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gheng123456789

  BlogJava :: 首页 :: 联系 :: 聚合  :: 管理
  297 Posts :: 68 Stories :: 144 Comments :: 0 Trackbacks
 

佛告比丘:太子见老病人,知世苦恼。又见死人,恋世情灭,及见沙门,廓然大悟。下宝车时。步步中间,转远缚着。是真出家,是真远离。

释尊告诉诸位比丘们说:毘婆尸太子因见老人、病人,而知道世间上有这种到了老年,以及患病时的种种苦恼的事情。又看见人死后所遗留的悲惨场面,而将贪恋世情的念头断灭。至于遇见出家沙门的洒脱行动,而豁然大悟需出家修行之必要性,就决心当一位沙门,而由宝车下来时,即在他的一步一步当中,渐与结缚执着的行动远离。太子是真正的出家,真正的远离俗尘!

释尊说到这里,又叫一声比丘们!释尊说:「太子见老病人,知世苦恼」。人生在世,谁不会老?大家都知道老之将至。可是大家却忙于奔尘逐境,不当老之将至为一回事。都认为人生会老是应该的,并没有甚么可以大惊小怪之事,而不知人一到老,即百病丛生。如眼睛耳朵等六根已退化,行动已不便,将向死神报到的日子已接近。然而都不晓得应怎样去做才能脱离这种苦恼。有的以为年青么,怕甚么?到老时再作道理。然而人生一到衰老,已来不及如何去应付一切,是实事!老态熊肿的模样,已不堪人世,只有任其自然的排布。

又太子所看到的疾病,即不分男女老幼,要病就病,叫疾即疾,随时随地都会有疾病之发生。贫贱之人会有疾病,富贵人家未尝不会有病,无论何人都不能得免之事!对了,毘婆尸太子既降生在世,在王宫时,照理,一定也和常人一样,曾经患过病才对,怎说他出宫游观时才知病患之苦痛情形?然而仔细一想,即知他之出宫年龄当在年青力壮时,在此期间虽有小疾,也因御医随侍在侧,使他的疾病不致恶化,故不会觉得真正疾病之苦。虽说疾病不分老幼贵贱,然而也不表示幼年时就会有大的疾病,故虽有小疾,也不会引起他的注意(如前述)。

太子「又见死人,恋世情灭」。太子第三次出游而遇见送葬的行列,如前述。在他的心灵里,已彻知世上的悲惨苦痛之事,而无心于贪恋世情。他觉得世上的一切,并没有甚么值得恋慕。因为倘大的享受,倘大的快乐,一旦死了,则一了百了,何况人在世上须得和病魔、老衰等争斗,实在谈不到有甚么真正快乐的依据,故已断灭世情,不再贪恋世情!太子在宫里时。虽然宫里也有死人之事发生过,然而不是他的至亲之死亡,故不一定曾经参加过其出殡的行列与目覩其悲痛的情景。所以说,他之知道世情不值得贪恋一事,纯粹是在宫外所遇过之死亡等幕所引起!

「及见沙门,廓然大悟!。廓然本为朗然了悟真理,得无生忍之义,而这里是形容太子最后遇见一位出家沙门,被其清净无染的行动所感动,而一时心里非常爽朗明快,觉得眼前的此种人,这种事,才是自己应行应走之道,故说及见出家沙门而豁然有悟,朗然有所决定!太子决心要出家为沙门,在「下宝车」之「时」,其趋近沙门的脚步当中,已一「步」一「步」的转次而远离「缚着」。缚为烦恼的异名,烦恼能缚系人,使人迷惑不自在。着即为执着、贪着,心情缠绵于事物而不离,故名。吾人的内心,都充满烦恼,都被一切事物所缠缚,而起执着爱念,无时或舍。不管是衣,是食,是住,乃至贪着光色声音等,而不得远离。学道之人,则和这相反,都力求生活之简化,对于五欲世乐等,均尽专力排脱,祈能清净身心,故其行动即为远离烦恼,远离执着,终能达到解脱迷情执着之念,故说太子由宝车下来,趋近沙门,即是渐渐的远离一切甩尘缚着!是时太子已很明显的身心都毅然决然的欲出家去修持,所以说,他是「真」正的「出家」,也是正「真」的「远离」一切!

