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路上的五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一个月
从
9.20
决定保研,到
9.23-9.26
参加笔试,机试,面试,到
10.10
体验,到
10.19
最终名单确定,再到
10.20
填写推免登记表和网上报名,
9.20-10.20
刚好一个月的时间里,或许将改变了我一生。
关键词二:两个人
这次能鼓起勇气决定上研究生,不得不提到杨春明老师,我依然还清晰地记得是
9.20
下午在他的办公室里,是他的一番建议才改变了我早已坚定的信念。当我走了办公室的那一瞬间,大脑一片空白。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真的改变主意了?
19
号在与同学一起去实验室的路上,我还谈谈了对研究生情况的一些看法,还是坚持最初的决定。但谁都没有想到(包括我自己)却刚刚赶在提交推免申请表截止时间(
21
号)的最后一刻交了申请表。在这里要深深地感谢杨老师。还有就是家人,在暑假和开学时,在电话联系曾几次问劝我试试去考研,每次我都以“读了十几年的书都读怕了”的理由来搪塞。而后在我犹豫不决时,给我了最坚定地支持。我也非常清楚一直以来为了供我们读书,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含辛茹苦。。。。。
(
另外有两个星期多没有打电话回家了,周末得打回去问候
)
关键词三:两所学校
通过笔试,机试,面试三关后,有两所学校
-------
本科和中科大摆在我的面前。若选本校,以我的成绩是任何问题。若选中科大,得去中科大接受面试。(最后
3
个人去面试,过了
1
个)。当时征求了杨老师的意见,他很希望我去中科大试试,不过最后没有勇气去,让他感到失望。面对了中科大,我望而却步,留下了我大学生活里的最大的遗憾。现在回过头来看,似乎给了自己找到双方面的理由,也或许是自己在忽悠自己。。。。。。
不去的理由:我因为
9.20
才决定上研究生,到
9.23
开始参加考试。总共只用三天的做准备,没有做充分的准备是我不去面试的最大“理由”。
去的理由:因为从一开始我都不准备上研究生,应该去中科大面试,即使面试不上,就找工作了,而本来我就准备找工作去。没有任何的包袱是我应该去的“理由”。
很不幸,我采纳了第一个理由。这段时间,遇到几位老师,打招呼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保上了中科大吧。当我做出了否定的回答之后,他们都很惊讶,以我的成绩都没有上中科大
,
那谁该上?而后我心理很不是滋味做一番解释。
姚明在一节目上说过:努力未必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此刻,我才真正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上演着一幕幕情景剧,导演和主角都是你。
关键词四:两位同学和一个问题
我的两位同学,一位是高中同学,一位是初中同学,高中也是在同一所学校,只是不在一个班了。其中一位也是学计算机,但他保上的是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而另外一位保上的是国防科技大学。在他们面前,我有点抬不起头来,当然若真的是他们面前,我是不会自卑的。想想曾经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过,现在差距有点大哦。面对着差距,我已经很清楚在未来学习里该要什么做。
由于高考的失利,使得自己进了一所二本院校,所以在大学近四年的学习中,我一直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
毕业后我凭什么与那些重点大学出来的同龄人一起竞争。这个问题一直伴随我的整个大学生活。现在这个问题还将继续伴随着我未来三年的学习之中。
关键词五:前途
都说保研的人过着猪一样的生活,的确,暂且可以不考虑就业这个大难题,但却不知这可能已给自己挖了一个更深的坑。用三年宝贵的青春,换来是一张似乎是更有“价值”的文凭,但它不是尚方宝剑,不能给你的前途做任何保证。而另人可怕的是三年的时间在侵蚀我们的青春,那时我们不再年轻。另外,中国教育现在是年年在扩招,三年后的就业形势如何,我们谁也无法意料,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容乐观。有同学说我想的太多了,保上了应该很兴奋才对呀。对我来说保上的
是本校,说真的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在这时候我必须得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认真地思考目前的所处的状况。也有人说我过于悲观,其实也不是,自认为是个很乐观的人,只是提醒自己要一种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这几天去实验室的脚步格外沉重,路过九洲湖时,仰望天空,漂着层层云朵,面对四川反复无常的天气,也正如我的前途一样,无法确定明天的天气会是怎样,但愿依然是晴天。
结束语
象牙塔的生活还在继续,除了上课,每天依旧穿梭在“寝室
---
五食堂
---
九洲湖
---
实验室”这条路之间。而对于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所做的选择,没有后悔,只有遗憾。
虽然保了研,但路仍是慢慢其修远兮,若不甘平庸,必然需要比别人付出的更多,谨记:一切才刚刚开始……
后记:
看了同学泰山的《写在保研之后》,有感而发,所以写了本文,并引用了那篇文章里的几句话,谨此
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