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讯: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性文章《伊朗石油危机意味着什么?》,以下为所刊详细信息:
拜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央行的货币刺激所赐,全球主要经济体眼下流动性泛滥。一旦中东战火燃起,发达国家的央行和政府面对通货膨胀和利率飙升,将绝无还手之力。这不能不让人想起上世纪70年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率并存的滞胀幽灵。事实上,许多伊朗问题专家都已经发出警告:战争的威胁的确存在。
反映这一风险的沙特阿拉伯里亚尔远期汇率最近一直上升。1月13日,1年期美元/里亚尔单边远期买价从去年9月13日触及的六个月低点-94.06升至-5.46。考虑到里亚尔与美元挂钩,沙特阿拉伯又坐拥全球储量最大、利润最丰厚的石油储备,这种走势意味着极大的风险。更有趣的是沙特阿拉伯5年期CDS费率。1月16日,沙特阿拉伯5年期CDS费率触及高点150.585,远高于去年10月28日的六个月低点103.00。然而沙特阿拉伯5年后到期的债务只有区区200亿美元,人均仅3,176美元。
这说明了什么?也许,投资者担心的是沙特阿拉伯被卷入军事冲突的危险。许多分析师预测,伊朗两年内将掌握核武器,美国和以色列是否会先发制人地打击伊朗以阻止其发展核武,这仍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伊朗对沙特阿拉伯实施打击,以报复后者与美国结盟的可能性。
那么,为了报复沙特阿拉伯填补伊朗石油禁运所留下的供应缺口的行为,或是为了把油价保持在一个离谱的高平台上,以补偿自己损失的石油出口收入,伊朗会不会轰炸沙特阿拉伯的油田和输油管道?在上述任何情形下,油价都会飙升,至少会升至每桶150美元,甚至200美元。这对全球经济又意味着什么?
在1978年因伊朗革命而爆发的石油危机中,惊慌失措的投资者将油价从每桶13美元推升至32美元。受此影响,美国通货膨胀率大幅攀升,联邦基金利率平均有效水平在1981年6月份达到19%以上的峰值,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经济衰退。若历史重演,发达经济体面对能源成本和通货膨胀飙升恐怕无能为力。
欧洲经济处在衰退边缘,欧洲央行正竭力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若爆发全球性的能源事件,将不利于希腊、意大利和其他欧元区外围重债国实施财政紧缩。脆弱不堪的欧盟(European Union)将面临重大威胁。日本的处境更糟。日本是一个石油净进口国,而且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高的,它将很难承受能源价格上涨所引发的利率上升。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行长白川方明(Masaaki Shirakawa)周四对日本庞大的负债所包藏的风险发出警告。他说,利率每上升1%,日本大型银行就要蒙受3.5万亿日圆的损失。
如果你是一名外汇交易员,面对上述情况应该作何应对?答案是买入有硬通货作为靠山的货币(大宗商品货币),卖出最经不起能源价格上涨考验的货币。例如,买进加元(因为加拿大是石油净出口国),卖出日圆。人们仍有理由企盼冲突不会发生。但未雨绸缪是智者所为。