时彼国人,闻太子剃除须发,法服持,出家修道,咸相谓言:此道必真,乃令太子,舍国荣位,捐弃所重。于时国中八万四千人,往就太子。求为弟子,出家修道。佛时颂曰:撰择深妙法,彼闻随出家。离于恩爱狱,无有众结缚。

这时举国民众听到毘婆尸太子已将须发剃除,已穿法服,已持钵器,已出家去学道的消息后,大家都说:太子出家之道,一定是真实之道,方会使其舍弃国家荣华的王储地位,才能令太子放弃人人所敬重的国王之继承之位!因此,在国内有八万四千那么多的人,都到太子出家之处,去求太子收他们为弟子,俾能达到出家修持真理的目的。释尊讲到这里,又以偈颂说:

太子终于撰择出家学习甚深微妙之法之途。民众闻此消息后,有好多人跟随太子去出家。此道正是离开俗情之恩爱系狱,没有种种烦恼结缚之道!

太子出家一事,不径而走,不但其父王以及宫内之人,就是一般老百姓,也已普闻到其消息。原来太子为王储君,是未来的国王,由其诞生后,就已受民众特别的关怀。大家都期望太子能活活泼泼,平平安安的生长,能成为智勇双全之太子,以便日后继承王位而治理邦国,故其一举一动,都很受人注目!然而太子采出家之道,使人觉得很意外。大家虽然议论纷纷,但也终于有一个眉目。大家认为会使太子将他的须发剃除,穿上杂染之法衣,手里持钵器,实行出家托钵乞食的生活,一定是非常有魅力之道,才会使太子动心,才会使太子毅然决然的踏上出家之道。不然的话,怎能会令太子连九五之尊,非常荣耀的国王之继承地位也不要?国王为一国之尊,是人人梦想也想不到的最尊最贵的地位,太子却欣然的把它抛弃。出家为沙门而修道一事,如不是千真万确的真实之道的话,绝对不会使太子这样做的。大家想到这里,一时兴起出家之念的人非常的多,其数是以万计,所谓八万四千人是也。这么多的人觉得像太子那么尊贵之人都愿意出家为沙门,而我们是何等人物?故一蜗蜂的往诣太子出家之处,去恳求太子收留他们为弟子,愿和太子一同出家学道!

释尊讲后,又用偈颂将其情形概说:

「撰择深妙法」。太子出游几次,均遇人生不如意事,已觉得人生乏味可寻。至于遇见出家沙门,则被其庄严形相所动,而和沙门谈话后,异常的欣喜,觉得曲家学道方能解决生死苦恼等问题,于是下大决心,「撰择」出家学此甚「深」微「妙」之「法」。「彼闻随出家」。太子出家的消息,令许多的民众百思莫解。最后惟有认为太子所选择之道一定是最为正确之道,必定值得大家效法。故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跟随太子去出家学道。其数目很可观,是以万计。这么多人和太子同样的唯一希望,就是「离于恩爱狱」。也就是出家后,即表示已离一切家眷,已脱离缠绵不了的恩爱牢狱。在俗时,有好多恩情爱念,不但任尔怎样想予拂去,也拂弃不了,还而会加深其情念,到头来,只能享受一时的快乐,而快乐的后面,接着而来的并不一定都是快乐。恐怕是乐极生悲,故恩爱世情,芷不是真正的快乐。而一旦出家去学道的话,即能享受不染俗缘,无挂无虑,恬寂清净的快乐,所谓「无有众结缚」堤。结缚为烦恼的异名,因会系缚吾人的身心,不使解脱出离,故名。无有众结缚就是因出家学道,专心于真理,不再会被烦恼有所烦扰恼乱,能依其功行而脱离一切系缚执结!

