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班第一天,在一种“节后综合症”的气氛下写下这篇一直拖着的总结。
2013已经成了历史的一个数字,在各种数据总结、趋势图表、红包鞭炮、酒席宴请弥漫的后春节状态下,终于回到公司,坐在清冷的办公室,冲一杯咖啡,键盘和聊天声中,开始静静的回忆过去的一年。
3年一个坎儿,也许不假,2013是我最频繁想起跳槽、转行、辞职的一年,为什么?我把它归罪于3年这个坎儿。工作3年整了,在一家公司,一个部门,做着很多类似的事情,有这些想法……正常。先插一段故事,从年前到家到年后的各类聚会,总结起来比上班还累,天天吃肉喝酒,处处谈论着本不感兴趣却不得不谈的现实,开始总跟人抱怨在外地工作辛苦,天天加班拼命,上班路堵不方便,生活成本高,周六日没休息等等。后来所见所想,看着各有各的辛苦,各有各的烦恼,明白抱怨解决不了问题,抱怨只会让大家知道你在外面混的很苦而已……徒劳的。回到正题,总结2013,先谈积极的,生活上,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健康平安,房子按期装修,一切都正常运转按部就班,只是花钱如流水,年底混个0的开始,不过还是很欣慰,一切蛮顺利的。总结总是谈工作更多,那我也就更多的说说工作。
工作好像不那么顺利了,进入了一个很奇怪的循环,也许别人不觉得,但是我自己把现在的状态称作一种尴尬的境地。这一年,在互联网技术这个圈子里,我尝试了4种岗位,2013之前,我是一个专职的Java开发工程师,我关注的是服务端应用的架构设计、代码质量、并发和可扩展,但是到2013年底,我感觉自己成了一个时下流行的ASE——全栈工程师(All Stack Engineer),这种转变是因为团队缺乏“资源”而被逼出来的,年初产品改版,全站大换血,没前端资源,没办法,在借了个前端做了2周demo和组件的前提下,我带着一个开发兄弟“成为”了前端,写js,写css,后来css变成了less,js也需要自己做前端组件,1个月后,我们真的成为了前端,这时候的我,开始关注数据可视化组件(了解d3和raphael),前端模块化(seajs),前端开发模式(前端OOP)和架构等,看两遍犀牛书已经满足不了我的需求,更多的js书籍进入了我的reading list。项目在快速的迭代后进入稳定,新的需求也可以快速的被完成(因为我们俩已经算是前端熟手了),而后开发人员补充一倍,机器扩容,一切看上去都开始正常。这时一个新的数据项目起步,再次面临“资源”紧张,不过这次缺的不是software engineer,而是data algorithm engineer。于是我也重复了这次紧张,进入到数据开发的角色中。数据开发其实是个有意思的角色,关注点主要是写sql,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hadoop要非常熟悉,要理解整个生态,数据开发不是单纯的ETL,写写hive或者pig的ql,而是在结合业务的前提下设计出出色的数据架构,数据架构看上去很虚,但是其作用不亚于软件开发中的架构设计。从某种角度讲,在大数据背景下,好的数据架构起到的作用更大,直观上讲能节省大量的成本。本来数据这块角色可以分很细的,但是同样由于“资源”的问题,我承担了全部的工作,当然学习起步阶段得到了不少同事的帮助,同时也得感谢公司的大数据平台的简单易用让大数据这种比较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可以轻易的被工程师使用。总的来说,2013后半年进入到数据领域,开始各种数据开发尝试。这一切看上去还挺不错的,但其实麻烦在于业务,业务发展过于变动和快速,导致工程师做东西都是填补型甚至是一次性产品,比如前后端开发成了copy&paste,数据开发沦为了copy&paste型的ETL,结构层次不清晰,毫无架构可言。在短时间内开发高质量产品本来是个悖论,又经历长期的加班和强制性的公司政策,这是在束缚创造力和打压创新精神……
于是,作为一个ASE,我们可能热衷于一切可能改变世界的技术,但是产品落地一定依托于某些业务,而业务往往是关键点,所以,真正的循环悖论是我们在不断的重复失败的业务,而技术的轮子由成功的业务驱动,于是周而复始,眼见别人的成功,而无能为力改变自己,这应该算是某类工程师的悲哀吧,我们可以轻易的实现各种算法,可以写大量的Java来实现控制业务逻辑,迅速的组织页面html+css+js来可视化,可以熟练的写成MR或者hive sql在大数据平台下查找数据,甚至可以轻松的把这一切全部一肩扛起,但是~~~我们改变不了产品失败的命运……
In my opinion,我们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公司的股票和工资在做事,不能只是因为一次涨薪、一次红包、一次配股而努力,既然选择了,那么这是一份事业——a career not only a job。3年前我放弃导师的博士学位邀约,进入大公司成为了一名普通工程师,3年后,是否要放弃大公司的庸碌而重拾自我?忙碌过后、重新思考,如果这仅仅是工作,那么趁着还不老,追寻自己的梦想吧。
就写这么多吧,总结这东西写起来总没个关注点,洋洋洒洒的,哦对了,最近流行的文体是北上广深究竟给了你什么?好吧,我不在以上四地,但是就杭州来说,我这3年,没想清楚杭州究竟给了我什么。但是我心中有个答案,你不在这些地方存在过,你永远不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