前总喜欢强调,要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所谓员工的责任心,就是要尽量想到公司,处处考虑公司的利益。闲来没事,做过网上的一个小测试,发现自己属于那种忠诚型员工,就是在外出差宁愿挤公交替公司省钱的那种人,只懂得替公司尽义务,却忘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权利,不能不承认,有时候,这确实是程序员的一种愚忠。
中午是在地税局凑的分子,秦科写了个条子,然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在地税局的食堂潇洒了一把,看着地税局的伙食更是感叹,为什么自己当初没有考上公务员。
在公司吃的大众食堂,是一大荤一小荤一素一汤,这样一份最简单的午饭大概七八块钱,有时稍微奢侈点,到良友金伴这样的超市买点盒饭改善一下伙食,
蚝油牛肉饭、咖喱鸡块这样的盖浇大概也要
8~16
块左右,所以饭贴如果只有
10
块钱,只能勉强够每天中午的工作餐,而且还要你非常小心翼翼的花,才能保证饭卡上的余额不会是负数。
在公司的食堂忍受了两年多,毫不夸张的说,进了地税的就餐大厅,眼睛都快放绿光了。地税的伙食是自助餐形式,鸡鸭鱼肉自选,荤菜有七八种,素菜七八种,还有鸡蛋肉丝汤,两三样粥类,苹果、香蕉,另外连糕点也备了两三种,看的眼花缭乱。而且大厅里挂着四五台大屏幕电视,可以边吃边看。
第一天的调研,喜欢上了,我想,天天来调研就好了,在这里吃上一两个月,最少可以长十斤肉的吧。其实没有那么好的事,地税并不是苏软开的,自助餐并不那么容易吃的,出差来,就是要做事的,项目,这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