于时太子,即便纳受,与之游行,在在教化。从村至村,从国至国,所至之处,无不恭敬,四事供养。菩萨念言:吾与大众,游行诸国,人间愦闹,此非我宜。何时当得,离此群众,闲静之处,以求道真?寻获志愿,于闲静处,专精修道。

这时太子就接受他们的志愿,而和这些弟子过着乞食游行的生活,到处都顺便度化众生。由一村落而至另一乡里。由一邦国而至另一个国家。凡是所到的地方,都受人的敬重,都有人供养他们的生活所需之物。虽然如是,而毘婆尸太子菩萨这样想:我虽和诸弟子们游化诸国,然而人间到处都昏乱不静,这些地方并不适合于我,不知甚么时候才能离开繁杂的群众,而到闲静的地方去推究真理?然而不一时,即已获得其志愿──在于闲静的地方,能专心一意的精进修道!

有好多人探知太子出家修行的消息,而往诣太子,祈望太子收他们为弟子,好与太子一同修道等事,如上述。此时「太子」看到这么多人发心愿意学道,「即便纳受」,也就是义不容辞的答应他们的要求,而收留他们。太子带领这么多出家学道的弟子,就「与之游行,在在教化」。太子们最初修道的方式是采自古来到处游行教化的方式。一旦出家,即专心于道,故衣食住等所需之物,得靠施主的供给,故须到处去乞食。在乞食的生活当中,藉以练磨自己的身心。另方面可说也是依此机会和众生结大善缘。因为出家的弟子虽然上万之多,然而在俗的人还是多得算不尽其数。这些俗人平时为了生存与享受,而终日忙忙碌碌,不知种植甚么善根,修甚么福慧?出家人之到处游行教化,就是欲使人们都有机会接触真理,大家都能种植善根。人人由于善缘而得功德,也受学道之人之启示化导,而得以改善其生活,而以在家的身份精进于真理!

太子率领众弟子到处游行,宣化真理,「从村至村,从国至国」。在某一乡村停留一段时间后,就转往另一村落去托钵,去教化宣道,以期与众生接触,多给众生带来福音。所以说,由一乡村转到另一乡村,从一个国家,转到另一个国家,并不停止在于一处,是菩萨大道的典范!太子「所至之处,无不恭敬,四事供养」。四事为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是有关于日常生活之必需品。太子出家的徒众虽然非常的多,但是因为非常认真的用功修道,大家都受太子的感化而非常的庄严,故到处都受人的欢迎,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想供养太子之出家团队,故日常生活的一切必需品,都不缺乏。

「菩萨念言:吾与大众,游行诸国,人间愦闹,此非我宜」。毘婆尸太子菩萨虽然到处受人的欢迎恭敬。然而他卸觉得这种修道方法如常久下去,并不是真正会解脱之道。他想着想着,而后说:「吾与」这么多的「大众」,这么多的弟子,在「诸国」「游行」教化,原为和众生结大善缘,也藉此以修练身心,然而「人间」到处都很「愦闹」,「此」种处在杂闹的世人中间,并「非」适「宜」于「我」!愦为昏愦,是昏乱不明,闹为热闹不静。在繁华杂乱,热闹不静的环境来往,并不适合于初出家之人的地方。如在静处修一段期间,进而教化众生,那是另论。虽云菩萨入世不染,然而还是须要打定自己的工夫,故毘婆尸太子菩萨就想起了不应每天只过看这种游行托钵的生活。

太子这时的心理是「何时当得离比群众」。也就是不知甚么时候才能脱离这些处于繁华之境遇,这些杂乱的众生之群?而能到「闲静之处」,「以」便专心一意「求」诸真理──「道真」?太子内心的思惟,「寻获志愿」,也就是想了一会儿,终于找出心内的愿望──在「闲静处」,去「专精修道」。太子这时一心一意想能彻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在他的脑袋里,不久就浮出一事─无论如何得需暂时脱离这些愦闹当中的生活,应到闲静的地方去修持一段时间。因此,而毅然决然的选择他心目中的去处─闲静处。他终于独自一人到了寂静的地方,就在该处专心一意的精修真理─道!

复作是念:众生可愍,常处闇冥,受身危脆。有生有老,

有病有死,众苦所集,死此生彼,从彼生此,缘此苦阴,

流转无穷。我当何时,晓了苦阴,灭生老死?

在静处的太子,就又冥想如下之事:一切众生实在太可怜!大家都永恒的住在这幽闇的地方!所受的色身是那么的危险脆弱。人有生,而会老,有疾病,也会死。集众苦恼于一身,在此地方死后,又转生到他方,由别地方,又转生至此处,都因这苦阴而流转生死没有穷尽。我到底甚么时候才能觉离苦阴身,才能灭除生老病死?

毘婆尸太子知道被大众围遶,每日在杂闹的街市里往来穿梭的生活,并不能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故独自一人到了人烟不及的寂静处去用功,如上述。在寂静处时,觉得已没有甚么牵挂,好像舍了重似的安乐。然而心理上的变化,还而未曾解决。他在静坐冥想当中,首先想起了众生愚蠢的行动,当然也想起了自身也和众生同样的在生死当中。虽然他本已大觉大悟,是位快成佛的人。可是身受肉体之累,在未揭开自己本来的面目前,还是不敢自信,唯有从头做起,以便留给众生的轨范,故他只好想着、想着、想起了如下面之事,所谓,「复作是念」是也。他想:

「众生可愍,常处闇冥,受身危脆」,太子菩萨首先感叹世人可怜的现状。在太子时代的他,曾因游观而知人生世态苦惨的情形。知道这个世界充满着危机,是个苦海,人们都陷入苦恼当中而不自觉。所以说:「众生」实在太「可」怜「愍」的了。大家都恒「常」的「处」在这「闇冥」不见天日的世界里,而不自觉。所「受」的「身」体都非常「危」险不平安,是那么的「脆」弱不牢固,可是却无人会想起须要怎样才能排脱?

众生「有生」之痛苦,也会「有老」衰更凄惨情景。在人生的过程中,还「有病」魔会来缠身。不但如此,最后还是脱不离了「死」别之剧若!综观人生,是「众苦」之「所」聚「集」。菩萨所指的生老病死,确是人生最大的问题。然而人生因有短暂的快乐,会将这些苦惨冲淡,软不觉得苦痛是怎样的一回事。当你苦恼时,会叫苦连天,然而苦恼暂时解决后,就将苦痛悲惨的往事忘得一乾二净,须再遇苦时才会再叫苦。人在苦时叫苦,而在苦后,却又忘掉其苦,好像没有苦的一回事,可是人生悲惨事却一连穿的接踵而来,想拂也拂不掉,故唯有任其排布!大家就这样的习以为常,终日忙忙碌碌,在苦乐参半中,结束其一生。

「死此生彼」。在此世间死亡后,并不是一了百了,因为死亡后,还会依其业力而转生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转生在另一个地方后,还是不断的造业,不管是恶或善,均为是业,均为造业而结成的业识,故「从彼生此」,也就是在另一个地方死后,又再转生到这个地方来。

「缘此苦阴,流转无穷」。阴为吾人的身心全体,通常都指色(物质)、受、想、行、识(精神)等五阴,是构造吾人的身心的全体。而身心有苦如前述,故为苦阴。流转就是轮回。毘婆尸菩萨觉得生生死死,从无休止,都是有了吾人的身心而有之事。他说因依此身心苦阴,而像车轮般的轮回转生,无穷无尽!

「我当何时,晓了苦阴,灭生老死?」他虽为菩萨现身,现在又出家学道,可是此时此刻的他,还是难免受此身心苦阴之牵累,可能也和众生一样的流转无穷?不过因他的宿慧不灭,早已觉知如不用功修持,而彻悟其理的话,还是难免轮回,所以极力的想予以排脱!他说:我到底要到甚么时候才能「晓了苦阴,灭生老死?」

也就是不知何时才能解脱身心之牵累,而能将生老病死等苦恼灭除?这就是他宿慧超越的地方!如果是凡愚的话,则只知生老病死之苦痛,只任其自然发展流转,焉会想到解脱的问题。

posted on 2010-09-02 15:22 哼哼 阅读(346)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如是我闻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